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5158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特别是

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

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

灭。

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这就不必细说了。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东

方,中医的生命的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而绝对不

是中西医结

合)。

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

百法,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我在基层第一线从事中医工作52年,我在青年时

代,通过读左积云《伤寒论类方会参》,从中得以见到一些他所引用的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

安的一些观点,以及一些思路精华,血液元阳为生命之本的观点,以后读民国初期,实验系

统古中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著作,得以领悟,凡是病都是人体本气致病的原理。

中气为后

天之本,中气为生命支柱,12经(也就是五脏六腑)的经气好像轮子,中气的升降带动了12

经气的旋转,于是生命运动不停,当升则升,当降则降,是为无病,一旦中气受伤,升降乖

乱,就是病。

彭子的理论源自于河图五行理论,到他逝世前发展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他在

伤寒理论编进一步指出五行中土为中心,运中土可以溉四维,

带动中气升降源源不断的供应

五脏,以生命的活力,火可以生土,假使脾胃病用本药治疗无效,就要益火之源以生土。

天阳气是属火,命门之火叫阳根,阳根一拔,生命之无延,这两位前辈一个重视先天,一个

重视后天,如果把两者融合结合起来,将使古中医学更能够为完备。

他更明确指出,中医的

医易结合,伤寒论的全部奥秘,一个河图尽之矣,一个河图的道理包括了中医所有的道理。

他是一个整体。

它的主要贡献,是把中医学成为一个有系统的医学科学理论,这个贡献很

大。

在当时取缔中医消灭中医的潮流当中,把古代中医的精华保留下来~(11’)我学医的经历就是受两位前辈的启发引导,然后走上了中医的路子,在52年的实践当中,逐

渐的破疑解惑,经过彻底的洗脑,脱胎换骨,逐渐有所领悟,最后运用伤寒论和古中医学的

理法方药,对十大医学难题中几个门类大约11种病,进行了攻关。

我现在简要的跟大家报告

一下,供大家参考,也是抛砖引玉。

希望能够把各位的经验贡献出来,共同复兴中医。

第一个大类是器质性心脏病,包括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据统计,全球

每年死于这个疾病有500-700万人。

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脏病威胁已经非常严

重。

且有低龄化趋势,有些十多岁的小孩有得心脏病,与现在的生活习惯,盲目引进西方饮

食,大量的吃麦当劳,喝各种饮料有很大关系。

这些病在我一生当中大约治过有6000例,其

中1000例以上,是现代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放弃治疗的,经过治疗后这些病人基本救活,

基本恢复健康~所以在器质性心脏病的领域,中医基本取得完全的成功~现在把这四种心脏病的治法叙述如下:

第一类风心病和肺心病:

我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气先虚,风寒之邪外侵,正气无力鼓邪外

出,反复受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深附在三阴经的本脏,成为半死半生

的格局~(根据内经的理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犯人,病体阳虚,如果阳气不虚,不会受侵

犯,即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总的来讲:

阳虚十占八九,阴虚百难见一,寒实为病

十占八九,火热为害十中一二,世多真寒证,又多假热证,辨之稍有差异,生死攸关。

总的

一句话,病因虽有多端,总根源只有一个,人身皮毛肌肉,经脉官窍,五脏六腑但有一处阳

气不到,就是病,这个可以统摄所有病的主要病因。

这个阳气:

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先

气。

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

所以易经讲: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通俗讲:

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从养生治病的经历来看:

阳萎则病,

阳衰则危,阳亡则死;

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

治病用药切切不

可伤阳。

所以古人云:

万病不治求之于肾。

求之于肾就是救阳气。

我记得读傅青主时,一段话,治疗大出血之后怎么样来挽救,原话是“已亡之阴难以骤生,

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大出血之后,损失的血不能马上生出来,但是一旦阴损及阳,阳气一

散,这个人生命就终结了。

所以说“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这是治病的要

点。

(20’)

再下来讲胃气,一般叫中气,先天肾气和后天中气的关系:

后天无先天不生,先天无后天不

立。

内经:

五脏皆禀气于胃。

所以引申出重要的原则: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古人比

喻:

脾胃如釜,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

所以易经对后天脾胃:

