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1047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体系上网范例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原生动物门Protozoa

2、多孔动物门Porifera

2.1钙质海绵纲Calcarea

3、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3.1水螅纲Hydrozoa

6、环节动物门Annelida

多毛纲Polychaeta

6.1多毛类分科检索(依Fauchald1977,改写)

沙蚕科Nereididae

口前叶犁形或卵圆形,具4个眼、0~2根前触手、2个分节触角;

围口节3~4对触须。

吻能外翻,具1对大颚。

前2对疣足单叶型,余为双叶型,刚毛刺状或镰刀形。

真齿沙蚕NereisneoneathesHariman(图2-034)体由85个体节组成。

口前叶前部两侧内凹,前端着生指状触手,有2个大的瓶状触角;

2对眼在口前叶后半部呈梯形排列。

刚毛齿刺状。

栖息在潮间带岩岸的碎壳、砾石中。

分布于黄海和东海沿岸。

日本沙蚕NereisjaponicaIzuka(图2-035)体长略扁平,前端短,后部渐细;

环节90~120个,宽7~8mm。

雌体背深绿色,腹面黄绿色;

雄体背浅黄绿色,腹面粉红色。

口前叶有2个触手、2个短而粗大的触角、2对黑色眼点,围口节触须4对。

吻粗大,顶端有2枚黑色颚。

疣足双肢型,基部深粉红色,有背须和腹须,刚毛复型。

背中线红色,背血管显着。

体末端有一对肛须,肛节简单且短。

栖息于沿海潮间带沙滩,善于游泳。

分布于青岛、烟台等地。

环唇沙蚕CheilonereiscyclurusHarrington(图2-036)

9、软体动物门Mollusca

9.1双神经纲(多板纲)Polyplacophora

9.1.1 多板纲分科检索

9.2腹足纲Gastropoda

9.2.1肺螺亚纲Pulmonta基眼目Basommatophora

菊花螺科Siphonariidae

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ijaponicaDonovan(图2-061)外形和生态酷似青螺、嫁虫戚。

壳灰褐、边缘带黄,壳内面深褐黑色,贝壳较高,壳顶位于壳的中央,笠状,略呈螺旋形而向前下方倾斜,边缘卵圆形、不平。

壳表放射肋粗而显着,粗肋线间有细肋线,同心形生长线细微。

9.2.2.2常见原始腹足目软体动物

鲍科Haliotidae

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图2-062)又名盘大鲍。

壳卵圆形耳状,扁而阔大。

壳螺层3级,急剧增大,几乎全由膨大的体螺层组成,壳塔低小,略隆。

壳左侧有一列20~30个圆形孔,最后3~5个开口为壳水孔,是外套触手伸出的孔道。

壳表面粗糙,灰褐色或棕褐色;

内面白色,平滑,具美丽的珍珠光泽。

壳口卵圆形,几乎与体螺层等大,无壳盖。

爬行生活于潮下带浅海礁石海底。

辽宁、山东和福建等地养殖贝类,市场有售。

分布于北方沿海。

9.4.2.2常见异柱目软体动物

不等蛤科Anomiidae

中国金蛤AnomialischkeiDautzenbergetFischer(图2-093)又称李氏金蛤、中国不等蛤。

壳近圆形,两壳不等也不对称。

左壳突起,位于上方,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边缘具有纵褶和小突起;

橘红色具云母状光泽。

右壳薄而平,稍凹陷,表面光滑,颜色较淡。

壳背方中央有一长椭圆形的足丝孔。

足丝较短,呈圆柱状,石灰质硬化。

壳内面颜色淡褐色,有珍珠光泽。

用足丝固着生活于浅海岩礁上,多与牡蛎、藤壶、海鞘固着在一起。

分布于中国各地沿海,北方沿海常见。

贻贝科Mytilidae

黑偏顶蛤VolsellaatrataLischke(图2-094)俗称海荞麦。

略呈三角形,较小。

壳顶微偏向背缘,腹缘略弯,背缘弓形。

壳表面黑色,壳顶多为白或粉红色。

壳内面蓝色,具珍珠光泽。

足丝淡黄色,细软。

栖息于潮间带中潮区,用足丝吸着于岩石上,与牡蛎、藤壶等为邻,有的在岩石上重叠、堆积。

分布广、数量多,分布于北方沿海,较为常见。

紫贻贝MytilusedulitsLinne(图2-095)俗称海红、壳菜。

壳楔形,壳顶位于壳之最前端,壳前端尖细,后端较宽,腹缘略直,背缘弓形。

壳顶前方具明显的小月面。

壳表黑褐色,生长线细而明显。

壳内面灰白色而边缘部为蓝色。

足丝极细,淡黄色。

栖息在低潮线附近,用足丝固着于岩礁等物体上。

干制品称淡菜,是食用养殖贝类。

分布于中国北方沿海;

