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第一单元
ì(敕)造tán(檀)木án(攒)聚(钱)积zǎn(攒)赤金盘ī(螭)yīò(璎珞)圈
kèn(裉)袄lài(癞)头dí(嫡)亲翠wò(幄)金wěi(蜼)彝àn(便)宜行事
zàn(錾)银fǔfú(黼黻)老mómó(嬷嬷)ù(漱)盂měǒ(懵懂)
bèi(惫)懒ēn(瞋目)píù(颦蹙)è(孽)障皮ná(囊)笑yè(靥)
àn(盥)洗金àn(钏)fù(阜)盛wǎn(绾)发内wéi(帏)cǔn(忖)度
朱tà(拓)手ó(镯)瘦ē(削)āo(削)面óu(踌)躇(踌蹰)宫tāo(绦)
ù(谬)论形hài(骸)醉xūūn(醺醺)xùn(驯)服àn(讪)笑yǎǎo(窈窕)
xīn(歆)慕lǐ(醴)酪(páān)(蹒跚)炮ò(烙)ìì(惴惴)不安
背qí(鳍)nǎ(攮)gā(嘎)吱邮ō(戳)ào(撬)开雪āo(橇)
àn(攥)紧编ǎn(纂)àn(篡)权sǔn(榫)头qī(鲭)鲨
第四单元
默qì(契)提纲è(挈)领è(锲)而不舍咀é(嚼)áo(嚼)舌倒ào(嚼)
án(羱)羊ǒ(椭)圆撒手人án(寰)lán阑珊斑lán(斓)畏xǐ(葸)
yān(湮)没ō(聒)噪(脊)椎jǐ装(卸)è防(御)yù广(袤)mào
(璀璨)ǐcàn晕(眩)àn脚(踝)ái镶(嵌)àn磅(礴)bó(褶)皱ě
铁(杵)ǔ(忤)wǔ逆狰(狞)ní杜(撰)àn(湮)yān没
二、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
敕造:
奉皇帝之命建造。
腮凝新荔:
红润的腮颊宛如新鲜的荔枝。
不经之谈:
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放诞:
行为放纵,没有规矩。
风骚:
这里指姿容俏丽。
便宜:
方便。
磊着:
层叠地放着。
内帏:
内室,女子的居处。
帏,幕帐。
总角:
把头发扎成髻。
借指幼年。
惫懒:
涎皮赖脸的意思。
偏僻:
文中指偏激,不端正。
乖张:
偏执,不驯服,与众不同。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妩媚的风韵生于含愁的面容,娇怯的情态出于孱弱的病体。
态:
情态,风韵。
靥:
面颊上的酒窝。
袭:
承继、由……而来。
敛声屏气:
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
敛:
收拢;屏:
抑制呼吸。
懵懂:
糊涂,不明事理。
怯弱不胜:
形容身体娇嫩不能支持的样子。
间或一轮:
偶尔转动一下。
支吾(书上为支梧):
用含混的话搪塞。
不更(gē)事:
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人情世故。
更:
经历。
怨府:
怨恨集中的所在。
这里指埋怨的对象。
淡然:
漠不关心的样子。
俨然:
这里指摆出十分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
形容人声喧嚣杂闹。
沸反:
像沸水一样翻腾。
盈:
满。
讪讪:
难为情的
样子。
蹙缩:
皱缩。
强(à):
固执,不听劝导。
窈陷:
深陷。
窈:
幽深。
攮:
(用刀、叉)使劲儿刺。
畏葸:
畏惧。
三、文学常识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2、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
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
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谨慎等,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逢迎等,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
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4、《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凭借着勇敢坚毅、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5、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
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
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原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科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为:
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多为客观性的描述;《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像与朋友促膝谈心,亲切自然;《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文言文复习
第二单元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所守或匪亲。
(匪:
通“非”,不是。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或今义
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
徒,空。
今义:
作动词。
)
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
往日,过去。
今义:
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
树叶。
今义:
树木。
)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因此写了。
今义:
表原因。
)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年纪大了。
今义:
长子,长兄等。
)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
容貌。
今义:
色彩。
)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
叹息声。
今义:
一般指虫鸣。
)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
刚才。
今义:
朝着前面。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言:
感斯人言(话语)为:
因为长句(写)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初为《霓裳》后《六么》(弹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为君翻作《琵琶行》(为,替)
命:
遂命酒(吩咐)暂:
凝觉不通声暂歇(短暂)
命曰《琵琶行》(取名)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转:
砯崖转石万壑雷(使转动)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更,越)
转轴拨弦三两声(转动)
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深沉)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幽咽泉流冰下难(形容隐晦,不畅达)别有
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野芳发而幽香(清幽幽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昏暗)
可:
畏途巉岩不可攀(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忆(难道,哪能)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
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
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
名词用作动词,冲击。
转:
使动用法,使……滚动。
)
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
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夜:
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
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
名词用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
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六、要点选析
1、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
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
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警戒当局者在形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
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
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4、《秋兴八首》(其一):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
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为材料
,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
本诗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
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诗中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
让人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
此诗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新乐府专门“刺美见事”,“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乐府》50首全都列入“讽喻诗”,这些诗歌广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种种罪行,反对穷兵黩武,为妇女鸣不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
6、《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是一首叙事诗。
诗歌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在写作上,虽为叙事诗,但具有相当浓厚的抒情成分。
特别是琵琶女弹奏琵琶的一段,由于作者精通音乐,运用细致生动的艺术语言,描写音乐的音响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并通过“急雨”、“丝语”、“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具体事物来比拟各种不同音响,写出音乐的复杂变化,写出声音的疾徐轻重,更从这音响节奏中,衬托出弹者、听者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都充分显示出作者诗歌创作的杰出才华。
且“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情境、氛围、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7、李商隐,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严谨、深沉、雄浑的语言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绮丽浓艳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温李”。
8、《锦瑟》:
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
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
;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
诗歌主要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多用典故。
《马嵬(其二)》:
这
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用倒叙的手法来记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叙事中又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
诗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虚伪,同时也隐含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之意,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第三单元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
