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7101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丁香与母丁香Word文件下载.docx

诱变,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脑乙酰胆碱脂酶等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

1)母丁香:

为丁香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又名

鸡舌香;

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cm,直径0.5~1.0cm,表面

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细皱纹,顶端有四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钩状,在花萼内方有一凹痕,为花瓣去除后的痕迹,中间有一凸起的小柄为残留花柱,基部有果柄痕,果皮与种仁可剥离,果皮与种皮呈壳状,革质,种仁倒卵形,显油润,棕色或暗棕色,由两片肥厚的子叶合抱而成,子叶形似鸡舌,中央具一明显的纵沟,内有胚呈细杆状,质坚硬,难折断,破之常纵裂为2瓣,气香,味麻辣;

本品味辛,性温;

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中医临床用于脾胃虚寒,呕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2)丁香油:

为丁香的干燥花蕾经水蒸气蒸馏所得到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为淡黄色或无色的澄清液体,具特殊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稠而变成棕黄色,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乙醇、乙醚或冰醋酸中;

本品味甘辛,性大热,功能暖胃,温肾,中医临床用于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3)丁香露:

为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气烈,味微

辛,用于寒澼,胃痛;

(4)丁香枝:

为丁香的树枝,功能散寒,温中,止泻,用于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滑脱不禁,水谷不消;

(5)丁香树皮:

味辛,性温,功能温中散寒,消胀止痛,用于中寒脘腹痛胀,泄泻,齿痛;

(6)丁香根:

为丁香的树根,味辛,性温,用于风热毒肿。

丁香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于《名医别录》,名鸡舌香,指母丁香。

谓“味辛,温,无毒。

主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毒诸肿,齿疳(ni,“医”下面两个“虫”)。

能发诸香。

其根部风热毒肿。

”《开宝本草》始称丁香。

《本草图经》曰:

“丁香,出交、广,南蕃,今惟广州有之。

木类桂,高丈余,叶似栎,陵冬不凋。

花圆细,黄色。

其子出枝,蕊上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

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谓之母丁香。

二月、八月采子及根。

又云:

盛冬生花、子,至次年春采之。

”《证类本草》引“海药按《山海经》云:

生东海及昆仑国。

二月、三月花开,紫白色,至七月方始成实,大者如巴豆,为之母丁香。

小者实,为之丁香。

……雷公云凡使,有雄雌。

雄颗小,雌颗大,似檈枣核。

方中多使雌,力大。

丁香含挥发油(丁香油)15%~20%,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70%~85%B-丁香烯9.12%、乙酰丁香酚约为3%以及少量B-石竹烯;

此外,尚含有微量a-石竹烯、胡椒酚、a-衣兰烯、齐墩果酸、豆甾

醇、谷甾醇类、芸苔甾醇、丁香色原酮,以及水杨酸甲酯、苯甲醛、

苯甲醇、乙酸苯甲酯间甲氧基苯甲醛、香荚兰醛、甲基戊基酮等,并含鞣质、脂肪油及蜡等。

此外,丁香中还含有山萘酚、鼠李素、齐墩果酸等黄酮成分。

邱琴等从丁香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6个峰,并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广东饶平产丁香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丁香酚,相对含量高达80.33%,其次为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醋酸酯(相对含量为3.05%)和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相对含量为2.54%),另含有萜醇类组分如2-庚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丁香醇等;

倍半萜烯类组分如罗勒烯、3,5-二甲基-1,6-反辛二烯、a-石竹烯、5-杜松油烯、1,5,5,8-四甲基-1,2-氧杂双环[9,1,0]十二-3,7-二烯等;

酯类化合物如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醋酸酯、醋酸-1-甲基丙酯等,此外,在丁香挥发油中还含有少量的醛、酮、酸、醚类化合物。

母丁香含挥发油,姚发业等从油中共鉴定了1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78%以上。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丁子香酚,相对含量为80.48%,其次是1-(3,4,5-三甲氧基苯)-桥亚乙基酮,相对含量为10.62%。

酯类组分3种:

安息香酸乙酯、安息香酸-2-羟基-甲酯、丁子香基醋酸酯,占相对含量的2.92%;

