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59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docx

审核时间管理程序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中心对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民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含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的确定和管理。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的引用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CNAS-CC11《基于抽样的多场所认证》

CNAS-CC12《已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的转换》

CNAS-CC13《高级监督和再认证程序》

CNAS-CC14《计算机辅助审核技术在获得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中的使用》

CNAS-CC15《管理体系审核时间(QMS、EMS、OHSMS)》

CNAS-CC17《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CNAS-GC02《管理体系结合审核应用指南》

CNAS-TR-004《建筑业组织审核指南》

XQC-SC-06001《质量手册》

 

3术语、定义和应用

本程序采用CNAS-CC01和ISO19011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

3.1审核时间

审核时间是指按审核人日度量的实施审核活动所需的时间。

所有类型审核的审核时间包括在客户场所的现场时间,以及在现场以外实施策划、文件审查、与客户人员之间的相互活动和编写报告等活动的时间。

多场所审核时,每个拟审核场所的审核时间基于该场所有效人数计算。

3.2审核人日

一个审核人日通常为8小时,不包括旅途时间和用餐时间。

3.3有效人数

有效人数包括在认证范围内涉及的所有全职人员(含每个班次的人员)和兼职人员。

如果兼职雇员工作小时与专职雇员相当,应将兼职雇员人数进行折算计入组织有效人数。

3.4复杂程度类型(仅适用于EMS)

对于环境管理体系(EMS),组织环境因素的性质、数量与严重程度对审核时间有根本影响。

对审核时间有根本影响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类型为:

高、中、低和有限(附件2)。

3.5风险级别(仅适用于OHS)

组织危险源的性质、数量和风险程度对OHS审核时间有根本影响。

三种对审核时间有根本影响的风险程度类型为:

高、中、低(附件3)。

3.6多场所组织审核总时间=总部审核时间+抽样的各分场所审核时间。

3.6.1临时场所

临时场所是组织为在有限的时期内进行特定工作或服务而设立的,且不会成为常设场所的场所(例如施工现场)。

3.6.2所选取的临时场所样本宜代表客户的能力需求和不同服务的范围,并已考虑了活动的规模和类型、进行中的项目的不同阶段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及影响。

选取临时场所样本由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进行确定。

 

4确定审核时间的原则

4.1充分性

根据特定认证项目的认证范围、审核的目的、范围和程度来安排充分的审核时间,以确保在确定的审核范围内对客户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审核。

4.2合理性(经济性)

在确保审核充分性的前提下,审核方案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分配审核时间。

可采用结合审核方式,以节省审核资源,提高审核效率,优化审核方案。

4.3针对性(个性化)

在CNAS-CC15和本程序指导下,以客户认证范围内管理体系过程和活动所涉及的有效员工数量为基点,考虑特定认证项目对审核时间有实际意义的影响因素(如产品复杂程度、产品种类的多少、分场所、班次等),确定单次审核的审核时间。

4.4灵活性

在确定和分配单次审核的审核时间时,宜留有适当余量,以应对影响审核时间的潜在因素、突发事件和必要时的补充审核。

 

5职责和权限

5.1市场部:

合同受理人员拟定认证周期内审核活动次数及各次审核活动的审核时间,并组织评审;

5.2审核部

计划主管负责确定现场审核时间;项目主管负责评审审核时间的适宜性。

5.3技术委员会在需要时对审核时间进行评审。

 

6审核时间的确定方法

6.1初次审核时间

初次审核时间=总部有效人数对应的单一现场审核时间(见附件1/2/3/4)+增减人日数(附件5)+分场所审核时间

6.1.1市场部签订合同人员在受理初次审核或再认证审核时与组织就各阶段审核时间达成一致意见,应考虑组织机构复杂程度、分场所、区域、季节、月份、日期、星期、班次,以便更好地反映组织的全部范围。

6.1.2对于QMS审核,以所有班次的总有效人数确定一个起始点,根据附件1/2/3/4的审核员时间得出基准时间。

当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以相同的形式分班次运行时,可对班次实施抽样审核(通常至少抽取一个正常班次),审核时间多少取决于每班所运行的过程以及组织所证实的对每班的控制水平。

如果不对所有的班次进行审核,则应记录这样做的理由。

对于EMS,以所有班次的总有效人数确定一个起始点,同时考虑组织环境因素的性质、数量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审核时间(附件2)。

对于OHS审核,以所有班次的总有效人数确定一个起始点,同时考虑组织危险源的性质、数量和风险级别来确定审核时间(附件3)。

对于ISMS,“雇员”是指其工作活动与ISMS范围有关的所有人员。

所有班次雇员的总数是确定审核时间的起点(附件4),对每一认证所需时间的变化取决于包括规模、审核范围、后勤、组织的复杂性和审核准备状态在内的诸多因素。

6.1.3在确定的审核基准时间基础上,根据附件5对审核时间有实际影响的因素(至少应考虑的因素,但不限于这些),可以进一步调整审核总时间,对应每个因素增加/减少审核员时间至少按增加/减少0.5-2人日进行计算,对应增加和应减少的审核时间可互相抵消,并记录调整的依据。

在对附件1、附件2、附件3所列审核时间进行调整时,减少量不应超过30%。

6.1.4如果使用了远程审核技术(例如,交互式基于网络的协作、网络会议、电话会议和/或组织过程中电子验证)与客户组织接触,这些活动应在审核计划中识别,并作为现场审核时间的一部分。

