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3023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肌肉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人们常常根据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情况来测量其智能发育水平。

(4)运动系统保健要点

注意培养学前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包括坐、立、行等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

经常晒太阳,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以及钙、磷等的吸收。

学前儿童的服饰与成人应有区别,要便于骨骼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美观。

二呼吸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泡。

(1)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1.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

①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

学前儿童的鼻泪管较短

②咽学前儿童的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

③喉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学前儿童的声门肌肉也容易疲劳,学前儿童的发音时间不宜过长。

(3)呼吸生理特点

学前儿童的呼吸与成人相比浅而快,因此效率低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4)呼吸系统的保健要点

1.用鼻子呼吸,使空气通过鼻腔,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肺部,并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感冒;

2.掌握擤(xing)鼻涕的正确方法,防止由于鼻腔内压过大,而使细菌进入耳咽管,引发中耳炎;

3.注意保护嗓音,不要长时间唱歌、呼喊,防止声带因过度紧张而肿胀、变厚,感冒、咳嗽时要多饮水;

4.注意培养正确的姿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胸廓及肺的正常发育;

5.尽可能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通风换气,寒冷地区或冬季尤其要注意吸取新鲜空气;

6.进餐时要小心,不高声谈笑,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三循环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1)循环系统的组成

氧气和营养物质

(2)心血管的解剖生理特点

1.心脏

新生儿的心脏约24g,1岁时的心脏为出生时的2倍

心脏发育过程中有两次增快阶段,即2岁以前和青春后期。

2.血管

学前儿童血管相对比成人宽,毛细血管非常丰富,尤其是肺、肾、皮肤等处,血流量大,身体得到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十分充足

3.心率、脉搏

年龄越小,每分钟心率、脉搏次数越多

4.血压

儿童血压比成人低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3)淋巴系统的特点

学前期常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学前期常见的扁桃体肥大往往是生理现象

(4)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1.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期改善学前儿童心肌纤维的收缩性和弹性。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剧烈运动后不要喝大量的水,防止增加心脏负荷;

注意不同体质的儿童在运动中的表现。

2.合理营养,防止贫血,注意摄入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避免过度的或突然的神经刺激,否则将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机能。

4.儿童衣服和鞋袜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

5.应有正常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以利于保护心脏。

四消化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是指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吸收是指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消化管

1.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分

在机能的发育过程中,先发乳牙,而后替换为恒牙。

(1)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

各个牙齿的发育时间虽然不尽相同,但都经过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三个阶段。

婴儿出生时无牙,胎儿时期已经钙化。

乳牙出牙顺序:

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侧切牙、下第一磨牙、上第一磨牙、下尖牙、上尖牙、上第二磨牙、下第二磨牙

自6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一颗恒牙,长在全排乳牙之后,并不与乳牙交换。

7岁-12岁恒牙萌出顺序从前之后(尖牙例外)逐个替换同位乳牙。

12岁左右出第二颗恒牙,17-18岁以后出现第三颗恒磨牙(又称智齿,有人终生不出)

(2)牙齿萌出的特点

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地萌出,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牙同名牙。

(3)乳牙列阶段

儿童时期共有3个牙列阶段,(出生6个月至6岁)乳牙阶段;

(6岁-12岁)混合乳牙列阶段;

(12岁-15岁)恒牙阶段

(4)乳牙的作用及特点

乳牙是学前儿童的咀嚼器官,咀嚼功能的刺激,可以促进颌骨和牙弓的发育。

乳牙列阶段是龋病开始发生和逐年增多的时期

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对于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非常重要。

2.食管

婴儿的食管由于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故容易溢乳。

 

3.胃

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ben)门括约肌不够发达,吮吸时常吸入空气,这些因素均使婴儿容易发生溢乳现象。

4.肠

结肠壁薄,升结肠、直肠与腹后壁的固定较差,因此婴幼儿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

(3)消化腺

1.唾液腺

出生3个月-4个月时,唾液腺分泌量明显增加,但由于婴儿口腔较浅,又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因而出现流涎现象,即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4)消化系统保健要点

1.保持口腔卫生。

2.保护好乳牙。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保持进餐时的愉快情绪,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5.定时排便,防止便秘。

