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828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5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史学概括与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B式俯冲:

西太平洋型(海—弧—盆体系)

安第斯型(海沟—火山岛弧)

A式俯冲:

阿尔卑斯型(转换断层存在)

被动大陆边缘:

仅有大陆斜坡,无俯冲消减带,也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存在,如大西洋。

威尔逊旋回:

洋壳盆地并非永远存在,一般都经历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的发展过程。

分为六个阶段:

①胚胎期,在地壳基础上拉张开裂形成裂谷,但尚未出现海洋环境;

②初始期,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出现洋壳,如红海;

③成熟期,大洋中脊扩张增生,大洋迅速扩大,如大西洋;

④衰退期,大洋中脊继续扩张增生,出现俯冲消减带,海洋面积减小,如太平洋;

⑤残余期,两侧板块相互逼近,仅存残留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

⑥消亡期,两侧大陆直接拼合、碰撞,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出现地缝合线,如阿尔卑斯山脉。

地台:

相对稳定的地区,具二元结构(基底和盖层)。

基底由前古生代变质岩系组成,上覆盖层为古生代开始的未变质沉积岩系,二者之间由区域性不整合面所分割。

地槽:

地壳上垂直沉降接受巨厚海相地层,最后又回返挤压褶皱,并上升成为山系的巨型狭长的槽状凹陷带。

构造旋回:

全球性的构造作用旋回现象称为构造旋回。

发生构造旋回的地质阶段称为构造阶段。

二、地质时代的划分

(一)前寒武地质时代的划分

国际习用方案(Ma)

中国习用方案(Ma)

新元古代(

)1000—570

元古宙

)1000—600

中元古代(

)1600—1000

)1800—1000

古元古代(

)2500—1600

)2500—1800

太古宙

晚太古代(

)2900—2500

中太古代(

)3400—2900

)3500—2900

早太古代(

)3800—3400

)3850—3500

远太古代(Katarchean)

原太古代(Protoarchean)4600—3800

冥古代(Hadean)

冥古宙

4500(4600)—3850

(二)下古生界划分

志留系(Silures)

440Ma—400Ma

奥陶系(Ordovices)

500Ma—440Ma

寒武系(Cambria)

570(540)Ma—500Ma

(三)上古生界划分

二叠纪(Permian)

285—250Ma

晚二叠世

早二叠世

石炭纪(Carboniferous)

350—285Ma

晚石炭世

早石碳世

泥盆纪(Devonian)

400—350Ma

晚泥盆世

中泥盆世

早泥盆世

(四)中生代划分及年龄

起迄年龄(Ma)

延续时间(Ma)

K

135—65

70

J

205—135

T

250—205

45

(五)新生代的地质时代划分

代号

年龄值(Ma)

持续时间(Ma)

全新世

0.01—至今

0.01

 

1.64(2.48)—0.01

1.64(2.47)

上新世

5.2—1.64(2.48)

3.56(2.72)

中新世

23.3—5.2

18.1

渐新世

35.4—23.3

12.1

始新世

56.5—35.4

21.1

古新世

65—56.5

8.5

三、华北板块的沉积发展史

(一)华北板块古大陆的形成过程:

(1)中新元古代开始沉积盖层;

(2)古元古代末期,吕梁运动(19—18亿年),形成华北原地台;

(3)太古宙末期,五台运动(26—25亿年),形成了华北陆核。

(二)华北板块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史

(1)寒武纪—奥陶纪以海相沉积为主

华北地区除普遍缺失早寒武世早期沉积以外,其余发育完整,化石丰富,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属陆表海沉积。

山东张夏是我国中、上寒武统的标准剖面所在地,位于山东长清县。

其层序如下:

上覆地层

下奥陶统灰岩

凤山组

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含Saukia(索克虫)等

浅海

长山组

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及少量鲕状灰岩,含碎粒海绿石,产Kaolishania(高丽山虫)等

崮山组

薄层灰岩、页岩夹竹叶状灰岩含有Drepanura(蝙蝠虫)、Blackkwelderia(蝴蝶虫)等

中统

张夏组

鲕状灰岩、灰岩夹少量页岩,有细粒海绿石,含Damesella(德氏虫)等

浅海高能环境

徐庄组

紫灰、黄绿色砂质页岩夹鲕状灰岩及少量交错层砂岩,含Bailiella(毕雷氏虫)

干热气候滨浅海沉积

毛庄组

紫色砂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灰岩,含Shantungaspis(山东盾壳虫)等褶颊虫类三叶虫,也有少量Redlichia

下统

馒头组

紫黄色钙质页岩夹泥质灰岩,含有Redlichiachinensis,底部有3m黄灰色页岩,往上有4m硅质灰岩

下伏地层

太古宇泰山群

河北唐山剖面(下奥陶统)

中石炭统本溪组

潮上环境

上马

家沟组

灰色厚层状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底部含数层灰质白云岩

下马

下部为灰及灰黄色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地不含有砾;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燧石结核

