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
《整理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
“十一五”规划的灵魂“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
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发展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我国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
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
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GDP的2.5%……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
20xx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
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6个“必须”: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以人为本:
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决策、举措的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嘘寒问暖、解困救急,到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便民利民举措;
从全国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引发广泛的变化。
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
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对“十一五”的中国而言,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5年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
”5年后,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层面,提出了诸多新的思路。
这预示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
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会指标,正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规划编制者的视野。
和谐社会:
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
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少数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从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回顾这一发展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
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
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
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
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这使得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近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及时提出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
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攻坚:
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寻求突破“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地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
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
两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
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被摆上突出位置……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使得20xx年成为“改革攻坚年”。
但“攻坚”还仅仅是开始。
从现实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
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
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7个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全会同时强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忧患意识: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谈成绩,实事求是;
讲问题,切中要害。
五中全会会场内外,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
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党的十六大告诫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强烈的忧患意识,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与正确判断。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
我们要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心存忧患,方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居安思危,才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
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之源。
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以科学世界观为前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要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一个人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并不就认为在思想上完全入了党。
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坚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
良好的素质是在长期实践的磨练中获得的。
面对社会变革和转折,面对权力、金钱、“酒绿灯红”的考验,并不是所有党员干部都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有的同志在入党、从政之初,还比较谨慎,能注重改造自我,但遗憾的是不能善始善终、一以贯之,往往出现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
有的同志职务提升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自我陶醉,贪图安逸,追名逐利,不再做自我改造的努力;
有的党员干部在临近转业、退休时,抱着扭曲的“补偿”心理捞一把,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从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必然在工作上降低标准,给党的建设和部队各项工作带来损失。
只有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规范自己的人生追求,才能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打胜仗。
胡锦涛指出,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三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六是要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才能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有效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或错误思潮的冲击与腐蚀,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首要的应该是对照检查自己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如果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性则无从谈起。
改造世界观不只是在这次保先活动中喊在口头上,也不能冷一阵热一阵、松一阵紧一阵,必须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始终如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生命不息,改造不止。
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是持续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党员世界观的改造能在这次保先活动中一次完成。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世界观改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如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在西方形形色色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导致思想堕落,个人主义膨胀,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违法乱纪、贪污腐化,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甚至席卷公款、杀人越货,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
此外,国内一些地方封建意识死灰复燃,各类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相继出现,他们通过行会说教、宣扬封建唯心主义来腐蚀、愚弄一些党员干部,使之树立不正确的世界观。
因此,世界观的改造并非易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全党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要把世界观改造当作一个人一生的首要任务。
现在当共产党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不断增强改造世界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这次保先活动中要正确认识自己,力戒私心杂念,要求每个党员勇于拿起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洗刷心灵上的灰尘,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不断进行这样的努力,才能做到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良好的党性修养和模范行动带领群众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训讲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祔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六个更加”,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文件第一次将“和谐”二字写进了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主线目标,在今年春天被勾勒得日渐清晰,一个指导绘制和谐社会的重要文件——《讲话》,在炎炎夏日出台,并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播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蓝图上,“和谐”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自从“和谐”一词提出后,一浪高过一浪,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最近省委出台了文件。
回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xx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
20xx年2月19日,中央举办和谐社会高级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点讲话。
20xx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组织20次集中学习,重点研究和谐社会的问题。
60多位专家走进中南海讲课。
20xx年3月,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作了报告,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点讲话。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下面讲三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
在老一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
“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
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
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能无往而不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里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
西方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名言:
一句是“什么是最智慧的——数”;
另一句是“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本原,由数产生点,由点产生面,由面产生体,由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进而产生世界万物。
恩格斯有过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他强调在这个社会里,一是所有人的平等,劳动、工作的机会及物质精神的享受都平等;
二是人的充分自由,“自由的人就是共产主义者”。
当然,要实现这两点,有两个前提,一是产品极大丰富,即物质文明建设;
二是人的觉悟极大提高,即精神文明建设。
到那时,劳动不是为赚钱糊口,而是享受。
社会的维系也不是国家机器,而是“自由人”联合体。
国家、法律都已消亡,靠道德就可维系社会运转。
当然这是遥远的,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
胡锦涛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相比,是一个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目标和一个过程。
我们所要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六句话二十八个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是“五个统一”,就是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原因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是不安定的因素隐患还真是不少。
主要表现有:
第一,收差距持续拉大,令人担忧。
首先是城乡之间的差距。
1978年是25:
1,20xx年是6:
1.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弱。
连续七年人均收入没有超过5%,而城市人均收入增长8%。
初步统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有可能在4.5-5%之间,实现全年5%的预期增长目仍有相当难度。
城市建设得象欧洲,农村建设象非洲。
有记者问温家宝总理最牵挂的是什么?
温总理回答就是GDP数字。
杭州萧山市(县级市)20xx年GDP700亿元,而湖北省只有250亿元。
群体之间的差距在拉大。
最富的人财富是最穷的7倍,在中国20%的人,掌握了80%的存款。
关注的三大问题:
收入差距、社会治安、官员腐败。
第二,阶级阶层分化快速,流动性很大,多元性很强。
企业决策层(金领层)年薪上百万元,管理层(白领层)有权力,年薪几十万元,执行层(蓝领层)工人几万元,普通员工、下岗工人(无领层)几千元。
农民阶层也发生了分化,也在进行重组。
农民与城里人比较有十四个不平等。
私营经济发展很快,中国私营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现在增长了33倍,每年提供上千亿元的税收。
资(钱财)本家与知(知识技术)本家。
第三,就业形势矛盾尖锐。
失业与通货膨胀相比更危险。
第四,群体性上访事件大幅度上升。
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工作是“问君能有几多愁,计生水利三提留”。
原因在于,发展不够,富生和,穷生斗,体制改革不够,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差距过大,体制真空,断层。
没有保障别想改革,义务教育就是农民教育,因教致贫,培养一名大学生至少得花十几万元,这个数目不是一般的贫困家庭能支付得了的。
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喜气洋洋,县级财政晃晃,乡级财政空空荡荡。
中央是神,地方是人,下面是鬼。
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越级上访,上访对象有工人、农民、军人、艾滋病人。
政策落实不够,80%上访是有道理的,截留政策、截留财政。
官僚主义和腐败扼制不够。
踢、推、拖,“三拍”干部,决策拍脑袋,表态拍胸脯,失误拍屁股。
干部的能力提高不够。
湖北省花几百万元,选派青年干部到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学习锻炼,喝洋墨水。
现在的青年干部,对邓小平三卷每卷的核心内容不清楚,学习不系统,假学、厌学、反学。
理论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青年干部对党史有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到基层锻炼但缺乏严格的磨炼,缺乏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比如处理xx功的问题,硬办法会用,软办法不会用。
国民的素质低下,基层干部从鸡叫忙到鬼叫,从天明忙到熄灯。
我们的任务是教育干部、教育学生、还要教育农民。
三、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矛盾的思路一是以发展求和谐。
湖北省农民均纯收中部第一位,全国第十二位。
人均CUP中部第二位。
职工工次,中部第四位。
湖北四个短版:
品牌经济短板,摆在全国第十四位;
县域经济短板,仙桃在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中排名第97位,湖北省仅一个县市入围;
区位经济是短板,武汉是中国地图的圆心,中心效益显现不出来;
民营经济是短板。
今年7月下旬,市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喻楚林作了报告,报告的题目是:
统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