大连、烟台、龙须岛、青岛等地常见。

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Gould

10、节肢动物门Arthropda

10.1软甲纲Malacostraca(甲壳纲Crustacea)

10.1.1糠虾目Mysidacea

糠虾科Mysidae

糠虾体长,透明。

头胸甲薄而软,有额板。

复眼具柄。

腹肢退化。

双枝型胸肢前2对为颚足,6对步足。

雌虾后部胸肢形成孵卵片;

雄性第1对触角具感觉毛,第2对具鳞片,最后1对步足间有柱状交接器。

栖息在近海区,白天近海底、夜间近水上层活动。

长额刺糠虾Acanjhomysislongirostris(图2-134)

10.1.4D.2短尾派Brachyura方额亚派Brachyrhyncha甲壳动物

梭子蟹科Portunidae

日本虫寻Charybdisjaponica(图2-159)体长约50mm,宽约70mm,体背有青、绿、棕等色。

头胸甲横卵圆形,前胃区1条颗粒横脊短,中胃区长,后胃区有2条短脊;

前侧缘有6个齿,额缘6齿。

螯足绿色,两指外侧紫红色。

栖息于底质为软泥或细沙碎壳低潮线区,生活在潮间带有水草的岩石下,为重要食用蟹类。

分布于各地沿海。

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rberculatusMiers(图2-160)头胸甲梭形,前侧缘有9个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大而向左右突出;

额具3齿。

头胸甲茶绿色,具紫红色斑,有3个隆起。

螯肢强大,长节内缘具4棘。

栖息于20~30m浅海泥沙海底,夜间活动。

为重要食用蟹类。

分布于中国各地沿海。

方蟹科Grapsidae

绒毛近方蟹HemigrapsuspenicillatusDeHaan(图2-161)

14.1.2常见海星纲棘皮动物

海盘车科Asteriidae

海盘车AsteriasrollestonBell(图2-193)体形扁,体盘略宽,5条腕呈五角形。

腕末端变细翘起。

反口面蓝紫色,棘、钳棘为浅黄到黄褐色;

口面为浅黄色或黄褐色。

栖息在潮间带泥沙质或砂砾底。

分布大连、烟台、青岛等地沿海。

海燕科Asterinidae

第5节海滨常见脊椎动物

1、海洋软骨鱼类

1.1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4、常见海洋鸟类

4.1常见海洋鸟类分目检索

1.脚适于游泳,蹼较发达,鼻呈管状................................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脚适于游泳,蹼较发达,鼻不呈管状...................................................2

2.翅形尖长,尾羽正常.................................................鸥形目Lariformes

向前三趾间均具蹼膜.................................................潜鸟目Gaviiformes

4.2常见海洋鸟类

4.2.1鸥形目Lariformes

鸥科Laridae

银鸥Larusargentatus(图2-264)俗称鱼鹰子、红脚鲱鸥、叼鱼郎。

体型较大。

嘴黄色,下嘴基部红色或黑色。

头颈白色,背、腰深灰色,肩羽具宽阔的白色羽端;

初级飞羽褐黑色,端部白色;

尾和下体白色。

脚淡红色。

5、哺乳纲Mammalia

5.1常见海洋哺乳动物分目检索

同型齿或无齿;

呼吸孔位于头顶;

多数具背鳍;

乳头腹位………………………………鲸目Cetacea

多为异型齿,呼吸孔在吻前端;

无背鳍;

乳头胸位………………………………………海牛目Sirenia

5.2常见海洋哺乳动物

5.2.1鲸目 Cetacea

体型似鱼,颈部不明显。

毛退化,仅嘴周围留有感觉毛。

前肢鳍状,后肢缺少,尾鳍水平或垂直,鳍由结缔组织支持,外耳壳缺。

鼻孔(喷水孔)开口于头顶,具活瓣。

须鲸科Balaenopteridae

小须鲸BalaenopteraacutorostrataLacepede(图2-272)