亮甲山组

下部灰色厚层状灰岩,中部灰岩与白云岩互层,顶部为白云岩

潮上蒸发环境

冶里组

灰色厚层状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黄绿色页岩

潮下浅海

上寒武统凤山组

(2)

为古陆,遭受剥蚀,

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华北板块自奥陶纪晚期开始,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

早石炭世除大别北麓出现较厚的近海和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堆积以及辽东地区可能接受沉积外,主体部分仍然是一个近乎平原的低地。

到晚石炭世开始缓慢下沉,普遍接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山西太原西山石炭系剖面

上覆地层下二叠统山西组

上石炭统—下二叠统

太原组

第三段

底部砂岩;

中部粘土质黑色页岩,粉砂岩夹煤层;

顶部为东大窑灰岩

第二段

顶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

中部为黑色砂质页岩及煤层;

上层为灰岩

第一段

下部为砂岩夹页岩;

上部为吴家峪灰岩;

顶部出现煤层

上石炭统

下部为铁铝层,顶部见风化壳。

风化面上为鸡窝状铁矿(山西式铁矿),向上分布广泛的铝土矿,具鲕状或豆状结构(G层铝土矿)。

上部则为砂质页岩,黑色页岩,煤层及灰色灰岩

下伏地层下奥陶统

(3)P—K陆相河湖碎屑沉积。

山西太原西山剖面及其分析

下三叠统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灰紫、灰白长石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夹淡水泥灰岩及石膏层,未见化石

上石盒子组

紫红、黄绿杂色砂岩、泥岩为主,顶部夹燧石层,下部夹锰铁及铝土层

下二叠统

下石盒子组

砂岩、页岩为主,顶部有铝土质泥岩,下部有黑色页岩及不规则煤层,底部有交错层长石石英砂岩

山西组

深灰黑色页岩、砂岩和可采煤层夹钙质页岩,下部为含砾石英砂岩

太原组中上部

陕甘宁地区三叠纪剖面

下侏罗统

延长组

灰绿、黄绿色砂岩、页岩为主,下部夹油页岩,上部含煤层。

含D—B植物群。

由静水的湖泊过渡为含煤沼泽。

气候为较为干旱转变为温暖潮湿

中三叠统

铜川组

二马营组

紫红色砂岩、泥岩,含植物(肋木)、叶肢介化石。

二马营组中含有中国肯氏兽

干旱气候下的河湖相,在盆地的西南缘有过短暂的海侵,海水来自秦岭海槽

下三叠统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上二叠统石千峰组

(四)扬子板块的沉积发展史

(1)扬子古陆的形成:

核心是四川盆地(26—19亿年);

新元古代后期(8.5—8亿年)晋宁运动

峡东震旦纪剖面

上覆地层下寒武统

ε

水井沱组

灯影组

以碳酸盐沉积为主

潮坪及泻湖沉积

陡山沱组

主要为含磷、锰的薄层白云岩和黑色炭质泥岩互层

深水沉积

南沱组

为冰渍及冰海相砂砾岩相间的杂砾岩层

冰沉积

莲沱组

下部为砾岩、长石石英砂岩;

上部为较细砂岩、页岩夹凝灰岩

湖泊相及滨岸细碎屑岩沉积

前震旦纪片岩、片麻岩

(2)寒武系—三叠系,海相沉积。

寒武纪时扬子区海侵广泛。

在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空间分布上两分性十分明显。

下部为泥沙质和碳酸盐沉积,地层完整,化石丰富,中上统多为镁质碳酸盐沉积,化石稀少。

滇东下寒武统剖面:

中志留统

双龙谭组

灰岩、泥灰岩夹页岩、砂岩,含Manchuriella

陡坡寺组

上部泥灰岩,下部细砂岩、粉砂岩,含Sinoptychoparia(中华褶颊虫)等

龙王庙组

白云岩夹页岩、粉砂岩,产Redlichiachinensis等

沧浪铺组

砂质页岩夹砂岩,含Palaeolenus等

筇竹寺组

上部灰色细砂岩,砂质页岩,产Parabadiella;

下部黑色炭质页岩,粉砂岩,含小壳化石

梅树

村组

磷块岩夹含磷砂质粘土岩,产多门类小壳化石及遗迹化石

灯影组白云岩

宜昌分乡黄花场剖面: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上统

五峰组

上部观音桥层,黄灰色泥灰岩及粘土岩,含腕足类;

