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5288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洁生产各章节主要内容06教学内容Word格式.docx

油砂

石油

天然气

生物质能

煤气

焦炭

汽油

煤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甲醇、酒精、甲烷

电力、蒸汽、热水

非燃料能源

水能

新能源

核燃料

电力

氢能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海洋能

潮汐能

可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第一类能源

第二类能源

第三类能源

 

2、了解中国的储量状况、消费状况及能源结构,熟悉能源效率的概念及组成;

储量状况:

①石油:

中国2010年底石油探明储量为2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总共储量的1.1%,排名世界第14位;

②天然气:

2010年底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是2.8×

1012m³

,排名世界第14位;

③煤炭:

中国煤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消费状况:

①一次能源:

中国是世界消耗一次能源最多的国家,其消费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5。

②石油: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仅相当于美国消费量的一半。

③天然气:

中国上升至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

④煤炭: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⑤核能:

中国2010年核能消费量相当于16.7百万吨油当量,占世界消费量的2.7%,排名世界第十。

⑥水电:

排名第三。

综上,中国的煤炭储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三名,中国的天然气无论储量、产量还是消费量都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

能源结构:

2010年中国:

石油17.62;

天然气4.03;

煤炭70.45;

核能0.007;

水电6.71。

我国的能源系统的特点如下:

①能源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人均耗能及人均电力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能源资源、能源生产与经济布局不协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将是长期的格局。

③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煤炭消耗占能源总消耗的60%以上;

而且第二产业仍然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这导致了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只有大约32%,美国50%以上)、能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电力峰谷差日益增加,能源供应系统抗风险能力不足。

④能源消耗中几乎全部依靠常规能源,石油的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大。

能源效率的概念:

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

组成:

①开采效率:

能源储量的采收率。

②中间环节效率:

包括加工转换效率和贮运效率,后者用能源输送、分配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来衡量。

③终端利用效率:

即终端用户得到的有用能与过程开始时输送的能源量之比。

中间环节效率与终端利用效率的乘积称为“能源效率”。

3、熟悉煤的清洁利用技术,了解常用的洁净煤技术及节煤技术;

清洁煤利用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清洁煤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煤直接清洁利用技术。

这是在直接燃烧情况下,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煤的洁净利用,如:

①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主要是煤炭洗选、型煤加工和水煤浆制备技术。

②燃烧中的清洁燃烧技术,主要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先进煤粉燃烧技术。

③燃烧后的烟气净化处理技术,主要是消除烟尘和烟气脱硫、脱氮、脱汞等技术。

二是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主要是煤的气化、液化技术以及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洁净煤技术:

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和燃料电池。

节约煤技术:

①节约工业供热用煤技术:

采用集中供汽或分供热,使工业锅炉大型化以取代目前分散的小锅炉群是节约煤炭的重要措施,既有利于提高热效率,也能够大大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②节约发电用煤技术:

使火电机组大型化、现代化,以提高其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

③节约工业炉窑用煤技术:

工业炉窑大型化、现代化;

加强炉体的隔热保温、低空气过剩系数燃烧、余热利用等。

④节约民用煤技术:

积极推广使用具有二次风和设有聚热板的新型煤炉。

4、了解石油清洁利用的方法;

燃料电池:

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以电化学的反应方式将富氢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连续发电装置。

优点:

①效率高。

②无污染。

③占地少,建设快。

④适应负荷能力强,供电质量高。

⑤燃料广泛。

分类:

①磷酸燃料电池(区域性热电站);

②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区域性电站和联合循环发电);

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区域性供电);

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工作温度低、冷启动快、抗震性能好,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源)。

石油的生物技术利用:

①可减少传统石油化工中的污染和能耗;

②生产传统生产中无法合成或经济不合算的产品;

③利用废弃、零星和多余副产品资源;

④为解决石油资源枯竭后的化工原料供应寻找新途径;

⑤用生物催化代替化学催化、降低成本和提高商品质量。

主要方面:

①单细胞蛋白(SCP)②聚β-羟基丁酸酯(PHB)③丙烯酰胺④环氧化合物⑤加氧酶⑥微生物法生产乙烯、异丁烯⑦利用烃类生产有机酸⑧氨基酸⑨表面活性剂⑩甲烷氧化菌

5、试述发展核能、水电的利弊;

核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总的来说,证明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虽然造价高于火电,但发电成本低、运输量微不足道,特别适合于改善能源供应的布局。

从环境角度看,核电造成的污染比火电小得多,而且不排CO2,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策中,核电具有额外的竞争优势。

目前迟滞核电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核安全,二是核废料的处理。

水电的利弊:

其有利的方面是:

调控水位,防止洪涝和干旱;

利用水位差发电以供应廉价的电能。

其不利的方面是:

建设水坝将阻断河流内动物、植物的生物链,影响河流的生态平衡;

大水坝建设可能对地质产生影响,使地震发生率可能增加;

大水电站对上游的流沙如何疏导也是一个较大的技术问题。

6、试述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但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消除技术、资金、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障碍。

技术问题:

目前中国大多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工艺相对落后、生产企业规模小,一些原材料和产品国产化程度很低,这些原因加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常规能源相比还不具有竞争能力。

资金问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障碍,除了需要有政府的扶持政策外,还需开拓确保整个规划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及其融资方式。

市场开发和发育问题:

虽然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但整体上缺乏系统的技术规范,尤其是缺乏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和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质量监督体系,从而影响市场的扩大。

此外,很多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开发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但由于缺乏宣传和信息传播,使得这些产品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

激励政策体系不还不健全: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供应成本还不完全具备与常规能源产品相竞争的能力。

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投资、税收、信贷、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体系。

管理体制问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能源的品种分属不同的行业,加之历史原因,没有形成统一的归口行业。

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委,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也很难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7、熟悉资源、能源再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属自给型能源消费构成。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要。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等多种压力。

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影响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资源消耗多;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供需矛盾突出;

④消耗结构不尽合理:

一、煤炭直接消费比例居高不下;

二、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过高;

三、燃煤质量普遍低下。

⑤能源资源利用技术落后。

上述不合理现像也说明了中国能源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资源能源丰富也为我国进行资源、能源再利用提供了可能。

伴随加入WTO,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我国能源资源利用和消费存在的弊端日益明显,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能源资源利用率和消费水平,有必要对我国的能源资源进行再利用,使其利用率和消费水平达到新的阶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8、熟悉资源、能源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

降低产品单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效率:

是指主要依靠技术手段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①提高能源效率,可延长非再生能源资源的使用年限,为过渡到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赢得时间。

②可减轻能源生产利用对环境的损害。

③可降低能源密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④可减少能源需求,节省能源建设投资,环节能源供应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⑤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⑥能源效率投资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节能:

侧重于能源生产利用该的经济效益。

①工业部门节能;

②商用、民用部门建筑节能;

③交通运输部门节能;

④节能材料:

改变热阻的材料/改变电磁阻力的材料/改变固体亲近阻尼的材料/改变液体摩擦阻尼的材料/改变化学势垒的材料。

第三章

1、了解“无废工艺”、“废物最少化”、“污染预防”、“清洁技术”、等概念的基本内涵;

2、掌握“清洁生产”的定义,了解清洁生产的思想本质、适用对象、基本特征、核心要素、三级目标、战术、宗旨等内容;

清洁生产的定义为: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熟悉清洁生产概念的四层内涵;

四层内涵:

①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②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

③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核,即通过审核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④清洁生产的最终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4、了解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包括合理布局、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节约能源与原材料、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实施生命周期评估等许多方面,可以归纳如下:

①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②重视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③改革工艺,开发新技术④节约资源和原材料⑤开展资源综合利用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⑦强化科学管理,改进操作⑧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

5、熟悉清洁生产与传统污染治理方式的不同;

6、了解什么是清洁的原料、清洁工艺、清洁的产品;