倍半萜烯类组分4种:

石竹烯、a-石竹烯、5-杜松烯、贝叶烯,占相对含量的3.35%;

萜醇类3种:

表-a-红没药醇、a-杜松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占相对含量的0.26%;

还有萜酮类组分樟脑等,这些挥发性成分的综合作

用产生了母丁香的特有香味。

赵晨曦等报道,公丁香出油率为16.2%,远高于母丁香的出油率2.4%,其挥发油分别为无色和淡黄色。

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从公丁香和母丁香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9种和33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8.42%和93.22%。

二者在出油率、挥发油颜色、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丁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赵晨曦等从丁香花蕾与丁香果实中共鉴定了46种化合物,其中从丁香果实挥发油中鉴定了4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54%;

从丁香花蕾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8.418%。

两种已经确认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丁子香酚和石竹烯在丁香果挥发油分别为22.667%和7.147%,而在丁香花蕾挥发油中含量分别为和57.133%和14.408%,二者在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

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十分敏感,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敏感。

而丁香花蕾挥发油对所有试验菌株都比丁香果挥发油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前者丁子香酚和石竹烯含量高的原因

张芳侠等探讨丁香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粉碎成20目粗粉,加8倍量水浸泡24小时,水蒸汽蒸馏10小时,收取挥发油。

李鹏等采用6种不同方法提取丁香挥发油,以提取的挥发油体积及挥发中丁香酚的含量为指标,筛选从丁香中提取挥发油的最佳方法。

通过比较挥发油量及油中丁香酚总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明显优于其它5种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因为提取率高,提取时间较短,提取温度较低,而且无溶剂残留,是提取丁香中挥发油值得推广和有前景的一种方法。

丁香油酚给家兔静脉注射能产生麻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和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彭宅彪等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丁香酚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表明丁香酚有抑菌、麻醉、解热、抗氧化、抗肿瘤、促进透皮吸收、祛蚊等多种药理活性。

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其抑菌效果显著,而且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以开发为一种良好的具有矫味作用、防腐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药物辅料、食品添加剂和膳食补充剂。

丁香酚不仅有良好的抗菌、抗真菌效果,而且对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细胞外葡聚糖的合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清除牙菌斑,清洁口腔预防龋齿的作用。

加之还有麻醉止痛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牙科疾病的治疗。

丁香酚具有显著的祛蚊效果,对蚊虫叮咬的局部皮肤有杀菌止痒的效果,而且气芳香,透皮吸收作用强,作为一种天然植物祛蚊剂,值得开发、推广和应用。

丁香酚作用于中枢神经而解热的功效及其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值得关注,提示其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俞懿强综述丁香酚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其抑菌效果显著,对根尖周炎、干槽症有良好疗效,并可应用于根管消毒与根管充填。

丁香酚有良好的抗真菌效果,且安全无毒无刺激。

可应用于口腔念珠菌病及口腔溃疡的治疗。

丁香酚具有较好的麻醉及镇痛功效,对于深龋和牙髓炎可有效镇痛,并能辅助牙髓失活。

丁香酚可有效抑制致龋菌的细胞外葡聚糖合成,从而达到清除牙菌斑,清洁口腔,预防龋齿的目的。

杨天鹏等探讨丁香酚吸入组的小鼠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它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丁香酚吸入小鼠的皮质、海马的ChATGlu等神经递质有明显增加,而GABA5明显改变。

故丁香酚能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嗅觉通路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实验神经行为学研究证明丁香酚有改善昆明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进一步神经形态学研究发现丁香酚改善小鼠学习记忆与皮质、海马ChAT、Glu等递质的改变有关。

这些结果表明,药物丁香酚可能是通过嗅球的神经冲动把信息传递到海马,影响嗅觉传导的信号改变而增强学习记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嗅觉吸人的神经药理学提供了线索。

也说明了嗅觉通路与学习记忆之间存在相关性。

杨滋渊研究报告:

体外试验表明,2%丁香挥发油4倍稀释后,对产酸克雷伯菌、肠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8倍稀释后,对痢疾志贺氏菌、表皮葡萄球菌仍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比1%黄连素强;

