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809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复习总结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生态学的定义、学科特点、发展简史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

3.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

(二)生物与环境

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般了解:

环境因子分类,

生态因子作用

(一.综合作用

二.主导因子作用

三.阶段性作用

四.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五.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物种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2.掌握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

3.深入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及其限制因子、

生态幅的概念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4.掌握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

重点掌握:

生物种,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Shelford耐性定律、

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内稳态、(内稳态是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

指示生物(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某些因素能产生非一般性反应或特殊信息的生物体。

它可以将受到的各种影响以不同症状表现出来,以此表征环境质量状况。

)、

生态类型等基本概念,

有效积温的计算(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

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

这个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

了解:

生态因子相互作用规律和各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等原理。

(三)种群生态学

1.理解种群概念、特征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特征:

一.种群密度

二.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

三.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群内分布有随机、均匀、成群等三种))

2.掌握种群空间分布的特点

(群内分布有随机、均匀、成群等三种)

3.了解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

4.熟悉生命表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5.掌握种群指数增长,逻辑斯蒂增长的数学模型;

生物学参数及r、k对策者特征

(1)r-选择种群能利用某一合适环境在迅速扩大种群,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产生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具有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生活环境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

(2)K-选择种群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种群中未成年个体的死亡率低。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生活环境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6.了解种内相互作用类型(竞争、自行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

7.理解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作用的数学模型

8.了解生态位(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与竞争排斥原理和概念(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最后要导致一个种占优势,一个种被淘汰。

9.掌握捕食作用过程

10.熟悉协同进化的原理和意义(:

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11.熟悉种群生活史策略

12.了解种群调节的六大学派的学术思想及争论焦点(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对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的折中观点,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遗传调节——奇蒂(Chitty)学说)

13.灵活应用种群调节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种群概念,

种群动态,

种群空间格局及计算、

种群统计学参数涵义及计算;

密度、

年龄结构、

密度效应、

生态入侵、

动物的领域行为与社会等级、

生态位等基本概念,

种内关系(密度效应)与种间关系(高斯假说,生态位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种群调节;

生活史;

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捕食作用,

寄生,

共生

(四)群落生态学

1.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

(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2.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二、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四、具有一定的结构

五、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六、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七、具有边界特征

八、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3.理解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4.熟悉群落中物种间的营养关系

5.了解群落演替的含义,演替的特征。

 

6.掌握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

7.熟悉物种—多度关系、物种—面积关系

8.掌握岛屿物种丰富度的平衡理论

9.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及影响因素

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结构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一、多度与密度二、盖度三、频度四、重要值)

生态交错区涵义与应用;

密度与多度、

盖度与显著度、

频度、

优势度、

原生演替:

一般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一般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演替顶极等基本概念。

(演替顶级是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演替顶级学说。

(主要有三种,即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

掌握:

群落演替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五)生态系统生态学

1.了解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3.熟悉生态系统中能流基本途径、特点

4.了解物质循环基本概念、特点

5.熟悉水、碳、氮和有毒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途径和主要特点

6.掌握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生态系统概念,

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转换的连续依赖的次序)

生态效率(含主要能量参数)。

初级生产力,

次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信息及其传递。

水循环,

碳循环,

磷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及其特点。

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反馈和生态平衡。

库和流,周转时间和周转率等基本概念,碳循环,氮循环,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六)应用生态学

1.我国环境问题的实质、特点。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丧失的原因及其保护途径。

3.全球主要环境变化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后果、减缓途径或对策。

二、考题形式及评分说明

考题题型与大致比例:

名词解释10-15%,填空20-25%,选择题10-15%、简答题20%,论述题15-20%.判断题10-12%、填图题5%。

名词解释:

要求对概念内涵理解准确、完整;

简答题:

要求清晰和完整陈述要点;

论述题:

要求阐明观点,列出论据,最好举例说明。

识记:

要求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对理论和方法等能综合运用。

对理论和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惠州学院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贝格曼规律: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2、Shelford耐性定律:

3、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对其他生物的取食获取能量,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

5、竞争排斥原理:

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最后要导致一个种占优势,一个种被淘汰。

6、原生裸地:

指以前完全没有植物的地段,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甚至连植被下的土壤条件也不复存在。

7、内稳态:

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依赖性的机制。

8、协同进化:

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的进化现象称协同进化。

二、填空(每空1分, 共20分)

1. 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光和(蓝紫光)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

2. 我国植被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即(植被型)、(群系)和(群丛)。

3. 水生植物可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6. 按照MacArthur的平衡说,岛屿上的物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绝)的平衡。

7. 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波动)分为 不明显波动 , 摆动性波动, 偏途性波动 。

8.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 。

10、按照瑙基耶尔的生活型系统,在潮湿的热带地区,(高位芽)植物占绝大多数。

12、举出热带雨林的三个基本特征: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

三、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1、生态因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

2、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即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是一定的。

(×

3、光饱和点是指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

4、高温可使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加强。

(×

5、在适宜温度区内,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6、.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是植物对高温环境的生理适应。

7、Allen规律是指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

8、种群的性比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

9、年龄比例是指种群中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

10、绝对死亡率是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

11、动态生命表适于寿命较长的种群的研究。

12、种群大小指该种群所包含的个体的大小。

13、广适性生物属狭生态幅物种,狭适性生物属广生态幅物种。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你认为研究什么样的物种应用静态生命表比较适合?

