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环境问题.docx
《海岸带环境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岸带环境问题.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岸带环境问题
第九章海岸带环境问题
海岸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脆弱。
整个海岸带地区占全球面积的18%。
海岸带地区水体只占8%的海洋表面积,0.5%的海洋水体,却占全球初级生产的1/4,世界90%的渔获量来自于该地区。
另外,还占有80%的全球海洋埋藏有机物,90%的全球沉积矿体和50%以上的碳酸盐沉积。
由于海岸带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海岸带地区人类活动最频繁。
全世界有6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以内60km处,其中超过160万人口的大都市有2/3在海岸带地区,到2020年,海岸带地区的世界人口比例可能提高到3/4。
中国海岸带地区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汇集全国70%以上的大中城市和55%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
高度的人口密度开发有限的生物和空间资源,人为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生境损失、渔业资源退化、水质恶化、食用鱼贝类污染物含量超标,航道淤积,生物资源的生产力下降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激发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项目的主要原因,多数是环境问题(56%),比如资源退化、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以环境问题为原因的海岸带项目,占了75%。
(如表9-1)
表9-1中国近海海底灾害地质因素类型
类型组
地质作用或地址体状态
种类
构造作用灾害地质因素
火山喷发、断层活动、地震
火山、地震、活断层、边缘沟、构造脊、构造凹地
水动力作用灾害地质因素
沙体底型活动
活动沙波、沙丘、潮流沙脊
海底冲刷
冲刷槽、陆架谷、浅槽、海底峡谷
快速堆积
水下三角洲、古三角洲、埋藏三角洲
斜坡重力作用灾害地质因素
块体运动
滑坡、崩塌、塌陷、陡坎
泥沙流运动
浊流、泥流、浊积扇
特殊相态灾害地质因素
载气沉积
浅层气、高压气囊
沉积物塑化与液化
泥底辟、软弱夹层、可液化砂层
承载力差异灾害地质因素
承载力不均
埋藏古河道、埋藏古湖沼、埋藏起伏基岩面、风暴岩、浅滩
不良地形灾害地质因素
欺负反差不良环境
海山、海丘、暗礁、明礁、不活动沙丘、不活动沙脊
9.1海(咸)水入侵
9.1.1海(咸)水入侵主要方式
区内海水入侵依据入侵来源,从狭义上可划分为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两类。
其中,海水入侵是指在海岸带含水层中过量抽取地下淡水,使得淡水体水头下降到低于附近海水楔形体水头时,咸、淡水界面向陆地推进的现象;咸水入侵是指第四纪形成的埋藏于海相沉积物中的咸卤水(沉积古海水)体由于过量开采其邻近的淡水资源而引起的咸、淡水界面向内陆推进的现象。
咸水入侵包括咸淡水界面上Cl-的弥散和随地下水在压强差作用下的流动,后者的运动幅度远大于前者。
区内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辽西走廊、秦皇岛、山东半岛的沿海低平原和滨海河谷下游平原区,咸水入侵分布在山东莱州湾南岸低平原、下辽河平原和冀东沿海低平原。
其中,莱州湾东、南岸长达150km的海(咸)水入侵带又可划分出海水入侵、咸水入侵和咸水与海水混合入侵3种类型区。
海水入侵方式主要受地貌、地质条件制约。
按入侵方式和分布形态,区内海(咸)水入侵可分为面状入侵、指状入侵、脉状或树枝状入侵和越流入侵等4种主要方式。
(1)面状入侵
环渤海地区较普遍的入侵类型,主要发育在长度约950km的砂质、泥砂质海岸的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区、基岩风化层厚度较大的地区以及滨海河谷下游平原区。
由于滨海平原和河谷下游平原含水层多为冲积、冲洪积的砂层或砂砾石、砂卵石层,含水层连续性、透水性好,一般呈现同一含水层咸、淡水并存局面,海水可顺着含水层向内陆渗透,入侵体在平面上呈面状形态,在剖面上呈楔状形态。
另外,在莱州湾、秦皇岛等地,承压卤水在咸、淡水界面上的弥散和随地下水压力差作用下的流动造成了咸水入侵。
对于沿基岩风化层和半风化层的海水入侵,也有文献将此称为“片状入侵”。
