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460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二轮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卷全国通用 4.docx

届二轮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专题卷全国通用4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一、单选题

1.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刺激图中1、2、3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刺激图中2、3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B错误;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因此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C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

【答案】D

【解析】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中,含有抗SARS的抗体,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所以本题答案为D。

【考点定位】体液免疫

【名师点睛】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如果动物接触到病原体或者注射了抗原物质如疫苗,动物自身就会产生抗体,其对有关传染病免疫的时间较长;但有时候会根据需求直接给人直接注射治病的抗体或由母体传给胎儿,即是人工被动免疫,此可以很快对相关疾病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但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的抗体有限,维持免疫的时间较短。

3.饭后半小时,参与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是

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C.胰高血糖素D.胰岛素

【答案】D

【解析】饭后半小时,米饭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水解产生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进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此时参与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故选D。

4.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和外分泌液中

C.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不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故C项错误。

考点:

艾滋病

点评:

本题重在考查了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5.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B.淋巴细胞并不都分布在淋巴液中

C.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D.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抗体由免疫细胞浆细胞所产生,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产生,也可以由其他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A正确;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和血浆中,B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C正确;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也是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点睛:

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1)第一道: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6.下图示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神经元兴奋时,乙、丙神经元同时兴奋

B.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

C.若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丙两个神经元都无膜电位变化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传递的方向是甲→乙,因此甲神经元兴奋时,乙能兴奋;但乙神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丙神经元不兴奋,A错误;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酸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B错误;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乙神经元产生兴奋,C错误;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也受到抑制,因此甲、乙神经元都不能产生兴奋,从而使丙也不能产生兴奋,即甲和丙无电位变化,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名师点睛】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根据分析回答.

7.为了有效防控起源于巴西的寨卡疫情,目前研究人员通过移除寨卡病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降低了这种病毒的毒性,并由此研制出减毒疫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移除了一个重要基因的寨卡病毒,其表面蛋白仍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

B.减毒疫苗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C.侵入机体的寨卡病毒能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被彻底清除

D.经寨卡减毒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浆细胞,只能产生抗寨卡病毒的一种抗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疫苗的作用就是在人体没有发病之前,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出相应的记忆细胞、抗体等,等人体被对应病原体感染时能快速地、及时地除病原体,使人不出现发病症状。

所以A、B、C正确。

经寨卡减毒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浆细胞,只能产生抗寨卡病毒抗体这一种抗体,但这种细胞还可以产生其他多种蛋白质,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的能力以及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8.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B.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

C.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舒张D.皮肤血管收缩可减少散热量

【答案】C

【解析】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肝脏、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A正确;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B正确;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D正确。

9.(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末)以下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就是指抗体与病毒上的抗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过程

B.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杀灭入侵靶细胞中的抗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抗体与病毒上的抗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过程仅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A错误;

B、T细胞既能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又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B错误;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增殖分化,C正确;

D、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

故选:

C.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0.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少

B.饥饿时正常人体的胰岛素含量增加

C.失水过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

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高,A错误;饥饿时正常人体的胰岛素含量降低,B错误;失水过多导致体中缺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赤霉素促进芦苇茎的伸长,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1.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级中枢可以调控低级中枢B.上课憋尿是高级中枢的调控行为

C.打针时大脑对脊髓产生抑制D.婴儿尿床是由于膀胱发育不完善

【答案】D

【解析】略

12.甲状腺激素在人体新陈代谢、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向正常人体内注射甲状腺激素时,以下能发生的有

A.有机物分解减弱B.对氧的耐受性增强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D.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有机物分解增加,A错误;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对氧的耐受性减弱,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恒定,D错误;答案是C。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1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传导方向的结构是突触

C.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D.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错误。

兴奋在突触的传导为单向的,决定了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B正确。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时升高血糖,C正确。

人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代谢加强,耗氧加强,D正确,本题选A。

考点: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

14.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分别表现为: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答案】B

【解析】

神经纤维在静息膜两侧的电位是内负外正;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内正外负,进而产生局部电流,传导兴奋;故选B。

1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觉体温变化的功能

B.HCO-3、HPO42-等离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主要原因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D.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C

【解析】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有感觉体温变化的功能,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HCO-3、HPO42-等离子与维持血浆pH稳定有关,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因此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正确;人体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不会有较大的波动,D错误。

16.下列有关人体尿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尿量增加

B.当从25℃环境中进入到5℃环境中后,尿量会增加

C.当食物过咸时,由于尿量减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某人一次吃糖过多,会像食物过咸一样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此时它的尿量也会减少

【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尿量变化综合考查水平衡调节、体温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人大量饮水后,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增加,A错误;当从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