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心理学提纲.docx
《教育硕士心理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硕士心理学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硕士心理学提纲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是最早的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中心,标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艾宾浩斯认为: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从两个方面研究心理学:
1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关系:
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这些过程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时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心理学规律。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有很多,1环境因素2机体因素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西方19世纪初,才比较一致地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器官是在1861年。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要考虑所用方法对被试者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考虑三个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分为实验室试验法和自然试验法)测验法。
(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等)调查法(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叫个案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是第一个理论学派,冯特创始人,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
首创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继承命名构造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詹姆斯。
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4格式塔心理学:
惠特海默。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人格是由本我(快乐即是满足)、自我(遵循自我规范)、超我(遵循道德规范)构成的系统。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
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本能冲动。
性欲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认为: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7认知心理学:
起源于对行为心理学的反对,奈塞的《认知心理学》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通过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情况对有机体的通知。
人们接触到的是关于信息源的信息,而不是信息源本身。
但信源和信息有一定关系,叫做同型关系。
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他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人体传入冲动的转换站,来自全身各个感觉器官的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均在丘脑交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脑。
丘脑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粗糙的加工选择,故又称低级感觉中枢。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占很大的比例。
它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觉醒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人的小脑有两个发达的半球,它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人的大脑两半球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个穹窿型的脑回,因其位于大脑与间脑交替处的边缘故称为边缘叶,边缘叶与附近皮层及有关皮下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机能系统,称边缘系统。
功能:
1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2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3参与记忆活动4感觉的整合
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
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
这三条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几个大区,叫做叶。
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传输信息)
躯体感觉中枢(输入信息)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两边)
……
大部分善于用右手的人,其语言中枢在左半球,左半球就是语言的优势半球。
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
他们的作用是互相颉颃(抗衡)的。
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
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入或传出,以致高、低级中枢之间都有来回往返。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
巴甫洛夫称这种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型条件反射或经典型条件作用。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如果停止强化,动物已经建立起来的为获得强化物(食物)而进行的活动(也叫反应)就会减弱或停止,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关系:
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型条件反射有共同规律。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都是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2强化是否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3反应方式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把强化时间表主要分为5种:
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2定比间隔强化3定时间隔强化4不定比间隔强化5不定时间隔强化
两种信号系统
信号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如铃声就是第一信号。
另一类是第二信号,指人类所特有的言语金额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指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的条件反射系统。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谈梅生津)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
就整个大脑来说,清醒时兴奋占优势,睡眠时抑制占优势。
抑制过程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
非(无)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分为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时,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与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
如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和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抑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两种。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扩散和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强兴奋和弱兴奋易于扩散,中等强度的兴奋易于集中,对它的定位最分明)
2相互诱导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如用脚踩在沙子上,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即沙子形状的改变再现出脚印。
宇宙间的物质可分为无生命的物质和有生命的物质。
有生命的物质即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
感应性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但是一个物体有了感应性,只能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因为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动物心理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三个阶段: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只能对单一性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不仅能够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对刺激物的多个属性进行反映),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只有灵长类动物,黑猩猩,大猩猩)。
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人类心理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和语言
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2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和狭义之分。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2在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
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
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又一定的交叉。
5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对心理发展来说,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包括概括性、目的性(预见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概括性—凡这样必那样,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概括。
概括性是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
目的性---是概括性的必然结果。
“要那样就这样“,如凡水可以灭火就是概括性,要灭火就用水则是目的性。
目的性是当事物没有出现前,就有所预见,按预见行动。
如果是按事物的现状去行动,就不能说是有目的性。
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动物没有主观能动性,它们的行为完全是被动的。
人可以利用规律,使规律为自己服务。
如:
引水上山
社会制约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此即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
3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4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互相争斗相互协调的结果。
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
第一阶段:
口唇期(0-1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器(3—6岁)
第四阶段潜伏期(6—11.12)
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
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称为自主者阶段(1—3岁)(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动性对内疚感)
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
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一是成熟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
第三是社会经验
第四是平衡
心理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三种方式:
1同化。
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2顺应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3平衡
心理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直接感知,直接看到,摸到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主义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逻辑思维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4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标志有5点: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3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4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5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主要标志。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从三个方面阐述:
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
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已有的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两水平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
当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分类:
从刺激的来源分:
外受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内受感觉(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本受感觉(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
从性质分……
感受野与特征侦察
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
据此,可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
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而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所以亦称为特征侦察器。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深度知觉—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方位知觉。
大小知觉),
2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分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也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性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4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称为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就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阀限。
在数量上称反比关系E=1/R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阀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阀限。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定律
费西纳提出两者符合对数定律。
感受性变化规律
适应—统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般而言,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但视觉的暗适应是感受性的提高。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与明适应。
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和继时对比(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知觉的基本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
2知觉的礼理解性
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
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
3知觉的整体性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4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的知觉印象仍然相对不变。
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
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指善于迅速发现食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观察力的培养: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第五章记忆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
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按记忆的内容划分四类:
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最难),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最易,容易保持和恢复)。
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划分: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不超过1秒)。
短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内,容量为7+-2个组块)。
长时记忆(保持1分钟乃至终生)
心理学家将短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
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
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它有3个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核心,完成对存储信息的各种执行性加工,如选择性注意和抑制,任务管理、计划、监控以及编码)、视空间画板(暂时存储视觉空间信息)和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储和控制)。
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外显记忆(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与内隐记忆(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已有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记忆表象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三个特点:
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巴甫洛夫的生理机制:
记忆被认为是在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
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就是识记。
便会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因为受到强化而巩固,因不强化而消退。
这就是保持和遗忘。
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就是回忆和再认。
定位说:
潘菲尔德认为,记忆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不同类型的记忆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而产生的。
、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
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下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护下来。
记忆的化学分子说:
核糖内酸(RNA)记忆分子。
当大脑神经域内核糖内酸含量明显降低,学习能力也显著下降。
记忆过程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识记的分类和特点。
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记忆。
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连理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用于一些专有名词的准确表达)
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活动的内容和性质,识记方法,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
它是记忆过程的有一个环节。
遗忘就是指对识记过得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叫保持曲线。
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先快后慢的规律。
遗忘的原因:
衰退理论,干扰理论
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复习:
多次的识记称为复习
如何有效合理地复习:
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及时,间时;复习中的尝试回忆;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复习形式的多样化。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指曾经接触过得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的印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记忆的准备性(论述题,见课本)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所谓概括的反映,即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
所谓间接的反映,就是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划分:
动作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根据思维搜索答案的方向划分:
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发散式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