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鄙”本义是“边邑”,那么,“边邑”之人大多是“粗俗、未开化”之人;
既然是“未开化”,肯定是“鄙陋、见识短浅”之人,“见识短浅之人”一般要被人“轻视、看不起”。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指出哪个义项是其本义,各义项间有什么联系。
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史记·
魏公子列传》)台阶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授官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清理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清除,废除,除掉,去掉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过去,逝去
“除”的本义是“台阶”,“除”是形声字,左形右声,“
”放左边,与“小土堆”有关。
“除”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
“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义;
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2.因文定义,语境推敲
一个实词虽有多个义项,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在具体、确定的语境中只有一种含义。
因此,完全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都能成为确定其含义的钥匙。
边练边悟1
(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墨者有巨子腹
,居秦。
其子杀人,秦惠王令吏弗诛。
腹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
去私》)( )
A.忍耐B.容忍
C.对……狠心D.抑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忍所私以行大义”的意思是墨学大师腹
忍痛杀掉自己的儿子来推行大义。
这里的“忍”是“忍痛”“对……狠心”的意思。
②祜(指传主羊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晋书·
羊祜传》)( )
A.侵占B.侵犯
C.侵害D.侵袭
答案 A
解析 “侵占”侧重入侵后占有对方财富、土地的结果。
羊祜带兵至吴国境内,割下吴国的稻谷当作军粮,且事后“送绢偿之”,只能是临时的“占有”。
(2)解释下列文段中“安”字的意思。
①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宋史·
曾公亮传》)安心
②羊祜,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晋书·
羊祜传》)。
安抚、安慰,使……安顿
类义词(一义多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
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
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
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
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
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
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
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
假、行、权、摄、署。
⑨表示“等到”的有:
及、至、逮、迨、洎。
二、古今异义实词
1.把握“异义”类型,记“异”不记“同”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六种。
①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②词义缩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
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③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④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
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⑤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强。
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⑥感情色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
今义是“迎合”,贬义。
学习古今异义词,要特别注意其“异”义,记“异”不记“同”。
试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差异类型。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
黄河
今义:
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词义变化类型:
词义扩大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属
黄金
词义缩小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外交使节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词义转移
(4)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重金收买
购买
词义弱化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仇恨,怀恨
埋怨,责备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遗憾,不满
词义强化
(7)先帝不以臣卑鄙
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表示(语言、行为)恶劣或不道德,贬义词
感情色彩变化
2.特别关注古今同形而异义的双音节词
文言实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实词则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居多数。
学习古今异义词,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实词误以为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实词。
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实词,如果用现今的词义去解释,就会出错。
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中的“妻子”是两个单音实词,指“妻子和儿女”,而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是一个双音实词,指“丈夫的配偶”。
请判断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否是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实词。
如果不是,请解释其义。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不是,指突然爆发出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不是,指祖辈与父辈
③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不是,指那实际上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不是,指报告申诉
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至于”不是,指“来到”;
“颜色”不是,指“脸色,面容”;
“憔悴”是双音实词;
“形容”不是,指“形体,容貌”;
“枯槁”是双音实词
(2)不要盲目把文言的一个双音实词拆成两个单音实词来解释。
文言中的双音实词有两种情况:
一是同义的双音实词(有的叫同义复词),如“庠序”,又如上面第⑤句中的“憔悴”“枯槁”等;
二是偏义的双音实词,即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
应如何掌握呢?
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
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
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①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析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
A项出入:
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
B项种果树的地方叫“园”,种蔬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偏指“园”。
C项婚姻:
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
D项存亡:
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面临的艰难形势。
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种用法。
②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案 D
解析 “异同”是偏义复词,偏指“异”。
反训词
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三、活用实词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结合语义和语法结构,掌握其活用特点和规律。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
主要有:
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
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草、露、日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
(5)而相如廷叱之:
廷
(6)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
(7)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
规律和特点:
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欲”“得”“能”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
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
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
⑤君子不齿:
齿
名词前面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
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
雨
④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十步
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
军
②鹪鹩巢于深林:
巢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
道路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质
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
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级
④策之不以其道:
策
⑤填然鼓之:
鼓
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衣、怀
②道海安、如皋:
道
③大楚兴,陈胜王:
④范增数目项王:
目
⑤籍吏民,封府库:
籍
两个名词连用(或者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
②缇骑按剑而前:
前
③客逾庖而宴:
宴
④顺流而东也:
东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梦
“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一般不能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连接的是动词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畜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进退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
(5)而其见愈奇:
见
(6)不敢复有株治:
株治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
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
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翻译时应补出中心词(名词),以形容词作宾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长,年少年长之人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贤,贤能
(3)此其志不在小:
小,小的方面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正,正道
(5)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才俊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第一个“圣”,圣人;
第一个“愚”,愚人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该形容词活用,如
(1)(6);
当形容词用在“其”“之”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或者前面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则秦未可亲也:
亲,亲近
(2)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
(3)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变白,显出白色
(4)素善留侯张良:
善,同……交好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
弱,变得弱小
(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宽容
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它活用为动词,如(4)(6);
当形容词放在了能愿动词后,它活用为动词,如
(1)
(2);
当形容词放在了副词(时间副词或否定副词)后,它活用为动词,如(3)(5)。
(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词类活用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1)看动作的施动者。
如果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发出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那就是使动用法;
如果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总之,动作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那就是意动用法。
(2)看动作与事实的关系。
当动作已成为事实或即将成为事实时,便构成使动用法;
当其为内心感受、规划想法等主观认识,并没有形成客观事实时,便为意动用法。
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是已成为事实的动作,所以它是使动用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它是意动用法。
(1)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
④窜梁鸿于海曲:
窜
当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动词一般活用为使动用法。
(2)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形容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
②大王必欲急臣:
急
③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终
④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劳、苦
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第一个“封”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
④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肉
当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名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4)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形容词、名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襟、带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齐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后
当形容词、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动用词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例如: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哀:
为……哀叹)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死:
为……而死)
四、通假字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
这两个条件是:
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
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边练边悟2
阅读下面的文段,试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建元六年,安国(指传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
大行王恢议曰: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安国曰:
“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且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于是上许和亲。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答案 ①“倍”通“背”,违背。
②“罢”通“疲”,疲劳。
③“敝”通“弊”,害处。
高考不仅考查120个常见实词,还考查许多陌生、疑难的实词的含义,以及常见实词的不常用含义。
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
推断有方法技巧,掌握主要的推断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1.字形推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如“樯橹”,“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
“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利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看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地
(3)生而眇者不识日:
眼盲
(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
买进粮食
2.字音推断法(也叫通假推断法)(见前面“四、通假字”)
3.邻字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近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实词的词义。
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
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咨询”。
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一个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词义。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
“臧”与“否”反义,意为“善”。
这种邻字推断法在翻译中运用较广。
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译句“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中“谠”是个难字,这时可利用邻字“忠”字推断出“忠实”之义。
利用邻字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
王梁传》)与“宽”同义,宽恕
(2)百姓怨望而河内叛矣(《过秦论》)与“怨”同义,怨恨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与“拔”同义,提拔
(4)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润州谢上表》)与“乱”反义,安定
(5)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
秋水》)与“消”反义,生长
(6)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与“短”反义,长
(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
常林传》)与“幼”同义,年幼
(8)益跅(tuò
)弛,不问生产,遂大困。
寻死富阳(《周维城传》)与“弛”同义,放纵
(9)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颜氏家训》)与“劾”同义,检举、告发
4.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