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后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68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后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学教学后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学教学后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学教学后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学教学后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后记.docx

《数学教学后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后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学后记.docx

数学教学后记

课题内容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后记

关于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已经学习了一种方法即利用数轴:

“数轴上右

边的数学总比左边的大”,直观而准确,发现同学们练习下来正确率较高,但是在学习了绝对值后可以用第二种方法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更加实用,在授课中及学生反馈中有如下感受:

1、关于“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利用数轴分类讨论,并作出总结,此知识点较容易理解,因此同学们回答很踊跃,掌握的很好。

2、重点和难点是“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首先引用简单例

题如一5与一5.5,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注意因果关

系,学生当堂练习类似例题下来过程清晰,结果正确。

而后又特意例举了如下两道例题让学生练习,有部分同学出现如下过程:

②一4与5

解:

t|-4|=4,|5|=5又•4<5

4>5

①一(一4.5)与—一4.5I解:

•/|—(—4.5)|=4.5

|——4.5I|=4.5

又•4.5=4.5

•••—(—4.5)=——4.5I

以上两道典型的例题就是为了练学生是否细心及用心,上述错误就在于一拿到一对数就套“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做,而不管那两个数是

是否都是负数,所以造成做到最后变成了以上的答案:

正数等于负数,负数大于正数这种概念上的错误。

这里我要求其他同学来指出他们的错误及让他们重新做过来强化知识,并且再次强调:

只有当两个都是负数的时候才能用“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这句话来比较。

在课后作业中强化训练类似题型,错误率大大降低。

因此整个知识点授完下来最深的体会就是:

把注意点在例题中引出,让学生自己来找容易出错的地方,当堂指出及纠正,学生记忆才会深刻,对以后此知识点的拓展打好基础。

课题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为学生创造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合作交流。

但计算中个别学生仍有漏符号的问题。

科目数学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后记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

我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一”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

又成了负号。

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

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

课题内容

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后记

许多学生根据美学的和谐原则,习惯地自以为:

2a+3a=5才a^m+n)二am-+am

的确,这些算式是“对称”、“美观”的!

承认犯这种错误的学生,从某种角度解释是从美学观学眼光出发的一种本能的流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实在不能太多责备这样去做的学生。

恰恰是我很珍惜这种审美的意识,再次鼓励他们独特去认识数学、刻画描述数学。

当然,我也应告诉他们美观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东西,正如我们生活中的罂粟花虽然美丽但却有毒,金玉其外可能败絮其中,光靠美观,不足以掌握好数学。

科目数学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教学后记

在几年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我对数学书的利用率不是很高。

教应用题时,把例题写在小黑板上讲解;教式题、计算题时,有时干脆直接把题目写在大黑板上进行讲解。

只有在让学生做练习题时,才叫学生把书本打开。

所以有时候,我上到第几页,学生都没处找。

在本节课中,我没有按照惯例出示例题,进行示范、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

而是充分利用教材这一媒体,让学生进行自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所以我在课前通过设问:

“来认识书本上介绍的另外一种数”,激发学生乐于看书的兴趣。

通过自学,学生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

并能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然后,再次利用书本,让学生看书自学四舍五入法。

并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跟同桌交流,然后说给全班小朋友听。

数学教学过程伴随着数学交流的过程。

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及教学媒体的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交流等。

课上,我除了让学生自学,与教材进行交流外,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最后,利用书本,让学生自学近似数的应用。

整堂课,教师只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学。

从头到尾,利用数学书开展学习。

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但在自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如:

教师的问题该如何设计;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而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内容看一遍。

课题内容

多姿多彩的图形

教学后记

课后我收到了学生很多不同图案的杰作,一个

个都设计得非常精美,有的还在上面涂有学生自己喜欢的不同颜色,如此绚丽多彩,设计精美。

我感觉到我的学生他们宛然一个个小小的设计师,而我

应该是这些未来设计师前进路上的指引者。

科目数学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后记

回顾这一堂课的教学,发现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我认为在教学中对长方形周长三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较不够重视,使最简便的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不够突出,对于本节课的这一难点没能很好克服;二是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欠佳。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应该说这节课中很多习题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此感觉难度较大。

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之后,及时设计一个亲自动手解决的练习,如:

求出书本封面,桌面,或其他模型的周长。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都会有所加强。

科目数学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角的特殊关系:

互余、互补

教学后记

1、学生在白纸上画一个直角,然后在直角内任画一条直线,观察着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并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

通过实践学生就得到了感性认识,而且会进行角度的计算。

2、进行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进行有关基础练习

3、再通过相同的方法教授补角概念及有关结论。

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

学,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和做数学。

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本节课采用这种教学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消化当堂课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概括,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突破。

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究的思维空间。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图形的“静”变“动”,增强了直观性,初步培养想象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这里,运用了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起到变抽象为直观和化难为易的作用,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科目数学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后记

人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图形是直观地让人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这种直觉是增进教学理解力的有效途径。

就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目标核心来说;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互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是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

针对教材,学生要据已有的生活背景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大量活动,逐步形成对图形的认识的目的,将促使我们必须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总结认识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几何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认识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课前的模型制作让生从手动中多少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由折叠启示,从制作作品的展示充分调动了不同的个性想像思维,则就会更有利于教学课堂,因而课堂教学的结果目标的设计尤为重要,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焦点。

科目数学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全面调查举例

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㈠注重转变教师角色,把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实践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全体学生将不断萌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㈢教师的评价观将彻底改变,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学生学习热情高,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体现了学生较高参与率,体现了学生能学习、会学习,体现了探索创新,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做得不够的地方有:

㈠在课前准备没有做得足够,统计表没有做出。

㈡在上课前没有能很好地利用学生资源做数据搜集。

㈢上课时没有想好是贴图还是用涂色的方法来做统计图,这样就使得教学变成了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但本节课的教学应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从这节课中让我想到了,做为一个教师,在备课要做到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地去挖掘教材的真正内涵与领略课标的要求,这样才能上好一节完整的课,而不至于捡了芝麻丢西瓜

科目语文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文言文

教学后记

遵循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开放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古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四个方面的预习活动和一演一问一归纳。

具体的操作顺序是:

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就在早读课上布置预习,首先是查,结合课文后面的注释默读课文,把文后的注释写到文中相应的位置上去,目的是通过查,能够基本疏通文字了解大概内容;其次是思,所谓思,就是把新课文中相关的词语和以前古文中学到过的词语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甄别,以期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第三是读,要求熟读成诵,在朗诵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熟读中体悟文章的主旨,在熟读中揣摩写作技巧。

优秀的文章要求在课堂教学进行以前就能够背诵;最后是抄一到两遍课文,要求边抄边想,体验反思,巩固已经掌握的课文要点。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的预习以后,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已经基本掌握。

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基本实施由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演就是由学生自己上讲台讲演,内容有词义的解释,句意的理解;如果有学生还有不理解处,可以提问,回答可以是讲台上的同学,也可以请其他同学解答,最后有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漫谈,

教师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简洁的归纳。

这种预习方法有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教师同时要事先对课文进行细致的预习,对课文中语焉不详的地方要做好必要的提示,以避免学生走不不要的弯路。

科目语文教者时间

课题内容

话题作文评讲1

教学后记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似乎受到理论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