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59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docx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第一集教师礼仪概述

一、什么是礼仪?

礼这个字讲的是尊重,礼由心生,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这个要求,这个欲望需要表现出来,这就是个仪了。

仪是表现礼的外在形式。

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1.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得误人子弟。

教师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规范做法。

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以学生为中心,有自知之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

现代教师礼仪和古代教师礼仪最大的不同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2.端正态度。

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

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

江泽民主席讲过孔夫子的一句话:

“君子和而不同”。

所谓“和”,以和为贵。

三、教师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具体而论,教师的职责有二:

第一,教书。

教师教者为先,教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专研业务、不厌其精,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诲人不倦。

第二,育人。

老师在学生和孩子的心里有天然的亲和力。

是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楷模。

因此,教师非常的崇高。

教师者,万世之师表也。

为此,教师要好自为之。

教师礼仪非常重要的一点:

自律是第一的。

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教师要有爱心,对人要有爱,要爱国家、爱民族、爱学生、爱事业、爱工作。

同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所以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二者相鉴,缺一不可。

四、教师礼仪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即教师礼仪的四大关注点:

师资:

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要业精于勤、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有亲和力的、有个人魅力的。

师表:

语言美、心灵美、仪表美、行为美。

教师是楷模,要思圆行方,值得别人效仿,不会误人子弟;

师德:

教师要终于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要遵守法律、爱护学生、廉洁从教;

师心:

教师要有爱心,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五、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教师礼仪?

既有职业的原因,又有现实生活的原因。

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和职业的期待。

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全体公民要明礼诚信。

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国家要发展,民族素质要提高,礼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衣食足而知礼仪。

要让全民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需要教师为人表率、率先垂范。

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中扮演着一个义不容辞的率先垂范的、为人师表的角色。

教不严师之惰。

六、学习教师礼仪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严于律己(端正态度)

2.以学生为本(摆正位置)

3.要有自知之明(要与时俱进,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要有学习意识善于学习。

第二集教师的素养

一、什么是素养?

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素养?

所谓素养就是你从事某项工作所要具有的基本资格,以及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教师最重要的素养:

要有表达能力、教学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章有明确规定: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要有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专业的与文化科学的、为人处世的等多方面的素养。

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和教育的质量问题实际上就是素养问题。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是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

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一个教师是不是称职、礼仪表现如何,跟他的素养有关。

一个教师要有感召力、凝聚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有专业的素养。

教师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1.政治的素养:

爱祖国、爱人民;拥护党、拥护政府、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思圆行方、立端立正(正邪)。

2.法律的素养:

教师要有法制概念;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专项法律。

要懂法、知法、行法、护法。

3.道德的素养:

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外在表现。

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公共场合待人接物时,如爱护国家公物、尊老爱幼、保护残障人士、尊重妇女等公共道德);遵守职业道德(遵守作息制度、完成教学任务、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家庭道德(一个人如果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会有碍情绪,影响工作质量)。

4.专业与科学文化的素养:

.现代教师要有深厚的功底,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科学文化素养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科学的精神、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做有益的事。

要量力而行,人生痛苦的一个根源就是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为人处世的素养:

教师要以诚为本;以和为贵,宽以待人(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也不拿自己折磨别人);以信(信用)为先(君子言而有信、小人言而无信)。

以上各方面素养构成了教师的综合素养,相互兼容、共同发挥作用。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第三集教师的形象

 一、什么是教师的形象:

外界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

形象的两个要素:

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

2.要爱护学生;

3..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

三、学生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1.平等相待;2.良师益友

四、家长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1.书教得好;2.对我家孩子好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形象的要求:

1.高高在上;2.拉开距离;3.保持尊严

六、怎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1.首轮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给对方(学生)的第一印象要好——仪表整洁。

2.近因效应:

最近的事,给经常交往的人(学生)留下的印象——做事认真,善待、关心学生。

3.亲和效应:

人(学生)喜欢和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交往——了解学生。

4.定型效应:

对方(学生)对自己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5.光环效应: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先发现好的方面就很少再发现不好的方面,光环效应先发现不好的方面,就很少再发现好的方面。

第四集教师的语言

一、教师用语的基本要求:

语言规范而形象(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少数民主自治区有法定的、允许的、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态度和蔼而耐心、内容得体、方式适宜(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二、教师如何规范用语:

第一,要讲普通话。

《宪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

不仅汉字、民族语言文字的书写要标准、规范;同时,口头语言也要规范,发音要标准,要让别人听懂。

第二,要讲文明话。

要和那些不文明的语言划清界限,不仅不能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同时语言上避免“脏、乱、差”(低级趣味、黄色语言、下流段子,都不是教师之所为)。

讲文明话的另外一种含义就是要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要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第三,要讲现代语。

要与时俱进,要有现代感(你满口之乎者也,好像是很有学问,但恐怕与别人讲就不大容易沟通。

教学时,进行古代文学研究、背《唐诗》、推荐《古文观止》给学生学,借古鉴今,古为今用,不能把它拿到现在生活中,因为行不通)。

第四,要讲直白话。

要直白而形象、浅显易懂、循序渐进,强调以理服人、以例服人;不要嗷呀嘈杂、枯燥乏味,不要玄奥、晦涩、别人不理解的名词和概念,因为不容易沟通。

(做研究的人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搞教学的人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教师用语的表达方式:

1、平等交流

2、善于沟通(双向交流)

现代社会两条重要的交际法则:

黄金法则:

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自我中心说)

白金法则:

别人需要你怎样对待他,你在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就要那样对待他(以对方为中心)

3、强调互动(互相的交流)

四、如何做到教师语言美:

 

1、声音美:

语调、语声不能太高;速度要适中;发音要标准;

2、谈吐美:

表情要专注;动作要适度

3、境界美:

格调要高雅;有上进之心;掌正真知;有科学民主精神

五、教师要注意的忌语:

1、忌粗口;2、忌训斥;3、忌侮辱;4、忌讽刺;5、忌妄言;6、忌乱言。

第五集教师的装饰

 一、装饰的功能:

装:

服装 饰:

饰物。

服装和饰物是一个整体搭配整体协调的问题。

装饰的国际规则TPO:

时间、地点、场合

装饰的功能:

实用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显示地位和身份的作用(教师的服装要干净、整洁、得体、适合自己身材、年龄、学科等特点)

二、教师装饰的基本要求:

1、要简洁(干净整洁、少而精)2、要端庄(庄重保守,不要太前卫、太张扬、太个性化)3、要符合身份。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一个人的服饰和受教育的程度、自我定位、自我要求有关。

三、装饰要注意的问题:

 

服饰三要素(协调):

色彩、款式、面料

男式服饰:

要少而精,三色原则(一个人全身服装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四、教师要重视装饰的原因:

为人师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尊自爱、岗位要求。

五、教师在岗位上着装六注意:

能区分性别、年龄有别(老人的要庄重、少年的要有青春动感、中年人的要典雅含蓄)、要考虑形体特点、要注意出入的场合(教师在讲台上要庄重、得体)、要考虑时尚(不要太前卫、太张扬,但也不能太老土)、要讲规则(比如有鞋带就要系鞋带)。

六、教师着装的八忌:

 

1、不能过脏2、不能过破3、不能过乱4、不能过杂5、不能过露6、不能过透7、不能过短8、不能过紧。

七、教师佩带饰物的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使用饰物应符合身份(不提倡佩带贵重饰物),以少为佳(不超过两三种)、注意质量(精美高雅)、和谐搭配。

第六集教师的仪表

一、教师为什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

首轮效应、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女人看头、男人看腰)教师注重自己的仪表,是为了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容易接受我们。

二、教师仪表的规范:

简单讲教师仪表就是教师的教养和形体的一种互相的协调。

具体讲,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就是一个人外在的整体的外形、外观,包括头部、手部的仪容、身上穿戴,以及动作和表情。

静态的看头、手、脚;动态的就是表情和动作。

仪表,表面上看是个自然状态,实际上它有社会属性在那里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仪表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现。

因为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你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学校管理是否严格,又展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与否。

教师仪表的规范要求:

1.干净。

身上无异味、无异物是最基本的要求。

2.整洁。

整整齐齐,比如衣服该扣的扣子要扣上、不要扣错位置。

一丝不苟是一种作风,如果一个人做这件事不认真很难设想做那件事会认真。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所以,整齐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风度,这种风度要在仪表上得以体现。

3.文雅。

要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位。

化妆,可以,但不能乱画。

工作场合浓妆艳抹就不得体;一个老师在大庭广众之前、阳光灿烂之时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歌舞妓似的就不合适。

演员演什么要像什么,老师干什么也要像什么、不能错位。

4.美观。

好看,赏心悦目。

教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没有必要都冒充俊男美女,但是美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