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Ⅰ卷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新课标Ⅰ卷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Ⅰ卷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角H=90°
-︱所求地纬度-直射地纬度︱。
夏至日时,当地直射,正午影长为0,则P=0;
冬至日直射21.5°
S时,H=45°
,P=1;
当直射21.5°
S以北时,H>
45°
,P<
1;
S以南时,H<
,P>
1。
所以选D。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图2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的知识。
读图时,注意铁路与地形的关系,铁路(火车站)与城镇离得很远。
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选D。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解析】此题考查“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
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
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
所以选B。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解析】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表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00
草本植物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1.09
1.10
1.12
1.1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1.01
0.99
0.98
0.97
1.29
1.42
1.58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①对。
植物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③对。
无信息支撑植被分布是否改变。
所以选A。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解析】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题目此消彼长的设问。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稳定,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物生物量之和总体上呈稳中下降的趋势;
而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则均呈增加趋势。
所以选D。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3,完成10~11题。
图3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图4
A.①B.②C.③D.④
【解析】从题干中获取信息为“该国人口增长”。
结合选项可知其为该国总人口数量的增长。
而总人口数量的得出,需要①通过阅读材料“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快速列出计算总人口的公式:
总人口==移民人数÷
移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②读图,注意图例信息和图中坐标,区分清楚两条曲线含义;
③快速取值:
第一步:
观察到所给4幅参考图中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数值大致相同,所以可以不考虑1910和2010两个年份的总人口数量。
第二步:
随意取1930、1950、1970、1990四个年份中的任意一个,从图中读出对应年份的移民人口数量和所占比重,快速估算出该年份总人口数量的多少。
然后和4幅参考图中相应年份的总人口数量验证。
若取的是1930年的数值,则可排除③④两图;
再取值1950年,可区分出①②两图,选出正确答案为①。
毕竟在1950年两图中总人口数量差异极为显著。
若取值1950年,则依据计算结果就可选出正确答案A。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解析】一种方法是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①图在1950-1970年段曲线坡度最大,可知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1950-1970年。
但这不是“自然增长”,还需要再次进行计算:
自然增长量=总增长量–机械增长量,再依据计算结果,经简单比较后可得出正确答案。
另一种方法是从图3中看出,1950到1970年,移民人数几乎没有变化,甚至略有下降,而从10题①图中看出,总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二者结合,可判断出此时段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
选C。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
【解析】
(1)风沙沙源:
一般从植被稀少的沙漠、裸地,出露的湖滩、河滩、海滩的泥沙,工程建设用地的沙源等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则应从冬春季当地出露的湖滩、河滩泥沙等沙源条件分析。
【参考答案】a.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较大。
(2分)
b.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
c.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路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5分)
【解析】春季多风沙可参考沙尘暴成因,从风源(风向、风力)和沙源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a.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b.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7分)
【解析】要根据湖泊与铁路线的相对位置,推断铁路的路基是高出地面的,来自西部的风沙必然会出现风沙堆积,存在填埋路基和轨道的危险;
同时,因风力作用强,也会对路基和路肩造成风力侵蚀;
若风力较大,还可能会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风沙进入轨道、车轮等,会加大设备的磨损;
风力过大,高速运行的火车存在安全风险,同时风沙也会影响列车员前方视野。
【参考答案】a.(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b.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
c.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2分)d.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1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要考虑铁路与湖泊的相对位置。
为了应对风沙危害,就需要提高植被覆盖率、修草方格沙障(宁夏沙坡头最典型)。
【参考答案】a.(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b.(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2分)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
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图7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8分)
【解析】工业区位优势考查。
【参考答案】
①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
②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
③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
④资金雄厚。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解析】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建设工业城淡水缺乏、温度高、干旱;
位于内陆,对外联系不便;
以及该国人口少,劳动力短缺。
①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
②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
③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解析】开放性试题,任选一种观点并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污染危害程度可从工业污染程度,区域人口、经济密度,区域环境特征的环境承载力(容纳污染物的能力)、环境治理能力(资金、技术、设施、管理)等方面分析。
赞同:
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
(3分)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
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3分)
反对:
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
(3分)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图8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为青藏高原。
该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防晒),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御寒),大风天气比较多(防风)等。
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
(2分)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
(2分)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
(2分)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
(2分)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图9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结合材料从地质、地形、天气(降水)特征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位于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整体性易遭破坏;
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
又该地区多次降雨,所以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2分)山高、坡陡、谷深,(2分)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
(3分)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4.(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图10为切沟景观。
图10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该题可借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危害(破坏坡耕地、侵蚀土壤等)与治理(平整土地建梯田、合理引水排水、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作答。
【参考答案】危害:
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
(2分)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
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
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
(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
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
切沟填埋。
(答对1项措施得2分,答对其中3项即可得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