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辅导材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学习辅导材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辅导材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
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辩证的否定观及否定之否定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
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结合本章学习的原理,谈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
但是,我们不应当把实践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
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因而它们同样也属于实践的范畴。
正如列宁所说:
“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
”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4.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共同性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
6.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
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通过对真理这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既唯物又辩证的对待真理的问题,防止出现主观主义、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
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中立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
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1.结合有关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是: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2.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意义更重要。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3.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活动。
缺乏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而又辩证的性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的反映的特点是:
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4.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必须防止和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
保守错误:
当事物已经向前发展了,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
冒进错误:
当一个事物还在发展,向别的事物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人们硬要超越阶段,做将来的事,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5.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根本标准。
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
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7.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炼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8.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具体历史性。
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2、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讲清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导致上层建筑革命,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1.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从过程上看,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
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生产力标准,坚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代表”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4.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关系: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5.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改革是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既有的社会体制的变革。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
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一)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群众又要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个人,也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而广大的人民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
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
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怎样理解价值规律及其意义?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法则,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便是价值。
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商品二因素理论。
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分析出发,从交换价值引申出价值,并提出了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区分了创造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从质的方面分析了价值实体,揭示了价值本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同时,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阐明了在商品生产中,具体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起着转移原有价值的作用。
4.为什么说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两者的统一。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