据对长岛县南北长山岛基岩海岸的研究,基岩风化裂隙水埋深依岩性而异,一般在地表以下50m的范围内。
面状海水入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入侵区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区在分布上相互关联。
经过多年研究和三维监测网资料表明,面状海水入侵区的咸、淡水之间有宽达1.5-6.0km的过渡带,咸水区与淡水区无突变界面或明显界面。
海水入侵从最初孤立的点状入侵开始,逐渐扩大相连成片,发展为面状入侵;而咸水入侵则是入侵前含卤层中的卤水或咸水与淡水之间已在长期水动力弥散作用下形成了微咸水和咸水以及各种类型水逐渐变化、过渡的情况,并保持某种平衡。
过量开采地下淡水会破坏原有平衡,导致这几种类型地下水的界面以不同速度波浪式地向内陆方向移动,入侵后只是使卤水、咸水、微咸水的分布宽度进一步加宽而已。
(2)带状入侵
第四纪沉积层中的古河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是地下水富集场所。
当含水层水位下降时,海水就会沿着古河道呈带状向内陆入侵,入侵速度相对较快。
在华北平原、莱州湾等沿海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中,分布着多条古河道,因这些古河道中多分布淡水,开采后造成水位下降并低于海平面时,就会发生海水入侵。
(3)脉状或树枝状入侵
在基岩或碳酸盐岩分布区的海水入侵主要受裂隙和断裂构造控制,如沿断裂带或发育稀疏的构造裂隙的“脉状”入侵,或沿岩溶系统发育的“树枝状”入侵。
大量勘探资料表明,大连地区的深部岩溶发育具有成层性,岩溶发育深度一般在-70m以上,而在-70m以下岩溶发育相对较差。
沿岩溶系统发育的海水入侵在垂向上的变化受岩溶发育深度控制,在岩溶较发育地方,易引起海水入侵。
由于岩溶发育的成层性,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岩溶含水层常存在双层双向流动的水动力特征,即海平面以上,沿垂直裂隙和层间裂隙发育岩溶,构成陆域淡水排泄系统;海平面以下,沿层间裂隙发育的岩溶构成海水入侵系统。
因此,海水入侵也表现出层状特征:
同一观测井中Cl-含量和矿化度呈阶梯状,岩溶发育地段Cl-含量和矿化度明显增高。
脉状或树枝状入侵受降雨影响较明显,且变化幅度较大。
入侵面积与降雨量的关系一般呈反比关系(图9-1):
降雨量增大,入侵面积减小;降雨量减小,入侵面积增大。
图9-1大连市周水子地段降水量与海水入侵关系图
(4)越流入侵
这种入侵方式仅是针对莱州湾、秦皇岛地区的咸水越流入侵而言,不包括其它地区广义的咸水下移。
在咸、淡水同时存在的地区,当咸水层的水位高于淡水水位时,咸水便越过隔水层入侵淡水层。
如山东广饶、寿光、寒亭等地北部分布着大面积历史上形成的浅层咸(卤)水,其下为承压淡水。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大量开采承压淡水,致使承压淡水水头比咸水水位降低数米到十几米,造成咸水向下越流入侵。
9.1.2海(咸)水入侵现状
海水入侵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滨海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直接动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展入侵,使淡水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和过程。
河北省海水入侵的区域主要发生在秦皇岛市的洋河、戴河冲洪积平原及汤河冲洪积平原的沙海洋质海岸带,该区域海水入侵面积达80km2。
河北省其他沿海地区如唐山、沧州等地其海岸带为淤泥质海岸带,粘性土占绝对优势,渗透性能较小,尚无明显的海水入侵现象。
目前,环渤海地区海咸水入侵主要分布在大连、秦皇岛、莱州、龙口等地,海水入侵总面积2674km2,比20世纪80年代末增加904.7km2,增加约58.3%。
区内海咸水入侵分布详见图9-2、表9-2。
图9-2环渤海地区现代海(咸)水入侵分布图
1.海(咸)水入侵分布区;2.研究范围
表9-2环渤海地区现状海(咸)水入侵面积一览表
省
县、市
入侵面积(km2)
省
县、市
入侵面积(km2)
山东
广饶县
173.7
山东
文登市
8.9
寿光市
138.1
乳山市
1.6
寒亭区
100.4
崂山区
14.5
昌邑县
136.5
胶州市
40.5
莱州市
380.6
胶南市
16.4
招远市
24.0
平度市
85.9
龙口市
131.7
河北
秦皇岛市
298.1
蓬莱县
28.4
辽宁
大连市
468.0
福山区
34.7
营口市
5.0
牟平区
4.0
葫芦岛市
129.0
威海市
11.7
凌海市
335.0
荣成市
33.3
绥中市
74.0
9.1.3海(咸)水入侵的若干特点
(1)导致淡水水质恶化
