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9223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范文五篇Word下载.docx

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

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

虽然今日早已不同往昔,但是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一个母亲,她是慈爱的,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坚强的,作为一个革命者,她是伟大的。

她外表虽然柔弱,但她有着惊人的毅力与坚定的意志,她的牺牲,更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伟大。

在战争年代,她鼓舞我们为革命奋斗,而现如今,她教我们如何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苦菜花》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它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慢慢品味,就会得到很多,明白很多。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2

  最近,我阅读了《红岩》这本书。

它带领我重温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辉煌路程。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

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

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

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

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

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

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姐。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夏,她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受尽了KMT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

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KMT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江姐面对KMT的酷刑,坚贞不屈,誓死不肯透露共产党的秘密,她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面对江姐,KMT只能给她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她精神上的一分一毫。

和江姐大无畏的精神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

读了红岩之后,我懂得了:

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勇敢去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越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时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血染红岩,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烈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3

  自从学校开展“百本红色书籍阅读”活动以来,我一直被这些红色经典中的人物感动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的解放,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长征》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在过草地的时候,许多同志都得了肠胃病。

有三个病号实在跟不上队了,指导员便安排一位老班长来照顾三个病号。

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就到处挖野菜给病号吃。

后来发现可以钓鱼吃,于是便将缝衣针烧弯了当鱼钩,每天晚上抹黑找鱼饵。

以后病号们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而老班长自己却一点儿都没吃,只是嚼草根和病号吃剩的鱼骨头。

最终,在即将走出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倒下了。

在临死前,他也不吃三个病号为他煮的鱼,而是把鱼留给病号吃,并鼓励三个病号走出草地。

  同是在过草地时,一位十一二岁的小红军掉队了。

当时他已经又冷又饿,筋疲力尽。

但他为了不拖累同样掉队的陈赓同志,他骗陈赓同志自己不累,而且有很多吃的。

其实他的干粮袋里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

等陈赓同志明白过来,这位可敬的小红军已经停止了呼吸。

  这些事迹多么令人感动啊!

老班长和小红军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崇高品质,永远激励着我!

正如臧克家诗中的一句话: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老班长和小红军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一样的:

不愿拖累别人,一心为别人着想,为了让别人活下去,宁可牺牲自己。

  长征途中,像老班长和小红军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以前,我有些自私,只要有好的东西我都是第一个拿的,从没有想过别人。

到现在我才明白舍己为人的真正含义。

与先烈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

现在我应该认真反思,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私,而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就像老班长和小红军那样,做一个心中装着他人、一心帮助他人的人。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4

  依照老师的要求,妈妈带我到图书馆,为我挑选了《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图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开始快速阅读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感受颇深。

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令我难以忘怀。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歌相信大家都听过吧。

《闪闪的红星》是红色大作家——李心田爷爷的一部作品,也是有名的少年红色经典文学作品。

现在应该知道这首歌的由来了吧。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冬子,在红军北上抗日的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与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

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

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团长随红军北上抗日,临走时给冬子一颗红五星。

冬子很想念爸爸,一次,妈妈告诉冬子说:

“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回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

”一天晚上他梦见了满山的映山红开了,自己穿着军装,戴着上面有闪闪红五星的军帽,走在红军队伍的最前面,特神气。

  冬子的妈妈是地下党,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了,冬子伤心极了,发誓要给妈妈报仇。

他还潜伏到地主恶霸胡汉三家的米店做杂工,他巧妙应付胡汉三,运走了米店里的粮食,最后还在米店你放了一把火。

机智、勇敢、善良使他最终战胜了恶霸,逐渐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潘冬子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变成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最后,他凭着机智勇敢和镇定的信念终于打败了汉奸胡汉三。

在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红军长征回来,冬子也和爸爸团聚了,爸爸并亲手将那闪闪的红星安在他的帽子上。

  读了这本书,我不由陷入沉思,冬子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好榜样。

我们中国共产党真的太伟大,带领着成千上万像潘冬子这样的革命先辈洒血洒泪,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看着潘冬子,对比起我们,革命胜利了,条件不一样了,但我们还要学习和发扬潘冬子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都要镇定,用自己的智慧来彻底解决困难。

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5

  记得那是在去年采访学校的一位老师时,他说他们念大学那会,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劲头很足。

同样的话,在前几周召开的一场主题为“从容就业,激情创业”的讲座中也被提到。

尽管他们很形象地向我们描述他们是如何省吃俭用,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甚至于将图书馆的参考书做了好几遍时,我都是不能被动容的。

  可是,当我打开《恰同学少年》,体会着他们那份因读书而感到的快乐时,我开始懂了老师们讲的那些话。

  修学储能,经世致用。

较之现在,前辈们读书的目的要比我们现在明确许多。

一个人读书,是贮备知识,更是锻炼能力。

在求学的路上,如果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就无法约束自己,这样还可能造成一种破坏性的能力,相反,如果一个人光是注重书本知识,却不注重自己的实践能力,那样学到的知识就成了死知识,毫无价值。

  因此,伟人和他的同学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为自己制定了作息安排表,从清晨到深夜,密密麻麻,贴在床头,一直陪伴自己度过大学。

甚至在清晨用冷水进行晨浴,锻炼自己的意志,并进行晨读。

同时,又组织读书会,义务地教街道上不识字的人读书写字,将自己所学到的运用到现实中去。

  正如那首诗一样: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多么美好的读书时代!

试问自己,我们的校园里,能看到这样情景的还有几处?

  修身治国平天下,简朴乃修身之本。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那无疑将是一个令人无法相信的画面,一个大学教师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等待着廉价的食堂饭菜,甚至和一个贫困生一起啃别人剩下的馒头。

可是这真的发生在当初的湖南第一师范专科学校,一位名为徐特立的老师,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和破旧的鞋子穿梭在大学的校园里,但是却很少人知道他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开了一个免费的小学供那里的孩子们读书。

  在他们的眼中,贫穷并不是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而富有是将自己的所有分享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们,只有这样,你才会获得精神的富有,而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可是,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无不有惭愧之心。

记得老师给我们放过的那个关于大学生的视频:

那一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画面中的我们,用自己父母的钱,进行挥霍浪费,却不知在家的父母却过着如何艰苦的生活。

  有人说,一个变老不是因为年龄变老,而是因为他的心老了。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是否应该如书中那样让自己更加朝气蓬勃,更加活力四射?

同时更加勤奋刻苦,更加艰苦朴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