第3章淡水湿地动物实习

第2节淡水水域常见无脊椎动物

1.1纤毛纲Ciliata

第3节淡水湿地常见脊椎动物

1、淡水鱼类

2、两栖纲Amphibia

2.1无尾目Anura

2.1.1两栖类常见科检索

4、淡水湿地常见鸟类

4.1淡水常见鸟类的野外鉴别及分目检索

4.1.1淡水鸟类的野外鉴别

4.2.3.2常见鹳形目鸟类

鹭科Ardeidae

苍鹭ArdeacinereaLinnaeus(图3-142)俗称灰鹭、青庄、老等。

头颈白,头侧及枕部黑色,上体苍灰,下体白,前颈下部有黑纵纹。

前胸两侧各有一块大紫黑斑。

飞翔时头颈缩成”Z”形,两腿向后伸直,两翅扇动缓慢。

常单腿立于浅水中,多见于沼泽、湖边、海岸浅滩。

遍布全国。

大白鹭EgrettaalbaLinnaeus(图3-143)

第4章陆地动物实习

陆地实习环境指的是离水域较远的那些地方,如草原及森林、山地丘陵等环境类型,在不同的环境类型中生活着各种不同的动物类群。

那里是了解自然、研究生态规律和进行集中或分散进行远程和近郊野外实习的好去处。

第2节常见陆生无脊椎动物

1、常见蛛形纲(Archnida)动物

1.1蝎目Scorpionida

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图4-001)尾节上纵沟形状似问荆的茎,故称问荆蝎。

成体黑褐色,腹面浅黄色,幼蝎暗青色。

体长约60mm,外骨骼高度骨化。

具头胸甲,头胸和前腹部扁平呈长椭圆形,腹部分节,前腹部宽(7节),后腹部狭长(5节)。

第1、2对附肢有螯,脚须强大。

体末端具基部球形、端部针状的尾刺。

腹部附肢退化,第1对附肢愈合成生殖板,第二对特化为栉状器。

卵胎生。

栖于干旱地区的石块下,捕食小动物。

药用动物,毒腺分泌神经毒素,可致猎物于非命,已被饲养。

分布于各地丘陵山区。

1.2蜘蛛目Araneae

3、昆虫纲

3.1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

依翅的有无、变态类型、口器构造、触角形状、附节特征等,昆虫分类有不同的系统。

2个亚纲、34目分类系统各目主要特征简介如下。

3.2常见昆虫纲动物

3.2.1蜻蜓目Odonata

体细长。

触角短、刚毛状。

咀嚼式口器。

翅膜质,翅脉多,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

幼虫水生。

半变态。

如蜻蜓、豆娘等。

大蜓科Cordulegasteridae

成虫大型,体黑,粗壮,具宽彩色条纹。

复眼接近或接触。

生活在山谷溪流间。

双斑圆臀大蜓AnotogasterkuchenbeiseriFoerster(图4-010)

3.2.4直翅目Orthoptera

体型粗壮。

触角短,丝状或剑状。

前胸背板发达,常盖住中胸背板。

前翅为覆翅,革质;

后翅膜质。

跗节3节,爪间有垫;

后足多为跳跃足。

蝗科Acridiidae

触角较体短,丝状或剑状。

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

跗节3节,爪间有中垫。

日本黄脊蝗PatangajaponicaI.Bolivar(图4-023)

3.2.9鞘翅目Coleoptera

体坚硬。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如金龟子、瓢虫、叶甲等通称甲虫。

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

体大型。

体色有黑、褐、蓝、绿等色。

触角鳃叶部3~7节,腹末2节外露。

上唇骨化,外露。

后足胫节端距接近,爪对称。

3.2.10鳞翅目Lepidoptera

虹吸式口器。

体、翅具鳞片。

如蛾、蝶类,其飞翔、觅食活动有助于植物授粉,幼虫期是取食生长期,为害虫期,危害方式多样,蚕类则具有经济价值。

蝙蝠蛾科Hepialidae

前后翅脉相同,前翅后缘有指状翅轭,细长。

触角极短,雌性念珠状,雄性栉齿状。

蝙蝠蛾PhassusexcrescensButler(图4-136)

3.2.11膜翅目Hymenoptera

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

翅膜质,后翅小,前缘有小钩与前翅相连,翅脉变异大,雌虫产卵器发达。

如蜂、蚁等。

叶蜂科Tenthredinidae

丝状触角7~10节,第3节较长。

前翅有缘室2个。

前足胫节有2端距。

小麦叶蜂DolerustriticiChu(图4-185)体阔无腹柄,长8~9.8mm。

黑色,但前胸背板、中胸盾片及侧板、翅基片等处赤褐色,后胸背面两侧各有1个白色小斑。

雌虫触角较腹部短,雄虫与腹部相等。

前翅具翅痣,翅室多。

前足胫节尖端具2距。

危害小麦。

分布于各小麦产区。

梨叶蜂CallroamatsumotonisHarukawa(图4-186)

