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060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

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完善法律体系;

整顿和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多方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措施建议。

1.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首先对于国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

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

3、讨论法。

与导师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2中小企业融资概述及现状

2.1中小企业概念

2.1.1划分标准

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

(九)住宿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十)餐饮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1.2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3、中小企业是促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4、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

5、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

6、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7、中小企业能够更有效、更经常地利用地方性的资源

2.2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2.2.1融资定义

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资金的来源)和融出(资金的运用)。

狭义的融资只指资金的融入。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

2.2.2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的融资方式可从融资主体区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可以区分为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从企业获得资金性质上讲,也就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源融资是企业依靠自有财产投入来满足发展及投资需求。

在企业部通过自有资金、留存收益、折旧计提、闲置资产变现、应收账款转让、国家资金扶持(减免税及国家补贴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

它是企业原始积累的主要部分,形成于企业部,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等特点,是企业融资时最先考虑的方式,也是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源融资的数量多少,主要取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

在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除了国家扶持资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究竟有多少源融资很难准确核算,但源融资对于企业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资产负债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

在企业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中小企业自然将目光投向外部,向外部筹集资金,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它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等特点。

与源融资相比,虽然外源融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但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外源融资将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容。

  一个新企业的建立初期主要依靠源融资,当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则可以利用外源融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当企业资产规模、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往往会通过融资成本的比较选择一种更高层次的源融资方式。

就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者的关系来说,当一个企业的投资总规模超过企业所有者股权和源融资时,就必须从市场融入资金,进行外源融资。

源融资是企业最基本的融资方式,企业之所以可以进行外源融资,取决于企业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

外源融资则是企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的融资方式,它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实际的经营效益水平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层次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资金的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债券或股票)直接形成债权股权关系的金融行为。

直接融资可以是股权融资,也可以是债权融资。

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是直接的股权融资,而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企业债券是直接的债权融资。

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直接面对最终的出资人,资金通过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金融市场直接流入企业。

  间接融资则是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中介机构获得资金的融资行为。

间接融资中最为常见的是商业银行贷款,即储户的剩余资金通过银行贷给企业,银行在中间扮演了典型的中介金融机构的角色。

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融资行为。

3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存在问题

3.1.1融资渠道狭窄,成本高

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是有区别的。

不是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都难,许多资信状况好、资产收益率高、经营规、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他们往往是银行竞相追逐的大客户,同时也有可能获得直接融资,因此企业资金问题并不紧。

真正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是具有一定市场前景,但资金负债率偏高,部管理不甚完善,信用状况不理想的,银行部门在对其贷款时存在顾虑,直接融资渠道仍然狭窄。

这部分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目前对资金困难的呼声最高,他们既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也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得到资金支持,可能会发展壮大。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不同。

发达地区各项制度相对健全、资金回报率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效益较好、融资相对容易,相反,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才是最为突出的,是尤其值得关注,也是最急需解决的。

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是关键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仅是贷款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社会各界纷纷指责银行,批评银行“惜贷、慎贷、恐贷,似乎就是贷款难。

事实上,信贷资金仅仅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还应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但从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上看对中小企业不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在,全部寄希望于信贷资金、依靠银行,是不现实的,最终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甚至有可能拖垮银行,带来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

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

同时,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为寻求担保或抵押等,中小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

正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

所有这些都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2.2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

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资金需求增速迅猛。

从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单个企业资金的需求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并不大,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整体上存在一个较大的资金需求总量。

但由于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且贷款风险较大,以及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再加上基层银行发放贷款的权限相对有限,致使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经常以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或缺乏抵押资产等为由而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而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并客观评估其信贷需求和信贷风险,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来说,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3.1.3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

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对称,有时也译为非正式金融与正式金融。

在我国,非正规金融常常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民间信用等。

非正规金融的主要特征有:

借贷合约的有效执行是靠当地某种社会机制和自律机制;

非正规金融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相互分割;

非正规金融一般是通过亲缘和地缘以及其他商业关系获取借款人的经营信息和个人能力信息;

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一般高于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在同一个地区贷款利率相对稳定;

非正规金融机制灵活,有较高的效率。

非正规金融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自由民间借贷、轮会、钱庄、银背、典当行以及各种基金会等。

  非正规金融自身的一些优势决定了其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方面上比正规金融机构更有效率,在中小企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强的特点所表现出的对快速周转的要求,中小企业融资表现为额度小、频率高和时间性强的特点,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

这些融资特征一方面反映出与中小企业的经济灵活性相对应的金融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压抑所面临的约束。

3.2问题存在的原因

3.2.1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

所谓“惜贷”,是指商业银行在“三有一符”(即有放贷能力、有放贷对象、借款人有贷款需求、符合申请贷款条件)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的一种经营行为。

在追求利益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在部治理上强调风险控制,以期在风险和利益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同时,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难,与其企业自身特点和贷款特点有着重要的关联。

