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3279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川上楷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

元坝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全监督单位:

元坝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站

1.1建筑概况

(1)本工程为单幛建筑,共三层,总建筑面积350m2。

建筑总高为9.75m。

(2)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三类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设计为类建筑设计,其使用功能基本为住宅。

1.2结构概况

(1)基础概况

①本工程基础设计条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②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

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5Kpa。

③条形基础采用C25砼,垫层采用C15砼。

(2)主体结构概况

①本工程主体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②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③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第二章施工准备和施工部署

2.1施工组织机构

2.1.1项目部的组成

2.1.2项目部的责任

(1)全面实现公司制定的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完成公司下达的《施工项目经营目标责任书》。

(3)负责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4)对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实施管理,并对最终的建筑产品负有服务的责任。

2.2施工平、立面布置和临设配置

2.2.1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需要,办公用房和生活区布置在施工主入口两侧,设置有:

施工办公室、材料办公室、材料库房、工人宿舍、木工房、等。

生产区设置在本工程建筑的周边,设置水泥房和施工材料堆放场地,并合理地安置龙门吊、和砂浆搅拌机等机械、钢筋制作机等设备。

2.2.2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

(1)吊运机布置

①此工程准备1台QT-40C龙门吊运机用于施工的垂直运输。

②龙门吊随主体结构上升,增加龙门吊的安装高度,最高安装高度达12m。

(2)龙门吊运机布置的原则

①设置起吊点和搅拌设备附近,解决施工区域的材料垂直和水平运输,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材料的二次转运;

②垂直运输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所需的垂直运输要求;

③满足施工流水段、分施工班组自成体系的垂直运输要求;

④满足主体钢筋砼结构施工、砌体施工立体交叉作业的垂直运输要求。

2.2.3其它临时设施的配置

(1)由于本工程砼采用现场搅拌砼,本工程配置搅拌机一台,负责本工程建筑施工所需的砼,以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

(2)本工程设置1台砂浆搅拌机,负责本工程施工用砂浆搅拌搅拌。

(3)钢筋加工:

本工程设置钢筋加工房1处。

2.3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流向

本工程作业平面仅116平米,无需分段作业

2.4施工总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以保证本工程按《施工合同》及我司承诺在48天内全面达到竣工交验。

2.4.1施工准备

(1)积极配合业主办理施工许可证。

(2)现场定位放线。

(3)各种计划准备和技术准备。

(4)组织工人进场,搭建临时设施,为基础开挖提供生活设施。

(5)积极进行龙门吊基础施工。

2.4.2基础施工

基础工程计划安排2天。

2.4.3主体施工

主体结构计划安排24天作业时间。

2.4.4装饰施工

室内,外墙装饰计划安排13天作业时间,在结构完工后插入。

2.4.5屋面施工

屋面计划安排5天的作业时间,其屋面施工在屋面结构完工后进行。

2.4.6环境施工及收尾

外墙装饰完工后进入环境施工工作,环境施工安排2天;

室内装饰完后进行收尾、清洁等工作,计划安排1天。

2.4.7工程施工总工期

计划安排1天进行竣工验收;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48天。

2.5材料、设备需用计划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编制工程材料、周转材料、模板加工制作及半成品加工总计划,编制设备需用计划。

明确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和分批供应时间。

(1)提前将材料及周转材料送交公司材料供应处,组织供应。

(2)设备需用计划送交公司设备工程处,组织运输、安装、调试、操作及维修。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及进场计划

土建设备需求计划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1

龙门吊

QT-20C型

15

3

风镐

36

2m3/台班

4

潜水泵

WQ30×

10

2

2.2

8

搅拌机

DJY-350

钢筋弯曲机

GW-40

3.0

11

钢筋切断机

GQ-40

5.5

13

直流焊机

AX3-300A-1

2000

14

交流电焊机

BX3-3.5

17KVA

17

圆盘锯

MJ114

2.6人力资源需用量计划

根据施工网络计划、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认真编制各工种劳动力需用计划。

送公司劳动人事部,由劳动人事部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强的施工班组、专业技师、辅助生产人员,按计划所需的时间、数量分批进场。

