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kV交流三相隔离开关通用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800kV交流三相隔离开关通用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kV交流三相隔离开关通用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2项目需求部分”时,应严格按“项目单位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 次
800kV交流三相隔离开关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363
1 总则365
1.1 一般规定365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365
1.3 适用范围365
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366
1.5 标准和规范368
1.6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368
1.7 备品备件369
1.8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369
1.9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369
2 结构要求369
2.1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参数369
2.2 通用要求369
2.3 操动机构370
2.4 涂漆和防锈371
2.5 铭牌371
3 试验372
3.1 型式试验372
3.2 出厂试验372
3.3 现场交接试验372
3.4 电瓷部件的抽查试验373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373
4.1 技术服务373
4.2 设计联络会374
4.3 工厂检验和监造374
5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375
5.1 电气一次接口375
5.2 电气二次接口375
5.3 土建接口378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
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1.1.6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格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 投标人或制造商投标产品的销售记录(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附录A的格式提供)及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2.2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2.3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履行合同所需的技术和主要设备等生产能力的文件资料。
1.2.4 投标人应提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1.2.5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投标产品全部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
1.2.6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一份详细的投标产品中重要外购或配套部件供应商清单及检验报告。
1.2.7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投标产品中进口关键元件供应商的供货承诺函。
1.2.8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投标产品中组部件的供应商及原产地(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附录A的格式提供)。
1.3 适用范围
1.3.1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工程的投标产品。
内容包括的设计、结构、性能、安装、试验、调试及现场服务和技术服务。
1.3.2 中标人应不晚于签约后 4 周内,向买方提供一个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表(见表1),包括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厂内测试及运输等项的详情,以确定每部分的工作及进度。
表1 生产进度计划表
合同号:
;
项目名称: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工作日期:
至 ;
制造商名称及地址:
________________;
技术协议号:
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岸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岸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达交货地点日期:
。
时间(年月日)
项 目
工程制图
图纸寄出
图纸认可时间
设计联络会
第一次
第二次
材料采购
材料进厂
制造
工厂组装
工厂试验
1.3.3 工作进度如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向买方说明原因、后果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4.1 图纸及图纸的认可和交付
1)所有需经买方确认的图纸和说明文件,均应由卖方在合同生效后的 4 周内提交给买方进行审定认可。
这些资料包括 设备总装图、基础图、电气原理图 等。
买方审定时有权提出修改意见。
买方在收到需认可图纸 4 周后,将一套确认的或签有买方校定标记的图纸(买方负责人签字)返还给卖方。