中国许多沿海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低于海平面,使海水回流下渗至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中氯离子(Clˉ)含量增高,甚至引起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型向HCO3-Cl型或Cl-HCO3型转化,不仅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而且造成地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
代表城市有大连、烟台、天津、青岛等。
如大连90年代初期地下水中Clˉ含量高达7000mg/l,青岛90年代初期地下水中的Clˉ含量高达300-7000mg/l,烟台化肥厂水井中Clˉ含量由1982年818.95mg/l上升到1988年的2512.9mg/l,6年间升高了3倍,并且目前仍有增长趋势
(2)由点到面,速度很快
中国许多沿海城市最初的海水入侵只在孤立的个别点上发展,范围很小。
如果地下水开采量继续增加,则逐渐由点到面,最终发展为沿海岸带呈连续的面状入侵。
如大连1969年发现海水入侵面积仅4.2km2,1977~1988年由84km2扩大到427.85km2,最大入侵陆地的距离为7250m。
如山东莱州,70年代中只出现零星的海水入侵,70年代末达到15.8km2,80年代初期增到39.2km2,80年代中期为71.1km2,连续成片,波及整个沿海地区,到80年代末期已达到196.2km2。
海水入侵速度很快。
如莱州70年代后期年平均增长量为4km2,80年代早期年平均增长达31km2。
进入90年代,随着当地降水量的增加,海水入侵才明显减缓。
海水入侵速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开采量和补给量。
(3)海水与淡水间有过渡带
经过多年研究和三维监测网资料表明,海水区与淡水区之间无突变界面或明显界面,但存在一宽广过渡带(混合带)。
大连的过渡带宽度超过7km,山东莱州过渡带2-4km,龙口过渡带1.5-2.5km,最大宽度3.5km,Clˉ浓度由3-4g/l(个别达到8.7g/l)逐渐减少到200mg/l。
过渡带的宽度取决于海水区与淡水区之间的水头差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弥散系数,含水的补给量、抽水量的变化、潮汐及抽水井的位置等各种因素也对过渡带的宽度有重要影响。
(4)水-岩间存在阳离子交换
为了查明海水入侵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及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存在阳离子交换规律,近年来中国专家和学者通过海水三维监测网,进行了连续监测。
还从海水入侵监测区采集海水样、地下水样及含水层的岩土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室内实验。
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过程中,水-岩间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作用以Na+与Ca2+交换为主,其次是Mg2+与Ca2+交换;咸、淡水混合中高浓度的Na+、Mg2+将含水介质所吸附的Ca2+替换下来,使得海水入侵区的地下水中Ca2+含量比当地地下淡水及海水中的Ca2+含量都高,导致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的硬度发生变化。
海水入侵过程中,含水介质对水中的K+则表现为较强烈的化学吸附,水-岩间K+与Ca2+交换量非常小。
9.1.4典型海(咸)水入侵发展演化特征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各地陆续出现零星海(咸)水入侵,80年代以来入侵范围逐渐扩大,情况日益严重,其中较严重的地区有人连、秦皇岛和山东半岛地区。
环渤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64-1979年)
环渤海地区1964年首先在大连发现海水入侵现象,入侵面积4.2km2,入侵带宽度不到200m。
山东海水入侵最早发现于1976年,在寿光、寒亭、莱州等地的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井中首先发现水质变咸、Cl-浓度增高等水质变化现象,当时仅为几处孤立的点状入侵,入侵面积很小。
这阶段工农业需水量逐渐增加,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出现小范围的地下水位负值漏斗,海(咸)水入侵的地点和面积不断增大,但总体上增幅不大,至70年代末全区入侵总面积为216.5km2。