第3节常见陆生脊椎动物

1、常见陆生爬行动物

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

1.1常见蜥蜴类分科检索

1.头顶有对称排列大鳞,有活动眼睑...................................................2

头顶无对称排列大鳞,无活动眼睑.....................................壁虎科Gekkonidae

2.有股窝或鼠蹊窝,腹鳞近方形.........................................蜥蜴科Lacertidae

无股窝或鼠蹊窝,腹鳞近圆形.........................................石龙子科Scincidae

1.2常见蜥蜴类爬行动物

蜥蜴科Lacertidae

丽斑麻蜥EremiasargusPeteers(图4-214)全长约15cm。

鼓膜裸露。

头被对称大鳞。

体背粒鳞,暗青褐色,有12~l6列具黑环黄圆斑,四肢也有此斑;

雄性圆斑清晰、腹面橘红色,雌体圆斑不清晰,腹面白色。

肩前有皮肤皱褶形成领围;

腹面平滑,鳞大,斜向中线排列。

后肢有股窝8~12个,两列股窝在肛前有6~l2枚鳞片相隔。

2.2.8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佛法僧科Coraciidae

三宝鸟EurystomusorientalisLinnaeus(图4-241)头至颈黑褐色,全身蓝绿色,翅上有显着淡蓝色横斑。

颏黑色,喉和胸黑色沾蓝色,具钴蓝色羽干纹,其余下体蓝绿色。

嘴和脚朱红色。

尾黑缀有蓝色。

喜栖高大树梢上,常在天空中翻飞捕食,边飞边叫。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

戴胜科Upupidae

戴胜UpupaepopsLinnaeus(图4-242)头颈部棕红色,能伸展呈扇形的长羽冠具黑端斑。

嘴长向下弯曲。

腰白色,翅、尾黑具白色横斑;

飞行波浪状,白斑明显。

栖息活动于农田、荒地和林缘。

遍布全国各地。

2.2.9鴷形目Piciformes

啄木鸟科Picidae

2.2.10雀形目Passeriformes

百灵科A1audidae

云雀AlaudaarvensisLinnaeus(图4-246)体较麻雀大。

短羽冠竖起时才能看到。

上体砂棕色,具暗黑褐色羽干纵纹。

腹面色淡,最外侧尾羽白色。

栖息于开阔平原;

骤然垂直起飞螺旋形直冲云霄,扇翅几次后挟翅一次,且飞且鸣,然后直落地面。

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区。

燕科Hirundinidae

家燕HirundorusticaLinnaeus(图4-247)俗称燕子。

上体蓝黑色呈金属光泽。

前额深栗色,颌、喉栗红色。

腹白无斑纹。

尾深叉状。

常迅速急转弯飞翔,用泥营巢于屋檐下。

夏季遍布全国各地。

金腰燕HirundodauricaLinnaeus(图4-248)眼后上方至颈侧栗黄色。

头后杂以栗黄色。

上体蓝黑,腰具显着栗黄色横带斑;

下体棕白色,杂黑纵纹。

栖息于山间村落和城镇。

多在天花板下营袋状巢。

夏季几乎遍布全国。

鹡鸰科Motacillidae

白鹡鸰MotacillaalbaLinnaeus(图4-249)

3.2常见哺乳动物

3.2.1食虫目Insectivora

猬科Erinaceidae

普通刺猬ErinaceuseuropaeusLinnaeus(图4-292)嘴尖,耳短。

头顶棘刺略向两侧分裂。

体背密生棕白相间硬棘刺;

腹部有白针毛,无棘刺。

足爪较长。

活动于灌丛、市郊及村落附近,遇惊时,体卷曲为棘球状。

以昆虫等小动物为食。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等东部省区。

鼹科Talpidae

麝鼹Scaptochirusmoschatus(图4-293)体长达130mm。

头小吻细长;

耳壳缺失;

眼退化。

背部毛色为深灰棕色,腹毛棕灰色;

毛皮绒状,疏而短。

前肢短健,足掌宽大向外翻转。

穴居;

以甲虫及其幼虫为食。

广布于山东、冀、晋、陕、甘及内蒙东部。

3.2.2翼手目Chiroptera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