中小企业自身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中小企业为农民增收、农民脱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风险防意识、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比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虽然薄弱,但更具灵活性和活力。

但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存在初始投资额小、产品单一、技术集中、区域特点明显等特点。

中小企业自身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资金少、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融资需求额相对也小,一般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额都不到100万,超过几百万贷款需求的寥寥无几。

在贷款期限方面,往往采取短期贷款,主要用于流动资金的周转。

在贷款的频率方面,由于受市场调节、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贷款频率明显高于大企业。

在流动资金周转方面表现出来的明显特点就是资金运用效率高。

由于急需资金,所以一般能接受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

中小企业一般没有稳定的市场,他们向银行申请融资没有固定时间,主要视商机而定,商机来了,他们会马上向银行提出贷款需求,而且需要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办妥。

对银行的产品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存贷款、资金结算、票据承兑等,其中贷款涉及到动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国信用证、私营企业主个人财产抵押贷款等,有进口业务的企业还对打包贷款、保理、福费庭等贸易融资业务提出了需求。

当前,国务院、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国家机构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政策,中小企业资金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有的还在市场竞争中退出舞台,企业寿命较短,无形之中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信息不对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研究院米什金教授认为,金融系统在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人的资本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而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作为不同利益的主体,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很容易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继而出现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严重妨碍了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金融领域,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主要来自那些积极寻求贷款的人。

因为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极有可能不偿还贷款或根本就没打算偿还贷款。

而对于银行而言,他们只是赚取固定的利息收入,无法分享高风险项目潜在的高收益,却需要承担高风险项目失败后造成的损失。

正是这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使银行并不欢迎高风险的项目。

 

(一)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发生在信贷契约签订之前,即高风险借款人是银行最不希望与其签约的借款人,因为其最可能违约和给银行带来损失;

但高风险借款人最希望和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因为其项目成功的主要利益归自己,项目失败的很大一部分损失却要银行承担,其违约成本低,最可能违约。

而低风险借款人因为不能被清楚分辨出来,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极端条件下导致劣质借款人充斥市场,带来信贷市场的失败。

 

(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发生在信贷契约签订之后,即借款人可能从事合同约定之外的高风险活动或工作不尽力导致贷款难以归还。

导致投资项目风险和收益比合同约定的高,高收益主要归借款人,而主要风险却由贷款人承担。

3.2.2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征信系统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关系到市场能否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而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严重缺失,不但拖欠银行贷款,还借各种名义逃废银行债务。

另外,目前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落后,缺乏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和退出等制度安排中,还没有形成对守信用的企业给予必要的鼓励、对不守信用的企业给予严厉惩罚的规则;

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尚未建立起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征信组织和监督制度。

因此,银行获得的企业信息往往是片面的,容易产生拖欠和不还贷等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其信息应该是透明的、对称的,以便交易双方在交易前互相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但信用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当绝大多数企业都讲信用时,少数企业不讲信用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而当大多数企业不讲信用,只有少数企业讲信用时,少数讲信用的企业就会单方面受损。

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个企业坚持诚信经营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二)征信体系不健全。

企业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转让、信用监管等一系列信用制度在国还没有完全建立,各市场主体在业务往来中对信用的发展、甄别和防比较困难。

银行已经建立的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尚不完善,税务、海关、工商、统计、技术监督等政府部门的大量企业资信资料未被利用。

以信用为经营对象的资信公司十分缺乏,企业信用状况得不到真实评估,交易者要获取企业真实的信用资料十分困难。

(三)企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

立法不够完备,不能有效制裁失信者,切实保护债权人利益。

现有法律、法规在规企业信用环境方面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失信企业责任人的刑事立法几乎空缺,对恶意逃废债务者无法可依。

一些基层法院受当地企业与政府的影响,在司法过程中有意偏袒本地企业,审判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重审判轻执行的现象在民事、经济等案件中较为普遍。

债权人即使胜诉,也往往会因收费过多或裁决难以执行而导致“赢了官司也赔钱”。

执法不严,不究,使得法律的规力和强制力对市场交易中的失信行为毫无办法。

(四)信用中介服务十分落后。

目前我国仍是非征信国家,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虽然也有~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其不仅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

(五)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不正确的政绩意识。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对所属企业恶意欠逃债的行为千方百计地予以包庇,甚至为其出谋划策:

对于外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是依法加以保护,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横加干预。

一些地方干部出于政绩和私利的考虑,对所辖围的制假售假现象听之任之,极少数干部甚至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的查处,成为制假售假的保护伞。

这导致一些地方制假售假企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达到了产业化、规模化的水平,其生产者和销售者毫不掩饰,甚至有些制假售假企业还作为地方的利税大户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

3.2.3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科技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工商管理总局、商务部出口中小企业处等,服务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虽然不少,但都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能够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和扶持责任的统一的专职机构,造成了政府管理资源的重复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