6.孕期要注意营养。

五泌尿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解剖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肾脏

小儿肾脏的储备能力差,调节机制不够成熟,在喂养不当、疾病或应急状态时易出现肾功能紊乱。

年龄越小,肾小管越短,其重吸收和排泄功能越差,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尿浓缩能力越差,大量水负荷时易出现水肿,经常处于负荷过重状态,一旦遇到疾病或应急情况则又容易出现脱水现象。

3.膀胱

婴幼儿膀胱容量较小,贮尿功能差,故年龄越小每日排尿次数越多,以后每次尿量逐渐增多,次数逐渐减少。

(2)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

1.每天为学前儿童供应足够的饮用水,尿液的形成有利于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冲刷。

2.培养婴幼儿定期排尿的习惯,防止尿频和憋尿。

3.保持外阴清洁,无论男女儿童,尽早穿满裆裤;

大便后、睡觉前应清洗,并要注意清洗方式。

4.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六皮肤的发育及保健

(1)皮肤的构造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还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等附属物。

(2)皮肤的生理功能

1.保护功能

2.体温调节功能

3.吸收功能

4.分泌与排泄功能

5.感觉功能

6.代谢功能

(3)皮肤的保健要点

1.为防止尖锐或坚硬的东西损伤皮肤,学前儿童不宜佩戴任何首饰。

2.要根据气温变化、运动量大小等实际情况及时提醒孩子增减衣服。

3.在学前儿童可触及之处,不可放置炉子、开水、菜汤等物。

4.婴幼儿,尤其是婴儿,晒太阳时应尽量将皮肤暴露在温和的阳光下,不要在烈日下暴晒。

5.勤洗澡、洗头,勤剪指(趾)甲,保持皮肤清洁。

6.最好选择宽松、棉质、吸收、柔软的内衣,小男孩裤子不用拉链。

七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

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性的成熟以及免疫力的增强起着很大的作用。

1.脑下垂体

儿童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

(2)内分泌系统的保健要点

1.要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防治碘缺乏病,常食含碘食物,提倡使用加碘盐。

3.不乱服营养品,防止性早熟。

八免疫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免疫室人体与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保持自身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反应,其本质是识别自身、排斥异己。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感染

2.自我稳定

3.免疫监视

(3)免疫作用的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4)免疫系统的保健要点

1.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减少污染源。

2.通过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合理营养等积极有效的方式,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3.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九神经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延髓。

大脑是中枢神经最高级的部分,是思维与意识的器官;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有关;

延髓是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中枢。

(2)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脑的发育

出生时平均脑重370g,6个月时脑重已达700g左右,约为成人脑重的50%;

4岁-6岁时脑重增加到1250g,接近成人脑重的85%-90%。

新生儿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外界的刺激易使其疲劳

小脑的功能主要与运动有关,维持圣体的平衡与协调。

6岁时小脑发育达到成人水平。

2.脊髓的发育

出生时形态结构已较完善,两岁时与成人近似。

随着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发育,这些非条件反射逐渐消失。

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婴幼儿时期,由于神经髓鞘的不成熟,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二传到大脑时,因无髓鞘的隔离,兴奋易于扩散,刺激在无髓鞘神经纤维中传导的速度也较慢,表现为容易兴奋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来刺激反的反应较慢且易于泛化。

十感觉器官的发育及保健

(1)视觉器官

1.视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眼球壁里外共三层。

外层前面是透明的角膜。

角膜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觉任何微小的刺激。

2.视觉器官的发育

学前儿童的眼球较小,眼轴长度相对较短。

学前儿童眼球晶状体的弹性较大,调节范围很广,近点距离很近

(2)听觉器官

1.听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听觉器官即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2.听觉器官的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由于耳郭皮下组织很少,血液循环差,易生冻疮。

学前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的短,管腔宽,位置水平,这样,一方面鼻咽部的细菌容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另一方面鼓室内的脓液也容易进入鼻咽腔。

婴幼儿鼓膜血管与硬脑膜血管相连,中耳的炎症可导致脑膜炎。

学前儿童的听觉较成人敏锐。

(3)感觉器官保健要点

1.讲究科学采光。

用眼时间不能长,多在户外活动,保持正确的作业姿势。

2.注意维生素A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3.保持视觉器官的清洁,不用脏手揉眼,不与他人共用漱洗用具。