清洁原料:

清洁原料的第一个要求是可以在生产中被充分利用。

生产产品所用的大量原材料中,通常只有部分物质是生产中需要的,其余部分成为杂质,在生产物质的转换过程中,常常作为废物被弃掉,即原料未能充分利用。

如果选用纯度高的原材料,则杂质少、转换率高,废物的排放量相应减少。

第二个要求是清洁的原料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中常常产生毒害和环境污染,清洁生产应通过技术分析,淘汰有毒、有害原材料,采用无毒、低毒的原料。

清洁生产工艺:

清洁的生产工艺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甚至将废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包括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采用无毒无害中间产品,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回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

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震动等;

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

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

清洁产品:

就是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生产、使用和处置的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影响的产品。

包括产品设计应考虑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

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主导因素来考虑产品的制造过程甚至使用之后的回收利用;

产品的包装合理;

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

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清洁的产品应遵循三个原则:

精简零件,容易拆卸;

稍经整改可重复使用;

经过改进能够实现创新。

7、了解德国的绿色产品实例;

8、了解环境标志的概念、特性及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熟悉环境标志的作用

环境标志的概念:

环境标志是指由政府管理部门、社会或民间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申请者颁发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的标志。

特性:

权威性、专证性、实效性、比例限制性

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

①节能节水低耗型产品②可再生、可回用、可回收的产品③清洁工艺产品④可生物降解产品⑤低污染低毒产品。

环境标志的作用:

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②引导市场和产品向着有益于环境的方向发展;

③环境效益显著:

实施环境标志,其环境效益同样十分显著,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新时尚,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只有开发有利于环境的产品,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9、了解环境标志产品保障体系(ISO14020系列标准)与ISO9000和IS14001体系的关系;

10、Ⅰ型、Ⅱ型、Ⅲ型环境标志的区别。

答:

①Ⅰ型偏重于产品和服务的终端是否达标,Ⅱ型偏重于产品和服务过程环境行为是否先进,Ⅲ型则覆盖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过程,把质量指标与环境指标融为一体。

②Ⅰ、Ⅱ、Ⅲ型环境标志遵循的程序不同。

Ⅰ型环境标志涉及一个反复的过程,包括:

a.与相关方的协商;

b.产品的种类选择;

c.产品环境准则的制定、评审和修正;

d.产品功能特性的确定;

e.认证程序和计划中其他管理要素的确定。

Ⅱ型环境标志仅要求相关方提供可验证的、准确的、非误导性的资料,有选择性的加以验证(不验证,单单依靠自身实力,也是允许的)。

Ⅲ型环境标志要求相关方提供一个量化的生命周期信息简介,经有资格的独立的第三方组织检测,并进行严格评审,确定是否符合公开颁布的信息限制。

三种环境标志的认证组成了一套完整的环境行为评价系统,给生产方呈现自身环境、社会、经济优势的机会,给公众和采购方选择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便利,是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手段。

一般来说,Ⅰ型环境标志在使用时,仅向消费者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该种产品或服务符合一定的标准,得到认证。

具体符合什么样的标准,表面上看不出来。

而且,各国的标准存在着差异,容易造成绿色贸易壁垒。

今后,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国际互认的完善化,将逐步消除形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可能性。

Ⅱ型环境标志,ISO14021标准允许有12类声明,其形式可以是出现在产品或包装标签上,或写于产品文字资料、技术公告、广告、出版物、电话销售及数字或电子媒体等中的说明及符号或图形。

这种标志在使用时能明确的给消费者传达其环境优越性的信息,便于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参考。

这些说明、符号或图形没有地域性差别,从表观上确定了不可能造成绿色贸易壁垒。

Ⅲ型环境标志,其形式是一个量化的产品环境生命周期信息简介,内容详细,便于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参考,但仅针对专业人士,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难以理解。

如果在量化的产品信息简介上附加解释说明,便可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由于各国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水平的不同,仍存在着形成绿色贸易壁垒的隐患,这有待于检验方法和机构的国际互认。

