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4553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

伟大人物,化为活生生的存在,伟大的思想家不再是抽象的偶像,而是平凡的有血有肉有自己情感个性的人。

2、重点研讨:

结合课后“练习·

探究”二、三,可结合《自嘲》中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深切地体悟。

3、难点释疑:

由于对鲁迅先生了解较少,又有一定的时代隔膜,建议利用资料质疑,师生共同答疑。

《父亲的退休生活》《诗三首》

1、按照常规复习《父亲的退休生活》。

《诗三首》在复习时要求至少诵读三遍。

2、《父亲的退休生活》可视为内容并不复杂的记叙文的范例,结合下面三个问题,注意文章选材及详略安排对表现主题和人物的作用。

(1)文章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会不会觉得写得比较散?

(2)作者对哪件事描述得最详细,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3、完成“练习·

探究”二。

关于内容,只要就重点语句做必要的解读。

《诗三首》要诵读,感受诗意。

培养诵读诗歌的兴趣。

三、《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生字

葭jiā戡kān沁qì

n袅niǎo

攥zuà

n骤zhò

u崖yá

犹yó

u

俏qià

o娆rá

o汗há

n滞zhì

2、多音字

3、词语

喧嚣:

声音大而杂乱。

滞留:

停留不动

肃穆:

严肃而恭敬。

挑战:

故意激怒对方使出来应战。

顿失滔滔:

课文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上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

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帝,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yì

n),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

意近“略输文采”。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

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

元太祖铁木真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

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

只识弯弓射大雕:

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4、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权延赤,1945年生于河北完县。

1970年北京工业学院毕业。

历任空军某部无线电技师、宣传干事、大队副政委、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学创作员。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作有长篇小说《多欲之年》、长篇天涯在线书库《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等。

(二)阅读能力目标

1、学习伟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高贵精神。

2、结合现实、结合自身的成长历程理解课文主旨。

(三)写作能力目标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四)思想教育

学习伟人在逆境中奋斗的精神。

四、《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学习建议

《黄河化险》

(一)本文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是怎样把它生动可感地表现出来的?

复述其中最精彩的片断。

重点是表现毛泽东在万分危急的重大关头的思考。

主要以他抽烟的过程、动作以及极有限的神态、语言、其他动作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思考有形化。

最精彩的片断为“那烟头开始闪耀,吸得好狠哪!

……‘不过黄河!

’”几段文字。

口头复述参见练习一。

(二)毛泽东的决策为什么不是盲目、任性的?

毛泽东说的哪些话语点明了这一点?

试简要概括毛泽东及干部、战士在化险为夷中体现的品质。

是深思熟虑的军事谋略,事情的发展正如他的预想。

有关话语为“兵不厌诈”“我早看了地形……”。

毛泽东的品质主要是:

意志力、镇定自信、大智大勇。

干部、战士信任领袖,纪律性强,不怕牺牲,团结友爱。

周恩来的沉着、机敏、带头作用。

详见练习二。

(三)毛泽东骂人发脾气有几方面原因?

写这些是否有损领袖形象?

军情危急,事关重大,真情率性,和常人一样也有情绪。

更能表现他是活生生的真人。

详见练习四。

《毛泽东词两首》

(一)比较下列未定稿、定稿。

1、未定稿:

独有花枝俏。

梅也不争春。

定稿: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独”有孤独感。

“犹”无,另有生命旺盛、顽强自豪、语气更连贯之感。

全诗将“梅”,改为“俏”又有顶真之美、不居功自傲之美。

2、未定稿:

她在傍边笑。

她在丛中笑。

“傍边”欠诗味、欠协调。

改后全诗化境,意境大变,表现出功成不居、坦荡无私、笑对人生、大气洒脱之美。

详见练习一。

(二)《沁园春·

雪》上阕的雪山雪原表现了怎样的美?

“江山如此多娇”改“娇”为“骄”妥否?

写秦皇汉武与上阕与诗人的精神境界怎样统一?

雪山雪原为雄浑壮美。

“骄”与“江山”同为刚健之美,而“娇”与“江山”形成刚柔相济之美,改不妥。

下、上阕在上、下五千年之历史与纵横数万里之空间形成雄伟豪迈之美上的统一。

诗人的境界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上与秦皇汉武统一。

详见练习三。

五、《黄河化险》《毛泽东词两首》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记叙了毛泽东带领中央纵队在黄河边遭遇敌人包围,以过人的胆识带领大家顺利脱险的故事。

歌颂了革命领袖过人的智谋,胆识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文章思路

全文分为四部分。

开头到“这是决心下定之后的轻松”为第一部分。

记叙了中央纵队在黄河边陷入了绝境。

“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到“然后折断,然后跌落”为第二部分,写风浪太大,部队无法渡河,追兵在眼前,敌众我寡,情势万分危急。

“蓦地,毛泽东立起了身”到“既然没有来,咱们再走”为第三部分。

毛泽东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带领大家走出包围圈。

“陆定一小声对任弼时讲”到文章结束,为最后一部分。

通过毛泽东与任弼时的对话,巧妙地揭示了毛泽东胆大心细,举重若轻,作出英明决策。

(三)毛泽东的形象

毛泽东带领中央纵队在黄河边遭遇敌人包围,以过人的胆识带领大家顺利脱险。

课文塑造人物强调“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在死里逃生的危急时刻他表现出常人应有的一面,如:

发脾气等。

他不怕惹人,不怕暴露自身的缺点、弱点、不怕担风险,以小的牺牲换取大的胜利。

但最终毛泽东镇定自若,指挥有方,立场坚定,黄河脱险。

全体官兵和群众都理解他,敬重他。

(四)写作特点

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毛泽东脸色阴沉,双眉紧蹙,水淋淋坐到一块大青石上。

毛泽东望望洪水咆哮的葭芦河,望望堤岸上焦急等待的几百名干部战士,转身盯住炮火大作,喊杀声连天的高山,神色肃穆严峻。

毛泽东强烈要求抽烟,官兵们费尽周折,找到了烟和火柴,为毛泽东点上烟,他一支又一支地狠抽着,坐立不安地思考着,抽完最后一支烟,它决定“不过黄河!

