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世界史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德兰海战: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
最终,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③军备竞赛④两次摩洛哥危机⑤巴尔干问题
性质:
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是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从属的意义。
从战争的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的目标还是酝酿的过程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影响:
①造成巨大损失和破坏②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欧洲衰落,美国、日本兴起。
③战争引起一系列革命:
①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取胜②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如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英法美工人运动。
④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涨,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⑤国际关系出现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兴起:
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
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便逐步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79年10月,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了联合对付俄、法两国,首先缔结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规定一方受到俄国的攻击时,另一方以本国的“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一方受到俄国以外的大国攻击时,双方互守善意的中立。
1882年5月,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后,在德国的拉拢下也参加德奥同盟,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成为其中一个动摇的同盟者。
法、俄两国为了对付三国同盟,迅速接近,于1894年正式形成法俄同盟。
英国长期来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但是面临德国的挑战,深感威胁,于1904年同法国、1907年同俄国订立协约,这样便构成三国协约。
在帝国主义大国矛盾日趋尖锐的同时,受这些矛盾影响的局部冲突也在不断发生,这些冲突反过来又加剧了两大集团的分化,使局势进一步紧张。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战争第一阶段:
1914年 德国速决战的破产,,“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计划6周内打败法国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双方参战人数达150多万人,前后持续八天,以德军的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在坦能堡战役,德军歼灭了俄国第2集团军,迫使俄国第一集团军败退。
战争的第二阶段:
1915年-1916年 德军在东线的胜利,在果尔利策战役中德国和奥匈军队以优势兵力突破俄国防线,俄国西南方面军全线溃败,后撤130公里;
保加利亚在915年9月参战;
意大利1915年5月向奥匈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勃鲁西洛夫的进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赢得最大的胜利;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日德兰海战是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此后双方开始吧注意力集中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
战争的第三阶段:
1917年 战争的僵持;
无限制潜艇战和美国的参战;
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西线停火生效,一战结束。
第二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时间:
1919年6月28日地点:
凡尔赛宫镜厅主要内容:
①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②重划德国疆界;
③瓜分德国殖民地;
④限制德国军备;
⑤赔款问题。
★《四国条约》1921年12月,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①对美国而言:
埋葬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②对日本而言:
一方面英日同盟解散,使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
另一方面它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③对英国而言:
,表面上维持了英日的友谊,又促进了英美关系,保障了其既得利益。
但也使英日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妥协政策。
★《五国海军协定》→签署时间:
1922年2月。
签署国家:
英、美、日、法、意。
《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放弃了“双强标准”,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对等的原则,标志英国海军优势从此终结,日本海军扩张受到限制,承认其海军只处于二流水平,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
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
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
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道威斯计划”:
1924年4月9日,道威斯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
4月16日德国政府表示该计划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谈判基础。
7月16—8月16协约国在伦敦召开会议批准了“道威斯计划”。
★《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召开,10月16日与会的法、德、比、英、意、波、捷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以及“关于国际联盟盟约第十六条给德国的集体照会”,总称“洛迦诺公约”。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背景:
美国对凡尔赛体系深为不满,积极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构筑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1921年8月,它正式邀请在亚太地区有利益关系的8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举行会议。
主要内容:
①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
②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
③关于中国“门户开放”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
意义: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通过上述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2、如何评价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事实上等于把这些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帝国主义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国际联盟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的境地。
3、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评价?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
1921年美应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评价:
凡尔赛体系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经过近5年的时间,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但由于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必然会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尽管战胜国一再标榜以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问题,但实质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他们自己的需要来实行这一原则的。
其次,帝国主义列强把凡尔赛体系变成了反苏反共的工具。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种种矛盾。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拉开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
也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4、一战后,德国的赔款问题的解决及其影响。
⑴鲁尔危机内容:
1923年1月11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约10万军队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从而酿成了当时欧洲最严重的国际事件。
影响造成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法国得不偿失;
赔款问题的领导权由法国转入美国。
⑵“道威斯计划”原由:
1924年4月9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了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
内容:
对德国赔款的总数和支付年限未加确定,但规定计划生效后的第一年,德国交付10亿金马克;
向德国提供外国贷款;
规定德国赔款的主要来源是关税、税入和企业利润影响:
①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
③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功;
④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
⑶“杨格计划”与赔款问题的终结。
1929年6月,以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提出“杨格计划”。
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139亿马克,在59年内付清。
德国从此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党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⑷胡佛“延债宣言”。
在大萧条的冲击下,1931年6月2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致电胡佛总统,要求延付赔款。
同一天,胡佛发表“延债宣言”。
第三章俄国十月革命与一国建设社义的尝试
★《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建立初期为了摆脱战争,1918年3月3号苏俄与德奥集团在布列斯特签订合约。
在合约中,苏俄失去了大片领土。
但合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大清洗运动:
是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
它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
