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673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兽医药理学研究.docx

第四章兽医药理学研究

第四章兽医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药物概述

一、药物的概念

药物一般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物与毒物没有绝对界限,如果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也可能使其成为毒物。

因此,使用药物时须严格掌握剂量。

药物按其来源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天然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质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是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和抗菌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是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生产的药物。

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药物作用是指在药物作用下,机体的生理、生化机能会发生各种变化,总的表现为兴奋与抑制。

机体生理和生化反应加强的称为兴奋,主要引起兴奋的药物称兴奋药;机体生理活动减弱的称为抑制,主要引起抑制的药物称抑制药。

2、药物作用的方式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有多种方式,有的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如局部麻醉药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

有的吸收进人血液循环分布全身而发挥作用,称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

如吸入麻醉药或全身麻醉药。

药物吸收后直接到达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称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

3、治疗作用

指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

治疗效果又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之分。

针对病因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治本,如解毒药促进体内毒物消除。

对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称治标,如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的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用药时,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要相辅相成,应遵循“急治标、缓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三、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分布、转化(代谢)和排泄。

1、药物的吸收

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循环的过程。

药物除直接注入血管外,其他的给药方法都要经过吸收。

吸收的量与速度直接影响药效。

吸收越多越快,则发挥的疗效越强越快。

吸收多少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与给药途径和吸收环境有关。

兽医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有:

(1)内服给药很常用,药物由胃肠黏膜吸收,成年反刍动物吸收较慢。

(2)注射给药很常用,注射后药物吸收快而完全,适用于肠内不易吸收和不能内服给药的动物。

有静脉注射、肌内或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3种注射方式。

(3)皮肤和黏膜给药皮肤给药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或消灭体表寄生虫。

黏膜给药包括直肠给药或阴道内给药。

(4)乳管内注入给药药物直接通过乳管注入乳腺内,起局部治疗作用。

常用于乳房炎的治疗。

(5)吸入给药气体、挥发性液体和气雾剂通过吸入,经肺泡毛细血管迅速吸收。

优点是给药方便,奏效迅速,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

2.药物的分布

指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后,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在体内分布不均匀,对其在体内的储存、药效和毒性都有影响。

同时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结合型药物暂失去药理活性,储存血液中,未结合的游离型的药物转运到组织器官产生疗效。

当游离型的药物经过分布、转化或排泄而使血液浓度下降时,与蛋白结合的药物便释放出来,成为游离型药物而发挥疗效。

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消除较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脑、心、肝、肾等器官血流量大,脂肪血流量小,但脂肪摄取药物的能力较大。

尤其是脂溶性药物,迅速在血流量大的器官达到最高浓度,随即转移到血流量小的肌肉或脂肪组织,这种现象称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

(3)组织亲和力各种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不同,因此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也不同。

脂溶性药物分布在脂肪组织较多,钙、磷、铅在骨骼中分布较多。

(4)体内屏障屏障是限制血中的物质与组织交换的隔膜。

体内主要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初生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较高,有些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液;脂溶性高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某些药物有引起胎儿中毒的危险。

3.药物的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变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药物代谢。

药物转化的结果是改变药理活性。

由活性药物转化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称为灭活;而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化为有活性或活性较高的代谢物,称为活化。

药物转化的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4.药物的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在体内进行吸收、分布或转化后,以原形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肾脏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经肾排泄是药物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排泄方式是由尿排出。

(2)胆汁排泄经肝代谢的药物由胆汁排出肠腔后,随粪便排出。

从胆汁排出的抗菌药物,胆道内浓度高时,有利于治疗肝胆系统细菌感染。

(3)其他途径排泄少数药物可从乳汁、汗液、唾液或呼吸道排出。

乳汁偏酸性、弱碱性药物易从乳汁排出,控制剂量,通过给母畜用药,可治疗吮仔畜的疾病。

但药物从乳汁排出,可影响乳品质量。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药物方面

(1)剂量药物的剂量是决定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物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

药物在一定范围(治疗量)内,剂量越大,药效越强。

低于这个范围无效,高于这个范围则接近中毒,继续追加剂量,导致中毒或死亡。

只有准确地选择剂量,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2)剂型药物的剂型可影响其吸收和消除,进而影响药物疗效,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以注射吸收较快,内服剂型吸收较慢。

在口服剂型中,溶液剂较散剂快,散剂较丸剂和片剂快。

临床选用的剂型常根据疾病种类、病情、治疗方案或用药目的而定。

(3)给药途径制剂和剂型可以决定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数量和速度,从而影响药物作用的速度和强度。

吸收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内服——皮肤。

同一种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可影响药效的性质。

如口服硫酸镁有泻下作用,注射给药则有中枢抑制作用。

(4)重复给药临床治疗中,为维持血药的有效浓度,必须多次给药,即重复用药。

重复用药的时间和次数称疗程。

每日给药次数与疗程长短应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和病情需要而定。

消除慢的药物易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一般要避免长期给药。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对药物的耐受现象称抗药性。

