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8279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建构搭高楼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

  2、边按歌词顺序指图,边说歌词,并念准数高楼的节奏型。

  四、学唱歌曲《数高楼》。

  1、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念歌词(两遍)

  这首歌给你感觉是活泼欢快还是优美柔和的?

我们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念数高楼的节奏。

  教师用拍手为幼儿打节奏,请幼儿念数高楼的节奏,先请部分幼儿,再集体练习。

  3、随乐轻声跟唱。

  4、完整学唱。

  5、加上肢体语言进行演唱。

  五、学玩游戏“数高楼”。

  1、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游戏可反复进行。

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2.第1~4节:

圈上幼儿边唱歌边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走4步,再按逆时针方向走4步。

  3.第5~8小节:

圈上幼儿立定唱歌,同时拉着的手高高举起搭成高楼。

“弟弟”和“妹妹”钻进洞后,抬起头来看高楼。

  4.反复1~8小节:

注意钻的时候不要相互碰撞。

  5.第9~10小节:

“弟弟”和“妹妹”各站在圈上一个幼儿的前面。

圈上幼儿一边唱歌,一边两臂屈肘,两手交叉抱肩(肘抬平)

  6.第11~18小节:

圈上幼儿站着不动,“弟弟”和“妹妹”按着节奏依次用食指碰圈上幼儿的手臂(两拍碰一次),同时口中唱“一层楼,二层楼。

”表示数高楼。

当数到十层楼时,数高楼的幼儿手指碰在谁的手臂上,这个幼儿就要跟数高楼的幼儿交换位置,变为“弟弟”或“妹妹”。

游戏继续进行。

  结束部分

  1、学习歌表演。

同表演搭楼房数楼房。

  2、师:

你们今天快乐吗?

以后我们有时间再和好朋友玩数楼房的游戏好不好?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3.表演区中投放音乐材料,供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地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

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12.435111|,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

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

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地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

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

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

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附:

游戏玩法

  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

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

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

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

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

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

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

“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

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

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

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

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

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

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1.启发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高楼。

  2.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以说唱结合的形式体验歌唱的快乐,并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一、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感知并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

你们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戏呢?

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

  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唱了一首好听的歌,刚才你们听到我唱了吗?

她们怎么唱的呢?

你们听这两句一样吗?

小朋友们看,这个和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请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来数高楼。

看,小弟弟小妹妹发现了什么?

(高楼)

  小弟弟小妹妹呀想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来数高楼,他们会怎么邀请呢?

  教师示范:

老师还会把它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呢,听!

  (来来来,小弟弟,来来来,小妹妹,我们一起数高楼,哩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哩,恰,恰恰恰)

  你们想不想请你们的好朋友一起来玩呢?

(师幼同演唱。

  2.在说唱变化中体验节奏型变化的不同韵律。

  看,这座高楼一有几层啊?

那你们猜猜,高楼里都住着谁呢?

  启发联想。

总结:

“一层楼,住着谁?

一只小猫喵。

  听听声音。

“二层楼,住着谁?

两只小狗汪!

汪!

  看看图形。

总结“三层楼,住着谁?

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谜语。

“四层楼,住着谁?

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数数念念。

“五层楼,住着谁?

五只小鸡,叽叽叽叽叽。

  完整练习歌唱与说唱。

  3.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进行前示范,用优美的声音、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语气表现乐曲中的衬词,引导幼儿唱衬词的时候,声音要象小皮球一样跳起来。

  用对唱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演唱歌曲。

  三、鼓励幼儿一起合作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用身体来搭高楼,用歌声来数高楼,让幼儿在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时,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分角色演唱:

男孩子歌唱,女孩子说唱

  2.角色交换进行表演唱。

  课后反思:

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

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

教育只有回归幼儿生活,选择其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为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在这其中获得建构数经验,使数教育更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当前需要和热点话题,活动才更有价值。

当前,我班正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在区域及集体活动中都涉及到了门牌号的概念,由此引发了孩子们对自己家的门牌号的关注及兴趣;

