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docx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
诸甲亭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
(一)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
教师道德主要是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的。
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
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的表现。
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这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
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上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因为如此,人民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和赞扬。
人们把教师比喻为用知识雨露浇灌幼苗并使之茁壮成长的“园丁”;比做吐尽最后一口洁白明净的纤丝,一心一意为人类谋幸福的“春蚕”;还比做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照亮了青少年心灵的“红烛”。
如果说科学、技术事业及其他事业需要有人梯,那么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就是这部人梯的最初几级;人们常常赞美大厦的高大、壮观、但却忽略了根基,没有大厦的根基,大厦就会倒塌,而且根本不会有大厦。
这“园丁”、“春蚕”、“红烛”、“根基”、“人梯”,就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种热爱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师德情感的表现。
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国古代早有“师表”的提法。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
孔子作为教师,能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绝非偶然,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而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
孔子从事教育的一生,也正是“以身立教”的一生。
他热爱教育,倡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举止、语言的修养,也很重视教育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
正因为如此,孔子受到他的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也受到后世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
在儿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师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
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
学生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
所以要塑造下一代的心灵,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确实成为学生的表率。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民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
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
每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
南京市特级教师斯霞说得好,“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使学生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
”每位人民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⑶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师道规范。
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因此,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
何谓爱呢?
所谓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是主体之间诚挚而亲密的感情联系。
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需要诉诸理智和感情,这种理智感情的联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尊重是热爱的根据,热爱是尊重的表现;没有尊重便没有热爱,没有热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
这种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对未来所表示的关注和寄托。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孤立地看,是师生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热爱,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表现。
责任感和良心,促使教师体验到自己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是受社会的委托,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的设计标准,能履行社会职能的人。
只有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才是发自内心的和诚挚的。
爱的感情是某种需要特别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积极体验。
学生都有对爱的本能要求,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及社会的热爱;当教师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时,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成才。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不断深入的活动。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严格并不等于惩罚,教师对学生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自己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
诲人不倦,就是教育学生要特别耐心,全心全意培养他们,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甘当一辈子人梯,使学生真正成才,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然,坚持正面教育并非迁就落后,姑息错误,而是要向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热爱学生,更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
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无类”,意思就是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
好的学生要教育要爱护,差的学生同样要教育要爱护,绝不能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
对于差生,不但不能嫌弃和歧视,反而更应倍加爱护,对他们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实践说明,差生是可以教育好的。
⑷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是处理教师与教学劳动关系中的教师道德规范。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决不单纯是个业务问题,而是个社会道德责任问题。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把精通业务的要求看作是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古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些都是颇有道理的。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因此每个人民教师都必须勤奋学习,精通本行业务,要有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
人民教师不仅应当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精通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坚持边教边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要加厚基础,做到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邻学科,使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胜任其本职工作。
尤其是我们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增加,每个教师要勇于进取,勇于攀登,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另外,精通业务,严谨治学,还要求教师提高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而不厌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是人民教师的又一美德。
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就是鼓励教师要博采众长,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从总的方面来看,教师的知识和才能当然要高于学生,但是在某一点或某个问题上,学生有独到见解,甚至比老师高明,这也是正常现象。
遇此情况,教师应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这是高尚师德的又一体现。
⑸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一般说来,教师的工作既较多地表现为个人的劳动,但同时又是一种集体的活动。
整个教育过程既凝结着个人劳动的智慧,又反映了整体劳动的力量。
教师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每个教师既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即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新旧老师之间,教师与其他教辅人员之间的关系等等。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教师的和集体力量,应该提倡在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良好道德风气,同一学科的教师,可能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教学时间有长有短,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这是正常现象。
同事之间有实际差别,这是客观存在。
特别是同一学科的教师,要从教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出发,不要拆台,互不服气,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提高。
同事之间真诚相待。
在教师之间还要提倡:
有教学资料,公之于众,大家使用,不搞资料保密;有教学经验,及时交流,切磋琢磨,不搞知识私有;有意见分歧,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不要互相攻击。
在新老教师之间要提倡: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尊互敬,不搞文人相轻。
一般说来,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情操高尚,青年教师要向老年教师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敢冲敢闯、上进心强,老教师也要学习青年教师的这些长处,对他们要关怀爱护,精心培养,切勿求全责备,埋没人才。
同样,在教育过程中,搞好教师与领导、工人、干部、教辅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教师与领导之间要提倡:
教师应尊重领导,服从领导;领导应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师,不要互相瞧不起,互相攻击。
在教师与工人、干部、教辅人员之间要提倡:
教师应尊重工人、干部、教辅人员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人格,学校职工要尊敬教师,以教学为中心搞好本职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便的条件。
总之,教师与职工之间应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形成“团结协作,勉励共进”的校风。
互相学习,团结协作,搞好教师同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昌盛,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广大人民教师一定要奋发向上,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
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4.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场坚定,旗帜鲜明。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
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5.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6.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
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7.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要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8.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9.强化师德教育。
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
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
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
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立合大学,都要适应新的要求,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环节。
要把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10.加强师德宣传。
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在三年一次全国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中,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师德典型重点宣传和优秀教师报告团活动,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举办师德论坛,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
11.严格考核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2.加强制度建设。
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
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13.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
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教育部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国师德建设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等教师行业组织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5.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
高校要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开展一次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在此基础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五)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根据全国整规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现就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二、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诚信教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一)在诚实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二)在守信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三)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