(2)急剧发展阶段(1980-1990年)
环渤海地区上世纪80年代进入连续干旱期,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负值漏斗区面积迅速扩大,海水入侵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辽宁仅大连及辽西地区80年代初入侵面积为415.8km2,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海水入侵面积达766.3km2,入侵面积增长率达35.05km2。
河北秦皇岛洋河、戴河河口地区80年代初发现海水入侵,1984年入侵面积仅为24km2,至1990年共有洋、戴河汤下游冲洪积平原发生海水入侵,入侵总面积55.1km2,入侵面积增长率5.18km2/a,入侵面积为85.88km2,80年代末入侵总面积为731.2km2,入侵面积增长率64.53km2/a。
这阶段海(咸)水入浸发展最迅速的是山东半岛地区。
环渤海全区80代末海(咸)水入侵总面积1552.6km2,该阶段全区入侵面积增长速率134.5km2/a。
(3)减缓阶段(1991-2002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海水入侵灾害的日趋严重,有关部门开始采取“减少地下水开采,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等治理措施,海水入侵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入侵速度有所减缓,部分地区海水入侵面积甚至有减小趋势,例如1997年至今辽宁地区海水入侵状况基本稳定,仅局部地段入侵面积略有增加,辽西锦州地区,海水入侵面积仅增加16.5km2,大连市城区甘井子地带海侵面积减少76.7km2。
山东省荣成市、牟平区对滨海地区采取大幅提高地下水价的方式,有效控制了地下水的开采,海水入侵面积呈减少趋势。
山东半岛地区1993年海(咸)水入侵面积为1006.0km2,较80年代末增长速率为59.40km2,2002年海(咸)水入侵面积为1364.9km2,1993-2002年入侵面积增长速率为39.85km2/a。
由此可见1991-2002年山东半岛海(咸)水入侵速率呈减缓趋势。
目前渤海湾地区04年海(咸)水入侵面积为2457.3km2,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2年间较80年代末增加了904.7km2,入侵面积增长速率74.68km2,增长速率较80年代减缓。
9.1.5海水入侵的指标及监测方法
海水一般呈楔形体侵入地下淡水含水层,但要查清楔形体的形状和范围是十分困难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海水入侵导致地下含水层水质恶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水中Cl-浓度的增高,所以通常以Cl-为指标来判断海水是否入侵及入侵的范围。
不同类型地区天然地下水中Cl-浓度的背景值差异很大,故判别的标准也不一样。
如葫芦岛市将Cl-浓度超过250mg/l作为海水入侵的标志,而莱州湾沿岸将Cl-浓度超过200mg/l作为海水入侵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人为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造成Cl-浓度的异常,那么如果发现地下水中Cl-浓度明显高于背景值,就可以判断出现了海水入侵。
由于过渡带的形状很复杂,所以一般要建立三维地下水动态监测网进行定期观测,除观测Cl-浓度外,还可以同时观测水的密度和水位。
观测网一般要垂直于海岸带布设若干剖面,每个剖面至少要布置3个观测孔组(海水入侵区一组,过渡带一组,未入侵区一组),每组观测孔在含水层的不同深度要布置观测段,观测段长度以0.5-1m为宜。
只有这样的观测网才能获得过渡带的可靠信息,才能很好地判断过渡带的范围、运移和发展。
另外,电阻率法、同位素示踪法等对界定过渡带有所帮助,可以多种方法配合使用,相互验证。
9.1.6海(咸)水入侵的成因
根据吉本-赫兹伯格原理,海水入侵的基本原理如图9-3。
图9-3吉本-赫兹伯格界面模型图
当咸淡水界面上某点在静压力下达到平衡时,海水面到该点淡水深度区Z与海平面以上的淡水高度hj存在如下的关系:
(1)
根据计算结果,以海平面为界,海平面以下淡水厚度应是海平面以上淡水厚度的40倍。
从算式
(1)不难看出,当hj减少(即水位下降)1个高度单位时,则Z减少(即咸淡水界面上升)40个高度单位。
换句话说,地下水的一个较小的下降,就会引起咸水体向着淡水体一个较大推进。
当地下水位降到海平面以下时,咸水体便将推进到淡水体中,这一现象便是海水入侵。
9.1.7海(咸)水入侵的影响因素