体内试验显示,腹腔注射或灌胃给丁香挥发油,均可降低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急性感染的死亡率;

丁香挥发油有一定毒性,临床应用时应控制剂量。

王红梅等通过小鼠胃排空实验,家鸽镇吐实验等观察丁香单用及配伍不同品种郁金应用的药理效应,同时应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丁香与不同比例郁金的配伍关系。

结果桂郁金和绿丝郁金可减弱丁香的药理作用,而温郁金及黄丝郁金无此作用;

温郁金与丁香以3:

1比例同煎时药理作用最强。

由此,丁香与郁金配伍是否发生相恶关系与郁金的品种有关;

同时丁香与不同比例的郁金配伍后的药理效应也不相同。

另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观察丁香配伍郁金后不同有效部分对小鼠胃排空、小鼠印度墨汁推进、小鼠扭体及离体大鼠胃条运动的影响。

结果,郁金可减弱丁香挥发油的抑制小鼠胃排空的药理作用,呈现相恶关系;

而在镇痛实验研究中,发现郁金可增强丁香挥发

油的镇痛作用,呈现相使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认为丁香与郁金是否发生相恶关系与观察指标有关。

又用阿托品或吗丁啉模拟胃肠运动抑制或亢进,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观察丁香配伍郁金后不同有效部分对小鼠胃排空及小鼠印度墨汁推进实验的影响。

结果,丁

香煎液的药理作用可被郁金煎液减弱,呈现丁香恶郁金的关系。

丁香配伍郁金后对病理模型动物发生相恶关系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水煎液中。

由于丁香配伍郁金主要用于噎膈、呃逆等胃肠系统表现为胃肠运动亢进的疾病,所以在吗丁啉造成的胃肠运动促进实验中,分两种煎药方式给药,观察丁香和郁金的配伍关系。

以常规方法煎药,不提取挥发油,郁金可减弱丁香的药理作用,呈现丁香恶郁金的关系;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发现郁金煎液可减弱丁香煎液抑制小鼠胃排空的药理作用,呈现丁香恶郁金的关系(煎液部分),丁香挥发油的药理作用未被郁金减弱。

赵怀舟等以正常动物及吗丁啉性胃肠运动亢进动物为实验对象,观察丁香配伍郁金对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影响。

结果,郁金可加强丁香降低正常小鼠及吗丁啉性胃肠运动亢进小鼠血浆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的作用,且这种相使的作用既存在于挥发油中,也存在于水煎液中。

在胃肠激素方面,丁香配伍郁金属于相使范畴。

从总体药理效应而言,丁香配伍郁金仍应属相恶的配伍关系,但临床上不乏应用可能与全方配伍有关。

此外,由于丁香配伍郁金有相使配伍关系的证据,所以如何趋利避害是研究的关键。

武秀峰等报告丁香、郁金同用出现不良反应1例:

患者自述前一日胃脘胀痛恶心,不思饮食,到一个体门诊治疗,给予中药两付,下午3时左右煎服中药的l小时后,出现胃脘胀痛加剧,恶心汗出,继而出现剧烈呕吐,便清水样便,来院就诊收入住院。

嘱其家属将中药处方拿来,处方用药:

柴胡10g,郁金10g,制元胡15g,白芍15g,白术15g,丁香10g,党参14g,云苓15g,砂仁10g,香橼10g,炙甘草6g,炒三仙各15g。

经核实,本方中无催吐、泻泄中药,亦无有毒中药,方中郁金、丁香属相畏品种。

立即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参脉注射液30ml;

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注射液2.0g、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辅酶A针剂100单位,肌苷针剂0.4g、三磷酸腺苷针剂40单位,同时服用甘草汤。

2小时后病人症状缓解。

住院3日病愈出院。

“丁香莫与郁金见”一语首见于《医经小学•十九畏》中,《中国药典》记载“丁香不宜与郁金同用”,丁香用量为1~3克,故可确认此病例一是郁金、丁香同用或而中毒,二是丁香用量过大所致。

