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虽然一直以来,我没有多少历史积淀,以往各种史学著作的叙述风格也全然不合我的口味,但这本书却大不相同,改变了我以往从课本中学习历史的印象。
因为作者不再是客观的述事实,而是带着品论的口吻。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我们研究历史,不过是想以史为鉴,但终究还是要照进现世社会,正如作者所言,“人文科学里的时间,有一个生命在,从过去穿过现在而径向将来,它是一以贯之的”。
第一章是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让听讲及看书之人,首先有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史学精神,然后才能挽回或者说扳正正在扭曲的价值观,以树立民族自信,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家园。
之后,作者从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用中西方对照的方式来述说中国历史知识。
作者用品论的口吻告诉我们,全盘西化的错误、当时主流价值观对西方的认知错误,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更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
中国历史之所以绵延两千年而不断,根源便是一代代继承下来的传统与精神,然而国人却将近代中国的没落归咎于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是错误的。
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由无数个过去化成的,历史是我们无法抛却的存在于我们自身发展的一部分,我们所能做的不是照搬西方国家的演化路径,而是找寻自身的亮点,去伪存真,将传统精华发扬光大。
总体观之,不难看出作者试图引领执当代的政者们重视历史的价值。
对我个人而言,读这本书最大的印象不是了解到多少史实,而是学习历史的观念有很大改变。
我不再认为历史学习很枯燥,从作者这里见识到历史魅力所在,所谓的“以史为鉴”不再是写作文或论文时的引用。
这本书引经据典,引用的史实数不胜数,且不限于民族以、历史畴。
足以看出作者的博闻见识。
我看过的历史书籍实在不多,渐渐也希望在这方面有一定了解,正如书中所言“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
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
”作者所说的历史认知,对我有着莫大的启迪,为我指明了一条道路。
十八届五中全会观后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
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十八届五中全会进行观看学习,深受启发。
会议中明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坚决遵守坚持人体、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六个坚持”的发展原则。
下面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感想。
一是要增强创新意识。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大经济体都在加紧谋划抢占先机和制高点。
会议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新诠释。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重要机遇的必然选择。
具体到个人的身上,我们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抢抓、善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为中国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是要树立责任意识。
只有树立责任意识,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目标。
所以责任意识对我们来说,是行动的指南。
生活在新时期,应该懂得在职一方,就尽职尽责,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获得个人的良好发展,也才能为集体和国家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三是要树立团队意识。
俗话称“众人拾柴火焰高”,无数事实经验表明,只有发挥团队作用,我们各项任务目标才能实现得更快、效果才更明显、质量才更高。
不管怎样,发挥团队作用总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各项战略目标,也必须依赖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发展要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
所以,当下我们应该清楚自身工作任务和目标,了解我们团队战略目标,发挥自身团队价值和作用,积极努力拼搏、奋斗,力争如期早日实现。
总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一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既往开来,充满改革精神的行动纲领。
我们要学习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锐意改革,顽强拼搏,努力创造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第二部分期末论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东剧变以及冷战终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1989年到1992年期间,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16个减为5个,20多个共产党改变为社会党,3千多万共产党退党或者因党消亡而失去党籍。
这次剧变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因而经历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纷纷寻求变革。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借鉴性理论资源,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在理论学习进程中取得过重要的成绩和进步,也不可避免都犯过一些错误,遭遇过一些挫折,这些都是理论螺旋式发展中的正常过程。
从纵向来看,中国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从横向看,前联、南斯拉夫、朝鲜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大量经验,如,以及越南、古巴、老挝等国共产党理论学习的经验,都对中共具有更现实的启示。
因此本文将结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谈谈对中国今后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碍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唯有力求做到条理清晰。
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东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取得过许多巨大成就,同时也犯下过重大的失误。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这些成就与失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其糟粕”,可以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
“取其精华”则可以指导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2.1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过分强调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高度的集权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
早在1927年,斯大林就已明确宣布,联实行一党领导制与“党的垄断”,不容许其他政党分掌权力。
在实践中,以党代政成了政治体制的一大特征,党政军权的高度集中最终走向了个人专断体制,人民权利受到损害,宪法难以起保障作用。
如果一味的强调人力的至上性,就会陷入到自我麻痹、自我醉、自我束缚的循环中去,就会导致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极左或者极右的情形。
联的解体,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戈尔巴乔夫抛弃了"
勃列日涅夫主义"
,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阶级斗争,过分匆忙的改革。
在实行化时,戈尔巴乔夫做的太匆忙,同赫鲁晓夫相似,他极端急躁,从权威的制度向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
意识形态也是联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因此任何大的改革都要意识形态基础,这正是戈尔巴乔夫的弱点,虽然他提出过"
新思维"
的口号,但是却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思维。
(二)法制不健全,党特权现象泛滥
1989年开始东剧变,它有着深刻的政治,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
最重要的是政治体制存在弊端,东社会主义国家个人专断,长期忽视法制,领袖独裁,党官员勾结,腐败现象日益泛滥,民心逐渐丧失,党群关系逐渐恶化。
阿尔巴尼亚前最高领导人阿利雅在回顾与反思中说:
“我清楚地知道,霍查后必须进行改革,不能再走老路了。
世界变了,我们也应当变”。
我的目标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进行改革,因为我始终相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它可以保障人民的社会平等和公正。
与此同时,党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低下,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联共产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
缺乏有效的法制建设,就会造成基层组织大幅度萎缩,失去了群众基础。
许多干部和党员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迷失了方向。
联有更有许多党员入党只是为了仕途上的发展和捞到利益。
(三)促进社会的发展,忽视经济的发展
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
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人民群众看到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而政治不,学术言论不自由进一步导致人民对联共产党失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出现了经济基础薄弱的通病,捷克的经济改革昙花一现,从而引发了后续严重的社会危机。
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国家大都以政治生活作为主导,认为经济的发展是辅助部分,这是及其错误的想法。
进行经济改革是保证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2.2越南发展的教训经验
自1976年越南实现全国统一后,越南共产党开始在全国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但由于客观上理论准备不充分,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认为越南已“进入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于是盲目自信采取了“加速社会主义改造”、迅速“从小生产走上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方针。
如此机械照搬联模式,使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严重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脱离本国实际,加之越共领导人“主观急躁,步伐过快,方式简单,期望越南步入迅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这最终导致越南在七十年代后期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实践证明,这种急于完成“过渡时期”的认识和做法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种冒进的情绪一直持续到1986年。
1986年12月召开的六大是越共以及越南发展的历史拐点,在这次党的大会上,越共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改革思维对越共过去十年的路线进行了认真反思和总结,提出了革新开放政策,逐步确立了以全面改革开放为核心容的路线。