(直:
通“只”,仅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毋”,不要。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
通“斑”,花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
通“途”,道路。
)
輮以为轮。
(輮:
通“煣”,使弯曲。
)
虽有槁暴。
(有:
通“又”,再。
暴:
通“曝”,晒。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性”,资质,禀赋。
)
合从缔交。
(从:
通“纵”,合纵,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
威振四海。
(振:
通“震”,震慑。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通“敝”,困顿,失败。
)
陈利兵而谁何。
(何:
通“呵”,呵问。
)始皇既没。
(没:
通“殁”,死。
)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
通“崛”,崛起。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通“授”,传授。
)
赢粮而景从。
(景:
古“影”,像影子一样。
)
或师焉,或不焉。
(不:
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
黄河。
今义:
泛指河流。
)
(古:
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
凶恶,厉害。
)
弃甲曳兵而走。
(古:
逃跑。
今义:
行,走路。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
保养身体。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同意、认可。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
这样,却。
今义:
转折连词。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古:
不要归咎。
今义:
没有罪过。
)
金就砺则利。
(古:
指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
黄金。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
检查。
今义:
参加、参见等。
)
用心一也。
(古:
用,使用;心,心力。
今义:
集中注意力,存心。
)
蟹六跪而二螯(古:
足,脚。
今义:
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
安置,安身。
今义:
托付,把理想、希
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
流血漂橹。
(古:
盾牌。
今义:
指划船的工具。
)
以为桂林、象郡。
(古:
把……作为。
今义:
认为。
)
赢粮而景从。
(古:
背负,担负。
今义:
获得,获胜。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
崤山以东。
今义:
山东省。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
求学的人。
今义:
有专门学问的人。
)
吾从而师之。
(古:
跟随并且。
今义:
表因果的连词。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
无论。
今义:
没有。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
许多人。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
风尚。
今义:
道路,道德。
)
小学而大遗。
(古:
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
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
弟子不必不如师(古:
不一定。
今义:
用不着,不需要。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若干)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数罟不入洿池(密)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百发百中(发射)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兵士)
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助词)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词,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横渡)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以为绝妙(到了极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佛印
绝类弥勒(非常)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读ǎ,竭力,勉强)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利用)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假装)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制: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指挥)
博闻强志(见闻、知识)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伏)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
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
秦无亡矢遗鏃之费(丢失)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
河曲智叟以应(通“无”,没有)
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汝心固之,固不可彻(固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揣度)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相当“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语气)
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所以: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引出比较对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而耻学于师(向,引出动作对象)
吾师道也(学习)不拘于时(被,引出动作主动者)
师必退(军队)其皆出于此乎(在,引出动作的处所)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填然鼓之
(鼓:
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树之以桑(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
名词用作动词,穿
。
)谨庠序之教(谨:
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
然而不王者(王: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
名词用作动词,吃。
)
非能水也(水:
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
名词作状语,每日。
)
輮以为轮(輮:
使动用法,使……弯曲。
)用心一也(一:
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
名词作动词,登上。
)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
名词作动词,安排次序。
朝: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
名词作动词,称王。
)内立法度(内:
名词用状语,对内。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牖:
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
绳、枢:
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
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
)尊贤而重土(重:
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
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
赢粮而景从(景:
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
形容词作动词,处于困境之中。
)
外连衡而斗诸侯(外:
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
流血漂橹(漂: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
会盟而谋弱秦(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约从离衡(离: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
以愚黔首(愚: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无知。
)
以弱天下之民(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
吾师道也(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
名词作动词,从师。
)
传道受业解惑也(惑:
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
)
是故圣益圣(圣: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愚益愚(愚:
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师。
)
则耻师焉(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孔子师郯子(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
言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輮以(之)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词)(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
六、课文要点分析
1、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
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而且善于雄辩,气势磅礴。
2、《寡人之于国也》:
文章记述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自己尽心于民,但民并没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战争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对他进行驳斥。
然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农民不要违农时,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写作特色:
结构严谨:
每部分结尾的一句话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善用比喻:
全文从设喻开始,又以设喻结束,前后呼应,所用的比喻又都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范围内,手法高超。
气势宏伟,节奏感很强:
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文章读起来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3、荀子: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名况,当时人尊称他荀卿。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与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主张“性恶论”、“明礼义而化之”,强调教育的作用。
荀子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理,论证严密,比喻妥帖,分析透辟,多用
排比,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凝练。
《劝学》为代表作。
4、《劝学》:
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