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3838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2文档格式.docx

2、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而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

世界由点产生线,由线产生面,面产生体,体产生可感形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

爱利亚派

巴门尼德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

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存在是同一个东西。

思想内容需要由“是”来表述,思想的对象即“是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他以“是”具有表述思想和指示存在双重功能为理由,进而把“是”的两种功能归结为同一意义、同一对象,得出上述结论。

“存在存在,非存在并不存在”,不存在是不能思想和表达的,因此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

流射说(名词解释)

1、按照恩培多克勒的本原论,人的肉体感官归根到底皆由水火土气组成,爱和恨也在人体内起作用。

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这种同类本原的触类相通称为“流射”。

2、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

他区分感觉和思想,认为思想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3、因此,流射说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

原子论

原子和虚空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

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

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论证:

1、从可感事物中看到,存在的东西是众多的、变动的。

存在的东西又是充实的,因

此,充实是可以分割的。

2、分割充实必须要以虚空作为条件,充实的事物之间要有空隙。

充实与虚空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二者皆为解释世界的原则,充实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虚空是解释事物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二者皆为本原。

3、充实的最小单元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也是不生不灭的。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名词解释)

这句话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

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

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哲学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柏拉图

“四线段”的比喻:

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论述题)

1、柏拉图用“线喻”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

用一条线来代表这种区分,由于意见是介于知识和无知之间的状态,所以意见与知识的比例是1:

2。

再将这一条线按照1:

2的比例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

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物件,第二部分是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藉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者为意见,后两者为知识。

2、线段的最右方是本原,整个线段中,后一对象是前一对象的假设,而本原没有假设。

3、四线段的比例反映了事物以及与之对应的认识的真实性程度,勾勒了世界认识的等级图式。

4、幻想:

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如诗和艺术作品;

信念:

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信念是真判断,是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经验,但是缺乏知识必须具备的确定性;

数学,是低级的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

理性知识,哲学知识,用辩证法得来,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即是善。

太阳的比喻

1、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太阳是善的儿子。

可感领域中最崇高、伟大的是太阳,可知领域中则是善。

2、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

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足以使心灵知道理智对象,而善则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对应的对象。

3、在认识对象方面,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善则决定可知对象的所在,善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

4、善是安排、规定可知领域的秩序的外在原则和原因。

5、善本身不是存在,而是在尊严和力量上超越存在。

洞穴的比喻

1、影像——被固定的囚徒——矮墙(被举起的雕像)——沿墙走的人——火——洞口

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

洞内的影像和雕像:

线段喻中的影像和自然物;

被锁的囚徒和自由的囚徒在洞内看到的是幻想和信念;

洞内的火:

太阳;

洞外的太阳:

善;

洞外的人所见的为理念,观看的是知识;

看太阳的渐进的过程比喻辩证法,最终达到善。

2、为了解放同胞,走出洞穴的人回到洞穴,但最终失败,因光明不能适应黑暗。

3、这个故事比喻了苏格拉底的悲剧。

哲学家的使命和工作,虽然其兴趣在于可知的理念,追求善,但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而参与政治,为公众谋求幸福,而其途径则是启蒙教育。

理念论

“理念”的含义:

1、理念,来自动词“看”,原义为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引申为理智的对象。

理念的译法强调了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型相的译法强调了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2、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理念”其他的特征:

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不变性和永恒性:

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灵魂回忆说(论述题)

1、灵魂在未跌落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

但是,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灵魂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的知识,成了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

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而学习就是回忆。

2、“回忆说”旨在解决智者的学习悖论,回忆说肯定了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东西,但对“知道”的意思进行了分析:

知识包含于灵魂之中,已经是知道的东西;

被知道的东西不一定是被关注的东西,拥有知识的灵魂不一定知道它的拥有。

回忆是灵魂对自身的关注,是对拥有知识的再认识。

3、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知识的学习则是对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摹仿则是回忆,因此,回忆是“死亡练习”。

净化肉体才能接近知识,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即死亡。

4、回忆说的主要作用:

(1)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理念论的论证;

(2)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

(3)论证了灵魂不朽。

亚里士多德

现实与潜在

对运动的表述:

认为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

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

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

1、他又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现实和潜在是运动的两重本质。

2、潜在性相当于“缺乏”,是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

现实性则是事物已有的形式。

从潜在到现实的转化也就是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具有的形式。

3、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

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不可能穷尽潜在因素,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四因说(论述题)

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1、

(1)质料因:

解释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2)形式因:

运动的特定方式。

解释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特定的方式运动。

(3)动力因:

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

解释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

(4)目的因:

运动目标的理由。

解释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2、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都属于形式,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

质料因和形式因。

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目的论

1、主张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自然决不会做无用或无目的之事。

他所谓的目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如果这种倾向受到阻碍而中止就会出现偏差。

2、他把自发性和目的性当作两个矛盾的概念使用,又把必然性和目的性当作两个相近的概念使用。

3、他的目的论是内在的目的论,与后来的外在的庸俗的目的论不可同日而语。

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论述题)

从根本上说,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二者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表达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理念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而且他把需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一倍,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许多问题上理念型相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

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

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东西,却不能据此肯定其理念;

再如污秽之物也没有理念。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

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这种循环是普遍与特殊相分离造成的。

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论述题)

1、在《范畴篇》中,他认为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作为主词的专名的逻辑形式是“S是自身”,而专名指示个别事物,所有专名的意义都是“这一个”,表示的是个别事物的存在。

2、在《形而上学》中,他用“其所是”来表示本质,“S是Df”是定义的逻辑形式,其中的“是”表达了主词与定义之间的等同关系,如果被定义的主词是个实体,那么定义表达的实质也就是实体本身,即第一实体是本质。

“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

3、上述两种说法首先在逻辑上没有矛盾,二者分别与“S是自身”和“S是Df”相对应,两种逻辑形式并不矛盾,故两种理论没有逻辑矛盾。

4、但却又有矛盾,如果第一实体是“这一个”,那么它就是个别事物,如果第一实体是“其所是”,那么他就是普遍的形式,由此,第一实体是个别还是普遍?

5、“这一个”指称的是事物的存在,而“其所是”表示的不是个别的存在,而是本质属性,由此,第一实体是事物的存在还是本质?

6、亚里士多德试图调和实体的个别性和普遍性、存在和本质之间的对立,试图把本质个别化,将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但是,这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是不可能的。

因为,本质由定义表达,而定义的形式是种加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

7、这一矛盾对后世影响难以估量,后世始终存在着普遍主义与个体主义、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不同倾向,中世纪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也与之有关。

神学

1、神的概念有三重意思:

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

纯形式或纯活动;

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2、神,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是为了解释可感的物理实体的合理性而作出的理论设定。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称之为神,是为了强调最高实体依然是个别实体。

3、这种神不是有人格的、创世的神,总之,他继承了希腊哲学的理神论传统,摆脱了神人同形的窠臼。

另一方面,他把形而上学归结为神学,把最高的哲学原则冠以“神”的名称,在物理领域之外设立了一个超自然的神圣领域,为形而上学与各种宗教的神学同盟开辟了道路。

白板说(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说“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

灵魂好比蜡块,接受的是图章的印迹,而撇开金或铜这些构成图章的质料。

2、蜡块说暗示了两个观点:

其一,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

其二,在外在对象作用之前,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

善和幸福

1、善有不同等级,低级的善服务于高级的善,并以之为目的。

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以其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之目的。

2、作为生命的自然目的之幸福出自人的自然禀赋和本性。

自然所产生的一切东西都

有目的和能力相适应的共同特征,人的生命也是目的和能力的自然统一。

人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它是一种分辨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

当理论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是德行。

因此,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活动状态。

3、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未将幸福等同于有德性,快乐也是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

4、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一方面,德性是幸福的本质;

另一方面,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

实践智慧

1、道德行为是有意实现道德目的的活动,包含着目的与手段。

德性确保目的正确,而实践智慧确保目的之手段,它使人去做受目的所支配的事情。

2、实践智慧是与理智或理论智慧相并列的理性。

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它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而且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3、实践智慧的特征是思虑和选择。

思虑是对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的思考。

选择是思虑的结果。

它们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

使欲望服从于理性,这正合乎德性的有意行为的特征。

思虑和选择不是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

论国家:

(1)从时间的顺序上看,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是发展过程的终点。

开始的时候国家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存,国家形式发展成熟之后,其目的则是公民的至善,以最高的善为目的。

(2)从自然顺序上看,国家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是发展的开端。

因为国家出自人的政治属性,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3)国家是为了达到人类道德和理智生活最高目的之社会组织,个人只有在公共的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

(4)国家的一些功能:

其一,保持适当疆域,不能太小,亦不可太大;

其二,国家必须维持社会等级制度;

其三,国家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教育。

斯多亚派

按照自然生活

1、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

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因为幸福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理感觉,既然人不能控制外界发生的事件,就应该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的影响,故不动心才是幸福的目标。