影响海水入侵的主要因素有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索和地下水过量开采等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象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持续干旱,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和地表河流径流量的减少,以及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
使沿海地区形成一系列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入海径流明显减少或消失,含水层中海咸水之间的动态平衡破坏,产生海水入侵现象。
②水文地质因素
海水入侵区多为第四系孔隙水和裂隙岩溶水展布区,含水砂层厚度大,蓄、导水能力强,渗透系数高,使海淡水连通性强。
第四系孔隙水分布区多为沿海平原和河流下游的泥沙质海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仅2-5m,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位埋深多小于2m。
一旦地下水超采,水下降,极易形成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引起水流方向的改变,海水上溯侵染。
裂隙岩溶水分布区多发育有岩溶裂隙、构造裂隙或断裂带,当地下水超采引起水位下降,海水将会沿裂隙裂带呈“脉状”或“树枝状”入侵淡水体。
③风暴潮
环渤海地区是风暴潮灾害易发区。
当风暴潮发生时海水沿河道和槽沟上溯数公里,虽然沿海地区建有防潮堤,但多不封闭。
风暴潮的发生加剧了海水入侵的强度和范围。
(2)人为因素
①地下水过量开采是引起海水入侵的主要人为因素
本区的龙口、莱州、秦皇岛和大连等海水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都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
沿海地区地下水持续超采,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出现大面积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
当地下水长负值区长期存在时,含水层中的海-淡水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水力联系平衡破坏,海水迅速向陆地淡水区入侵,但海水入侵速度滞后于负值区发展。
海水入侵具体分布和强抽水中心密切相关,咸淡水界面一般会越过抽水中心在距强抽水中心不远的向大陆一侧形成,井基本稳定。
当强抽水中心变化时,咸淡水界面发生相应的变化。
区内大连和秦皇岛的海水入侵均发生在供水水源等强抽水地段,其中以秦皇岛枣园水源地较为典型。
20世纪60年代枣园水源地就存在海水入侵现象,但仅限于距海岸线2km河流两侧的局部地区,当时抽水量为125×104m3/a,随后开采量逐年增加,1989年达897×104m3/a,1991年达1724.8×104m3/a,超过允许开采量1204.5×1044m3/a,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以枣园为中心的水位下降漏斗,中心最低水位标高-39m。
(1992年6月),负值区面积17.5km2。
地下水位改变了其天然流场,使水源地南部的海水沿含水层向水源地入侵,引起地下水质逐渐恶化.成水源地16口生产井报废。
1991年6月29日“引青济秦”工程实施后,水源地基本停止了抽水,但由于农业开采量过大,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缩小趋势很弱,海水入侵基本稳定。
另外,秦皇岛市近期由于基坑排水形成局部的强抽水中心,诱发海水入侵现象,如河北大街北侧的富豪广场附近由于建筑基坑排水,诱发海水入侵,使海水矿化度升高至7000mg/L。
②水利工程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海(咸)水入侵的速度
1985年之后,入海河流中上游修建了大量水库、塘坝拦蓄地表径流,造成滨海平原地表径流减小,地下水补源贫缺。
造成地下说位下降,海水入侵加剧。
另外,在广饶、寿光等咸水分布区的河道上修建拦河坝或大量引用地表水灌溉,人为抬高了咸水区的地下水位,造成咸淡水之间水力坡度增大,加快了咸水入侵速度。
③不合理的滩涂开发破坏滨海地下水水盐均衡
近些年滨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莱州湾、唐山和秦皇岛等滨海平原区在村头地边修建了大量的养虾池,将海水引入内陆数公里;另外扩建盐田,抽取地下高浓度卤水晒盐。
这些人类活动加剧局部地区海水入侵,破坏淡水系统。
另外,无节制的在近海地区的河道中挖砂,致使河床标高低于潮水位,助长海水上溯侵染(如图9-4)。