大哉坤元,万物资

生。

所以一个先天,太阳是万物的开始,脾胃是保证人体生生不息的重要脏器,所以结论是

厚德载物,这是赞扬脾土,所以后世治法补中土以溉四旁,中气运转,五脏得

到保证,元阳

就保住了。

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就是补火生土~中气伤犹可救,肾气

伤,彭子益叫做:

拔阳根,从根拔起,生命终结~

从以上个点,归结为:

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

明代张景岳《景岳

全书》说,治病的时候,假使你错了,宁可错以误补,不可失于误攻,误补犹可解救,误攻

则噬脐莫及(表示悔恨到了极点),从这话里可以体会这位老先生在临床中一定走过很多弯

路,一定犯了好多错误,世界上百行百业难免错误,唯独我们医生不能错误,一旦错了就是

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所以以上这几点我们要铭心刻骨,时时牢记,切切不可忘记,这就是治

未病的思想~本来中医治病就是以本气为主,以人为本。

不管任何病,本气强的,受邪(转载于:

wWw.xIeL写论文网:

第七届扶阳论坛讲话)从阳

化热化实,本气虚的,从阴化寒化虚。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虽然是养生的大道,但治病的时

候我们是始终遵循的一个道理。

那么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疗,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了解了风心、肺心病的

来路,是从太阳之表而来,都是外感。

还有一句话:

这是我读各家伤寒论注时发现,他们都

具有这种观点:

病的来路就是病的去路,病从太阳来,通过各种方法,再把它透发出去就好

了。

不要见病治病,不要见到现阶段的东西,花费了很大力气,不知道来龙去脉,抬手动脚

就错了。

内经关于病因有这么一段话:

“邪风之至,急如风雨”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的时候,急

如风雨,防不胜防。

我们应当怎么办,下面讲了“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经治

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出自《阴阳应象大论》,讲得非常

明显,病入五脏,就是半死半生的格局,这是内经的结论。

这就是病的来路。

所以无怪乎,

现代医学从产生到现在不足200年,西医同道没有把问题解决

下来,这是可以同情的~

(30’)

对于病因方面,《灵枢百病始生篇》作了补充,描述了百病由浅入深层次,说明什么问题,

就是寒邪侵犯人体之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腑入藏。

而且由于反复受邪,外邪一层层

堆积起来,每次病外邪去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再次病右取掉一部分,留下

一部分,每次

这样,如果我们治疗错误,就帮了病的忙,所以内经结论说“上工取气,救其萌芽”这是治

未病的观点。

疾病最初进入人体轻浅表层,就是伤寒论太阳经,所以太阳经条纹最多,误治

最多,救误方法最多,所以我们知道了来路,也就知道了疾病的去路,治疗就是让他从哪

来,到哪去~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在临床的应用。

你知道来龙去脉,就不要见病治病。

就是

说不管前因后果,不管人体体质强弱,反正我是治病,结果就要治标害本。

怎么样达到这个

目的,就是汗法,解表法,在八法为首,汗法不仅仅是出汗,而是开玄府,通利九窍,托邪

外出~

这样就有个问题,既然诸症当先解表——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治

则。

那么解表是不是应该用麻黄汤,这又是一个治未病的问题~因为用麻黄汤治外感,恰恰

犯了见病治病的毛病,因为你不顾人的本气,现代人的本气无一不虚,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

康,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亚健康状态等等。

所有的外感病全都夹有内伤。

所以单纯解表,麻黄

汤之类的方法不能用。

外感内伤同时发病,就是伤寒论太阳少阴同病。

大家都清楚,应该采

取固本气,开表闭,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很虚的话可以加点人参。

这里说明一点,我用方子,凡是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原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

两,等于现在15.625克。

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关于古方,特别是伤寒论的剂量问

题,过去大家都讲,好多古人认为仲景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我在一生当中,有一次偶然的

机会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秘密。

我在60年代初期从甘肃回到山西,曾经治过7例心衰。

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

以后我就想伤寒论四

逆汤原方是,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

性超过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

约大者30g,小者15-20g,一两照3倍来计算,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3-5两左右,就是古代

剂量~但是从明朝李时珍开始,对古方作过一番研究,认为古今度量衡变化不太清楚,究竟

应该怎么办,他最后来了个折中,说:

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也就是古方伤寒论只用到

原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就等于把伤寒论阉割了。

(40’)

篇三: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卢崇汉老师讲稿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卢崇汉老师

收藏

|发布者:

david92003|查看数:

47|评论数

:

0

摘要:

(个人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2011年11月北京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主讲:

卢崇汉教授时间:

2011年11月11日地点:

北京京民大厦一层礼堂中华中医药学会...

