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46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docx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1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有两极》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磁针与南北

第一课磁铁有两极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

3.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4.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磁铁有两极》,承接一年级上册磁铁的基本性质。

通过设置争夺曲别针的小游戏,引出探究问题:

条形磁铁的哪个位置吸的曲别针多?

进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磁性强,叫磁极。

并通过迁移应用部分的设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断成两截的磁铁、U形磁铁和圆形磁铁的磁极,最后归纳总结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磁极。

总体脉络为:

探究—结论—再探究—归纳—结论。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级的科学学习,二年级学生对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探究流程已经比较熟悉,而且已经知道了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等多种形状,以及磁铁能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吸引铁或镍制品,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但学生并不清楚磁铁各个部位吸引铁镍的能力是否相同,而且不知道磁铁上标注的字母“S”和“N”代表什么意思,更不知道什么是磁极,尚需本节课探究发现。

二、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和老师一起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展开实验。

3.在磁铁的不同部位悬挂回形针,比较发现条形磁铁、圆形磁铁、U形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三、学习重点:

在磁铁的不同部位悬挂回形针,比较发现条形磁铁、圆形磁铁、U形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四、学习难点:

能和老师一起制定实验计划。

五、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磁铁、回形针。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组织学生开展“争夺”回形针的游戏活动:

第一回合:

如下图所示,在两个磁铁的中间放上一个回形针,双方同时用磁铁的一端“争夺”回形针,三局两胜。

第二回合:

如下图所示,在两个磁铁的中间放上一个回形针,一方用磁铁的中间部位,另一方用磁铁的一端同时“争夺”回形针,三局两胜。

 

明确游戏规则,同桌两人展开回形针争夺战,体验磁铁两端和磁铁中部不同的磁性大小。

 

两个回合的游戏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对比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描述、交流活动体验,进而提出问题:

条形磁铁的哪个位置吸引回形针的能力强?

和全班同学交流活动体验,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或猜想。

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搜集证据

引导带领学生制定问题解决、猜想验证的计划:

①取点:

从条形磁铁的最左端到最右端,均匀地标注5个位置。

②悬挂:

分别用这5个部位去吸回形针。

③记录:

把实验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并提醒学生实验注意事项:

1.各部分分开实验,避免相互影响。

2.以位置5的悬挂方式,实验其它四个位置。

3.多做几次实验,从而得出较准确的结果。

 

和教师一起制定实验计划,并四人一组,分组实验条形磁铁五个位置吸曲别针的数量,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和老师一起制定计划,巩固学生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的意识。

 

学生通过按计划实验探究发现磁铁的磁极。

搜集证据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1.位置()和()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最多,磁性最强。

2.我们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

3.条形磁铁有()个磁极。

4.N和S分别表示北极和南极。

1.分组整理、汇报实验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2.根据交流结果回答教师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总结概念。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加深了对本节知识概念的理解,能说出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拓展探究

组织学生继续探究:

条形磁铁断成两截时,以及不同形状的磁铁,例如圆形磁铁、U形磁铁,运用本节课的实验方法检测他们的磁极。

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磁极。

 

运用研究条形磁铁磁极的方法,探究断成两截的磁铁、不同形状的磁铁的磁极,并班级讨论交流。

 

1.研究方法的迁移应用。

2.扩大研究范围,准确科学概念。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跷跷板》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小游乐园

第二课跷跷板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跷跷板》,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跷跷板非常熟悉,并且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内容安排以任务驱动式呈现,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内容设计上注重作品的设计与评价,其中设计注重以画图的形式表现,以及简单分析可用的资源,选择合适材料的能力。

评价注重培养学生提出改进建议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分析:

在认知上,二年级的学生对游乐场的中器材,尤其是跷跷板是非常熟悉的,为观察跷跷板的结构奠定基础;在能力上,通过第一节课《滑梯》的学习,学生对工程技术的一般流程,尤其是对“设计”有了初步的意识和能力,但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跷跷板,对学生来说还需要继续练习提高。

二、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跷跷板。

2.小组合作,用画图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跷跷板的设计与想法。

3.根据设计图,独立制作完成一个跷跷板。

三、学习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跷跷板。

四、学习难点:

小组合作,用画图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跷跷板的设计与想法。

五、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任务

出示问题对话情境,引出设计制作跷跷板的活动任务。

认真倾听,明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任务。

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需求性。

观察跷跷板结构

出示跷跷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跷跷板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察讨论跷跷板的结构组成,明晰任务对象的结构。

明晰跷跷板的结构,为画图设计打基础。

设计跷跷板

图片展示材料超市里的物品。

认识材料超市里的物品,思考他们的用途。

图片展示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材料的选择。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1.怎样设计会让跷跷板更稳固?

2.选择哪种材料能更好的支撑起丁丁和当当?

结合生活经验,组内交流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最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选择,进一步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跷跷板做铺垫。

出示跷跷板示意图范例。

启发、完善自己的设计。

启发学生完善自己的设计。

制作跷跷板

出示跷跷板的分步制作流程,并巡回指导学生的制作。

跟着教师的引导按步骤制作跷跷板。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说出:

1.自己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他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说出有什么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培养学生对作品反思和改进的意识。

改进滑梯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改进的意识。

课后思考并逐步尝试改进自己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