为什么?

(5分)

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3.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有效积温法则的含意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

4.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同之处。

答:

开始于原生裸地,即此前从未有生物定居过的地点发生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演替地点曾被其他生物定居过,原有的植被受人类或自然力(如火灾、风暴、洪灾等)破坏后,再次发生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原生演替因为原始环境中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基底条件严酷,演替时间长。

而次生演替由于演替的基质条件较好,有机物丰富,土壤层厚并遗留有少量生物遗体、种子或孢子等,所以次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较短。

五、论述题(共30分)

1.举例说明生态学基本原理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上的指导作用。

举出一个原理(2分),说明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上的指导作用(1-3分),如生态平衡、中度干扰假说、岛屿效应、边缘效应、耐性定律等。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扰产生了哪些生态环境后果?

该如何趋利避害。

各种化学元素包括生命有机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十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再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cycle),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eyeleofmaterial)。

那些生命必需元素的循环通常称为营养物质循环。

当前,人类的活动已强烈地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类影响物质循环的能力已达到全球规模,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过去100多年中,人类活动已经显著地干扰了碳、氮、磷、硫等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如全球co:

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s()2的过量释放已造成严重国际公害“酸雨”,人类对氮、磷循环的影响,则产生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等。

惠州学院期末考试试卷(B)卷

1、趋同适应:

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2、贝格曼规律:

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3、静态生命表:

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4、内禀增长率:

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仅有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5、最后产值衡定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6、协同进化:

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7、边缘效应:

8、生态平衡:

1.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 周围环境 ,包括 非生物环境 和 生物环境 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 长日照植物通常在日照时间超过 一定数值 开花,否则便只进行 营养生长 。

3. 冻害是指 冰点以下 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 冰晶 而造成的损害。

4. 动物失水的主要途径 皮肤蒸发 , 呼吸失水和 排泄失水 。

5. 种群动态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野外观察 , 实验研究 和 数学模型研究 。

6. 物种形成的三个步骤地理隔离 , 独立进化 ,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

7. 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波动)分为 不明显波动 , 摆动性波动 , 偏途性波动 。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分析说明,每小题6分,共12分)

1.由于植物不能逃避被食,被动地受食草动物的损害,因此要保护草原,应尽可能地禁止放牧。

错(1分),说明中度干扰假说(1-3分),展开说明(1-2分)。

参考答题如下:

错。

Conell等提出的,群落在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干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较低;

如果干扰间隔时间长,使演替能够发展到顶级期,则多样性也不很高;

只有在中等程度的干扰,才能使群落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因此要保护草原,并不是杜绝动物的取食,禁止放牧,或过度放牧,而是要根据草原的生长情况,进行适量的放牧。

2.对海洋生物来说,温度,盐度,和光照是最基本的环境要素,根据竞争排斥原理,这三方面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生物不能长期生存。

错(1分),说明竞争排斥原理及生态位(1-3分),展开说明(1-2分)。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

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完全竞争者不能共存)。

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温度、盐度和光照决定了其空间生态位,如果此时食物资源有限且营养生态位重叠,则它们不能共存。

但如果食物资源(即关系到它们营养生态位的)充足,或它们的取食方式不一样则它们有可能共存。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存活曲线的类型和特点。

(1)凸型的存活曲线:

种群在接近于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的死亡,即几乎所有的个体都能达到生理寿命,死亡率直到末期才升高。

(2分)

(2)呈对角线的存活曲线:

表示个体各时期的死亡率是对等的。

(3)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

2、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的一般过程。

(1)裸地形成。

原生裸地或次生裸地。

(1分)

(2)物种迁移: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迁移。

(3)生物定居:

生物在新地区能正常生长繁殖。

(4)环境改变:

定居物种的作用导致土壤基质好转,环境异质性增加。

(5)竞争:

生物密集,种间产生竞争,竞争成功者留下,失败者退出。

(6)形成顶级群落。

3.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区别。

(1)r-选择种群能利用某一合适环境在迅速扩大种群,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

(3分)

4.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2)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

(3)耐受性定律: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生物的协同进化包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

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和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在进化过程中,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撕裂用的牙,毒腺,或其他武器,以提高捕食效率,猎物常具保护色、警戒色、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被捕食。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多刺、毛、有毒的次生物质等防御机制以对付食草动物的进攻。

另一方面食草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或者调整食草时间以避开植物的有毒化学物。

(2分)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常常使有害的“负作用”减弱,甚至演变成为互利共生关系。

2、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

(1分)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

(2分)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

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

(2分)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实现持续发展;

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

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