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183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但是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7.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号。

极力推行复古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

受到鲁迅等人的批评。

1933年停刊。

8.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的主要阵地。

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

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9.文学研究会:

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创办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1932年结束。

文学研究会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0.创造社:

1921年2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它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都是留学日本的学生。

主要人物有:

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

它的机关刊物是《创造》季刊。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在创作上表现为浪漫主义倾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

11.浅草——沉钟社:

1922年在上海成立浅草社,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创办《浅草》季刊等,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12.莽原社: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

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

《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13.未名社:

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等。

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

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14.湖畔诗社:

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因为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出版而得名。

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

15.新月诗派:

形成于1926年春夏之际的新诗流派。

前期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等,提倡新格律诗。

后期以《新月》为主要阵地,提倡所谓“健康”、“尊严”、“个性”。

为新诗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该诗派随《新月》终刊而衰弱下去。

16.《尝试集》:

胡适的白话诗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1920年出版。

内容上抒写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

这是一部首开风气的尝试之作,尽管内容和形式都有不足,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17.小诗体:

是在日本短歌、徘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等。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

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18.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的概念。

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

这一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

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19.问题小说: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

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

具有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

观念化与抽象化,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20.乡土文学:

20年代中期,一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

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呈现出比较自觉的民族化的追求。

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21.自叙传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

他们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

的影响,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22.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塑造的一类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

郁达夫的"

零余者"

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23.“随感录”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

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富于战斗力,则是其共同倾向。

24.语丝文体:

五四以后,以鲁迅为首的一批作家在《语丝》周刊上发表的大量社会批评、文化批评的短文,这些文章虽篇幅短小简短,但内容深刻而风格泼辣幽默,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强烈的批判性,被人称为“语丝文体”。

25.美文:

1921周作人在《美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

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26.文明戏:

刚传入中国的西方话剧,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戏曲,被称为文明戏。

开始于1907年,留日学生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

27.爱美剧:

“爱美”系英文业余的音译,爱美剧是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

反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

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

它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

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

28.社会问题剧: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首次出现在剧坛上的一种中国现代戏剧,这种剧突出地反映了人们关注的妇女问题和婚姻问题。

胡适的《终身大事》,丁西林的《一只马蜂》是其发端。

这种剧是在文学为人思想影响下,同时也受易卜生戏剧影响的结果。

这种剧情节简单,冲突单纯,人物形象比较单薄,形式多为独幕剧。

29.春柳社:

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

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

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

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

30.上海民众剧社:

“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

发起者为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

5月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

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将“五四”革命精神在戏剧理论方面作了充分的发挥。

31.南国社:

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以《南国》半月刊为主要阵地,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年,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

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32.国剧运动:

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

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虽然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33.祥林嫂:

《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勤劳、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人生目的只是想用勤劳的劳动来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

由于她是一个再醮的寡妇,尽管她对待不公平的命运一次又一次挣扎,结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最终死于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封建迷信的毒害之下。

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愤怒谴责了礼教制度和社会,也批判了周围群众所施于祥林嫂的冷漠、歧视和嘲弄。

34.子君:

《伤逝》中的人物,“五四”时代觉醒的新女性。

有独立的人格,勇敢地发出“个性解放”的宣言: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赢得了爱情。

后来却逐渐变得平庸、麻木,甚至空虚、浅薄,最终在经济的压迫下和涓生分手,重新回到封建家庭,郁郁而死。

通过这一形象时刻反思了以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的五四文化启蒙运动。

35.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

其特点是遇到失败或不利的情况下,用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等手段来获得精神上的优胜,掩盖实质上的失败,它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低贱的社会地位和自身弱点。

由此揭出“国民劣根性”,唤醒国民的觉悟,探索造成这种病态性格的社会根源,去改变人们的悲惨境遇。

36.潘先生:

叶绍钧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中的主人公,二十年代江南小镇的一位小学校长。

他胆小、苟安、麻木、怯懦、自私、庸俗,“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由此嘲讽和批判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和性格弱点。

37.《女神》:

五四时期著名的新诗集,郭沫若诗歌的代表作。

1921年8月出版,是继胡适的《尝试集》之后,现代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的新诗集。

《女神》以充分的五四时代精神和成功的自由体形式,把新诗艺术推向了新水平,是白话新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是现代浪漫主义的发端。

38.《凤凰涅槃》:

郭沫若《女神》诗集中的代表诗篇,写于1920年1月。

长诗以有关凤凰传说作素材,借凤凰的传说故事来象征旧中国和诗人旧我的毁灭,新中国和诗人新我的再生。

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鲜明的反封建精神,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39.《三个叛逆的女性》:

郭沫若的历史剧集,收入三个历史剧:

《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1926年结集出版,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借古鉴今,塑造了三个具有道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

40.革命文学论争:

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

鲁迅、茅盾等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

41.太阳社:

1927年成立于上海,是共产党人作家为成员革命文学社团。

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和洪灵菲。

该社出版的革命文学刊物有《太阳》月刊,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42.革命的浪漫蒂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期,创作方面存在的一种幼稚倾向,它在思想意识上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感伤情绪,在艺术方法上则带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

作品有华汉的《地泉》、蒋光慈的《短裤党》。

43.革命+恋爱小说:

普罗文学中流行一时的主题。

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种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

但正是此类小说曾积极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道路。

44.左联:

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45.“两个口号”论争:

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胡风撰文提出的。

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

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

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

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46.文艺自由论:

三十年代由号称“自由人”的资产阶级文人胡秋原提出,并得到第三种人赞同、鼓吹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反对文艺的阶级性、反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认为文艺是纯超功利,纯自由的。

47.“自由人”:

是我国三十年代文坛上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代表。

主要代表人物是胡秋原。

他既不满意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主义文艺,又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极力鼓吹“文艺自由论”,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斗争服务,诋毁“左联”提倡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48.“第三种人”:

30年代文坛上同意““文艺自由论”,与“自由人”相呼应的小资产阶级文人的自称,其代表为苏汶,他们自称介于左翼阵营与右翼阵营中间,不偏不倚,既反对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又批评左翼作家的机械论错误。

49.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1931年至1932年,“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论争。

“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

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

先是胡秋原批判提倡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随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

苏汶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

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著文,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

他们批评了胡苏二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

左联"

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

50.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三十年代初国民党反动派为抵制革命文学运动而发起的一场所谓文学运动。

1930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指使下的御用文人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等提出“文学的最高意识,就是民族主义”,叫嚷要取消艺术民主,反对文学的阶级性,歌颂强权统治。

作品有小说《陇海线上》,诗剧《黄人之血》等。

51.“左联五烈士”:

指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

1931年2月7日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为此,左联曾发表抗议和宣言,鲁迅曾写文纪念他们。

52.东北作家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来到关内并从事创作的一批东北籍作家。

主要有萧军、萧红等,他们满怀对日寇的仇恨、对故乡的思念,描绘东北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在文坛有较大影响。

53.中国诗歌会:

左联领导下的诗歌团体。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穆木天、蒲风等,该会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矛盾,艺术形式上主张大众化。

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4.红色鼓动诗:

指殷夫1929年写的一些政治抒情诗,如《血字》,《别了,哥哥》等。

这些诗风格豪迈、明朗、乐观、雄健,富于鼓动性。

55.论语派:

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形成的一个专写小品文的文学派别,因主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

该派提倡“幽默文学”,代表人物是林语堂、周作人等。

该派的部分片面追求自我性灵上,客观上起着腐蚀斗志的作用,进步文艺阵营曾对该派作过严肃批判,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论语派”的主张和创作逐渐失去影响。

56.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运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57.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得名于1932年出版的《现代》大型文学杂志,首领是戴望舒,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58.雨巷诗人:

指戴望舒。

《雨巷》是其成名作,1928年8月在《小说月报》发表,给戴望舒带来很高的声誉,作者获得此美称。

59.社会剖析小说:

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

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

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

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60.大河小说:

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

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

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61.心理分析小说:

代表作家施蛰存。

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

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阳》《石秀》等。

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

62.新感觉派:

30年代以上海《现代》杂志为主要活动范围而形成的小说流派。

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等。

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

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

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63.京派:

是30年代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以表现"

乡村中国"

为主要内容,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讲求"

纯正的文学趣味"

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

和谐"

、"

节制"

恰当"

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作品富有文化意蕴。

64.论语派:

30年代围绕刊物《论语》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

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主张"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

,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65.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因为出版合集《汉园集》而得名,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66.开明派:

30年代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的一支散文作家队伍,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

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擅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严谨而有韵致。

67.“与抗战无关”论:

1938年12月,梁实秋提出文艺“与抗战无关”论,公开征求描写“与抗战无关的材料”,指责蓬勃兴起的抗战文艺是“抗战八股”,后来发表类似观点的还有沈从文等,这种主张实际上是打着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号,反对作家与政治发生联系,这种观点受到进步文艺界的批评。

68.战国策派:

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

代表人物是陈同济、陈铨、雷海宗等。

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

主张以"

恐怖·

狂欢·

虔恪"

为创作的母题,代表作是陈铨的话剧《野玫瑰》。

69.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以《抗战文艺》为会刊,提出"

文章入伍"

的口号,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70.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

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

孤岛"

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

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紧密联系现实的杂文、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史剧,这些都对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

71.《蚀》:

茅盾小说处女作。

写于1927——1928年,包括三个连续的中篇小说:

《幻灭》、《动摇》、《追求》。

作品以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为背景表现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浪潮中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反映了其思想历程的三个时期:

幻灭、动摇、追求。

72.《农村三部曲》:

茅盾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32年,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三个连续性短篇。

作品以1932年“一·

二八”战争刚过去的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老通宝一家辛勤劳动、丰收成灾、最终觉醒的过程,表现了在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