刘莉等采用不同pH值的释放介质,模拟胃肠道各段的pH条件;

按溶出度转篮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普通粉与超微粉中丁香酚的体外溶出度。

结果丁香超微粉最大累积溶出度为72.17%,粗粉最大累积溶出度为52.42%。

所以,超微粉碎能促进丁香药材中丁香酚的体外溶出,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丁香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张志国等进行中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有效期的研究。

选用易走油、气味易散失的丁香,通过经典恒温和留样观察试验,采用HPLC测定丁香酚的含量,推导出该药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

结果经典恒温试验测得的丁香酚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

在20贮存,丁香酚含量变化的速度常数K20=1.557X10-5,该批丁香期为900天。

经典恒温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用经典恒温试验预测中药有效期的方法可行。

《中国药典》规定丁香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O%

(即t0.9时的含量),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丁香酚含量为12%,13%,14%,15%,16%,17%的丁香有效期依次为232,447,645,830,1002,1165天。

建议中药材生产企业在中药包装袋上标明生产时间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便于商家和使用单位推算其有效期。

崔洪霞等研究报告,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欧洲东南部。

中国是丁香属的自然分布中心,丁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

根据植物区系的演化规律,作者认为丁香属起源于中国西南,并以此为中心主要沿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西南—中亚—欧洲的路径

散布。

近缘种之间存在着遥远的地理隔离,中国原产的华丁香与分布在我国西北及中亚的花叶丁香、欧洲特有种欧洲丁香均为近缘种,表明欧洲丁香的散布与中国西北的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分子生物学试验表明羽叶性状是演化中的过渡类型,在研究该属系统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化石记录华北紫丁香在中新世时的华中地区已有存在,说明该属至少在中新世时完成了由西南向华中的演化、辐射。

张莲秀报告木犀科紫丁香、朝鲜丁香、洋丁香叶的研究进展:

(1)丁香叶的化学成分: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卢丹等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新鲜紫丁香叶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紫丁香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共分离出90种化合物,经与标准图谱比较,检索出25种化学成分,累计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8.24%,含量较高的成分为2-甲基-1,4-戊二烯、苯乙醇和乙烯基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9.29%、2.38%、

1.86%,化合物类型以不饱和化合物、芳香醇、醛、芳杂环化合物、高级脂肪烷烃等为主;

回瑞华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季节干燥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其结构,对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在不同季节有很大的变化,5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香料成分,而6、7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青叶醇、绿叶烯和香叶芳樟醇,它们均具有很强的杀菌、防腐能力,并且比较了不同月份的紫丁香叶挥发油的提取率,结果5月份最高,为1.25%,8月份最低,为0.56%;

有机酸类化学成分:

1982年王丹丹等从紫丁香叶中分离出酪醇、3.4-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乙醇、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等成分;

日本学者菊地正雄和山内洋子等人从洋丁香中除分离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外,还分离出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阿魏酸、咖啡酸和桂皮酸等有机酸类成分;

卢丹等从紫丁香叶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呋喃甲酸、丁二酸等6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呋哺甲酸等4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李永吉等对朝鲜丁香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酪醇、3-甲基4-羟基苯丙酸、3,4-二羟基苯乙醇、3,4-二羟基苯甲酸等成分;

苷类成分:

1970年英国学者Asaka从洋丁香叶(33kg)中首次分离得到丁香苦苷A;

王丹丹等人通过1-HNM肪法将丁香苦苷A的立体构型做了进一步确定,丁香苦苷A的含量占叶子的1.1%;

李永吉等用新的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分离制备丁香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丁香苦苷A,通过水提取浓缩,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等,用醋酸乙酯萃取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结果该方法大量富集丁香苦苷A,丁香苦苷A的相对含量占50%乙醇洗脱部分的1/3以上,所制备分离的丁香苦苷A对照品纯度达到99%以上;

微量元素:

随着现代医学和分析技术的

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微量元索对人体正常发育和其它生命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Fe、Mn、Cu、Zn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它们对体内多种酶有活性作用,对核酸、蛋白质合成代谢、免疫过程等都有直接或间接作用,Ca与预防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微量元素可能是丁香叶临床功效的物质基础之一;