凡买方认为需要修改且经卖方认可的,不得对买方增加费用。
在未经买方对图纸作最后认可前任何采购或加工的材料损失应由卖方单独承担。
2)卖方在收到买方确认图纸(包括认可方修正意见)后,应于 2 周内向1.4.11)款所列有关单位提供最终版的正式图纸和一套供复制用的底图及正式的光盘,正式图纸必须加盖工厂公章或签字。
3)完工后的产品应与最后确认的图纸一致。
买方对图纸的认可并不减轻卖方关于其图纸的正确性的责任。
设备在现场安装时,如卖方技术人员进一步修改图纸,卖方应对图纸重新收编成册,正式递交买方,并保证安装后的设备与图纸完全相符。
4)图纸的格式:
所有图纸均应有标题栏、相应编号和部件标志,文字均用 中文 ,并使用SI国际单位制。
对于进口设备以中文为主,当买方对英文局部有疑问时,卖方应进行书面解释。
卖方免费提供给买方全部最终版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其中图纸应包括 1.4.11)款所涉及的图纸 ,并且应保证买方可按最终版的图纸资料对所供设备进行维护,并在运行中进行更换零部件等工作。
5) 隔离开关 所需图纸:
a.总装图:
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设备的重心位置与总重量、受风面积、固有频率、端子尺寸及附件。
b.基础图:
应标明设备作用于基础上的静负荷及操作时的动负荷、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c.电气原理图:
应包括操动机构箱的内部接线和远方操作用的控制、信号、照明等交流及直流回路。
如有多张电气原理图,还应标明各图之间的有关线圈与触点等的相互对应编号。
必要时,应提供所有特殊位置和程序的操作说明概要。
d.铭牌图:
应符合GB1985的规定。
e.操动机构箱的二次接线图:
应包括机构箱内全部端子情况,并标明电缆的识别编号及箱内设备的大致位置。
f.操动机构箱安装图。
g.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支持绝缘子的外形尺寸图和允许的机械负荷。
1.4.2 说明书的要求
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各项:
1)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和技术数据。
2)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及主要部件序号的完整说明。
3)表示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及其操动机构断面的结构图以及各连接部位的润滑说明和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卖方应向买方提供有关特殊工具和仪器的说明书、产品样本和手册等。
5)隔离开关其他附件的说明,如备件、易损件等。
1.4.3 试验报告
卖方应提供下列试验报告:
1)型式试验报告。
2)出厂试验报告。
3)主要部件试验报告,包括支柱绝缘子的型式试验报告。
4)如果产品进行了局部改进或改变应补充提供相应的验证性试验报告。
1.4.4 图纸、说明书、试验报告等资料的交付时间、数量见表2。
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资料、图纸、试验报告见表2,但不限于表2的内容。
表2 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资料和图纸
内 容
份数
交付时间
接图单位
图纸类
详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1)
总装图
2)
基础图
3)
电气原理图
4)
铭牌图
5)
基础安装尺寸图及吊装图
6)
接地线路图及端子位置图
7)
控制部分电气结线图、控制盘的正视图
8)
运输时固定方式图及运输包装示意图
9)
操动机构箱与隔离开关间的相互连接图
10)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支持绝缘子的外形尺寸图、允许的拉力、爬电距离等
11)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主要部件和配件图表
12)
连接部位及润滑说明
安装使用说明书
运输、保管、现场安装调试用图纸、资料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及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和技术数据
仪表的使用说明书
表2(续)
运行、检修手册、资料
主要设计数据
设计、制造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备品备件图纸、清单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所用材料、部件、配件清单及其包装图纸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工厂检验标准
试验报告
型式试验报告
出厂试验报告
主要部件试验报告
如果产品进行了局部改进或改变应补充提供相应的验证性试验报告
其他资料
装箱清单
包装说明
1.5 标准和规范
1.5.1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从第三方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投标人如果采用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必须向买方提供中文和英文(若有)复印件并经买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不能低于DL、GB和IEC的有关规定。
1.5.2 执行的标准。
DL/T486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
DL/T59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1985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IEC62271—102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Q/GDW101750kV变电所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电气部分)
