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736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docx

一张图了解全球油气供需格局

​国际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Oil&GasProducers-IOGP)最新发布了《GlobalProductionReport2018》

满满33页额行业干货包含什么内容?

全球能源格局有什么变化?

今带您用一张图看懂全球油气供需格局!

(文末有福利)

首先,科普一个数据指标——石油(天然气)生产指数(ProductionIndicator-PI),石油日产量除以需求所得的一个指标,目的是衡量一个地区的自给自足程度(和出口潜力)。

PI高于100%,表示该地区的产量超过了自身需求并能出口;PI低于100%,则表示该地区需要进口。

从上图可以看出,就石油和天气的供需平衡情况而言,非洲、独联体和中东为净出口地区;中南美地区和北美地区基本自给自足,欧洲和亚太地区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需求。

这就是目前全球油气的供需格局。

各地区的产量和需求量,近些年有什么变化呢?

非洲——石油

产量萎缩但仍满足需求

短短十年间,非洲的石油生产指标已从344%下降到200%

根据IOGP报告显示,尽管非洲出口石油800万桶/日,但由于当地需求的稳步增长和本土生产的萎缩,其出口潜力从2006年的每天700万桶减少到2016年的400万桶,石油PI指标已经从2006年—2016年的344%下降至200%。

生产方面,尼日利亚仍然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占非洲石油产量26%;与之产量最为接近的分别为安哥拉以及阿尔及利亚,他们的石油产量分别占非洲的23%和20%;曾经的产油大国利比亚目前产量则为0。

值得提及的是,安哥拉是中国的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9.41%。

需求方面,埃及、南非和阿尔及利亚排名前三。

然而,需求增长最显著的是来自非洲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非和西非的经济发展,尤其有助于推动对石油需求的增加。

总体而言,自1965年以来,区域石油需求增加了7倍。

最近,2005年至2015年的增长率为2.9%。

自2006年以来,需求增长了35%。

非洲——天然气

需求超过生产

十年来,非洲的天然气产量指标从215%下降到150%——这可能意味着到2030年该地区将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区。

生产方面,非洲拥有超过500万亿立方英尺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尼日利亚为三个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

阿尔及利亚占该地区产量的44%,尼日利亚和埃及的产量约占20%。

需求方面,自2006年以来,埃及的天然气需求增长了40%以上,使其成为天然气需求最高的非洲国家,占该地区需求的37%。

而阿尔及利亚以29%位居第二。

独联体——石油

每天出口近1000万桶

独联体石油PI为335%,其石油产量是需求量的油三倍以上,并已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地区

在苏联时期,独联体地区的石油产量只有约三分之一可以出口,而目前强劲的出口源于该地区生产增长和需求大幅下降。

俄罗斯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5%,并且其石油产量占该地区总产量的80%。

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国家中第二大生产国,占12%,阿塞拜疆占6%,排名第三。

其中,俄罗斯稳居中国原油进口量第一的位置,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4.93%。

与生产相反,该地区的需求从未从苏联解体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需求下降最为显着。

俄罗斯的需求从每天500万桶减少到2002年的250万桶,现在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需求量恢复到每天320万桶,占该地区需求的77%。

独联体——天然气

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地

独联体天然气PI稳步增长。

1986年是117%,十年后是121%,2006年是129%,目前则达到了140%。

独联体天然气PI稳步增长。

如今其天然气PI高达140%。

每年出口超过2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地。

在独联体天然气生产国中,俄罗斯位列第一,占该区域产量的76%。

土库曼斯坦紧随其后,占9%,而乌兹别克斯坦则以8%名列第三。

2016年,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天然气产自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作为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占了独联体总天然气需求量的72%。

乌兹别克斯坦占10%,土库曼斯坦和乌克兰各占5%。

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各占3%。

自2008年以来,由于与俄罗斯的持续冲突,乌克兰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半。

中东——石油

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商

中东的石油产量超过其需求量的三倍

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量的35%。

据统计,由于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和阿联酋在内的几个国家的创纪录产量,中东目前的石油日产量已达3200万桶。

其中,沙特阿拉伯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3.98%,是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需求方面,沙特阿拉伯不仅是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它也是该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消费者,占地区总消费量的41%,是伊朗消费量的两倍。