(个人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

扶阳论坛

2011年11月北京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主讲:

卢崇汉教授

时间:

2011年11月11日

地点:

北京京民大厦一层礼堂

中华中医药学会孙副会长:

邀请刘力红博士来为我们主持会议,邀请卢崇汉老师进行特别演讲,大家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出场。

(掌声?

刘力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我很荣幸,大会派我来做卢师的会议的主持人。

卢师,大家已经应该都非常非常熟悉了,我不详细的介绍,因为,可能有个别不是太熟悉的,那么我简单地给大家报告一下:

刚才在开幕式的时候,那么孙主任介绍了这样一个扶阳学派这样的一个渊源,那么在下午我也会很详细地来谈这个问题。

那么,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它诞生在清末,由郑钦安,那么郑钦安这里就到了我们这个卢师的祖父(就是卢铸之)这里,然后由卢铸之?

实际上卢师在三岁的时候开始就是在亲眼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所以卢师实际上是同时接受祖辈的教导和熏陶,还有父辈就是他大伯父的这样一个教导和熏陶,从三岁开始,那么就亲眼这样一个法脉,所以那么,这样他十九岁的时候,实际上他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有“小火神”这样一个,因为钦安卢氏这样一个法脉,最后就在民间又被誉为:

“火神派”。

大家很清楚,所以实际上卢师在十九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小火神”这样一个名号,那么大家想想看,从十九岁这样一个医名到现在,也就说,对扶阳这一脉,

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那么下午我会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今天为了节省时间,那么我不再多介绍了,卢师,下午我会详细地介绍卢师,那么大家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来恭请卢师来给我们作报告。

卢崇汉:

今天,我还是只能够讲四川成都话,我稍微讲慢一点,今天看到啊,这

么多同行来参加这个会,心里面确实很高兴。

这让我想起我去年受日本中医学会的邀请,在日本的几个城市做几场学术讲座。

那么,来得听众绝大多数都与我的年龄差不多,还有很多比我年龄大,我当时很吃惊,七十岁以上的,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在我们国内啊,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这是很少的。

并且来参会这些,他们都只叫医师。

虽然他们是医科大学的教授、是医学博士,但是他们只有一个职称:

就是医师。

不像我们国内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生。

他们当时邀请我到日本,那么,连续来找了我三次,到成都来,一开始我确实不愿意去,并且我去了呢,我也谈到了一个问题:

就是在中日战争的时候,我们的家是受害者。

因为当时1941年日本飞机轰炸成都,我们家受到了轰炸。

所以当时有过这个情结,所以我当时在日本我也把这个事情也提出来了,那么今天我对你们交流,我是憋了一肚子气的,但是,反过来看,这么多日本的医生,医学博士,医学教授,他们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学术讲座,并且很多都是在日本很有名的,他们给我介绍,比如说,伊藤良先生,小高学士先生,那么

这些年龄都比我大,有从东京赶过来的,有从其他的城市赶过来的,他们对扶阳的关注是很久了。

从《扶阳讲记》出版,他们得到《扶阳讲记》这本书过后,就开始在研究扶阳,并且成立了很多沙龙,有《扶阳讲记》沙龙,有扶阳沙龙,因为有几个地方我都去了,参观了。

他们搞了很多小型的研讨的机构,比如在神户,那么神户,它就有一个二十几个中医,他们怎么样子去研究扶阳,怎么样子去理解扶阳,为了要对扶阳的这种研究,所以把《扶阳讲记》全部译成日文,把《扶阳论坛》的第一届扶阳论坛我的讲座和第二届扶阳论坛我的讲座,他们全部都把它翻译成日文,并且他们的中医学会的会长告诉我:

他们在对医师的考核,就是在对中医师的考核,已经把扶阳的思想纳入了考核的内容。

所以这一点,我们现在国内还没有办到,所以在日本他们的这些医生敬业的精神确实让我感到震动。

日本人太敬业了,我只能这样理解,并且他们提出来一些问题很深刻,当然,我给他们进行答疑,给他们进行指导,他们表示非常感谢。

再一方面,我到日本,那么就希望我能给他们看几个病,由他们中医学会,那么,选了一些病人,那么这些病人呢,都是他们的医师在治疗上通过各种方法效果不好。

那么他们好像也用了扶阳的方法,但是效果,也没有明显的好转。

那么就这些病例,把病人带到大会上,通过望闻问切给这些病人做了一些讲解,最后处方。

就包括伊藤良先生,就是日本中医学会的会长,因为他是一个肾脏病,我就把他作为一个例子,因为他也希望我给他看,在日本呆九天,第一天就看,

第五天就有了回应,就有复诊了。

那么就用了扶阳的这些方法,效果出来了。

下一步怎么用,我从大阪到神户,从神户到京都,又到东京,在沿途,那么都给他们进行了指导。

今天我们这样一个大会,虽然我讲起了日本人,我看今天来参与的还是很多人,年龄也不轻了。

也有跟我差不多,可能比我还高的人都有。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说明了在我们中医界里面,大家对扶阳的这种认识进一步地增强了,但怎么才能增强呢,这就要靠你临床的效果。

那么如果没有临床效果,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样的盛况。

所以我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一些读者来信,因为前几天我还收到就写了十多二十页,写的还是挺好的。

他就在讲怎么样学习扶阳的思想,他虽然也行医二十多年,自从读了《扶阳讲记》过后,又去回过头来又去学习经典的东西,又反过来又对扶阳的理念那么进行探索,那么最后在临床上确实大有提高。

他把它归了类,我觉得挺好的。

并且他也理解了“扶阳抑阴”、“用阳化阴”。

那么“用阳化阴”到底是什么,扶阳抑阴很好理解,所以我觉得那么他通过这么几年努力,他认识到了。

他关键是在临床上那么通过不断的摸索,在理论支撑下的摸索,所以他有了新的

一些认识。

就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一些认识。

以前我来扶阳论坛上,那么提到了,在对疾病的认识上,始终要抓住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就是抓住太阳,再一个问题就是抓住少阴。

这两个问题很关键。

那么为什么要抓住太阳呢,这实际上就是历代的中医学者们都研究的很深了。

因为太阳经是我们抵御外邪的第

一个屏障。

所谓的外邪,特别是风寒邪气,它都会从外而侵犯而祸及太阳。

但是一旦波及了太阳,它就有可能出现很多变化。

但是,最严重的变化那么就是入少阴。

那么一旦入少阴,那么就会导致我们人体从一般的阳证就转变成了阴证。

就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地提出桂枝法、四逆法。

那么我到七十年代初通过家里面所有的病案,那么进行整理,就发觉了一个问题,也包括我在临床上也这种处理。

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为什么到我们的手上那么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治疗,看起来是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是又不完全是;

看起来是用了四逆汤加减,看起来也不是。

所以,我当时在南京,一九七三年,当时也是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做的讲座的是《中医的扶阳思想在江南地区的运用》,那么在里面我就谈到因为在南京我也照样这样用。

当时还没有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些问题,那个时候我接近三十岁,二十多岁,所以到后来啊,一步一步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

桂枝法实际上就很简单。

比如,你看桂枝汤有五样药:

有桂枝,有白芍,有炙草,有大枣,有生姜。

那么桂枝法呢,我看了一千条桂枝方,就是无意当中的,这一千条,都有哪些,有桂枝,有术,就苍术或者是白术,有陈皮,有法半夏,有茯苓,有炙草,有生姜。

就是在这一千个方里面那么都有这几样药,并且所涉及的面相当多,不是仅外感,有外感,有不是外感。

当然,在这些方里面有其他不同的一些方药,那么这就要根据病者当时的情况,

问他当时的症来进行处方。

当然我多次讲,包括我在给中医学院的学生讲课的时候,我就讲啊,如果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一个医学生,那么你以后要去当一个中医,你如果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你弄活了,那么你就可能会解决临床上你遇到的病人里头的百分之六七十。

同学也不一定完全相信。

因为作为大学生嘛,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确实是这样。

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桂枝汤,如果,所谓理解桂枝汤那么对它的机理太多了,各家说法都有,有专门研究桂枝汤的著书。