11、什么是绿色GDP,为什么要开展绿色GDP的核算;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为什么要开展绿色GDP核算:

传统的GDP低估了经济过程中的投入价值,高估了经济过程中的产出价值,并不能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绿色GDP”对传统GDP修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核算中应该扣除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他可以作为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可以有效约束经济行为主体的扩张冲动,又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

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实行绿色GDP核算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对GDP的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有利于客观反映社会财富的变化,正确评价经济活动的效果。

③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④有利于正确的制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绿色GDP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尺度: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可持续发展测度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从国民生产净值(NNP)的角度衡量。

NNP=消费+在物质资产中的净投资+人力资本净变化的价值+自然资源存量净变化的价值—当前环境破坏的损失。

②从财富的角度衡量。

前三类财富:

自然资本、创造的资产和人力资源。

③从综合指标体系的角度衡量。

④从“绿色账户”的角度衡量。

绿色GDP是对GDP核算的补充和完善

符合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的当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引导人们改变观念

12、什么是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的主要内容?

清洁生产评价的5大类指标;

了解清洁生产评价与常规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和区别;

清洁生产评价:

为了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企业可提出多个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在决策前,需对各个方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筛选出即有明显经济效益、又有显著环境效益的可行性方案,这个过程称为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的主要内容:

清洁生产评价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从原材料的选取、生产过程到产品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出企业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以及每个环节的清洁生产水平,明确该企业拟建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各环节的清洁生产水平在国际和国内所处的位置,并针对其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措施和管理制度,以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环境责任风险,最终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清洁生产评价与常规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和区别:

清洁生产评价与常规环境影响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从评价依据看,常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或设计报告,清洁生产评价却不拘于此。

从评价对象和内容看,常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拟定的整体工艺过程,进行末端产污、治污、排污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主要针对生产过程单元的污染控制分析,并增加了原料和产品评价。

从评价目标和重点看,常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物达标排放为主,清洁生产评价则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和降低废物毒性为主。

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均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无论是预防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是预防污染物的产生,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13、了解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价的实施步骤;

生命周期评价:

也称作生命周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价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使用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

实施步骤:

①目标和范围的确定②清单分析③生命周期影响评价④结果解释

14、熟悉清洁生产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关系;

标准与非标准:

ISO14000是国际标准,而清洁生产目前来看只是一个概念或方法。

应用对象和范围:

ISO14000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清洁生产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面向生产性的工业企业。

技术内涵:

清洁生产的技术内涵比较广泛,而ISO14000的技术内涵一般表现在对环境因素的分析上,更多的是管理方面的内涵。

管理支持的保障:

(略)

环境影响的识别和管理:

内部管理实践:

预期目标:

商业推动力或机会(略)

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企业实施ISO14000有助于推动清洁生产在企业内开展,而发展清洁生产又有助于企业建立起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而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5、熟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污染预防为主要内容,以推行清洁生产为目的的专门法律。

第一章为总则。

第二章为清洁生产的推行。

第三章为清洁生产的实施。

第四章为鼓励措施。

第五章为法律责任。

第六章为附则。

16、熟悉环境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第四章

1.熟悉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目的;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的区别和联系;

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算及符合环境保护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目的: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消灭(或减少)产品上的有害物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以减少对人类健康环境的危害。

2.掌握理解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3个层次,7个阶段,8条途径);

三个层次:

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预防进行分析和评估,也就是判明废物在哪里产生(WHERE),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废物(WHY),提出如何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废物的方案(HOW),这也是清洁生产审核的总体思路。

7个阶段:

阶段1:

筹划和组织;

阶段2:

预评估;

阶段3:

评估;

阶段4:

方案产生和筛选;

阶段5:

可行性分析;

阶段6:

方案实施;

阶段7:

持续清洁生产。

8条途径:

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和员工。

3.熟悉清洁生产审核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等;

筹划和组织:

主要是进行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

(准备阶段)

预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