(5)联合用药为增强药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常采用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两种以上的药物常产生相互作用。

药效增强了称为协同作用;药效减弱了称为拮抗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时,可能会产生物理性、化学性或药效性变化而不宜联合应用的称配伍禁忌。

2.动物方面

(1)种属差异动物种属不同,其解剖结构、生理卫生机能有较大差异,因而同一药物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不同,药效作用也不同。

(2)个体差异同种动物种中因个体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个体差异。

少数动物对药物特别敏感,称高敏性;另有少数个体则特别不敏感,称耐受性。

(3)生理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如怀孕、哺乳)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不同,老龄、幼龄及怀孕动物对药物较敏感,孕畜和哺乳期母畜用药可分别影响胎儿和幼雏。

另外,环境条件、饲养密度、通风情况、温度等均可影响药物效应的发挥。

五、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注射给药: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气管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

内服给药:

口服、投胃管、混饲料给药、混水给药。

局部给药:

皮肤涂布、喷洒、浇淋。

其他给药方法:

直肠给药、子宫灌注、嗉囊注射、气雾给药。

第二节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是指对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治疗药,简称化疗药,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抗癌药。

用化疗药杀灭和抑制机体内的病原体,以消除或减轻由病原体所致疾病的治疗称化学疗法或简称化疗。

抗菌谱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凡仅作用于单一种或某属细菌的药物称窄谱抗菌药(如青霉素)。

凡能抑制或杀灭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抗菌作用广泛的药物,称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类。

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前者属细菌的遗传特性,不可改变;后者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多次接触化疗药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而形成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菌株。

如交叉耐药。

交叉耐药是指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药物也具有耐药性,这种现象称为交叉耐药。

—、抗生素

抗生素曾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某些抗生素具有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的作用。

抗生素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随着化学合成的发展,现有不少品种能人工合成或半合成。

抗生素的效价通常以重量或国际单位(IU)来表示。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抗菌药物通常分下述几类:

(1)B-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

(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素等);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等);

(4)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等);

(5)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6)多肽类(多黏菌素B、杆菌素、黏菌素等)。

还有多烯和含磷多糖类,如制菌霉素、黄霉素等。

抗生素类的作用原理: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损害细胞膜的通透性;(3)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4)抑制核酸的合成。

通过这些抑制性和损害性,而产生抗菌或抑菌作用。

1.青霉素

其钾盐或钠盐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遇酸、碱或氧化剂都迅速失效,水溶液易失效,临床宜新鲜配用。

(1)药动学

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仅少量吸收,生物利用度极低。

但禽类及新生仔猪内服大剂量吸收较多,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常用量能维持血药浓度3~8小时。

青霉素进人血液循环后,在体内不易破坏,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2)药理作用

属窄谱抗生素。

抗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革兰氏阳性(G+)菌和阴性球菌、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等高度敏感,常作为首选药。

(3)耐药性

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一般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对耐药金葡萄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等药进行治疗。

(4)应用

本品用于马腺疫、链球菌病、猪淋巴细胞脓肿、葡萄球菌病、乳房炎、子宫炎、腹膜炎及创伤性感染;革兰氏阳性杆菌所致的恶性水肿、丹毒、放线菌病及肾盂肾炎;钩端螺旋体病。

(5)不良反应

毒性很小。

主要是过敏反应。

出现过敏,对症治疗,选用药物有肾上腺素和抗组织胺药,静注或肌注。

(6)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牛、马1万~2万单位;羊、猪2万~3万单位;禽5万单位。

2~3次/天。

2、头孢菌素类

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其代表药分别为头孢噻呋、头孢拉定、

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一代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弱,对绿脓杆菌无效;二代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强,部分药物对厌氧菌有效,对绿脓杆菌无效;三代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小于一代、二代,对革兰氏阳性菌大于一代、二代;四代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于第三代。

(1)应用

一代用以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为目标;二代用以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为目标;三代用以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为目标;四代用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感染为目标。

本类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引起皮疹。

抗结核菌作用最强;对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鼻疽杆菌等)作用较强;对球菌(如耐药金葡菌)有效;对钩端螺旋体、放线菌也有效。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

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乳腺炎、子宫炎、败血症、膀胱炎;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败血症、犊牛肺炎、猪肺炎、禽霍乱;猪布氏杆菌病等。

易产生耐药性且不易恢复,耐药后对其他氨基糖苷类仍敏感。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损害第八对脑神经,抑制呼吸。

严重时肌注新斯的明或静脉注射氯化钙。

(2)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小家禽10~15毫克,个体大的禽20~30毫克,2~3次/天。

二、化学合成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