那么我们把它演变成了桂枝法,这个就更大了。

因为所谓研究桂枝汤的著书那么都是研究当时《伤寒》、《金匮》对桂枝汤的一些变法的这种研究,那么就还是局限的,不外乎就是二三十个方。

那么用桂枝的,在张仲景一百一十三方里面,有桂枝的接近七十个方,就是包括用肉桂,但是还不广泛。

那么我讲的是,如果你用桂枝法,你可以演变成几百个方出来,甚至于上千个方出来,并且它所用的药物,那么就是三四十种。

所以我好像打个比喻,那么就像买彩票一样:

它就只有二三十个号,你可以演变成好多好多个数的排列,所以桂枝法就是这样。

在临床上,它的这种排列如果这九样药,有一样是不该选进去的,那么你选了,可能你这个方是一个失败的桂枝法。

那么这个,它有一定的难度。

当然通过努力,通过去摸索,肯定能够达到很好境界。

对桂枝法的运用啊,这个例子很难举。

因为他的变化太活了。

它可以有十个人都是同一首方,在一个法的基础上,就这一首方,都可以用,但是某些情况下那么这首方就只为他(她)定

做的,那么另外一个人就绝对不能吃。

对于这个问题,就是我啊,要给大家传播啊,就是怎么样子能够用简单的办法,更简单的一些理解的办法去理解它,这样呢,我想可能对大家就更有帮助,当然我相信如果,也就这几样药,这一二十样药,你如果能够大胆地去试用,我相信你会取得比没有用它的状态下效果要好得多。

再就是我们谈到的四逆法,这四逆法啊,也是我们天

天在用的一个法。

四逆汤就是附片、炙甘草、干姜,就这三样药,而四逆法呢,它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的变化。

可以是附片、炙甘草、生姜、可以是附片、白术、砂仁、炙甘草、生姜,可以是附片、苍术、淫羊藿、以至砂仁,炙甘草,生姜,你看它都有附、草、姜。

对于四逆法的这种认识,我也是在,七十年代初,我累计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那个时候没得电脑,那么我就是一个药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干姜,附片、炙甘草、生姜,里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方都有这三样药。

这就有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当然我大伯父赞成。

我们实际上,因为我们卢氏有很多法,那么那种法,都不直接。

虽然是有这些药,那么这些法实际上都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得来的。

如果没有这三样,也就没有这个法的存在。

当然我大伯父,卢永定,他认可我的说法。

我说我们看了这么多年的病,我们积累了几十年的资料,也有些散失,因为后头就很兴奋,就把过去啊,有仅存的三十年代的,四十年代的,五十年代就很全了,那么都是这样组成的,虽然除了有附片,有炙甘草,有姜而外,还有很

多其他的药,我不是曾经,我在,也就是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一九九二年我看病的资料进行了累计,我用了多少附片,我用了多少桂,我用了多少姜,我对四逆法的统计就比较就,就更多了,不是一年了,很多。

后头我在中医学院我还把这个作为一个课题去上报,当然是没有批下来的。

因为当时的这种环境啊,不可能,就是作为国家的科研机构也好,对扶阳,这个没得一个认识的。

啊,提出扶阳,那么人家认为这个是“异端邪说”。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三样药,那么如果不用这三样药,又是什么状态呢,那这个状态就不好了。

如果去掉附片,去掉姜,没有效果的一张处方,因为累计,就很多啊,就发觉确实整个的处方的结构里面的用药不多,所以我就觉得啊,这种卢氏啊,这种扶阳的东西啊,就很好学。

扶阳用药不多,药的品种太少了。

我去年,我从中医学院退休了,啊,我要求退休,他们希望我不退休,我还是要退休,所以就搞了一个“成都卢火神扶阳中医馆”,那么过去呢,对药啊,还得统计到底多少药,多少药,哪些药啊,自从搞了扶阳中医馆过后,那么我要去进药,这个整个进药啊,我从去年到今年这快两年不到啊,一共进药的品种,有七十多种,进了品种有七十多种。

那么在这七十多种药里面,当时只进了一公斤药,或者两公斤药的,那么又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七十多种药,那么当时只买了一公斤,或者买了两公斤药的这些品种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