Q/GDW157750kV电气主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的要求之:
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输电[2004]4号文附件3《关于高压隔离开关订货的有关规定》
1.5.3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1.6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1.6.1 技术参数响应表、技术参数偏差表及相关技术资料。
1.6.2 投标产品的特性参数和特点。
1.6.3 与其他设备配合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和信息。
1.7 备品备件
1.7.1 卖方应提供必备和推荐的 备品备件 ,并分别列出其单价(商务部分填写)。
1.7.2 所有备品备件应为全新产品,与已经安装同型号设备的相应部件能够互换。
1.7.3 所有备品备件应单独装箱,包装应能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与主设备一并发运,并标注“备品备件”以区别本体。
1.8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
1.8.1 卖方应提供必备和推荐的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并列出其单价(商务部分填写)。
1.8.2 所有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必须是全新的,并附详细的使用说明资料。
1.8.3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应单独装箱,注明“专用工具”、“仪器仪表”,并标明“防潮”、“防尘”、“易碎”、“向上”、“勿倒置”等字样,同主设备一并发运。
1.9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1.9.1 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将由买方根据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说明书的规定在卖方技术人员协助下进行。
1.9.2 合同设备的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规程规范进行。
1.9.3 完成合同设备安装后,买方和卖方应检查和确认安装工作,并签署安装工作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9.4 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后买卖双方应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试运行时间在合同谈判中商定)。
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9.5 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
2 结构要求
2.1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参数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技术参数响应表。
2.2 通用要求
2.2.1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易于安装调整、维护检修安全方便,金属零部件应防锈、防腐蚀,钢制件应热镀锌处理,螺纹连接部分应防锈、防松动和电腐蚀。
2.2.2 同型号同规格产品的安装尺寸应一致,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2.2.3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维护手册中,应明确检修维护周期和内容。
产品及其元部件应保证在检修维护周期内可靠运行。
2.2.4 制造商应给出隔离开关对基础的作用力及刚度、强度和结构要求。
2.2.5 在规定的覆冰厚度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应能可靠的分闸和合闸。
2.2.6 投标产品的支柱绝缘子原则上应采用型式试验时所用厂家生产的支柱绝缘子。
若更换,须经买方同意。
支柱瓷绝缘子应烧制永不磨损、清晰可见的厂家标志、生产年月、批号及与产品样本一致的产品代号。
瓷体和法兰之间的浇注面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隔离开关和独立的接地开关的支柱绝缘子应采用高强度支柱绝缘子。
瓷绝缘子金属附件应采用上砂水泥胶装,胶装处胶合剂外露表面应平整,无水泥掉渣及露缝等缺陷,胶装后露砂高度10~20mm,且不得小于10mm,胶装处应涂防水密封胶。
2.2.7 隔离开关的带电部分及其转动部分的结构应能防止鸟类作窝,传动和转动部分应采取润滑措施和密封措施,在寒冷地区应采用防冻润滑剂。
2.2.8 对机械传动系统和导电回路的要求。
1)操动机构输出轴与本体的连接。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操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其本体传动轴应采用无级调节的连接方式,机械连接应牢固、可靠,应采用无需调节的固定连接。
操动机构内应装设一套能可靠切断电动机电源的过载保护装置。
2)对转动连接的要求。
转动连接轴承座必须采用全密封结构,至少应有两道密封,不允许设“注油孔”。
轴承润滑应采用符合设备周围空气湿度的优质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并应在出厂试验报告中注明其质量控制指标,如组分、成分和黏度等。
3)对传动轴承、轴套、轴销的要求。
传动连接应采用万向轴承和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轴套连接,轴销应采用不锈钢或铝青铜等防锈材料,万向轴承带有防尘结构。
4)对传动连杆的要求。
传动连杆应采用装配式连接结构,其材质应是满足机械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多棱形钢、不锈钢或热镀锌钢管。
5)对导电回路的要求。