大清洗运动是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
Or(斯大林的最高领袖地位确立以后,1936年—1939年,在党、政、军内开展了大清洗运动。
一大批苏联党政军的最高级领导人被处决,法制和民主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无辜百姓也受到迫害。
大清洗运动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致使苏联在二战初期节节败退。
大清洗运动强化了斯大林模式)
党内地位受到冲击;
当时国际环境的复杂险恶;
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
使用群众运动大造声势的方法和逼供信等违法手段。
过程:
1934年1月的俄共14大上对斯大林的不满表现出来。
12月,深受尊敬的基洛夫被暗杀。
斯大林以这件事为借口展开了“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肃反”——实际上是对他的同事、将领和一般党员甚至群众“大清洗”。
在领导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除了被敌人杀害的3人,自然死亡的5人,被斯大林逼迫自杀的2人,被贬的3人,被斯大林枪毙的15人,只有一个人仍然有机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首届苏维埃政府的16位成员中,4人在大清洗前死亡,12人在大清洗中被枪毙;
列宁最后一次参加的11大上选出的26人中,17人被处决、暗杀和流放;
1919年到1935年先后选出的31名政治局委员中,20人死于党内斗争;
联共(布)第17大上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98名被逮捕和枪毙;
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捕和杀害。
使个人崇拜更加盛行,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愈发僵化,严重地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第一,农业方面: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第二,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
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
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意义:
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
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人民指明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它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2、试评价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一)农业集体化建设:
1927年12月俄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讨论了农村问题,规定了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一过渡的基础便是对富农的进攻,这一政策暂时有利于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与当时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力长期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问题:
(1)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最后又制约重工业的发展。
(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3)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消费品的供不应求。
(4)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最终影响到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中央集权过多,地产和企业缺乏自主权。
(6)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
3、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作用。
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
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四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洛桑条约》→亦称《洛桑和约》,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
1923年7月24日,以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等7个协约国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缔结,次年8月6日生效。
★凯末尔主义:
形成于1919—1931年,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由土耳其共和人民党和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者凯末尔所倡导。
1919凯末尔主义可于阿塔土克改革运动里找到其意义,即寻求缔造一个现代、民主及世俗的国度。
★《色佛尔条约》一译《塞夫勒条约》。
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份。
内容主要为削弱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
★阿姆利则惨案:
英国殖民者屠杀印度人民的事件。
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数百名群众丧生,另有千余人受伤。
大屠杀不但没有慑服群众运动,反而激起印度人民更加激烈的反抗。
阿姆利则惨案成为甘地于1920~1922年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之一。
1、如何评价甘地和甘地主义?
①非暴力主义是甘地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全部的宗教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和原则。
②甘地把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非暴力信条作为一种绝对化的法则,运用于社会政治斗争,指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让印度人民通过“启迪善性”,使殖民者“良心发现”的非暴力道路去争取自身的自由与解放,这就使得非暴力主义在政治实践中到处碰壁,难以发挥有效的政治作用,甚至迟滞了印度人民获取独立解放的进程。
③带有浓重宗教色彩的非暴力主义说教,愚钝了人们的反抗思想和精神,造成反英力量的无畏牺牲。
2、应该怎样评价凯末尔革命?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
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民主国家
★威斯敏斯特法:
1931年英国议会确认各自治领土地位的一项法律。
根据本法,联合王国与当时仅有的白人占优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共和国和纽芬兰组成英联邦;
自治领为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共戴英王为国家元首。
:
《威斯敏斯特法》标志着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
:
★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是美国共和党人,1923—1929年的美国总统。
接替未满期的前总统。
在其任职期间,美国出现了经济的繁荣。
柯立芝繁荣相对稳定时期的美国,其主要特点是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因这一时期基本上处于共和党人柯立芝总统任内(1923-1929年),史称"
柯立芝繁荣"
。
1、试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加剧了贫富差距;
②工业部门开工不足,大批工人失业;
③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品越积越多;
④地产和股票投机狂热;
⑤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
表现:
①农业危机,信贷危机与工业危机并发,相互交织;
②世界贸易额猛烈缩减。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加大了政治影响力。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使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背景:
①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③1933年罗斯福大选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主要内容:
(1)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3)限制农业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
过剩"
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4)调节劳资关系,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罢工.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禁止使用童工.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失业津贴和老年人年金,拨出大批款项兴办公共工程,为大量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购买力.
作用:
(1)"
新政"
使美国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保存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避免出现法西斯政权.
(3)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有利于美国无产阶级.
(4)"
用国家干预来调整经济生活,消除经济萧条和危机,大力加强国家资本主义,这对以后美国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六章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一、名词解释:
《魏玛宪法》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
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
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
希特勒:
阿道夫·
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
德意志籍奥地利裔的政治人物,纳粹党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兼种族灭绝计划核心人物。
德意志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纳粹党头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
国会纵火案是指发生在1933年2月27日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实际是由曼施坦因一手策划借以陷害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阴谋事件。
希特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
《英德海军协定》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是英国和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签订的关于两国海军军备力量的条约。
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指在1929年曝光,据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1931年9月18日,日本强占了中国东北三省(满洲),是为《九·
一八事变》。
根据消息,当时首相田中义一在1929年曾向天皇献呈秘密奏折。
奏折中,田中义一认为日本要想称霸世界,必须先征服支那,而若要征服支那,必须先征服满蒙。
1930年,日本的外务省向中国国民政府抗议,成田中奏折是伪造。
二·
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