内蒙古专业技术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93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内蒙古专业技术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93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专业技术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93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C.《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
2016—2020年)》
D.《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C√答对
6.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
B.涉及面较小
C.评价范围较小
D.工作较为简单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
D√答对
8.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9.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
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A.人才
B.教育
C.科学技术
D.制度
10.()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11.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A.永续发展
B.合作分享
C.共生和谐
D.绿色文明
12.()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13.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14.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
A.白色农业
B.蓝色农业
C.绿色农业
D.棕色农业
15.()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A.十七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九大
D.十三届人大
16.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
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C.资源利用程度
D.资源节约
A×
17.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
“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18.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A.10%
B.23%
C.32%
D.35%
19.21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中国
20.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
A.节约能源资源
B.开展新能源革命
C.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
D.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
21.2017年11月,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上,()和“落实行动”成为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许多国家认为消费者能促进企业行为进而实现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A.“公众参与”
B.“文明消费”
C.“环保节能”
D.“勤俭节约”
22.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23.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24.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25.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
A.有害气体
B.稀有气体
C.温室气体
D.空气污染物
26.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1.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27.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3次会议
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
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
28.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开放
B.绿色
C.美丽
D.共享
29.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
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30.()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
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1.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分))
A.涉及面广
B.评价范围大
C.程序简单
D.针对的是战略层面
AD×
2.土壤污染的特点包括()。
(2.0分))
A.累计性
B.隐蔽性
C.滞后性
D.超前性
ABC√答对
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包括()。
A.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B.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抉择
C.是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
D.是提高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ABCD√答对
4.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效包括()。
A.基本建立起了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全链条”责任追究体系
B.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基本达到全覆盖
C.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公园的试点工作和制度探索有序推进
D.体制机制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ACD√答对
5.从社会层面讲,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社会转变过程,需要从()等多方面协调推进。
(2.0分))
A.改变消费理念
B.制定政策制度
C.推动全民行动
D.完善保障措施
6.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
B.消除贫困
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7.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体现在()。
A.在空间上表现为全球无处不在
B.在时间上表现为全球无时不在
C.在程度上表现为环境问题已不堪重负
D.在后果上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持续发展
8.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
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
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
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
×
9.物联网的产业链包括()。
A.芯片供应
B.传感器供应
C.无线模组供应
D.网络运营
10.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A.先进环保装备制造
B.产业园区绿色升级
C.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
D.资源循环利用
11.下列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价值标尺是多元的
B.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
C.以工业文明为基础
D.以信息文明为手段
12.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推进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
A.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B.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
洁能源产业
C.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D.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13.在十九大报告的基本方略中,强调了“十四个坚持”,其中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是()。
A.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坚持新发展理念
C.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4.我国对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规定的文件包括()。
A.《“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B.《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
C.《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2016版)
D.《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15.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包括()。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耗损与破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酸雨蔓延
E.城市热岛效应
16.我国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包括()。
A.核能事故、核废料处理
B.化工生产中各种有害化合物排放、外溢
C.海陆管道运输途径地储存的有害物质外溢
D.矿山开发中的矿物径流,尾矿、土地塌陷
17.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包括()。
A.冰川消融
B.永久冻土层融化
C.海平面上升
D.咸潮入侵
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
A.根基
B.条件
C.其他建设的自然载体
D.其他建设的环境基础
19.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A.资源化综合利用
B.绿色交通
C.环境基础设施
D.城镇能源基础设施
BCD√答对
20.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各
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全球经济、文化、技术的不均衡发展,是造成全球生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人口膨
胀的深层次原因,也是阻碍全球文明持续发展的根源。
2.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也影响社会的和谐。
正确√答对
3.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学的联盟,使生态学的突破成为可能。
4.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按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叫做森林碳汇。
错误√答对
5.《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0分)
6.生态工业化是发展观由“生态发展”转向“工业发展”的产物。
7.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总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提升持续发
展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向海洋进军有着重要意义。
8.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管理手段。
9.传统科学技术造成了工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用生态化的科学技术重建全球工农
业生态系统,才能使人类的经济系统与周围资源、环境相协调。
10.城市是以服务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功能是由城市在一定区
域范围内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11.在环境标准执行上,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执行。
12.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规定》,提出设立专职督察机构,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13.生态工业化道路是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14.信息文明是由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互
联网的诞生给人类文明所带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阶段。
15.2016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开启《世界环境公约》的谈判进程,以便达成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改变当前国际环境立法的碎片化与互相冲突的局面。
正确×
1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制约因素、最难解决的问题、最有可能达不到的目标,就是生态环境。
17.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以改善或恢复生态功能为目的,以经济和行政为手段、法律为保障,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
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为内容的一种长效机制型的环境管理制度。
18.绿色发展基金是专门针对资源节约、低碳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生态文明试验等绿色发展项目而建立的专项投资基金,其目的是通过资本的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9.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是
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确
√答对
20.2018年6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发展行动指南
(2018—2020
年)》,提出到
2020年,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21.生态文明是人类整个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应充分调动每一位公民的积极性,全
民共同参与,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22.“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某一个行业”。
23.生态安全是国防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24.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自然物。
错误×
25.中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到21世纪末,中国海区海平面将比20世纪高出0.4~0.6米。
26.环境法制指的就是环境法律法规。
27.十九大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8.“智慧的地球”就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
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
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的状态,最终
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29.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应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它以生态文明观为核心,
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轴,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标志着人类价值观从人类
中心主义向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主义”的转变。
30.智慧城市是智能化的数字城市,是数字城市功能的一种延伸、拓展和升华,它通过
物联网把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无缝连接起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实时感知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智能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