4.重视听觉器官的卫生,不用锐利工具挖耳,注意擤鼻涕的正确方法,尽量避免噪音。

5.定期进行感觉器官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通过多种途径,训练感官能力。

第2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生长偏离

生长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能观测到的。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成熟是指机体的生长与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状态。

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

(1)生长发育是由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婴儿期:

从出生到1岁,亦称乳儿期

幼儿前期:

1岁-3岁,亦称托儿所年龄期

幼儿期:

3岁-7岁,亦称幼儿园年龄期

会走路之前必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站立等发育步骤。

(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

(3)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4)每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偏离

(1)体重偏离

1.低体重和消瘦

低体重是指学前儿童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年龄的体重均值数低两个标准以下。

消瘦是指学前儿童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身高的体重均值数低两个标准以下。

2.肥胖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的20%以上,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

95%的肥胖儿为单纯性肥胖

肥胖与家庭及儿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肥胖与儿童活动过少、能量消耗低有关

单纯性肥胖的质量主要是调整饮食和适当增加运动量。

(二)身体矮小

身体矮小(又称侏儒)是指儿童身高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年龄的身高均值低两个标准差以下。

身材矮小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

1.体形正常的身材矮小

遗传性身材矮小

疾病性身材矮小

感情剥夺性身材矮小

2.体形异常的身材矮小

1克汀病(又称呆小症)②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一关于心理卫生的概念

心理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科学

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疾病。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正常

(二)情绪健康,反应适度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机关系融洽

(四)行为和谐统一

(五)性格特征良好

(六)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出现的特点

对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作了归纳,大致分为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学业问题、顽固性不良习惯问题等四类。

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暴躁等倾向

品行问题表现为说谎、偷窃、打架、逃学、攻击性行为

学业问题域学习有关,比如学习困难、上课注意力异乎寻常地不集中,过度活动、不能自控以致影响他人。

顽固性不良习惯,如吮吸手指、咬指甲等

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儿童期恐惧

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对具体事物产生恐惧

有些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对某些概念开始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似懂非懂产生焦虑

儿童期恐惧一般不需进行特殊质量,只要让儿童对恐惧对象增加了解

(二)暴怒发作

(三)攻击性行为

一般讲能引起别人的对立或争斗的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

(四)拒绝上幼儿园(托儿所)

(五)遗尿症

儿童在3岁以偶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在5岁以后扔经常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主排尿,称为遗尿症。

有10%左右是由于器质性疾病造成的遗尿,故称器质性遗尿。

另有90%左右的儿童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暑功能失调所造成的遗尿,称为功能性遗尿。

(六)夜惊及梦游症

夜惊是一种意识朦胧状态,在开始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

(七)口吃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预言节律障碍,它的基本症状是言语系统肌肉的痉挛。

口吃常常发生在2岁-5岁左右

(八)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

学期儿童多动症以教育和心理治疗为主

(九)吮吸手指

矫正吮吸手指这一不良习惯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是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去转移其对手指的注意力,当儿童有进步时,应及时表扬。

(一十)咬指甲癖

纠正咬指甲癖的关键在于消除儿童的紧张心理,而劝戒、惩罚、涂苦药或辣物等均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十一)习惯性阴部摩擦

学前儿童偶有自己摩擦外生殖器,引起面部发红、眼神凝视等不自然的现象

这种不良习惯有时是由于局部的疾病如湿疹、包茎、蛲(nao)虫病以及衣裤太紧等原因引起的局部瘙痒感产生的。

第三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

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

一有关营养的基本概念

营养素是指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从事劳动所需要的热量,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的各种营养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又称产能营养素,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又称非产能营养素。

二学前儿童对热量的需求

为学前儿童提供合理而适宜的热量是保证其身体健康的必要前提

学前儿童对热量的需求包括五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消耗热量

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的情况下,在气温为20℃-25℃的适宜环境中,为维持体温、肌张力和内脏生理活动的代谢过程所需要的热量。