图9-4不合理人类活动与海岸带灾害的关系
9.1.8海(咸)水入侵危害
(1)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海(咸)水入侵造成农业减产。
工作区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海(咸)水入侵发生以后,由于农田生态环境恶化,使原先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受到土壤盐分的危害而引起生态变异,轻者生长受抑,重者死亡,农作物产量显著下降。
如山东莱州湾地区的因受莱州市受海水入侵的影响,粮食产量由1979年的5.2亿kg减至1989年的3.09亿kg:
寿光市也因北部咸水入侵,1989年就有2000hm2土地严重次生盐渍化,使水浇地变成旱地,高产变低产,3300hm2耕地因水质变咸,粮食产量每hm2由11250kg下降到2250-3750kg,每年减产粮食2500万kg,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据有关部门估算,海(咸)水入侵以后一般年景粮食减产20%以上,干旱年份减产40%以上,特旱年份基本绝产。
仅莱州湾沿岸地区1988年以前平均每年减产1.5-2.0亿kg,1989年在1986-1988年连续干旱基础上又逢大旱年,粮食减产约5亿kg。
据营口市不完全统计,该区有近50万亩农耕地因海水入侵而产生盐渍化、农作物大面积枯萎变黄,连年减产。
大连地区南关岭子-泉水眼子蔬菜种植区,由于常年咸水浇地,造成土地板结,植物枯黄,蔬菜种植而积年年减少,井出现落花掉果,萝卜空心等现象。
海水入侵造成机井大量报废。
由于地下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水质严重恶化,致使海(咸)水入侵区大批机井干枯或不能用于灌溉和人畜饮用而报废。
在海(咸)水入侵区已报废机井近万眼,包括异地新打机井,其经济损失不可小觑。
如受海水入侵影响,1991年莱州市己有2631眼机井报废,寿光市报废机井558眼。
为生产急需,仅寿光市就新打机井150余眼,增加投资525万元,经济损失达2748万元。
截至2002年,仅山东海(咸)水入侵区受害土地面积147800hm2,据估算每年平均减产粮食4.44亿kg,报废机井500余眼,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94亿元。
据初步估算,秦皇岛也因海水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234万元。
(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海水入侵造成水质恶化,使原有工业水源,费用及经常性的长距离送水费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一些需外地调水水量不足或费用太高的工厂被迫陷于面临转产或搬迁的困境。
如龙口市造纸厂为此放弃了第一个水源地,第二个水源地不久也将被迫放弃,正在筹建第三个水源地。
海水入侵造成水质下降(硬度增加,氯离子含量及矿化度升高),不仅增加了水处理费用还使产品质量下降。
如莱州市造纸厂原以生产新闻纸为主,因纸质达不到标准被迫改产以生产办公纸和包装纸为主。
地下水中的含盐量升高,造成生产设备锈蚀严重,缩短了利用年限。
如莱州化工厂3-5年就需更换,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大连氯酸钾厂、大连造纸厂、石油厂等企业利用的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高达1000mg/l以上,设备及输水管道腐蚀严重,不仅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产品质童下降,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万到数百万元。
(3)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
海(咸)水入侵区地下淡水遭受侵染而变咸,人畜饮水发生很大困难,生存环境趋于恶化。
如潍北平原浅层淡水遭受侵染后,主要施工200m以上的深井供水。
有些地方深层无淡水或F含量过高,又没有条件从外地调水,就只有饮用咸水或高氟水。
寿光市沿海3个盐厂投入巨资进行海水淡化以解决吃水问题。
目前,在莱州湾海水入侵区内,约有50余万人吃水困难。
长期饮用劣质水,致使某些与水源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增加。
据卫生部20世纪90年代前期对莱州湾沿岸寒亭、龙口等7市区的调查,患甲状腺肿、氟斑牙、氟骨病、布氏菌病、肝吸虫病的人数达45.5万人。
其中寿光市患各种地氟病人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