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821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

本考试严禁使用计算器或其它电子存储设备,违者按作弊处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4分,7—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

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

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

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2、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BCD

3、如图所示,某物体自空间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

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道并固定在与OA完全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

P为滑道上一点,OP连线与竖直成45º角,则此物体()

A.由O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

B.物体经过P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C.物体经过P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D.物体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

4、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km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6000km,宇宙飞船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每当二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二者相距最远,从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

A.4次B.6次C.7次D.8次

5、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过程中,两物块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6、如图所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

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则第2011个小球与2017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A.B.C.D.

7、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图线如图所示,则

A、在秒内,外力大小不断增大

B、在时刻,外力为零

C、在秒内,外力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秒内,外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所示,MPQO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边界上有电场),电场强度为E=mg/q,ACB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A、B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为圆弧。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A点正上方高为H=R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关于带电小球的受力及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压力为2mg

B.小球在AC部分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C.适当增大E,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D.若E=2mg/q,要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到C,则应将H至少调整为3R/2

9、.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时,A的加速度为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10、如图所示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

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恒力F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以一定初速度(不为零)开始沿直线ON斜向下做直线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45°)。

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恒力F的大小不可能为mgB、当F=2mg时,质点动能可能减小

C、当F=mgsi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D、当F=mgta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11、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α的足够长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方向的力F(图中未画出)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的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其中0~x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x1~x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沿斜面向下运动

B.在0~x1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C.在0~x2过程中,物体先减速再匀速

D.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gsinα

12、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竖直。

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加F前,竖直墙壁对B的摩擦力可能向下

B.施加F前,.弹簧弹力大小一定等于A、B两物体重力大小之和

C.施加F后,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

C.施加F后,B与竖直墙壁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二、实验题(共18分,13题4分,14题6分,15题8分)

13、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

结果如图所示。

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14、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

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适当大一些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牛和____牛。

(3)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并利用所作图求出合力大小。

15、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的质量分别为m、M,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OQ的长度s可用m、M、μ、h表示为s=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图像

h(cm)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19.5

28.5

39.0

48.0

56.5

 

(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s-h图像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如图所示,AC为光滑竖直杆,ABC为构成直角的光滑

L形轨道,B处有一小圆弧连接可使小球顺利转弯,并且A、B、C三点

正好是圆上三点,而AC正好是该圆的直径,如果套在杆上的小球

自A点静止释放(图中小球未画出),分别沿ABC曲轨道

和AC直轨道运动到C点,如果沿ABC曲轨道运动的

时间是沿AC直轨道运动所用时间的1.5倍,

求AC与AB夹角α的值

 

17、(10分)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A=1kg,mB=2kg,AB间用弹簧连接着,弹簧弹性系数k=100N/m,轻绳一端系在A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B为套在轻绳上的光滑圆环,另一圆环C固定在桌边,B被C挡住而静止在C上,若开始时作用在绳子另一端的拉力F为零,此时A处于静止且刚没接触地面。

现用恒定拉力F=15N拉绳子,恰能使B离开C但不能继续上升,不计摩擦且弹簧没超过弹性限度,求

(1)B刚要离开C时A的加速度,

(2)若把拉力F改为F=30N,则B刚要离开C时,A的速度。

 

18、(14分)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

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B=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物体A刚运动时的加速度aA

(2)t1=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3)若t1=1.0s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1=5W,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功率不变,t2=3.8s时物体A的速度为1.2m/s。

则在t1=1.0s到t2=3.8s这段时间内木板B的位移为多少?

 

山西大学附中

2017~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月考

物理试题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B

C

D

A

CD

AD

BCD

BCD

AD

BC

二、实验题

13.10.405………………4分

14、

(1)BCD…….2分

(2)4.002.50(3)图略合力4.5-4.9都算对每空1分

15、

(1)(M―μm)h/μ(M+m)

(2)图略(3)0.4(4)偏大每问2分

三、计算题

15、α=530

16、

(1)B刚要离开C的时候,弹簧对B的弹力N=mBgA的受力图如右图,由图可得:

aA==15m/s2

(2)当F=0时,弹簧的伸长量X1=mAg/k=0.1m

当F=15N,且A上升到最高点时,弹簧的压缩量X2=mBg/k=0.2m

所以A上升的高度h=X1+X2=0.3m

A上升过程中:

Fh=mAgh+△Ep所以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Ep=1.5J

把拉力改为F=30N时,A上升过程中:

Fh-mAgh-△Ep=mBV2

得V=3m/s

 

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

P’(t2-t’-t1)-μ2(mA+mB)gs2=(mA+mB)vA2-(mA+mB)v12

由并代人数据解得木板B在t1=1.0s到t2=3.8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s1+s2=3.03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