土建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

土建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表

工种

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施工准备

基础施工

主体结构

装饰工程

环境及验收

普工

5

6

石工

钢筋工

模板工

砼工

泥工

木工

安装工

油漆工

架子工

电焊工

机操工

本工程在主体施工插入砌体及抹灰后达到高峰人数,高峰期人数为:

29人

第三章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3.1基础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础施工必须符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

本基础工程设计为条基及地梁等,基础的持力层必须按设计要求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

针对本工程特点,基础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之一。

3.1.1基础施工工序安排

(1)条基、地梁基础施工顺序

根据控制轴线确定开挖边线—→开挖土石方—→校正开挖边线,继续开挖—→进入岩层,确定岩石挖凿边线—→挖凿1米深,校正挖凿边线—→继续挖凿—→重复校正和挖凿过程,直至达到设计深度—→修整基坑—→抽取基岩试件送检—→基坑验收,基础垫层封底—→绑扎基础钢筋、柱插筋—→基础砼浇注—→养护

3.1.2主要劳动力安排

本工程的基础开挖,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和《进度网络图》安排情况,采用人工结合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岩石的开凿,计划安排土石方施工班组1个,进行全面开挖。

根据本工程钢筋需用量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钢筋加工房进行集中加工,设置钢筋绑扎班组进行基础钢筋的加工、绑扎。

设置模板班组进行挖孔桩及地梁的模板施工,设置砼班组进行基础砼的浇筑。

3.1.3地梁施工措施

(1)施工程序

施工放线—→基槽开挖—→浇砼垫层—→地梁钢筋绑扎—→支模—→砼浇—→拆模—→砼养护—→回填。

(2)施工措施及操作要点

①基槽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开挖过程中其土石方及时运至现场指定位置放置,严禁场内土石方乱弃。

②基槽开挖施工应有序进行,不得随意切断场内临时排水沟道,挖某处基槽前应将要切断的临时排水沟道改道后再行施工,以免造成排水不畅。

③地梁钢筋施工采用场内加工,现场绑扎就位。

末尽事宜见本方案(3.4钢筋工程)。

④基础模板支撑部分采用小块钢模,支撑应牢固可靠,浇砼前先用水湿润。

⑤砼采用商品砼,采用车运至施工现场,砼泵机泵送至浇筑点进行浇筑的方法。

末尽事宜见本方案(3.3砼工程)。

⑥地梁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时,应于基础基坑边沿将墙(柱)轴线及其外框线确定,据此安插构造柱(墙、柱)插筋。

b.柱(墙)插筋牢固地固定在钢管架上,严禁插筋移位。

c.柱(墙)钢筋伸入基础内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d.以地梁作为挡墙的基础时,在施工地梁时应注意按施工图要求留设止水带

3.1.4回填土施工

本工程回填土采用人力回填机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夯实后土的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在填土与墙、柱相接处可采用塞缝进行技术处理。

在打夯前应将填土粗平,打夯时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差,分层打夯。

3.2模板工程

模板施工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2.1模板方案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本单位的质量目标,模板体系作如下设计:

(1)支撑系统采用φ48、壁厚3.5mm的钢管满堂脚手架。

(2)梁模采用组合小钢模,柱模、墙模采用组合小钢模组合成大模板,背肋采用φ48型钢管,板模采用12mm厚优质木胶合板;

阴阳角模设置泡沫塑料,防止漏浆。

3.2.2模板制作、安装

(1)矩形柱模板

采用组合式小钢模拼装,柱子边长大于600mm时中间加一根φ12对拉螺栓间距750mm,采用φ48型钢管和十字扣件连接做柱箍,间距800mm;

柱边长大于700mm时采用[100×

48×

5.3槽钢作柱箍,间距500mm。

(3)梁模安装

采用组合式小钢模拼装,φ48型钢管支撑。

梁先安装底模,跨度>

4m时按设计要求起拱,待梁筋扎好后,再安装侧模,当梁高>

600mm时,沿梁高间距300mm水平间距600mm设置对拉钢片,以控制模板的刚度和侧向平整度。

(4)板模安装

楼面板采用12mm厚的竹胶合板作模板,在搭设的满堂脚手架上调整好水平杆的标高,将60×

160mm的木枋铺设在水平杆上,当板厚≤100mm时,木枋间距为500mm;

