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30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汇总.doc

心理学

选择

1.()被称为精神病中的“感冒”。

A.抑郁症

2.()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

C.性格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B.独特性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

5.“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A.有条件的

6.“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

B.心境

7.按照皮亚杰的观点,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B.具体运算阶段

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C.先快后慢

9.高级神经活动属强而平衡、不灵活型,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B.粘液质

10.个人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A.从众

11.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称为(A.自我

12.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  )的影响。

D.负迁移

13.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B.编码、存储、提取

14.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C.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

15.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

16.精神分析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B.弗洛伊德

17.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是()B.以“好孩子”为定向

18.母性动机是一种(B.生理性动机

19.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C.来访者中心疗法

20.人格特质理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D.奥尔波特

21.人类具有的五种基本情绪是(C.愤怒、恐惧、快乐、悲伤、痛苦

22.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

(C.发散思维

2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C.刻板印象

24.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环境适应力强、但缺乏耐心、稳定性差的气质类型是(B.多血质

25.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B.不随意注意

26.下列属于成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D.仍像幼儿那样天真幼稚

27.下面哪种疾病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D.疑病症

28.心理动力理论是由(B.弗洛伊德)创建的。

29.行为疗法有(A.放松疗法C.系统脱敏法D.厌恶疗法)等方法。

30.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种学习属于(C.意义学习

31.一般来说,(  )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A.中等

32.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C.发展心理学

33.以下属于一般能力的有(A.观察力B.记忆力C.抽象概括能力

34.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A.性格B.能力C.职业兴趣D.职业价值观E.环境因素

35.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理解性

36.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因缺少引发某一心理特征或行为的环境,而致使这一心理或行为永远不能产生,这个时期称为行为的(D.关键期

37.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D.实验法

38.智力是指(D.认知能力

39.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内容的有(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

4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C.指向和集中

名词解释

1.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成就动机:

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3.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把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

4.倒摄抑制

5.感觉适应:

指在同一感觉器官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6.工作倦怠:

又称职业枯竭,它是与工作压力相关的一系列症状,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

7.观察法:

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8.聚合思维:

就是人们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者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

9.偏见:

偏见是指对某些特定团体的成员形成的一种敌意或负面的态度。

10.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1.迁移:

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及态度形成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2.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3.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适应不良,即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

14.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5.社会惰化:

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体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少的现象叫社会惰化。

16.生涯辅导:

是对人生全程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指导,由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目的是帮助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

17.实验法

18.随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9.心理发展:

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导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即人的一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狭义的心理发展只限于儿童发展阶段的研究。

20.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连续体:

一极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极是心理各方面功能的良好发挥。

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一方面虽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但另一方面其心理功能也没有得到良好发挥,这就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2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2.心理治疗:

是心理健康专家帮助个体认识、澄清和克服他们的心理和人际关系障碍,并促进其适应的过程。

23.依从:

是指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做出与他人期望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24.元认知策略:

就是人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知。

25.原型启发:

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26.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

27.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问答

1.简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心理学提出潜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本能来解释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提出处于潜意识水平的个人心理冲突,正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但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认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因此,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强调人的行动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要使个人才能得到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2.简述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就主要从以下三个入手:

一是训练发散思维;三是多进行远距离联想;三是进行原型启发。

3.竞争、合作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竞争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使行为的结果对自己有利。

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在工作、生活或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协同活动,来实现共同目标、享受合作结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

1.竞争的优缺点。

(1)优点:

竞争能激发动机,调动个体的一切力量,充分发挥能量与创造力;竞争能使全身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竞争迫使竞争各方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竞争才能进步。

(2)缺点:

阻碍人与人之间友好的发展,甚至使社会关系恶化;频繁的竞争会带来身心压力,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2.合作的优缺点:

(1)优点:

合作能促进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

(2)缺点:

合作学习也有它的一些缺点:

在合作中,有时因组内成员的意见不一致、分歧太多而争论不休,造成内耗,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在合作中,有时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组员推卸责任,或是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小组活动,表现消极,就会影响全组的士气,降低全组的效率。

4.举例说明非言语情绪表达方式有哪些?

主要有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三种。

5.举例说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6.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问题本身的性质),也有主观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动机;

(2)定势;(3)知觉情境;(4)功能固着;(5)迁移。

7.举例说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熟悉性:

人们可能对某人第一印象并不好,但由于交往次数多了,不再依据肤浅的外表来评价一个人,而更看重人的个性,因而印象变得好了起来,这便是熟悉性的影响。

单纯的熟悉也能增加人们对特定对象的喜欢,即“曝光效应”。

(2)接近性:

地理距离的接近是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相近的邻居之间、同宿舍的同学之间不可避免地频繁交往,增加了彼此的熟悉性,可以方便地相互交谈,相互支持和帮助,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并寻找彼此的相似性。

(3)相似性: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人们一般喜欢那些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个性与自己相似的人。

(4)个人特征:

包括外表、人格特征。

8.良好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主要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9.哪种人格障碍最具社会危害性?

为什么?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危害最大。

2.因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无道德感,情感冷漠,自我中心,具有高度的攻击性和冲动性,耐受挫折能力差。

这些个体容易发生违法、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10.能力差异对个体的影响如何?

如何理解能力的的个体差异?

1.能力差异对个体的影响: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能力实际上是指个人从事相应活动的能力。

每个人在能力方面都有其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使得每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中,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

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到其知识、技能的水平。

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并掌握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少;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付出更大的心理能量或资源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与技能。

抽象概括能力差的人理解起深奥的理性知识就会困难一些。

同样是搞音乐的人,如果一个人节奏感和曲调感强,他就比另一个仅仅是视觉感强的人,更能从事好自己的音乐活动。

2.能力的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结构的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

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主要特征?

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但不连续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