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
《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已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等。
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意志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人。
4、意和情关系:
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砹为意志行动的动力。
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
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
当这些过程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时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任务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影响人心理的因素:
第一,环境因素,第二,机体因素,。
第三,心理因素,
人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实践意义:
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
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有一些心理现象是影响不了的。
如,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客观性原则所谓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二)发展性原则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后者对研究学生的个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系统性原则(四)教育性原则:
心理研究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
一个是自变量,是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景和实验情景,它是由实验者主动操纵藉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
另一个是因变量,它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或变化结果,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被试的各种反应的变化。
第三个是无关变量,指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实验中对无关变量必须加以控制。
(三)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等等。
(四)调查法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采用具体方式:
谈话:
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凋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问卷:
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
活动产品分析:
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活动的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及其他劳动产品
(五)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詹姆土。
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便有机体适应环境,而不像构造主义比较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华生。
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一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知、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
赫尔则力图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一归纳”法,采用“假设一演绎”法
(四)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德国后在美国发展。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
格式塔意为“完形”、“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1900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
贡献:
弗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七)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
奈塞1967年写出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向。
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
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
也包括皮亚杰学派“发生认识论”。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意识、智力产生的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四)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1.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注意研究提出激活和抑制双重加工过程。
记忆研究提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划分。
4.意识和无意识问题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无意识现象,如阈下知觉、自动加工、盲视、负启动效应、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等。
这些无意识现象统称为内隐认知。
重要特点是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的神经机制。
5.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学派关于认知发展普遍阶段的理论受到人们的置疑,人们正在寻求新的理论构架研究认知发展。
6.学习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曾提出“从做中学”;
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
7.人力资源开发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关键
8.认知工程心理学人一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是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和通讯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不同神经元间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元。
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决定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性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在体液里有各种正负离子。
神经细胞的膜有一定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让一些正离子进人,也不让一些负离子出去的。
于是膜内因负离子占优势形成负电位,膜外因正离子占优势形成正电位,膜内外产生一定的电位差。
在平时,膜内膜外保持上述电位差,这叫做极化状态。
原来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即原来的电位差出减小到消失。
这种状态叫做去极化状态。
神经细胞有个特点,即所谓不应期。
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信息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情况对有机体的通知。
不同质的信源通过同质的信道产生不同质的信息。
但信源和信息有一定关系,叫做同型关系
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脊髓及其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
2.脑的结构及功能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间脑位于中脑上方,大部分被大脑所覆盖,被称为“在脑的中间”。
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人体传人冲动的转换站,下丘脑的功能非常重要,它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下丘脑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下丘脑的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
3.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表面积2200平方厘米,1/3露在表面,2/3在沟裂的底壁上;
大脑半球三条沟裂:
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
大脑皮层的重要中枢:
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额叶中央前回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的主要投射区,叫做第一感觉中枢。
3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4听觉中枢,位于颞叶5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额叶额下回后方紧靠中央前回的下部。
如受损伤,说话会障碍,运动性失语症。
6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
答非所问,称听觉性失语症。
7视觉性语言中枢8书写中枢紧靠中央前回,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一、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例如,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和呕吐反射等。
二、反射弧及其结构执行反射的全部柙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一般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人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
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的传人通路:
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
传到中枢后还要传出,即经过中枢连接传到身体的某一条肌肉上去。
身体某一条肌肉跟脑的哪一部位连接也是对应的。
这种连接叫特殊的传出通路。
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四。
反射弧的环形通路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级中枢之间都有来回往返。
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分两大类: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
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
二、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冉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强化: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物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如做早操,
(二)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有共同规律。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
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什么使狗流唾液?
是食物。
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很明确;
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什么使白鼠去抓机关?
只好说是由它身体内部的某些情况。
(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
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
(3)反应方式不同。
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3.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分五种:
(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
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
(2)定比间隔强化。
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3)定时间隔强化。
即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
它虽然不容易因不予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单位时间内反应重复的次数)不稳定。
(4)不定比间隔强化。
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例如有时隔3次予以强化,有时隔10次予以强化。
它的效果最好,最不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最稳定。
(5)不定时间隔强化。
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例如有时隔l分钟强化,有时隔5分钟强化。
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重复频率的稳定性也与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对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间隔强化;
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
如儿童在日常作业中,作了正确的算术运算,并非每次都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注意而得到表扬,只是有时获得夸奖。
这显然是不定时不定比的间隔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刺激物是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
信号从性质分:
一类是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如铃声就是第一信号。
另一类是第二信号,指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文字。
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建立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
(一)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如,梅子放嘴里会流口水,这是无条件反射。
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这是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二)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它是人所特有的。
如掌握了语言的人不仅看到梅子,听到也会流口水“谈梅生津”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
其中,第二信号系统起主导作用
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
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
(一)非条件性抑制(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
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如突然出现强声,会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
2、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二)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有二:
(一)扩散和集中例如,当人们某处受到非常重的打击时,浑身都感到震颤,强兴奋易于扩散;
当身体某处的皮肤受到轻微的触摸时会感到浑身发麻,弱兴奋也易于扩散;
只有中等强度的皮肤刺激,人们对它感觉的定位才最分明,说明中等强度的兴奋易于集中。
(二)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
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如,聚精会神看书,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负诱导现象。
小孩临睡前兴奋“闹觉”是正诱导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反映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二)感应性指生物以自已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一个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有生命,还不能确定有心理。
因为心理发生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三)信号性反应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了心理。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经三阶段: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
(一)感觉阶段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无脊惟动物。
这种类型的动物只能对单一性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
蚂蚁、蜜蜂和蜘蛛
(二)知觉阶段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惟动物。
这类动物不仅能够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对刺激物的多个属性进行反映。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属于低等脊惟动物,它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知觉阶段。
(三)思维萌芽阶段是高等脊椎动物。
哺乳类动物只有灵长类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苛勒实验,表明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阶段。
猩猩会利用工具(即箱子)解决问题。
有了语言的萌芽。
能掌握比较复杂的“语言”。
能够掌握语言,就表明猩猩具有了思维能力。
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
当动物的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阶段,就为人类心理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节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劳动。
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第一,概括性。
第二,预见性和目的性。
2.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第一,劳动使人类的祖先的爪(前肢)和足(后肢)产生了分工。
第二,劳动发展了人类的社会集体性。
集体劳动对人类心理的发生作用:
首先,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
因为在参加集体劳动时,一方面要使用他人制造的工具,另一方面自己也学会了制造工具的技能。
其次,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存在一定的分工协作。
使得个人的活动必须服从社会集体的要求,个人活动的目的必须服从社会集体活动的目的,个人必须对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这些都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最后,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二)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l.语言产生的条件
(1)语言为劳动所必需第一,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需的。
第二,语言是劳动结果所必需的。
(2)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
第一,劳动使人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官和共鸣器,第二,劳动使人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2.语言的作用第一。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第二,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
第三,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含义:
1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2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
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
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
5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划分阶段: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学前期(3-6、7岁);
学龄初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初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