中东——天然气

连续40年的产量增长

尽管需求上升,中东仍可以出口其产量五分之一的天然气

中东天然气PI为125%,能够满足当地的所有需求,同时还能服务于出口市场,出口主要面向亚太地区。

目前该地区约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18%。

伊朗是该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其产量不断增长,占该地区产量的三分之一。

卡塔尔紧随其后,占28%,沙特阿拉伯占17%,名列第三。

天然气已成为中东地区消费的首选燃料。

伊朗的天然气需求占该地区需求的39%。

沙特阿拉伯以21%的消费量紧随其后;阿联酋占15%。

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的天然气PI为434%,天然气产量超过该国需求的4倍。

这使得卡塔尔成为领先的天然气出口国,使其尤其关注国外的液化天然气运输。

卡塔尔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中美洲&南美洲——石油

巴西超越委内瑞拉

生产指标降至107%时,该地区即将成为净进口国

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每天高达700多万桶。

目前由委内瑞拉和巴西两个国家主导中南美洲的石油生产。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18%)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但近年来的政治和经济不稳定已经严重影响了石油生产。

另一方面,巴西产量一直在大幅增长。

2016年,巴西的日产量达到260万桶,地区份额达到35%,使其首次成为南美洲第一大生产国。

该地区的石油需求呈上升趋势。

巴西在中美洲和南美的需求中占据了最大份额。

委内瑞拉经济相对脆弱,在总需求中所占份额下降。

总体而言,自1970年以来,该地区的需求增加了四倍。

与此同时,现有油田的产量正趋向于每年减少6%左右。

中美洲&南美洲——天然气

区域天然气产量激增

七个重要的生产商正在满足区域急剧增长的需求

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这两个国家是最大的生产国,天然气产量占该地区40%。

自2000年以来,由于该地区供应的增加和对新发展的投资,该地区的天然气需求急剧增长79%。

自1970年以来,中美洲和南美洲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了12倍。

阿根廷在天然气消费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占总需求的29%。

巴西和委内瑞拉各自占21%。

欧洲——石油

新动态;前景喜人

在石油生产指标为25%的情况下,欧洲石油消费中有四分之三是依靠进口。

虽然该指标从21世纪初开始下降,但剩余储量潜力仍然巨大。

北海的上游行业成功开采,使挪威和英国成为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欧洲的产量约为每天300万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的石油需求一直徘徊在每天约1400至1600万桶。

2016年,整个欧洲的石油需求增长约2%,2017年的数据也呈现类似趋势。

最大的地区消费者是德国(16%),英国(11%),法国(11%),西班牙(9%)和意大利(9%)。

其中,丹麦和挪威是仅有两个生产超过需求的欧洲国家。

挪威作为欧洲地区最大的生产国,可以出口的石油量是本国需求量的8倍。

大多数其他生产国——包括排名第二的英国——仍然继续进口石油,以满足需求。

欧洲——天然气

随着需求反弹,欧洲产量保持稳定

随着进口需求的增加,欧盟与其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在过去十年里,欧洲的天然气PI指数一直徘徊在50%左右,结束了之前的持续下降时期。

挪威是欧洲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在2017年向该地区供应1240亿立方米(欧洲产量的50%)。

英国和荷兰紧随其后,占该地区产量的27%和17%。

截止2016年,德国仍是该地区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占该地区需求的17%,其次是英国,占16%,意大利占13%。

亚太——石油

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进口地区

亚太地区的石油PI降至24%,为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该地区四分之三的石油必须来自其他地区。

20年前,中国的需求量还比较低,85%的需求能够靠自己生产解决。

该地区还有其他几个主要产油国,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然而,亚太地区并没有石油日产量超过100万桶的国家,越南和泰国均是较小的石油生产国。

30多年来,该地区对石油的总体需求急剧上升。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成为石油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占该区域总需求量的38%。

其次是印度(13%),紧接着是日本(12%)和韩国(8%)。

日本曾经是该地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但在2002年被中国赶超,并在2015年被印度超过。

亚太——天然气

需求上升刺激生产增长

在天然气PI为80%的情况下,亚太地区需要输入1/5的天然气,每年约1500亿立方米。

由于对勘探和开发的持续投资,加上技术的改进,亚太地区在过去十年中天然气产量每年增加4.1%。

增幅最大的是中国(10%)和澳大利亚(7%)。

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其次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尽管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但其消费仍超过其生产能力。

中国需要将所有的天然气用于国内市场,而澳大利亚(PI:

221%),马来西亚(PI172%)和印尼(PI:

185%)的天然气却可以出口。

总的来说,中国占亚太需求的30%。

日本是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占总需求的15%。

关注公众号并回复:

报告

可获取际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协会发布的

“Global-Production-Report-2018”

欢迎持续关注。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帮忙转发,谢谢!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海洋能源观察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