越共中央强调:
时代发展要求越南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必须从越南的具体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选择适合于越南国情的发展模式,并指出这是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思想领域“新与旧”之间的一场斗争。
2.3老挝发展的教训经验
1972年老挝党召开全国第二次党代会,二大首次提出老挝将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并制定了合理的政策,体现了老挝党在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面前,坚持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优良作风。
但老挝党同当时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一样,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问题犯了同样的错误,错误认为取得民族革命胜利后就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为老挝党在建国初期不顾国情推行急躁冒进政策留下了隐患。
1975年老挝党获得政权开始公开执政,成立了老挝人民国,“开创了走向独立、自由和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此后,老挝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老挝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老挝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学习和探索,期间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走了一些弯路。
但是在四大前,老挝执政党的理论准备和经验不足,盲目追求超越阶段急于过渡。
1986年1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重新认识了国情,作出了革新开放的伟大决策,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革新开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四大的政治报告中,总书记凯山·
丰威汉以客观诚恳的态度对老挝党自执政以来的错误路线和政策作了深刻而全面的检讨,并以实事的态度详细分析了老挝的真实国情。
老挝党在发展阶段上的新认识扫除了党长期存在的思想障碍,为老挝革新开放事业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体现了老挝党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勇于承认错误和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基于对社会主义的深化理解,四大在经济领域提出了诸多改革措施。
老挝党尝试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推行具有老挝特色的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的优点进行革新,集中精力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如:
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
逐渐破除国营经济的垄断地位,鼓励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
三、国外社会主义改革对中国改革的重要启示
中国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深化改革,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问题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度整改。
以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及教训,给中国今后的发展以下启示:
(一)树立科学思想,反对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当今中国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不能简单的采用过去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方法,孤立的解决问题。
因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只会束缚我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只有结合实际全面考虑来解决问题,才能符合人民的意志。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动摇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
这是共产党在面对风云巨变的国外局势能够守住阵地,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主要经历了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两个阶段,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理论,如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社会主义的改革必须不断的创新,理论创新是关键。
没有理论创新就不会有实践的创新,联模式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不能根据已有的国情改革和创新,因此改革失败了,中国的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新设想;
时期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时期提出的反腐倡廉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些不同阶段的理论,无不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足迹。
(三)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从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来看,部秩序混乱是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俗话说“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在和平的社会环境时期,党部矛盾滋生,贪污腐败严重,需要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各项建设,如反腐倡廉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等以纯化党的队伍,提升党的形象,党的执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处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国各种隐性矛盾逐步演变成显性矛盾,信访、拆迁、群体性事件等层出不穷。
党成员贪腐、纪律松懈、滥用权力等事件逐步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将党组织置于群众的信任危机当中。
党组织自身的羸弱,就难以将整个组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发挥共产党组织高效的动员能力。
中国共产党也应该时刻对自己的组织洗洗澡,照照镜子,时刻对党组织自身健康发展,保持组织部活力,提升战斗力等重要方面保持高度关注。
可喜的是,中国共产党不仅认识到自身组织建设过程中的不足,而且从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等几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只要坚持不懈,时刻反省纠正,党组织就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广泛吸收各类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目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而言,我们必须稳步推进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带头作用,通过广泛吸纳社会各类人才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顺利推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根本。
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时指出: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又好又快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很多方面的容,而经济建设决定着一国发展的命脉,人民的利益是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改革的标准。
加强与人民的密切联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这样的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群众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中国古语有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把人民举得高高,人民也会对你死心塌地。
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改革成果所带来的福利。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让改革开放所得到的巨大蛋糕为百姓分配好,体会到,这是为人民服务型政党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五)善于学习借鉴经验,不断拓宽世界眼光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初期,借鉴了联、共产国际的改革经验,收到了一些实效;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放眼西方国家,在思想、理论和做法中采纳西方的经验;
直至建国初期,我国才有了较为系统的时间和精力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文革时期改革滞后,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才进入实质阶段。
我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借鉴,才避免了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中少走弯路。
(六)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成功应对各种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要充分认识到危机意识的重要性,需时刻保持危机感,增强预见性。
当前,中国共产党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执政年代,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政治体制的考验、市场经济考验等等。
在对外政策方面,既然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为国建设服务、为国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就应该始终坚持和平外交的原则。
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颠复破坏,特别是利用民族问题作为干扰经济建设、分裂国家的潜入口。
只有“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处理社会主义改革中繁琐的事情,才能使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国际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
四、总结
联、老挝、越南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国具体国情进行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因为只有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为政治改革提供有效的保障;
改革同时还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会主义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协调发展,发扬,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僵化、不停滞,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