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8255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7.系统分析的各种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两大类。

(16)

8.系统的要素有目标、方案、费用效果、模型、评价基础。

(18)

9.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是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19)

10.从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得到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是限定问题、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提出方案、建立模型、分析效果、综合评价。

(20)

11.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即为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

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危险称为社会允许危险。

(23)

12.安全系统的特点是系统性、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安全系统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突变性与畸变性。

(24)

13.安全系统的研究对象是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

(28)

14.安全系统工程是专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系统安全功能的科学技术。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决策与控制。

(29)

15.系统安全分析有安全目标、可选用方案、系统模式、评价标准、方案选优五个基本要素和程序。

(29)

16.系统安全决策最大的特点是从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有序性出发,对系统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目标控制。

(30)

17.安全措施主要有两方面:

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控制事故损失扩大的措施。

(30)

18.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是系统性、预测性、层序性、择优性、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

(33)

19.安全系工程的分析方法:

○1、按照由初级到高级分为:

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单点故障分析、意外事故分析、子系统危险性分析、致命度分析等。

(35)

○2、按照逻辑关系分为:

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3、按数理方法分为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36)

三、简答及多选:

1.系统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相结合;

(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3)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16)

2.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危险源辨识;

(2)分析、预测危险源由触发因素作用而引发事故的类型及结果;

(3)设计和选用安全措施方案,进行安全决策;

(4)安全措施和对策的实施;

(5)对措施效果做出总体评价;

(6)不断改进,以求最佳措施效果,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27)

3.安全系统工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收集资料,掌握情况;

(2)建立系统模型(结构、数学、逻辑模型);

(3)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4)危险性评价;

(5)控制方案与方案比较;

(6)最优化决策;

(7)决策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

是指对引起系统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非量化的分析,即只进行可能性的分析或作出事故能否发生的感性判断。

2.定量分析:

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系统事故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事故的危险性作出数量化的描述。

3.安全检查表(SCL):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4.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或技术改造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

5.故障:

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

二、填空选择:

1.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它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42)

2.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分析(PHA)、危险性可操作性研究分析(HAZOP)、鱼刺图分析、作业危害分析(JHA)等。

3.定量分析主要包括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系统可靠性分析等。

4.事故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5.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督促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标准实施的一个较为有力的工具。

安全检查表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基本、最初步的一种形式。

6.编制安全检查表时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

(45)

7.安全检查表应该能列举所有需要查明的能导致工伤事故或其他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综合采用传统的安全检查表和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指定的安全检查表。

(46)

8.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

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

(52)

9.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不是分析系统本身,而是预防、控制或减少危险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为了使预先危险分析获得较好的效果,应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

(54)

11.造成事故必须有两个因素,一是有引起伤害的能量,二是有遭受伤害的对象,两者缺一不可。

(55)

12.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能量,正常运行时:

输入能=有用功(做功能)+正常损耗能;

不正常运行时:

输入能=有用功+正常损耗能+逸散能;

这个逸散能作用在人体上就是伤

害事故,作用在设备上则损坏设备。

1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采用系统分割的概念,根据实际需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

然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逐个分析,寻求各组成部分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事故后果,查明各种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防止或消除事故的措施。

(68)

14.故障类型一般可以从运行过程中的故障;

过早地启动;

规定时间内不能启动;

规定时间内不能停车;

运行能力降低、超量或受阻五个方面来考虑。

15.故障等级是衡量故障对系统任务、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影响的尺度。

(69)

16.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系统中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的变化(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71)

17.可操作性研究既适用于设计阶段,又适用于现有的生产装置。

在连续过程中分析的对象确定为管道。

(72)

18.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个能发现新的危险性的定性评价方法,特别适用于尚无经验的新技术开发,以辨识静态和动态过程中的危险性。

(78)

19.鱼刺图又称为因果分析图、因果图、特性图或树枝图。

1953年首次用于日本。

由原因和结果两部分组成。

绘制步骤可以归纳为针对结果,分析原因;

先主后次,层层深入。

(79)

20.作业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法。

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83)

21.作业危害分析是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由许多有经验的人参加危害分析,其结果是可以确定更为理想的操作程序。

三、简答及选择:

1.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事故案例和行业经验;

(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4)研究成果。

(44)

2.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要求有哪些?

(1)防止人受到伤害的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1厂址选择,○2建筑物,○3操作地点,○4厂区;

(2)防止装置和设备发生事故的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1原料,○2反应,○3装置,○4仪表,○5操作,○6公用工程,○7平面布置。

(47)

3.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1)确定系统明确所分析系统的功能及分析范围;

(2)调查、收集资料,调查生产目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

(3)系统功能分解;

(4)分析、识别危险性;

(5)确定危险等级;

(6)制定措施。

(53)

4.能量失控情况可分为哪些模式?

