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5874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蒋介石与宋美龄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③中

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

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

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①②正确;

③错在“彻底”摒弃上;

④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没有体现。

4.下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上海西餐馆“一品香”内,男女客并坐品尝西餐的情景。

下列有

关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②男女平等意识增强③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同化

④图中现象与“西学东渐”有较大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上海人到西餐馆品尝西餐的情景,这不能说明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

同化了,而只能说明饮食习惯有所变化,故排除③项。

结合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他

各项说法均正确,C项符合题意。

5.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

“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

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物质生活的变化

解析题干商行的广告,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化,A项排除;

B项反映不出来;

C项“新变

化”说法是错误的。

6.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的日常礼仪体现贵贱尊

卑;

民国之初,废除旧的礼仪,体现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

7.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

“于是有所

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

”这种现象反

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答案A

解析题目反复强调女子参加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束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再结

合1913年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

势。

故选A项。

8.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岁,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

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

何时与梁相识?

严阿苏:

在途中相识,

我中意他!

此事汝母知否?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

(斥

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

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这表明当时

中国()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解析材料中的严阿苏与梁海的婚姻自由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A项

不正确;

B项错在“开始”;

材料中官的言论“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

说明当时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项正确;

材料中的“清末”表明民国政府还未建立,D

项错误。

9.据徐珂《可言》记载:

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

如同仇敌”。

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

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

A.社会革命过程曲折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了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

D.辛亥革命推动了移风易俗

解析社会革命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的,势必

受到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材料表明的正是这一点,A项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

C项材料

体现不出来;

D项说法与题干意思相反。

10.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

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

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

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

其他还有

“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

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词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

B.“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解析A、D两项与题意不符;

C项与材料无关;

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1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

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

地化的进程④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交通发展的理解。

火车和铁路线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

化,故①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③表述不当。

故选D项。

12.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

下图所示是上海《从

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①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

会早于20世纪初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这个时期上海出现了公共交通;

中国工业发展落后,电车很有可能引

自外国;

中国最早的电车出现于1906年的天津,故①②③都正确。

13.“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

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B.电报

C.邮寄信件D.电子邮件

解析本题考查通讯工具的进步。

关键信息是: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况经三四译,

岂能达人意?

”即可判断,只有电报要经过译电员的翻译,且符合“迅已极”“非君手书”。

14.梁启超说:

“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

现在之粮也。

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

”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

①传播信息②开启民智③引导舆论④控制政府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广泛传播信息,使人

们在阅读之余,从而引导舆论、开启民智。

报刊虽然可以影响政府决策,但是不能通过报刊

控制政府。

15.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

//,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解析依据题干“电影”“1905”的信息逐一分析四个选项,A项在1905年前;

C项是1931

年;

D项发生在1935年。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

起步。

故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7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8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

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

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

图二

材料二1939年建成的位于上海的“马勒住宅”,是挪威式建筑(图三)。

当今上海的西菜馆

名气最大的要数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图四)。

图四

(1)从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

(10分)

(2)材料二涉及到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哪些方面?

(3分)

(3)结合两组材料,说说近代中国出现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4分)

答案

(1)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服装的;

与外国人交往的中

国男子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长袍。

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

旗袍的式样等);

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

反映了中西文化相

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

(2)西式居室建筑、西式饮食文化传入中国。

(3)随着西方对中国的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逐渐对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

念产生影响,并反映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饰、饮食、住宅建筑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服饰、建筑的变化及原因。

(1)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最

大程度地提炼两幅图中的信息,不要只看到服饰变化的一方面,也应看到未变化的一方面。

在归纳基础上提炼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共存的结论。

(2)、(3)问,首先要明确中国

的服饰、住宅建筑的变化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回答“意味着什么”即从

这方面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来思考。

17.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

“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

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世

界,包括动机、情感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

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

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

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

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

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

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

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嵩焘诗

文集》

材料二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

自租界北辟,男

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

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

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三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

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

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

么?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

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

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

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向。

(4)在新史学理念影响下,社会心理进入史学家视野,这对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产生了怎样影

响?

答案

(1)态度:

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

观点:

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

阶层:

洋务派、资产阶级。

(维新、革命派)

(2)态度:

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

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特征:

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

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

(3)影响:

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

趋向:

由繁琐走向简约文明;

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存在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4)影响:

为人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视野;

使史学研究更全面、更丰富。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

这些办

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

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19世纪60年代后,外商报纸兴办和发展,

逐步取代教会报纸,在上海独占市场。

材料二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西学东渐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的促使,中国近代印刷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

本的投入。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

前已述及,英商

美查来中国经商,始作洋布和茶叶生意,因经营不善而无利可图,遂欲改弦更张,另谋他业。

当时见报业兴隆,便同他的朋友伍毕特(C.WoodWord)、普莱亚(W.B.Pryer)、麦基洛

(J.Mackllap)集资白银1600两,购买了铅字及印刷设备,办起了声名显赫的《申报》馆。

美查创办的《申报》馆,除《申报》外,还印刷了《申报馆聚珍版丛书》。

丛书分正、续、余

三集,收书多达二百种。

材料三下图为《申报》馆外景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涉及哪些人?

办报的目的是什

(2)材料二中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

1872年《申报》载文说:

“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

可以得其概。

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致受其欺。

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由此

推断《申报》的内容应该有哪些特色?

(3)根据材料三,分析《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

答案

(1)教会和教士为主。

目的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

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2)身份变化:

以外国商人为主。

特色:

以新闻为主,讲求报道的真实性。

(3)特点:

中西合璧。

1840年以后,外国人来华居住,带来了全新的居住文化,西式建筑逐步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