朱玲等对紫丁香叶中

Fe、MnZn、CaMg等18种元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紫丁香叶所含的Fe、MnZn、CuCaMg元素的量很高,且Zn/Cu比值(3.33)与防治冠心病中草药的Zn/Cu比值(3.99)相近,这启示人们紫丁香叶可能对冠心病有疗效;

其它类成分:

1977年英国学者Heimotripperger从洋丁香叶中分离得到两种生物碱,分别是Jamindine和Jaminine;

魏征骥等首次从紫丁香叶中分离得到了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烷三匝类化合物lup-20(29)-en-3-one、正二十九烷和4,19-二甲基-12,13-二羟基二十二烷,另外,甘露醇、黄柏内酯、芒柄花素、丁香酯素、多糖等成分亦有报道;

(2)丁香叶的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炎镇痛作用、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保肝利胆作用、降温降压作用、镇咳祛痰作用等;

江蔚新等实验对丁香叶、花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为:

丁香叶中多糖含量为105.1662mg/g,丁香花中多糖含量为

89.8034mg/g。

扬虹等比较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119种化台物,从紫丁香果和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1和77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38种。

利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HELP法分辨获得的纯色谱峰面积来对各个色谱峰定量,以HP-5MS柱为准,所鉴定的化合物分别占紫丁香果、叶挥发油总量的98.04%和78.82%。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

(1)大叶丁香,干燥花蕾略呈粗棒状,较

丁香稍大,长18.23mm直径约3.5mm,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萼筒圆柱状,红棕色至暗棕色,上部有4枚三角形状的肥厚萼片,表面皱缩明显,有细密纵皱纹和颗粒状突起,指甲刻划时无油渗出,质硬,易脆,香气淡薄,味略辣,后有微麻舌感,略苦;

主产于海南、广西等地,本品挥发油含量约为5%~7%(ml/g);

(2)朝鲜丁香(木樨科),其变种有白花朝鲜丁香、红花朝鲜丁香、长花朝鲜丁香,本品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该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是庭院绿化的主要树种;

丁香叶是一种理想的广谱抗菌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痢的功效,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胶囊、片剂可治疗急性菌痢,肠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慢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

为了阐明朝鲜丁香叶的有效成分,李永吉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酪醇、3-甲基-4-羟基苯丙酸、3,4-二羟基苯乙醇、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A、甘露醇;

(3)蓝丁香,分布于河北、河南,北京有载培,树皮功能消炎镇咳,利水;

(4)小叶丁香,又名四季丁香,产于我国北部及中部,是开花灌木,花玫瑰粉红色,具香味,花多;

开花为4、5及9月;

(5)紫丁香,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河南、四川、云南、西藏,树皮功能清热燥湿,止咳定喘;

叶功能清热,解毒,止咳,止痢,叶中活性物质基础主要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等,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胶囊、片剂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收到较好疗效;

由于中药材的质量与不同生长季节密切相关,民间紫丁香叶的采收季节一般为9月上旬或10月中旬叶将干枯脱落前(春末紫丁香叶长齐前后,亦可采集),王艳宏等测定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结果为6月>9月>10月>7月>8月,二者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6月份丁香苦苷的含量虽然最高,但此时采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9,10月份应是紫丁香叶采收的最佳时期,此时不仅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秋高气爽,便于药材的晒干与贮存,而且不会影响紫丁香叶资源的长期利用;

本品主要变种有:

白丁香,功效与紫丁香相同;

毛紫丁香;

湖北紫丁香,产湖北;

(6)北京丁香,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

(7)花叶丁香,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

辽宁、新疆有栽培,花蕾称野丁香,味辛,性温,功能暖胃散寒,降逆止呕;

(8)羽叶丁香,又名贺兰山丁香,分布于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四川,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又是一种观赏植物,根、枝功能降气,温中,暖肾;

(9)毛叶丁香,又名毛丁香、巧玲花,雀舌花、小叶丁香,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树皮功能清热、镇咳,利水,民间用其花、果实泡茶饮用,有消炎、镇咳、治疗肝炎和肝硬化之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