远程审核活动时间通常情况下不宜超过总的现场审核时间的50%。

6.2多场所审核时间

涉及有多场所(含固定场所、非建设施工临时场所)的组织,对分场所的过程实质属于同一类,并按照相似的方法和过程运作,可以对这样的场所进行抽样。

抽样方案(样本)由审核项目主管在合同评审期间提出,样本的选择宜考虑活动的规模与类型、项目的不同进展阶段,以能够代表(组织)寻求的能力范围与多样的服务范围。

对于典型的临时场所,最好进行现场评价。

6.2.1按各抽样场所的有效人数确定审核人日数(附件1/2/3/4),可考虑个别场所只涉及管理体系部分过程,以及认证范围内总部和各场所集权、分权程度(权重)最终确定各场所审核人日。

计算方法见附件6。

6.2.2工程建设施工临时场所的人日数安排

(1)人日数安排

少于100人的临时现场,现场审核安排1~1.5人日(与其他体系结合时(环境/安全),下同;二体系1.5~2.0,三体系2.0~2.5)。

101~500人的临时现场,现场审核安排1.5~2.0人日(二体系2.0~2.5,三体系2.5~3.0)。

大于500人的临时现场,现场审核安排2.0~2.5人日(二体系2.5~3.0,三体系3.0~3.5)。

(2)当临时现场工程项目涉及到以下方面时,一般情况下需增加0.5~1人日:

a、大规模、高复杂性、危险性大、国家与省(市)点项目、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采用新的施工方案(含工艺、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场所和周边环境复杂、有投诉和政府检查不合格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

b、上次审核时,同类场所发生了严重不符合的情况。

c、审核方案评审中识别的需要增加审核人日的情况。

6.2.3多场所审核总时间(对每个场所的审核时间与总部的审核时间的总和)不应少于将同样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活动集中在单一场所(即:

公司的全部雇员在同一场所)计算出的审核时间。

6.3军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民品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的审核时间

6.3.1军品、民品同属一套管理体系,产品范围相同或相似(是互通或包含关系的技术领域),管理部门相同,体系内人数也相同时,按照附件1分别确定军品、民品审核时间,总审核时间=军品审核时间+民品审核时间×50%;

军品、民品同属一套管理体系,产品范围相似,管理部门相同,但体系内人数不相同时,按照附件1分别计算军品、民品审核时间,可适当减少民品审核时间,但减少量不得超过民品规定审核时间的30%;

6.3.2军品与民品不属于一套管理体系,产品范围不同(不是互通或包含关系的技术领域),按照附件1分别计算军品、民品审核时间,总审核时间=军品审核时间+民品审核时间。

6.4监督审核时间

通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每次的监督审核的时间宜与对同一组织的初审时间成比例,约是初次审核时间的1/3,军品质量体系每次监督审核时间约是初次审核时间的1/2。

在监督审核时宜考虑组织发生的变化、体系成熟程度等因素,依据审核方案更新情况可以对已确定的认证周期内监督审核时间进行必要调整。

6.5民品再认证和军品质量体系综合评议审核时间

再认证、综合评议审核时间宜根据更新的客户信息计算;如果再认证、综合评议时组织的情况与初次认证审核时相同,则民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再认证,军品综合评议审核时间约为初审认证审核时间的2/3。

民品再认证和综合评议在证书有效期内例行监督审核之后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例行监督审核时间同期实施。

6.6特殊审核(扩大、缩小、变更审核)的审核时间

对单独或结合监督审核、结合再认证、综合评议进行扩大、缩小或变更确认审核,审核时间的确定应以变更涉及的体系内有效人数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危险源风险级别为基准计算所需审核时间,考虑到体系内其他管理职能的变化等情况,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所需审核时间,由合同评审最终确定。

6.6.1对提前较短时间通知所涉及的调查和非例行监督审核时间的确定,按一事一议原则与用户达成一致意见,具体按合同评审确定。

6.6.2特殊审核的审核员时间应少于同为该项目的初审时间,特殊情况(如企业改制、生产线全部搬迁等)涉及的企业重大变化,按再认证或综合评议审核时间进行确定。

6.7对于民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含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整合体系,市场部在合同受理时向企业了解其体系的整合程度信息,并传达给审核方案管理人员。

6.8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由于审核成熟度较低,在与其他体系结合审核时,审核时间单独计算。

6.9转换认证审核时间,按相应转换类型(初审、再认证、监督)的具体要求执行,可以适当增加中心办公室评审时间。

6.10高级监督和再认证审核时间一般同例行监督和再认证人日,由计划主管和审核项目主管在合同评审时提出建议。

6.11 现场审核时间

对于各体系认证,用于现场审核员时间: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少于审核时间的8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少于审核时间的70%。

现场审核时间由审核计划主管在当次审核计划实施前确定。

 

7调整审核时间的时机和方法

审核方案实施中发现审核时间需要调整时,由审核计划主管或审核项目主管向市场部提出需要进行审核时间调整的具体要求,适时重新确定审核时间(尤其在第一阶段审核后)。

发现审核时间不足,经评审,对审核的结果有疑义或不满足审核要求时应采取补充审核,审核时间单独计算。

 

附件1

质量管理体系单一场所

有效员工人数与审核员时间

认证项目

民品初审

民品监督

民品再认证

军品初审

军品监督

军品综合评议

人数

1-25

3

1

3

6

3

4

26-45

4

1.5

3

7

3.5

5

46-65

5

1.5

3.5

9

4.5

6

66-85

6

2

4

9

4.5

6

86-125

7

2.5

5

10

5

7

126-175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