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0298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古人”指谁?

“来者”指谁?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

遇?

时间角度(前、后)。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

的明君。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

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

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

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

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

寂寞、悲凉。

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

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孤独的愁苦情怀。

目标导学三:

分析形象,体会特点

1.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

子昂;

我看到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2.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不然,它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

望。

3.写作特色。

气势磅礴:

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

胸怀宇宙。

望岳

了解作者,理解内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

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老师指导:

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合作探究,赏析诗句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

望,并且角度有别,你能说说诗中是怎样写“望”岳的吗?

首联是远望;

颔联是近望;

颈联是细望;

尾联是俯视。

2.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雄伟高大、神奇秀丽。

从“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些诗句中可看出。

结合背景,把握情感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却看不出作者

有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最后

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

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目标导学四:

仔细品味,理解写法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炼字。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从

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

形象。

(2)哲理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富,有一种哲理美。

它不只是诗人

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

前。

(3)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二句实写,

三、四句虚写,五、六句实写,七、八句虚写,虚实交错,意蕴悠长。

(4)诗歌情景交融,

写景有序。

先集中写景,后集中抒情;

先远望,后近看,再凝望。

登飞来峰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3.全体学生齐读并根据注释揣摩诗意。

4.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

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

“千寻塔”之高。

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

不怕浮云遮

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探讨质疑,体悟哲理

1.《登飞来峰》前两句和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一、二句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三、四句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①本诗的哲理是借登飞来峰过程中所见所想提炼出来的。

②本诗的哲理是用形象

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

同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本诗的哲理: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

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

这是他

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不

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三、板书设计

后不见:

时间无限

地悠悠:

空间无穷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空老一生怆然涕下主题:

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的寂寞

特色:

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远望

近望

细望

俯视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写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抒情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第2课时《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指名三名学生分别背诵古诗),下面,

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

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解诗题,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

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

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根据注释明晓诗歌内容。

分析研讨,明晰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诗,正音。

3.集体交流:

能读懂哪些?

还有哪些不懂?

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

客人是谁?

哪个字尤其可看出农家饭食“丰盛”?

表现

了什么?

山西村农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客人是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

人请来的陪客。

“足”字可看出饭食的丰盛,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2)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地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的呢?

诗人已被山民这份纯朴,这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内

心充满喜悦。

(3)第三、四句写什么?

这“又一村”指什么?

写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

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

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

村庄。

“又一村”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

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

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4)第五、六句写了什么画面?

写村中所见所闻。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

舞,热闹异常;

农家的穿戴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这两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

快的农村风俗画。

(5)最后两句诗写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

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

处得非常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背诵诗歌,迁移拓展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

意思的。

己亥杂诗(其五)

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1.诗人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

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

学。

2.背景介绍。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

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

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

珍写下了这首诗。

1.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懂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

记号,之后提出问题大家共同研究。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

3.汇报交流。

4.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教师梳理归纳: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诗人是怎样写愁绪的?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

下笔

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

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指什么?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

怀?

赏析这两句诗。

“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诗人以花自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

精神。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

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游山西村首联:

叙事(盛情款待)

颔联:

写景(景色迷人)

颈联:

叙事(农社风俗)

尾联:

抒情(赞美向往)景美人更美,蕴含哲理

浩荡

白日斜

天涯→离愁离别的伤感

回归的喜悦

落红象征奉献护花寄寓爱国情怀

1.课堂上能够以学生的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

可取之处

2.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诗句入手,体会作品的情感意蕴;

创设情境,运用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如PPT演示、图片、

声音、范读等方式,进行意境渲染。

不足之处

学生阅历不够,阅读此类哲理诗多有不解,宜用更多

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导对诗中所阐释的哲理的感悟。

15最苦与最乐

基础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安分.()契.约()诸.圣诸佛()

监督.()卸.却()悲天悯.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契约赔理死而后己

B.排解坟墓任重到远

C.监督恩慧忧国忧民

D.循环豪杰如释重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面对这一罕见病例,医院多位专家教授共同会诊,终于拿出了最佳方案,他们的脸上

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B.爱迪生顽强搏击于科学海洋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创造发明心安理得....地赢得同时代人

的赞誉。

C.男孩子要有海.阔.天.空.的胸襟,不要老在芝麻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D.文学作品不必非要悲天.悯.人..,表达好作者自身的情感即可。

4.联系语境,选出下面句中画线处应填入的内容()

____________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张潮说

“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有人认为

“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痛苦和快乐是一对孪生姐妹。

B.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C.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的痛苦。

D.我们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

失意吗?

老吗?

死吗?

都不是。

(设问)

B.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

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排比)

C.为什么呢?

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

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D.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

(反问)

6.解释下面名句的意思,并举例证明其蕴含的道理。

(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

语)

(1)无入而不自得(孔子)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

(2)君子有终身之忧(孟子)

(3)任重而道远(曾子)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前进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B.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C.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语言运用

8.(2016四·

川广安中考)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

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

“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帮作业、火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

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10个伙伴9个都在用;

拍照搜题,

秒出答案;

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

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班委会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

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

弊:

拓展阅读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毕淑敏

①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

贼先擒王。

”主要是它像童谣,或者说简直是句顺口溜。

②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

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

好处是射得远。

从此把“强”和弓联系起来。

③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本意居然说的是一枚虫。

这要从“强”的繁

体“強”说起,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组成。

“虫”指代的是

单一的卑微生命。

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

“强”

字像个微电影,描绘了一条卑微小虫的奋斗史。

而“大”的本意,其实就是非常单纯地独指

一个人。

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

④“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

你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

膛浑身充满能量。

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

大多数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

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

⑤然而,错了。

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强大的原意指的就是一个卑微如虫的生

命,只要将精神弘扬出来,它就有力量。

只要你是一个人,天然就强大。

⑥爱因斯坦说过:

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

有更强大的威力。

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襄

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

⑦一个再弱小的人,也比一条虫子要有力量。

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

己的强大。

这真是天下第一悲剧。

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

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⑧我们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

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

强大也会受伤,只不

过修复的能力比较强,速度比较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⑨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极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