(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消耗热量

(三)儿童运动消耗热量

(四)生长发育消耗热量

(五)排泄消耗热量

三产能营养素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合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学前儿童不仅需要蛋白质补充损耗,而且还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故所需蛋白质数量相对较多。

(2)调解生理功能

(3)供给热能

蛋白质不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

一种是必需氨基酸,另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内各种各样的蛋白质是通过氨基酸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或营养价值不同的食物合理搭配、混合食用,使食物蛋白质之间相互补偿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使其比例接近理想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蛋白质的种类

完全蛋白质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相互之间的比例适当,数量充足

半完全蛋白质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相互之间的比例不适当,数量不足

不完全蛋白质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

3.蛋白质的来源和供给量

瘦肉、鱼、奶、蛋四类食物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动物性食物的的蛋白质与豆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且比例适当,因此又称之为优质蛋白。

学前儿童由蛋白质所供给的热量约占每日总热量的8%-15%。

为了满足机体生长的需要,每日摄取的蛋白质最好有一半是优质蛋白。

(二)脂肪

1.脂肪的生理功能

(1)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供给热能

(3)提供必需脂肪酸

(4)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冰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保护机体组织和器官

(6)防止散热

2.脂肪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是植物油类

脂肪摄入过多也会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危害,不仅导致儿童消化差,大便多而且会为以后的动脉粥样硬化埋下隐患。

(三)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产生热能

(2)构成细胞和组织

(3)解毒作用

(4)膳食纤维对胃肠的保护作用

2.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块根类

蔬菜和水果是纤维素和果胶的主要来源

婴儿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最初体重增长十分迅速,但因蛋白质相对供应不足,故易出现面色苍白,血浆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降低,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四非产能营养素

(一)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所必须的一类营养素。

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在体内合成的量不足,因此必须由外界供应。

维生素不是热能来源,也不构成机体组织,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与酶有密切关系

1.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是:

溶解于脂肪及脂肪溶剂中,可储存体内,排泄缓慢,无需每日供应,缺乏后症状出现较迟,但过量摄入易中毒。

(1)维生素A

维生素A与视蛋白结合成的视紫红质,为暗光中视觉所必须。

维生素A缺乏时可妨碍视紫红质的合成,从而导致夜盲。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以动物肝脏含量最丰富

维生素A的需要量与儿童的生长成正比

摄入过量鱼肝油或注射维生素A3000000IU可导致机体维生素A中毒

(2)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对骨骼的生成极为重要

婴儿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

通过正常膳食和接触阳光,成人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3)维生素E

维生素E缺乏时可导致新生儿溶血增加。

(4)维生素K

维生素K能够刺激凝血酶原的形成,使凝血作用得以顺利进行。

新生儿出血症往往就是因为新生儿肠道内细菌甚少,合成的维生素K不足,导致凝血失常而出现出血。

2.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1的缺乏可导致消化、神经和心血管诸系统的功能紊乱。

维生素B1缺乏症即脚气病,表现为容易疲乏,四肢无力,肌肉萎缩,感觉迟钝,甚至心力衰竭。

(2)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缺乏症表现为口角糜烂,阴囊发炎,角膜溃疡生长停滞。

(3)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

维生素PP缺乏可导致癞皮病,表现症状为皮炎、腹泻、精神抑郁。

(4)维生素B6

婴儿缺乏维生素B6会躁动不安,发生惊厥。

(5)叶酸

缺乏叶酸,可造成DNA合成障碍,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7)维生素C(抗坏血酸)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

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坏血症

(2)无机盐

1.钙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由于种种原因,人体不容易吸收钙,通常只能吸收20%-30%

钙的吸收率与机体对钙的需要量成正比,学前儿童、孕妇和乳母等对钙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吸收率可达50%。

奶和奶制品不仅是食物中钙的最好来源,也是最有利于学前儿童吸收的钙源。

2.铁

铁缺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导致贫血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乳类中含量较缺乏

蛋中dev铁吸收率较低,但由于含量丰富,仍然不失为学前儿童尤其是婴儿的重要的铁来源。

3.锌

头发中的含锌量可以反映膳食中锌的长期供给量。

缺锌儿童可有异食癖,表现为喜食泥土、纸张、煤渣等异物。

4.碘

碘缺乏时,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肿大。

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素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