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美术鉴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017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美术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代美术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代美术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代美术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代美术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代美术鉴赏.docx

《唐代美术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美术鉴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代美术鉴赏.docx

唐代美术鉴赏

 

唐代美术鉴赏

————浅谈唐代仕女图

 

长沙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101班

郝恒杰

2011260601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唐代仕女图的代表作品:

《簪花仕女图》、

《步辇图》,并从一些角度进行了赏析,唐代的仕女图是唐代美术的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美术的一种高度,也折射出唐代人民的生活景象。

关键词:

《簪花仕女图》《步辇图》唐代仕女图

Summary

ThisarticledescribestherepresentativeworksoftheTangDynastyLadies:

"WearingLadies""StepRevealedFigure",andfromsomepointofview,appreciationoftheLadiesoftheTangDynastyTangDynastyart,andreflectsahighdegreeofartintheTangDynasty,alsoreflectsthelivesofthepeopleoftheTangDynastyscene.

Keywords:

"WearingLadies""StepRevealedFigure"

LadiesoftheTangDynasty

 

目录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2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简介.....................................4

作者周昉简介...............................................4

《簪花仕女图》赏析.....................................5

《步辇图》

《步辇图》简介.............................................7

作者阎立本简介...........................................7

《步辇图》赏析.............................................8

唐代仕女图的艺术风格.......................................10

参考文献...............................................................11

后记.......................................................................11

原创性声明.............................11

 

《簪花仕女图》

简介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该图是贵族妇女的生活写照。

这幅画上共绘就6位丰颊厚体的贵妇,她们打扮艳丽入时,云髻高耸,顶戴的折枝花朵皆不相同,脸上又晕染娥眉,衣饰华丽,身着低胸长裙,外罩薄纱,显出半透明的质感,是中晚唐以后典型的贵妇形象。

贵妇的脸上、手上罩染的白粉,千年而下,仍然给人肤若凝脂、粉妆玉琢的细腻感觉。

尤其是纱衣透体和肌肉丰腴的描绘,表现了画家勾线、赋色的高超技巧。

全画光彩照人,仕女们神态安闲,或戏犬、或漫步、或赏花、或拈蝶,在庭院中闲散地消磨着时光。

作者周昉简介

周昉(生卒不详),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主要活动于公元763~804年(唐代宗和德宗时期),出身显贵,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

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

他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

早年效仿过张萱,后来加以变化,别创一体,有“周家样”之称。

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卷等。

赏析

本卷右起首处,一名贵妇手执拂尘,与左侧妇人一同戏狗,动作轻柔,曼妙生姿。

其余则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慵懒神色,仿佛即便是再有趣的东西也不会引起她们的兴致。

她们虽然形体丰肥,但从其垂弧的肩颈和纤细的手腕看,仍可显出贵族妇女柔弱的风致。

在这颇为连贯的场面中,画家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她们雍容华贵的仪态。

画面变化虽然不大,但富有生活情味。

正如北宋苏轼《周昉画美人歌》所云: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戏。

”这正是《簪花仕女图》卷的绝妙写照,一个个贵妇虽装扮得花团锦簇,有浓丽丰肥之态,但仍掩饰不住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她们幽怨、郁闷的情绪。

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的情形。

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

此卷传为周昉真迹,一说系晚唐之作,亦有论作五代画迹。

作者画四嫔妃和两侍女,作逗犬、执扇、持花、弄蝶之状,以主大从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这是中古时期人物画常用的表现手法。

画中的犬、鹤和辛夷花表明了人物活动是在春意盎然的宫苑。

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卷首与卷尾中的宫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

宫女们的纱衣长裙和花髻是当时的盛装,高髻时兴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发的衬托下,显得雅洁、明丽。

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特别是在色彩的辅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纱罗和肌肤的质感。

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

 

《步辇图》

简介

《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作者阎立本简介

阎立本(601~673年),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

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

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

赏析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

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右边以唐太宗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拥的仕女形象,以及装饰物“两把屏风扇”、“一展旌旗”、“步辇”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而且仕女衣带飘飘和晁盖的迎风招展都有意刻画一种充满了柔情、安详、和善的情调。

左右这种对比,尤其是译官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和仕女们神情自若、仪态万方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张一弛、一柔一刚,让人的视觉得到了充分地享受。

就像我们弹琴时的左手伴奏,稳健而低沉;右手高音区炫音技巧的展示,华丽而不俗脱;一唱一和,和谐有序。

  

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

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

这幅图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

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一上来夺人眼目地突出红色,又不会太突兀得难于接受。

因为按照习俗,禄东赞来自西域,服饰多以网状彩绘织成,很少有一整块同样颜色的衣服。

再者,由于红色代表正气,代表恢宏的气势,理应当由中原大唐朝独享,而非喧宾夺主地给吐蕃穿戴上。

其次,唐太宗也不合适着红装,一者皇上为至尊天子,然而能够与尊贵相配的颜色只有黄色;二者红色由皇上穿戴,不免显得皇帝过于轻浮,不够稳健睿智。

如果我们在考虑仅由于年代久远,风蚀和破坏,原本皇帝身着的镀金装束成了现在的土黄色,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在颜色安排上的独到之处。

  

另外,只有典礼官一个人是红袍在身,未免显得孤零零的,仍然早不出喜庆的气氛。

于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映衬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

 

唐代仕女图的艺术风格

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

在唐代人物画中,也许没有哪一种题材更像仕女画那样,可以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这一盛世的声色风貌。

在这一时代,魏晋士大夫所推崇的“秀骨清像”也已了无踪影。

丰肥雍容中的雅致,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这种充满繁荣、自信、满足、大气的风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

中晚唐以后,仕女的形象则丰肥失度,日渐缺乏生气。

唐代妇女的服饰与化妆变化多端,不论是“裙红妒杀石榴花”,还是“一抹浓红傍脸斜”,无不流露出繁荣与强盛。

初唐长裙上宽宽窄窄的条纹,一直影响到隔海相望的日本。

唐代绘画与陶俑中仕女发髻样式、眉心装饰的花钿,种类达10余种,显现出贵族生活的精致与讲究。

唐代仕女画的气氛是轻松与美艳的,观者尽可以在艺术家们流畅舒缓的线条引导下,从容地去欣赏这个时代的美。

这些美轮美奂的仕女画像李太白的诗一样,浸泡在富足繁荣的金樽美酒之中。

 

参考文献

《美术大观》2003年第三期

《唐代仕女画》朱继美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版(2010年3月1日)

《绮罗人物:

唐代仕女画与女性生活》张原安志萍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后记

由于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使之不断提高和完善,谢谢。

 

长沙理工大学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思考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年级与班级: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101班

论文作者签名:

郝恒杰

二零一二年六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