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9126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

A.甄别性评价 B.选拔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B.充分地传授知识

C.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D.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1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B)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多元智能

14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探索,改变师生系统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由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过程环节的构成是(D)。

A.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C.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知识—布置作业

D.确定主题—布置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展示与交流

15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将课程管理权赋予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C)。

A.教学班B.年级C.学校D.社区

16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D)的过程。

A.传授与接受B.交往互动C.共同发展D.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D)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教师评价B.自我评价C.相互评价D.多样评价(多元评价)

18基础教育改革中的(A)取代了教学大纲.。

(2010泰顺真题)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计划D课程大纲

19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20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B)

A.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机械学习D.他主性学习

21属于国家的课程文件,规定了国家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而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灵魂的是(A)。

  A、课程标准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课程宗旨

2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各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颁布(C)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23不属于三维目标的(C)。

(2011瑞安真题)

A、知识B、技能C、意志D、态度

24、不属于引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是( D )。

A、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存在极大的反差

B、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C、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D、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振兴教育,全民有责

25、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A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

26、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B)。

A、均衡性 发展性 互补性  B、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C、针对性 发展性 综合性  D、针对性 整合性 自主性

27、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它的本质属性是(D)。

①整体性 ②实践性 ③开放性 ④生成性 ⑤自主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8、下列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关系说法不当的是( C )。

A、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B、强调研究性学习是因为过去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

C、彻底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D、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29、对信息技术教育所承接的任务说法不准确的是( D )。

A、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B、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C、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D、提高课堂教学中制作及使用教学课件的力度和普及性

30、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B )。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

31、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 )。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32、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改革主要任务说法不准确的是(D)。

A、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B、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C、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D、构建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3、“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B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4、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 C )。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36、学生张某长期不做作业,班主任将他安排在最后一排,并不许他与同学们交流,致使张某逐渐荒废学业。

教师这种做法违背了课程改革教学行为的(A)原则。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C、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自我监控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37、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 A )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体验性   D、问题性

38、英国在1999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它体现的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B )

A、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B、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D、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9、当前,教育手段的运用出现了()

A、多媒体化、综合化、网络化B、信息化、网络化、自主化

C、网络化、教具化、学具化D、信息化、多媒体化、超文本化

40、人教社许多教材特别强调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加大了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即体现(A)

A、发现法B、演示法C、指导法D、实验法

41、“组织学生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这条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B)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A、学习内容B、学习方式C、学习观念D、学习过程

42、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B.知识传授者C.促进者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

9.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

(ABCD)

A.信息技术教育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

11.国家课程标准是(ABCD)

A.教材编写的依据B.教学的依据C.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D..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BCD)

A.接受学习B.主动学习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

13合作学习的特征是(ABCD)

A.组内异质、组间同质B目标依赖、利益一致C.责任明确、义务感强D.集体奖励、共享成功

1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ABCD)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差距评价模式D.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三、判断

(×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11.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2.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门课程。

)13.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4《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16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17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8《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9“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之一。

)20课程改革必须强调学科课程在学校课程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1在课程目标上,必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22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23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实施,因此不需要教师指导。

(√)24学习方式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25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6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7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重结论甚于重过程。

)28学科本位论的错误既在于学科本身,也在于指导思想。

(√)29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师生互教互学,而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

(√)30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31考虑到众多因素,对教师的评价不宜接受学生家长的参与。

(√)32考试应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3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要在课堂与固定课时中进行。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

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

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

(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

(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

(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

(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

(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他们学得最好。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

(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

(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

(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

(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

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

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

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

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说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某地2006年试题)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

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具体如下: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

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某地2007年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

(1)整体性。

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4)生成性。

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

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

(5)自主性。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

11.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答: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

(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

(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12.新课程的教材观是什么?

新教材观是:

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新教材表面看来简单了,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13.新课程的作业观是什么?

新作业观是:

作业不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是师生、学生之间多种多样的互动。

作业不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1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2010鹿城真题)

15.即时评价中的“学会等待”是什么意思?

(09泰顺实验小学选调教师真题)

评价要即时,这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功用主要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掘学生的诸多潜能。

课堂即时评价并不等于马上评价,相反有时教师需要耐心等待,需要延时评价。

延时评价,就是在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期待的态度,让更多学生驰骋想象,畅所欲言,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实际上,这也更体现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和独特体验的珍视,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倡导,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若教师高明地运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16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7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l)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18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是:

(1)具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

(2)具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

(3)具有钻研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

(4)具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制;

(5)具有基本的办学经费和必备的教育设施与设备。

19简述怎样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反思能力的体现。

①要记录教学中成功的做法。

②要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

③要记课后体会,找出有规律性东西。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答:

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