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844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中学【最新】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加热液体 

C.称量固体 D.倾倒液体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B.氢氧化钠Na(OH)2

C.三氧化二铁3O2FeD.碳酸H2CO3

4.油漆的一种重要成分苯C6H6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溶剂,点燃时会产生浓烈的黑烟,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6H6+XO212CO2+6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的数值是(  )

A.6B.9C.15D.12

5.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外有3个电子层B.质子数为11

C.最外层电子数为1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

7.下列关于O2、CO2、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

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都含有氧元素

8.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图书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煤球炉上放一壶水可以有效预防煤气中毒。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12g碳和12g氧气完全燃烧生成24gCO2

D.铅笔就是用金属铅制成的笔。

10.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左侧玻璃管口产生气泡

D.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低于试管内液面

12.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C.若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13.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所有结构示意图均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且②和③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列

B.其中①④具有稳定结构,②和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D.其中③④所表示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1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氧化物B.组成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C.它是一种混合物D.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填空题

16.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2H2O2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5Si_______④3Ca2+___________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Mg    b.N2    c.O2     d.CO

①_______________用于急救病人②___________可充入食品包装

③____________可制作照明弹④_____________是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②铜绿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④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N2O气体和水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②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填装置序号),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的物理性质。

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端(填a或b)进入。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芳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的操作更好.(选填“小明”或“小芳”)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

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_.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

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

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___.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用剩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放有生锈铁钉的废液缸中,发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经检验此气体为氧气。

根据学过的知识初步判断,是生锈铁钉中的某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那么究竟是哪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分享和体验探究实验的快乐。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

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

乙同学:

铁钉里的__________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

(设计方案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向盛有10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g氧化铁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________

_________

甲同学结论成立。

方案二:

向盛有10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_____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乙同学结论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讨论交流)丙同学认为“方案一”只能说明Fe2O3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并不能说Fe2O3就一定是催化剂。

你是否支持丙同学的观点?

_____,如果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就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______。

(拓展)

(1)实验证明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下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四、计算题

19.莆田黄石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5g

158.1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填充在食品包装袋内,能使食物隔绝氧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C.氧气有助燃性,在火箭发射做助燃剂;D.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

选C

2.B

【详解】

A、酒精灯不能对点,容易将酒精倒出,发生火灾,故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

C、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故错误;

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握,防止腐蚀标签,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故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Na2CO3,错误;

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NaOH,错误;

C、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Fe2O3,错误;

D、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H2CO3,正确。

故选D。

4.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变,则2X=12×2+6×1,X=15。

故选C。

5.D

【详解】

A、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A正确;

B、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B正确;

C、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C正确;

D、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描述正确;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现象描述正确;

C、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现象描述不正确;

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C。

7.D

【详解】

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都没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氧元素化合价都为-2;故选项错误;

D、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注意: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8.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正确;B.图书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错误;C、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正确。

故选B

考点:

灭火原理。

9.B

【解析】

试题分析: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在煤球炉上放一壶水不能有效预防煤气中毒,错误,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

C+O2点燃CO2,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

32,故12g碳和12g氧气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