(1)物理模式:

物理能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

○1物理爆炸;

○2锅炉爆炸;

○3机械失控;

○4电气失控;

○5其他物理能失控。

(2)化学模式:

○1直接火灾;

○2间接火灾

(是受外力破坏引起本身发生火灾);

○3自动反应。

5.危险等级分布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1级

安全的

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

2级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但应予排除或控制

3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

4级

破坏性的

破坏性的,会造成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6.危险性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采取预防措施的原则首先是采取直接措施,即从危险源着手。

其次,则是间接措施,如隔离,个人防护等。

具体措施如下:

○1限制能量或采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

○2防止能量外泄;

○3防止能量逸散;

○4在能量的放出路线上和放出时间上采取措施;

○5能量放出缓冲装置;

○6在能量源上采取防护措施;

○7在能量和人与物之间采取防护措施;

○8对人体采取防护措施;

○9提高耐受能力,选用适应性强的人或耐久性材料;

○10降低损害程度的措施。

(59)

7.防止能量的破坏性作用措施有哪些?

(1)限制能量的集中与蓄积;

(2)控制能量的释放(○1防止能量的逸散;

○2延缓能量释放;

○3另辟能量释放渠道);

(3)隔离能量;

(4)其他措施。

(60)

8.PHA工作表

单元:

编制人员:

编制日期:

2016年01月06号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赶紧措施/预防方法

(61)详细见P62

9.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的步骤是什么?

(1)调查所分析系统的情况,收集整理资料;

(2)危险源初步辨识;

(3)故障类型、影响及组成因素分析;

(4)故障危险程度和发生概率分析;

(5)检测方法与预防措施;

(6)按故障危险程度与概率大小,分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地逐项采取预防措施。

10.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步骤: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时只用No(否)、More(多)、Less(少)、AsWellAs(以及、而且)、PartOf(部分)、Reverse(相反)、OtherThan(其他);

(2)划分单元,明确功能;

(3)定义关键词;

(4)分析原因及后果;

(5)制定对策;

(6)填写汇总表。

(73)相关

表格见P74

11.作业危害分析(JHA)的分析过程:

(1)“作业”的选择;

(2)将作业划分为若干步骤(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

10项);

(3)辨识危害;

(4)确定相应的对策:

1)消除危害,2)控制危害,3)修改作业程序,4)减少暴露,5)信息传递。

(84)

第三章系统安全定量分析

1.事件树分析:

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设想事故发展过程;

进而根据这一过程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事故树:

就是从结果到原因描述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对这种树进行演绎分析,寻求防止结果发生的对策,这种方法就称为事故树分析法。

3.割集:

由于同时发生就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4.最小割集:

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数量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5.径集:

不同时发生时,可以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6.最小径集:

能够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低数量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7.故障率:

是指设备或系统的单元(部件或元件)工作时间的单位时间(或周期)的失效或故障的概率。

1.事件树分析又称为决策分析法,建立在概率论和运筹学的基础之上。

其实质是运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

它是判断树在灾害上的运用。

(88)

2.判断树是以元素的可靠性系数表示系统可靠程度的系统分析方法之一,既是定性分析又是定量分析法。

3.事件树分析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分析事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的整个过程。

(89)

4.事件树分析的步骤是确定初始事件、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画事件树、说明分析结果。

5.事件树中将成功记为1,并作为上分支;

将失败记为0,作为下分支。

6.事故树分析是从结果开始,寻求结果事件(顶上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是一种逆时序的分析方法。

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的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

(93)

7.事故树以逻辑门为中心,其上层事件是下层事件发生后所导致的结果,称为输出事件;

下层事件是上层事件的原因,称为输入事件。

所要研究的特定事故被绘制在事故树的顶端,称为顶上事件;

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初原因事件绘制于事故树下支的各分支的终端,称为基本事件;

处于顶上事件和基本事件中间的事件称为中间事件,它既是造成顶上事件的原因,又是由基本事件产生的结果。

(94)

8.事故树编制的程序是确定顶上事件、调查或分析造成顶上事件的各种原因、绘事故树、认真审定事故树。

(100)

9.事故树的定性分析的目的是根据事故树的结构查明顶上事件发生的途径,确定顶上事件的发生模式、起因及影响程度,为改善系统安全提供可选择的措施。

(107)

10.求最小径集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首先做出与事故树对偶的成功树,就是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成“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

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就是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109)(对换公式鉴于P111)

11.与门多或门少时,最小割集的数目少,分析从最小割集入手;