隔离开关导电回路应能耐受1.1倍额定电流而不超过允许温升。
导电杆和触头的镀银层厚度应≥20µ
m、硬度应≥120HV。
触头弹簧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应采用外压式触头。
对内压式触头,其触头弹簧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弹簧分流的绝缘措施,以保证弹簧的弹性。
单柱式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静触头装配应由制造厂提供,并应满足额定接触区的要求。
在钳夹最不利位置下,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和硬母线的支柱绝缘子不应受到额外的作用力。
2.2.9 接地螺栓应符合如下规定:
1)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底座上应装设不小于φ12mm的接地螺栓;
2)每相一个底座的隔离开关,各相应分别装设接地螺栓;
3)接地接触面应平整、光洁,并涂上防锈油,连接截面应满足热稳定要求;
4)接地位置应标以接地符号。
2.2.10 根据需要,隔离开关的一侧、两侧或三侧应能装配接地开关。
隔离开关与其配用的接地开关之间应有可靠的机械联锁,配用电动操动机构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还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联锁。
机械联锁应有足够的强度,配合精确,防止电气误操作。
2.2.11 隔离开关在风压、重力、地震或操动机构与隔离开关之间的连杆被偶然撞击时隔离开关应能防止从合闸位置分闸或从分闸位置合闸。
2.2.12 接线端子板应为平板式。
2.2.13 均压环必须光滑,工艺优良。
2.2.14 接地开关的旋转轴与底座之间的铜质软连接的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
2.2.15 隔离开关瓷体和法兰的浇注应能防止胀裂,并应有良好的配合。
2.3 操动机构
2.3.1 配用电动操动机构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应能远方及就地电动操作,并应装设供就地操作用的手动分、合闸装置。
2.3.2 电动操动机构处于任何动作位置时均应能取下或打开操动机构的箱门,以便检修和维护。
2.3.3 电动操动机构箱内应装设小型断路器。
2.3.4 电动操动机构中所采用的电动机和电器元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2.3.5 供检修用的手柄总长度(包括横柄长度在内)应不大于1000mm,手柄位置应便于操作,离地面的高度应介于700mm~1100mm,操作力不大于200N,其机构的终点位置应有足够强度的定位和限位装置,且在手动分、合闸操作时能可靠闭锁电动回路。
2.3.6 操动机构上应有显示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的指示器。
指示器上应标明“分”、“合”字样。
2.3.7 各相隔离开关的分、合闸不同期性应能方便地调整,合闸终了时应保证接触可靠。
2.3.8 操动机构箱应采用优质不锈钢材,厚度不小于2mm,或者精铸铝、铝合金铸件。
精铸铝、铝合金箱体内应涂浅色高亮度的磁漆,卖方应提供补漆所需的漆量。
2.3.9 操动机构箱应能防锈、防寒、防小动物、防尘、防潮、防雨、防护等级为IP54。
2.3.10 操动机构箱底部导线管的入口处应设有遮板,机构箱与外部管道和电缆的连接应便于拆卸和移动,箱体防雨性能良好,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应能开门检修。
箱正面应设有铰链的密封门,门上有把手和可加挂锁的措施。
2.3.11 操动机构箱应配有足够的端子,材质为铜质,端子板及终端板与夹头均安装在电缆进口上部,与电缆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m,每组端子板应有10%~15%的备用端子。
2.3.12 除控制、指示及联锁等通常用的辅助接点外,每组隔离开关需有备用的常开与常闭触点各 10对,接地开关各 8 对(倘若分相操作,则为每相的数量),辅助触点的开断能力为直流110V、5A或220V、2.5A。
2.3.13 所有辅助触点应在电气接线图上标明编号并且连线至主端子板每只辅助开关及所有辅助触点的电气接线必须编号。
2.3.14 操动机构装设的辅助开关的动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指示隔离开关分闸的信号:
应在达到80%断口距离后发出;
2)指示隔离开关合闸的信号:
应在隔离开关能安全通过额定电流及动、热稳定电流的位置时发出。
2.3.15 分、合闸操作:
动力操动机构,当其电压在下列范围内时,应保证隔离开关或接地开关可靠的分闸和合闸:
1)电动操动机构的电动机接线端子的电压在其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时;
2)二次控制线圈、电磁联锁装置,当其线圈接线端子的电压在其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时(线圈温度不超过80℃)。
2.3.16 卖方应明确提供辅助和控制回路中所采用的主要二次配套元件,如辅助和控制开关、接线端子、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低压开关等元件的型号和制造商,或者按照买方要求的产品制造商和型号进行采购。
2.3.17 机构箱中应装有加热驱潮装置,并根据温湿度自动控制,必要时也能进行手动投切。
加热器应接成三相平衡的负荷,且与电机电源要分开。
加热器的功率应适宜,且机构箱内应有防潮及防止过热和燃烧的保护措施,以保证长期运行时不对箱内邻近设备造成热损伤。
2.4 涂漆和防锈
2.4.1 除有色金属和热镀锌铁件外,所有外露件均应除锈涂漆,并采取措施防止运输中漆层剥落与变质。
2.4.2 卖方应提供所有防锈措施(包括使用的涂层材料及特殊润滑剂)的完整说明。
2.4.3 湿热带地区的产品应按其技术条件进行涂漆和防锈。
2.4.4 镀锌和防锈。
镀锌层应满足以下要求:
镀锌前需将所有焊渣、脏物清除干净,部件材料应加工、制造完成后再镀锌。
表3 镀锌层要求
厚 度
镀层重量(g/m2)
硫酸铜溶液法通过次数(1min/次)
成型件和板材
超过6mm
平均值
最小值
>700
>610
>7
不到6mm
>550
>6
螺栓、螺母、垫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