”“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邪!

”他显得冲动、亢奋。

体现了毛泽东在万分危急的重大关头的形象。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二题

1、具有跟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毛泽东镇定自若“老子不怕邪!

”“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足见他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2、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他最大的乐趣是迎接挑战”,忙召集纵队领导开会,反复研究作战地图,制定作战计划。

3、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当毛泽东顺堤向西北方向走去时,周恩来主动上前“用身体挡在敌人枪口与毛泽东方向,其他官兵也紧紧围住毛泽东,……官兵团结一心是战胜敌人的法宝。

4、走群众路线,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泽东问周恩来“群众呢?

群众怎么说?

”群众说:

“主席不过黄河,我们坚决拥护,有眼光,有魄力!

”“咱毛主席还在陕北我们什么也不怕!

第三题

个性:

毛泽东:

坚持原则,讲究实际,机动灵活,善于辩论,有时争强好胜,意气用事,尖锐辛辣,天真得意。

任弼时:

坚持原则,工作责任性强,善于观察思考,乐于助人,谨言慎行,能以理服人。

关系:

两人是亲密战友,任对毛关心尊重而爱戴。

任弼时为了帮助毛泽东,他首先列举群众对毛泽东的赞誉,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直说,“有些事你办得太冲动,太任性。

”接着任弼时用层层深入,步步进逼的方式说:

“算你有理。

可凭你这口气也可以看出,你一早上的做事都是带了一种情绪。

有一种意气藏在里面!

”毛泽东终于接受了批评。

第四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认为看待一个大人物要从大处着眼,看主流,看他在历史上发挥的整体作用,对于一时一事的枝节问题不可苛求。

毛泽东同志以大无畏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卜算子•咏梅》为题,借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必将取胜的革命豪情。

(二)比较两首《咏梅》,毛泽东“反其意”反在哪里?

1、所写出的局势、环境不同,毛词更为严峻;

2、反其孤独、寂寞、愁苦感,写出生命旺盛、自豪之感;

3、反其悲剧感。

为乐天自得;

4、超越其坚贞不渝、九死不悔之洁身自好情怀,创造其无私坦荡、大气洒脱的形象。

详见练习一解答。

(三)写作背景

1、《卜算子•咏梅》写作背景

1961年12月,中国人民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反华逆流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2、《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诗人作这首词的时间是1936年2月,当时中央红军已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泽东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指挥渡河准备工作时,眺望茫茫北方的大雪,一口气写成这首气吞河山的壮丽诗篇。

(四)毛泽东、陆游《卜算子•咏梅》两词比较赏析

  背景不同:

1961年12月,中国人民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国际气候复杂多变,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值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期。

当时的形势是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基调不同:

陆游字里行间展现的是一个悲观消极的孤芳自赏的士大夫形象。

而毛泽东赋予梅花为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体现的是词人开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气魄。

  主题不同:

毛泽东同志《卜算子·

咏梅》一词借咏梅来歌咏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陆游词表达了抗金的坚定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意象不同:

毛词中梅花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

而“陆词”中的梅花所蕴含的意象是词人一生不幸遭遇的缩影,亦是词人坚贞不屈的人格写照。

  

第一题:

同是咏梅,都是从写梅的生长环境入手,对梅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表现了对梅的喜爱之情。

陆游对梅像对待一个苦难中的弱女子一样,寄托了悲苦凄凉的情感。

毛泽东则反其意而用之,把梅看成是一个勇敢无畏,豁达大度的勇士,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二题:

除了题目外,不提一个“梅”字,可以说是一首谜面词,很精巧。

冰雪严寒的冬天虽是花的淡季,但“俏者”决不仅仅只有“花”,因此用“独”字不恰当。

“犹”字用得好,冰天雪地中一般花都看不到了。

还有俏丽的花,就数梅花了。

第三题:

联结上下阕的关键诗句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毛泽东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他想事情看问题都超出常人,他想到祖国江山,联系到历史上有贡献有名气的一些大人物,并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这表明毛泽东立志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超出一切历史人物的雄心壮志。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羞怯喧嚣忧心忡忡

聒噪蓦地无边无垠

2、默写《自嘲》。

(4分)

3、《有的人》作者,我国现代著名。

这首诗是为十三周年而作的,题目叫“有的人”,目的是为了。

4、鲁迅《自嘲》诗里有“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诗句,后一句在本诗里活用为“,。

”(3分)

5、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2分)

例: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6、名著知识填空。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英雄?

《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张飞固然是,《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何尝不是?

《》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

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乐家贝多芬又何尝不是?

7、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5分)

①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

②有关媒体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等“快餐”来代替名著。

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文章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

不少青少年反映说:

“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写不出来。

③针对这种“快餐”造成的营养不良现象,专家呼吁:

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多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⑴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和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绿色食品:

二、阅读理解。

(35分)

(一)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8、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10、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作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11、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二)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地利〕茨威格

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的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

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烈地反对他的意见。

“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塑家吗?

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

“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

凡是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会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那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

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

我们告别时。

罗丹转向着我。

“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恐怕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

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支手指或者指节;

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

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着。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

“这已完工了。

”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

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接着,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

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搀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东西都多。

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

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思维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念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3、如果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请写出第二部分的起讫句,并用一句话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起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体味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①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

②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省略号,请你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推测一下罗丹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