或门多与门少时最小径

集数目少,分析从最小径集入手。

(111)

12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入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结构重要度分析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精确求出结构重要度系数、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排出结构重要度顺序。

(114)(公式118)如果进一步考虑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会给顶上事件发生概率以多大影响,就要分析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136)

13.改善系统安全性的途径有减少最小割集数、增加割集中的基本事件数、增加新的最小径集、减少径集中的基本事件数。

(120)(例题121)

14.基本事件发生概率主要包括物的故障系数和人的失误概率两个方面。

(123)

15.可维修度μ是反映单元维修难易程度的量度。

(124)

16.从概率重要度系数的算法可以看出:

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如何,并不取决于他本身的概率值大小,而取决于他所在最小割集中其他基本事件的概率积的大小及他在各个最小割集中重复出现的次数。

(137)

17.临界重要度系数是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双重角度衡量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标准。

(138)

18.当假定所有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均为1/2时,概率重要度系数就等于结构重要度系数。

19.结构重要度系数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概率重要度系数反映基本事件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度;

临界重要度系数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其中,结构重要度系数反映了某一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而临界重要度系数从结构及概率上反映了改善某一基本事件的难易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则起着一种过渡作用。

三者中,只有临界重要度分析产生的安全检查表才能真正反映事故树的本质,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139)

1.事件树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1)判断事故发生与否,以便采取直观的安全措施;

(2)指出消除事故的根本措施,改进系统的安全状况;

(3)从宏观角度分析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4)找出最严重的事故后果,为确定顶上事件提供依据。

2.事故树分析的特点和缺点分别是?

I特点:

(1)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事故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

(2)FTA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进行FTA的过程,是一个对系统更深入认识的过程;

(4)利用事故树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复杂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改善和评价系统安全性提供了定量依据。

II缺点:

事故树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事故树分析难度较大,建树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加,即使这样,也难免发生遗漏和错误;

事故树分析只考虑(0,1)状态的事件,建立数学模型做结构重要度分析时,会产生较大误差;

事故树分析虽然可以考虑人的因素,但人的失误很难量化。

3.事故树分析的程序

(1)熟悉系统;

(2)调查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

(5)调查原因事件;

(6)绘制事故树;

(7)定性分析;

(8)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

(9)分析比较;

(10)定量分析;

(11)制定安全对策。

(98)

4.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

求出最小割集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为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方便;

(2)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

求出最小径集我们可以知道,要是事故不发生,有几种可能方案;

(3)最小割集能直观地、概略地告诉人们,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稍之,哪种可以忽略;

(4)利用最小径集可以经济地、有效地选择采用预防事故的方案;

(5)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可以直接排出结构重要度顺序;

(6)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定量分析。

(113)

5.人的失误有哪些情况?

(1)忘记做某项工作;

(2)做错了某项工作;

(3)采取了不应采取的某项步骤;

(4)没有按规定完成某项工作;

(4)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

(125)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

1.安全评价: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极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或一定区域范围)(149)

2.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还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

3.惯性: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

1.安全评价原理有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

(150)

2.相关性原理告诉我们:

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要恰当地分析和处理系统内外因素、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强化整体效应的目的。

3.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4.若分析、研究各个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影响程度就可以探求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并可以预测其未来状态的发展变化趋势。

(152)

5.常用的类推方法有平衡推算法、代替推算法、因素推算法、抽样推算法、比例推算法、概率推算法。

(154)

6.利用惯性可以研究事物或一个评价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如从一个单位过去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统计资料找出安全生产及事故发展变化趋势,以推测其未来安全状态。

(155)

7.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156)

8.建立要素集必须符合相关原理,即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

(157)

9.安全评价的基本要素是物的原因、人的原因、环境条件。

10.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危险性识别、危险度评价两大部分。

11.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

(158)

12.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159)

13.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有充分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合理性原则(164)

14.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蒙德法)所计算的指标包括总评价指标、火灾潜在性评价指标、爆炸潜在性评价指标、毒性危险性评价指标及总危险性系数指标。

(173)

15.按社会对危险性的认识,可以把危险分为三类:

过渡性的危险、正常性的危险、可接受的危险。

(180)

1.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1)从计划、设计、建设、生产等全过程中考虑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2)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控制事故的最佳方案;

(3)分析计算研究对象存在的危险性、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大小,评价其安全性;

(4)明确系统的危险所在,制定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事故频率;

(5)促进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化,形成教育训练、日常检查、操作维修、应急处置等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6)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2.利用惯性原理进行评价是要注意哪些?

(1)惯性的大小。

惯性越大影响越大,惯性越小影响越小;

(2)一个系统的惯性是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