板厚>

100mm时,木枋间距为400mm,在木枋上铺竹胶合板。

(5)构造柱模板

采用组合式小钢模拼装,平墙面模板背杆采用φ48型钢管用12#铁丝与模板连牢,突出墙面模板背杆采用φ48型钢管与外脚手架进行水平斜向定位并固牢。

3.2.3支撑系统

采用φ48型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2m,并对模板进行水平和斜向支撑固定。

支撑的间距施工前,通过计算确定。

3.2.4模板及支撑拆除

(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拆除:

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坏后方可拆除非承重模板。

(2)梁板底模及支撑拆除必须待砼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值后方可拆除。

(3)拆模时必须注意确保砼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①拆模顺序是先拆除承重较小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撑,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及其支撑;

即先拆非承重的侧模,然后再拆承重的水平向模板等。

②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出现异常现象,可能影响砼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模,并经处理认证后,方可继续拆模。

3.2.5模板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时应配备两层半的模板及支撑架料进行周转使用。

(2)模板及支撑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靠地承受自重、浇筑的砼及其施工荷载。

(3)模板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形体、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

模板边缘的缝隙,用2.5mm厚海绵双面胶粘缝处理防止漏浆,详《模板拼缝处理措施》。

(4)在安装模板及支撑过程中,其模板安装顺序采用自下而上进行安装,

并随时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垂直度、中心线、标高及各部分尺寸,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柱模、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

待合格后进行最后固定。

(5)在墙、柱施工边线外150mm处加设一道控制线,用以校正模板位置。

柱模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便于清理垃圾。

(6)为保证模板与砼脱模和砼光滑,在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提高脱模速度和砼质量。

(7)梁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底模标高,以满足设计要求。

(8)模板的立柱应尽量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底层立柱必须落在坚实的基土上,并在立柱下加设木枋。

(9)模板安装时应与安装专业的预留、预埋密切配合,先按设计图在模板的相应部位划出位置线,然后将预埋的管件进行安装,并应加以固定。

(10)模板的组装和维修须有一定场地,每层拆模后必须进行清理,模板挠曲变形应及时修理。

(11)模板安装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详下表。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柱、梁、墙

+4、-5

层高垂直度

≤5m

>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3.3砼工程

砼施工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3.1主要施工机械

采用振动棒进行砼的振捣、浇灌的配合。

3.3.2砼浇筑

(1)砼浇筑前应认真复核相关专业的预留预埋是否合符设计要求,校核模板轴线标高、钢筋绑扎是否合符设计及规范要求,办理完钢筋砼隐蔽工程验收的有关资料,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润湿模板,由项目经理签发砼浇筑许可证。

(2)砼浇筑时力求缩短浇筑时间,提高浇筑速度。

(3)砼的振捣,对梁钢筋密集处,钢筋净距较小处,采用φ30振动棒,其余部位砼浇筑采用φ50棒振捣。

振棒移动间距为400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秒,现浇板尚应用整平大木枋进行纵横方向的整平,必要时还应用铁滚筒滚压两遍,以防止收缩裂缝。

(4)砼浇筑时,应在浇筑层面上架设水平仪,对正在浇筑的板面进行监控抄平与厚度测量。

(5)砼浇筑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平面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3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

(1)柱:

留设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无梁板柱帽的下面。

(2)墙设置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3)单向板留置在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在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设计图明确的可设置施工缝的位置。

(5)施工缝处理:

①当砼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施工缝的处理。

②所有施工缝必须凿去表面浮浆露出石子,并清洗干净;

浇筑前洒水湿润后用与结构高一强度的水泥浆进行接缝处理

3.3.4砼的养护

(1)砼浇筑完12h后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必要时采用草垫覆盖。

(2)砼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7d。

对于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砼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3.5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浇筑砼建立签发“许可证”制度。