同时有部分孩子不住在高层,对住高楼缺乏一定的经验。

考虑到孩子当前的兴趣点、实际情况以及门牌号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掌握之后又能回归于生活中继续实践这几点因素,我实施了本此活动。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

一、情境感知,理解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实践操作,在巩固和运用中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感受门牌号和楼层、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感知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愿意积极思考,在交流、互动中努力解决找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门牌号找到正确的房间位置。

  楼房平面示范图一张、楼房平面图人手一张、写有楼层号和门牌号的书信若干、标有幼儿门牌号的大头贴若干、固体胶

  一、游戏感知(复习楼层及房间的数数方法)

  1、数楼层时从哪里开始数?

  2、数房间时从哪里开始数?

  小结:

数楼层时要从下往上数,数房间时要从左往右数。

  3、幼儿贴照片,住高楼。

  4、介绍一下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二、情境感知(感知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1、问题引出:

只有楼层号没有房间号的信送给谁?

  2、得出结论:

送东西或者找家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写上楼层号和房间号,这样才不会搞错。

  3、学习看门牌号的方法:

“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房间。

  三、幼儿操作

  1、根据门牌号找家。

  2、交代要求:

  ①看“0”前后的两个数字。

  ②数的时候注意方向。

  四、集体检验。

  1、介绍一下自己找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1、关于活动现场:

  ①照片的发放时机。

活动预设时,照片本应该在活动之前就交与幼儿手中。

在教师邀请孩子住高楼时,幼儿直接操作。

但现场执教时,我交代了要求之后再分发照片,拖慢了环节的开展。

这样的调整影响到了整个活动的节奏,对孩子思维的思考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日后的教学现场,教师更应冷静思考,调整心态,更好地做好课前的准备。

  ②操作时对于幼儿的指导。

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非常必要和有效。

这是师幼之间一对一交流的好时机。

但在本次活动中,我对孩子们个别指导的机会很少,偏向于对孩子操作结果对错的分类摆放。

以后在处理指导环节时,教师可先收集一部分幼儿做好的结果,选择适当时机至前摆放,一方面不影响指导,另一方面也让先操作好的孩子有检验同伴操作的时间。

  2、关于如何解释几零几这一概念的斟酌。

  一开始,我采取的表述是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层楼,第三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个房间。

但这样的解释过程中我发现不知如何解释中间的“0”这个数字。

而且,第一和第三这样的概念,也需要孩子们运用到左和右两个方向的区分。

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

“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以“0”作为一个间隔符来解释,这样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似乎更加容易理解。

  3、关于幼儿操作错误率较高的原因。

  执教活动之前,我了解了孩子对于数数方向的掌握情况。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从哪里开始数。

但在操作门牌号的第几层第几间时,我发现孩子对于横向数数的错误率较高。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反复思考过,原来平时教学中,牵涉到数数时,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左到右的点数,教师也习以为常了,不会用教学化的语言——从左到右来小结。

因此,当活动中我以这样陌生的语言小结时,模糊了孩子至前的经验,有的孩子左右不分,不知道教师小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由此产生了横向数数时错误率较高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到:

无论是开放抑或平时的教学,数活动的语言一定要来源于孩子的小结,或是孩子们熟悉的言语,教师对幼儿行为背后的思考一定要更为深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体验造高楼的成功感,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积木(每位幼儿人手五块)。

  活动过程

  一、三只小猪比高矮

  导语:

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

今天我们来和小猪一起玩游戏,你听过"

三只小猪造房子"

的故事吗?

故事里讲的是什么呢?

玩游戏之前先来认识这两只小猪。

  1、(出现下半身有遮挡的两只小猪,小猪有高矮区别,给矮个小猪垫上砖块,使它从正面看上去反而是高的。

  提问:

这两只小猪谁高谁矮?

(引导幼儿说出红蝴蝶结的小猪矮,绿蝴蝶结的小猪高)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比较高矮是可以用目测,用眼睛看的方法来发现高和矮。

  2、小猪们不同意,去掉遮挡物

现在是哪只小猪高呢?