4、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

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世界城邦

1、芝诺根据理性统一性的宇宙图式,认为有理性的人应当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这是一个包括所有现存的国家和城邦的世界城邦,每一个人也成为了世界公民。

2、早期斯多亚派哲学家多出生在希腊本土之外,反对希腊哲学家狭隘的民族优越感和城邦政治。

而世界城邦的思想预示了后来兴起的大一统的罗马人统治的国家,客观上有助于希腊哲学和文化的传播。

3、世界城邦是完善的国家,它的法律是自然法,是宇宙理性或逻各斯的无声命令,无条件地被人类理性所接受。

芝诺以此法的名义,摒除希腊城邦不合理的法律和习俗。

4、自然律的第一条命令是履行责任。

怀疑主义

悬搁判断(名词解释)

1、意思:

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2、事物本身是不确定的,不可测定,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能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因此,我们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做判断。

沉默而没有任何烦恼。

3、悬搁判断的理论意义是避免怀疑论。

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osm)

第一本体“太一”

1、太一指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它有肯定和否定两重规定性,肯定地说,太一是善本身,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

否定地说,太一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

2、太一不具备多样性,是不可分割的原初的单纯的统一性。

它不是理智的对象,不可认识。

3、太一是存在之上的,超越存在,即绝对者,摆脱了任何规定性。

流溢说(名词解释)

1、太一生成万物的过程被喻为“流溢”。

2、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是自发的,没有意志,是善的自然流露。

3、流溢无损于自身的生成,源头没有任何损失,从完满者出现不完美者。

流溢之物不同于太一,却又含有太一。

奥古斯丁

对怀疑论的反驳

1、即使怀疑也有一定的依据,比如矛盾律,否则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怀疑。

感觉是可靠的,因为感觉并不提供判断真假的标准。

2、我在怀疑这一事实证明至少有三件事是确定的:

我存在,我活着,我理解。

3、奥古斯丁的论证与笛卡尔并不相同,奥古斯丁假设了一个在活动的实体,由此证明我存在,而笛卡尔则是在追问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而非活动的载体。

神正论(论述题)

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解释,神正论的意义是,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

1、奥古斯丁将“恶”定义为背离本性,趋向非存在,但不是非存在。

恶在上帝创造世界里占据着不可否定的位置。

在存在的等级系统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存在是低一级存在的根据。

如果某一事物放弃这一根据,趋向比它低级的事物,此即为趋向非存在,表现出恶的性质。

2、由此,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物理的恶,即事物的自然属性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这类恶的原因是缺乏完善性,但不可归咎于上帝。

上帝创造的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单个被造物的不完善性正是完善秩序的组成部分。

物理的恶不但无损于上帝的善,反而衬托了上帝的善。

3、第二类是认识的恶,即真理与谬误、确定与不确定的认识秩序的颠倒,这类恶的原因是人类理智的不完善,仍不可归咎于上帝。

人类理智的不完善只是相对的,表面的,并不影响上帝智慧的绝对完善性。

4、第三类是伦理的恶,这才是真正的恶。

这类恶的原因在于意志是灵魂的活动,其正当目标应是高于灵魂的上帝,而意志追求低于灵魂的身体时候,造成了秩序的颠倒,便产生了伦理的恶。

邪恶意志的原因在于意志内部的缺陷,即人类意志自身的不完善性,故,罪恶不是上帝的创造,而产生于人类意志的缺陷。

意志自由说

上帝为什么要赋予人有缺陷的意志的回答。

1、不是有意做的事不分善、恶。

如果没有自由意志,将不会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

而赏罚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必然存在。

故此,上帝必然赋予人以自由的意志。

2、人类意志的缺陷在于包含着作恶的可能性,但是这种缺陷是意志自由选择所必须

的。

人类只有对于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才能承担责任,否则将无所谓善恶之分。

3、人类意志的选择自由是惩恶扬善的先决条件。

4、奥古斯丁将罪恶的根源归咎于意志自由,人有行善或为恶的选择自由,而上帝不干预人的选择,只是对选择结果进行奖惩。

上帝的恩典在于赏罚分明的公正,而非帮助人弃恶从善。

托马斯主义

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1、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

类事物。

2、以亚里士多德关于现实与潜在的关系来说明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任何事物、形式、本质在未获得存在之前都是一种潜在,是一种可能性。

存在的特征在于其现实性,它使得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

3、由此,存在高于、优于和先于本质。

本质依赖于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实在的本质。

4、托马斯是第一次对“是者”的意义作出了存在与本质的区分,并以一种存在论的实体学说代替了柏拉图的本质论。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