各工序操作完毕通过自检和专项质检员检查合格,经施工员、质检员签字认可,并经技术负责人和监理批准后方能隐蔽浇筑。

(2)在砼浇筑前,应认真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模板表面要洁净,木模要充分湿润,模板隔离剂要涂刷均匀,模板安装必须严密,防止漏浆,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使气泡充分排除。

(3)必须做好搅拌站内的出厂取样检验和施工现场的交货取样检验,由施工现场、监理、预拌站三方共同完成。

(4)为了防止砼出现露筋,在砼浇筑前严格控制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有位移等缺陷,保护层厚度应准确,垫块要绑扎牢固;

砼应振捣密实,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5)为防止砼出现蜂窝现象,砼拌合时要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物要均匀,匀质性好,并应严格控制浇筑砼的坍落度,振捣要精心,以确保砼的密实度。

(6)对钢筋密集处应预防出现孔洞;

振捣要采用专用工具、捣固密实。

在构件预留孔洞处应从两侧同时下料。

(7)为防止砼产生裂缝,配制砼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合理的级配,同时,要振捣密实,减少收缩量,提高砼抗裂强度,并要认真及时养护,防止水泥因水化反应失水而产生裂缝。

(8)在浇筑砼前,要认真检查模板的形体和几何尺寸,严防模板支架变形和缩胀。

以防砼结构构件产生缩径现象。

(9)现浇框架结构砼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规范范围内,详下表。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轴线

基础

独立基础

墙、柱、梁

垂直度

层高

全高(H)

H/1000且≤30

标高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3.4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连接和绑扎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工程钢筋使用情况,经察勘现场后决定采用现场加工,在场内设置钢筋加工房。

3.4.1原材料质量要求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杜绝不合格钢材用于本工程。

3.4.2钢筋加工

(1)钢筋制作加工所采用的钢筋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

(2)钢筋加工前应对采用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严禁使用。

(3)钢筋制作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钢筋内净尺寸

(5)钢筋加工前,采用机械调直和人工调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直,使钢筋无局部曲折,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6)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表规定。

Ⅰ级钢筋末端弯钩要求

技术要求

图示号

钢筋末端弯钩

180°

图1

圆弧弯曲直径D

≮2.5d

平直部分长度

≮3d

Ⅱ级钢筋末端弯折要求

钢筋末端弯折

135°

图3

弯曲直径D

≮4d

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作不大于90°

的弯折

图示号

钢筋弯折

≤90°

图2

弯曲直径

≮5d

(7)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外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详《钢筋弯折图》。

(8)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箍筋弯钩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

(9)钢筋成型:

应优先采用机械成型,也可采用手工弯曲。

筋成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弯曲成型时,钢筋必须平放,板子应托平,用力应均匀,不得上下摆动,以免钢筋不在同一平面而发生翘曲。

②成型的钢筋应按不同规格及形状分类、分捆堆放,并应减少翻垛时翘曲变形,钢筋在搬运、堆放时,应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

3.4.3钢筋的连接

(1)钢筋的连接形式及质量要求

①钢筋制作时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接点位置必须符合钢筋加工规范,闪光对焊接头中不得出现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缩颈现象,接头区域裂纹,钢筋表面微熔或烧伤,接头处弯折≯4°

,接头处轴线偏移。

根据对焊接头的数量,按规定在对焊接头中随机切取试件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

②墙、柱钢筋:

采取电渣压力焊连接新技术。

钢筋焊完后,立即敲掉焊渣,对全部焊接接头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4mm,钢筋无烧伤缺陷,接头处弯折≯4°

,接头处轴线偏移≯0.1d和≯2mm,接头处不得出现咬边、未焊合、气孔、焊包下淌现象。

根据焊接接头的数量,按规定在焊接接头中随机切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③钢筋在作业面上的连接采用电弧焊连接。

焊接钢筋应预弯,并使两根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焊接时,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高应平缓过渡,弧坑的填满。

(2)钢筋连接的位置

钢筋的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根钢筋不得超过两个接头。

焊接接头至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d,且不宜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钢筋的接头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焊接点的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小于5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