为什么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呢?

你们平时是怎么比高矮的?

站在哪里比的?

如果踩在砖头上跟你比你同意吗?

(不公平)

比较高矮的时候,需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

  3、取出第三只小猪

现在第三只小猪也到了,谁最高,谁最矮?

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高矮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而且比的方法有很多种。

  二、三只小猪造高楼

  1、取材料和提要求

三只小猪今天又要造房子了,请你们来当小小建筑师,建筑师是干嘛的?

那你们愿意给小猪造房子吗?

可是给小猪造房子有要求哦。

第一个要求:

每个建筑师取五块砖,不能多。

不能少。

第二个要求:

要你们把房子盖得又高又稳。

砖块已经在旁边准备好了,而且每个建筑师都有一块黄的小工地,请建筑师在你的工地上盖一座又高又稳的房子。

  2、造高楼

  提醒幼儿用五块砖来盖房子,鼓励幼儿尽快盖好房子,节约时间。

为什么用同样的五块砖造的房子不一样高呢?

  用三块砖来探索不同的摆法:

最高的,比较高的,最矮的。

原来砖块摆的不一样,高度也不一样,竖着摆最高,侧着摆比较高,躺着摆最矮。

  3、比高矮

高楼造好了,现在我们来比比哪个建筑师造的楼房最高。

那栋楼最高?

(现高矮不明显的楼房)问:

怎么能比出它们的哪个最高?

  师用身体来帮忙,逐个比较,并用即时贴做标记。

高矮差距不明显是可以利用自然工具,来进行比高矮。

  三、收拾学具

交给你们一个重要的任务,请你们把刚才用的砖块齐齐的放到这里来,然后来找老师,下次我们再玩。

  活动中采用了直观可操作的教具,符合幼儿思维特征,充分调动起了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整个活动设计很完整,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三块砖如何摆放就可以是最高、不高不矮、最矮时,孩子们在不高不矮的摆放上遇到了困难,教师能随机应变,先让幼儿把最高的和最矮的摆放好,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摆放不高不矮时,孩子们显然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但在每次小结时,应语气放慢,重点强调。

  1、探索纸筒的粗细与承受积木数量间的关系。

  2、鼓励幼儿积极猜测、讨论,表达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3、在科学操作活动中,能耐心、细致地与同伴合作。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操作1:

人手一张长条形的白纸;

  操作2:

两人合作,各长短不一的白纸一张。

  2、胶水,记录表,铅笔,积木。

  一、怎样让纸站立。

  1、提出问题:

我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有办法让这张纸站稳在桌上吗?

  2、幼儿自己探索。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4、肯定和表扬小朋友好的方法。

  5、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方法:

将纸制作成纸筒。

  二、制作纸筒,发现纸筒的粗细与纸的长度的关系。

  1、师:

我们也来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纸筒吧,请小朋友看看虚线部分的边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

是卷起来后涂胶水的地方。

  3、师: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制作纸筒,做好后让它站立在桌上。

  4、幼儿制作。

  5、提问:

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纸筒粗,有的小朋友的纸筒细?

  6、引导幼儿发现纸筒的粗细与长度有关。

  三、盖高楼。

我们一起来玩盖高楼的游戏吧,把积木一块一块放在纸筒上,怎样放才能放得又多又稳?

  2、轻拿轻放积木,注意不碰撞自己和别人的积木。

  3、出示记录表:

不同粗细的纸筒到能能放几块积木呢?

我们两个孩子合作实验,把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里。

  4、记录方法:

放一块数一块,边放边数,当积木倒掉的时候,数到几就把它记录下来。

  5、幼儿两人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6、介绍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结果。

  7、分析记录表。

  听着这么多小朋友的记录结果,你发现了记录表上的秘密了吗?

  8、纸筒越粗,积木放的越多。

  延伸活动:

  出示两个粗细一样,高低不同的纸筒。

如果是同样粗的纸筒,高低不同,哪个放的积木会更多呢,我们到活动区再去试一试,好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完整练习歌唱与说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