下部灰黑色钙质页岩及炭质页岩,含笔石

滞留盆地

临湘组

黄绿色瘤状泥质灰岩,含南京三瘤虫,牙形类,头足类

宝塔组

收缩纹灰岩,产中华震旦角石及三叶虫,腕足类

较深的陆棚浅海环境

庙坡组

灰黑色碳质粉砂质页岩夹灰岩透镜体,产笔石

半封闭陆棚边缘盆地

牯牛谭组

灰色中厚层含泥质灰岩,产角石和三叶虫,头足类

高水位期

大湾组

灰绿色瘤状泥质灰岩,含海绿石,产腕足类,笔石,三叶虫,头足类,牙形类

台地边缘浅滩

红花园组

深灰色厚层状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砾屑生物碎屑灰岩

高水位期沉积

分乡组

上部含砾屑生物碎屑灰岩夹数层生物泥岩;

中部生物灰岩;

下部鲕状或砂砾屑灰岩

浅海环境

南京关组

灰色中厚层状砾屑灰岩,鲕状灰岩

潮间潮峡高能环境

西陵峡组

灰色含砾屑砂屑灰岩及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部夹硅质岩

半闭塞台地

三游洞组

扬子板块志留纪海侵局限于板块的北部,晚期发生海退,海水仅残存于钦防及滇东地区,长江中下游有陆相沉积。

除此以外,皆为受剥蚀的古陆。

鄂西宜昌剖面:

中泥盆统

纱帽组

灰黄色、灰绿色砂岩,页岩,交错层理发育

超补偿盆地

下志留统

石屋子组

黄色、土黄色泥岩、页岩夹少量红色石英砂岩,含腕足类

罗惹坪组

黄绿色灰质泥岩、页岩、粉砂岩、瘤状灰岩及薄层灰岩,产珊瑚、腕足类、三叶虫等

龙马溪组

上部砂质页岩与页岩互层;

下部为黑色页岩和硅质页岩

滞留,超补偿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中国泥盆纪的古地理面貌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柴达木地块与华北板块拼合所形成的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使二者成为一体。

扬子和华夏板块碰撞形成范围更大的华南板块。

桂中泥盆系剖面:

上覆地层下石炭统岩关阶

上泥盆统

融县组灰白色厚层到块状生物和生物屑灰岩、藻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

含腕足类Tenticospirifer、Yunnaella及牙形类Palmatolepis等

谷闭组深灰至灰色中到薄层扁豆状灰岩、含硅质条带和团块泥晶灰岩及泥质条

带灰岩,含珊瑚Temnophyllum和菊石Manticoceras等

中泥盆统

东岗岭组上部薄层灰岩、硅质条带灰岩和硅质岩;

中部灰岩与薄层泥质页岩互层;

下部薄层页岩夹薄层灰岩、泥质灰岩;

内含腕足Stringocephalus,珊

瑚Hexagonaria

应堂组上部深灰绿色页岩夹泥灰岩;

中部灰色泥灰岩、泥质灰岩夹厚层灰岩、硅

质条带灰岩;

下部页岩夹灰岩互层;

含腕足类Xenospinferfongi,珊瑚及

牙形类Caloeola等

下泥盆统

四排组生物及生物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

郁江组硅质条带灰质白云岩、生物屑灰岩泥灰岩及白云岩

那高岭组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莲花山组砂岩,砾岩,粉砂岩,砂砾岩

下伏地层中寒武统浅变质岩

黔东南石炭系柱状图

华南板块二叠纪时遭受了晚古生代最大的海侵,与华北—柴达木板块的大陆面貌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南海北陆”的古地理格局。

黔中贵阳龙里地层剖面:

华南华北晚古生代的比较:

1)古地理沉积特征:

华北板块缺失D和C1,只有C2和P。

其中C2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P为陆相河湖碎屑沉积,早期为沼泽环境。

华南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全,以海相沉积为主,以灰岩为主。

早泥盆世具有从西南向东北有规律的变化。

早泥盆世中、后期开始具有南丹和象州型的分异。

早二叠世是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栖霞期灰岩广布,茅口期开始产生岩相的分异,海侵范围不及栖霞期广泛。

2)构造:

华北D→C1以上升为主,遭受剥蚀,C2开始下降,接受本溪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当时地势北低南高,太原组沉积开始发生“翘翘板运动”地势南低北高。

华南以下降接受沉积为主,P1末发生东吴运动,造成海退,形成龙潭煤系,同时在西部发生峨眉山玄武岩喷发。

3)主要沉积矿产:

华北:

C2本溪组的铝土矿,山西式铁矿;

C2—P1煤(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

华南:

D南丹型锰矿;

C1旧司组煤;

P1栖霞组梁山段薄煤层;

P2龙潭组煤

4)古气候:

C2—P11温湿;

P12—P2渐变干燥,形成红层。

温暖浅海环境为主。

二叠纪——三叠纪

中国东部地区是南海北陆的格局特点

T3:

D-B植物群(Danaeopsis拟丹尼蕨-Bernoullia贝尔瑙蕨)(北)

D—C植物群(Dictyophyllum(网脉蕨)—Clathropteris(格脉蕨)(南)

华南三叠系—黔西南贞丰剖面

上覆地层侏罗统

上三叠统

二桥组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含砾砂岩,上部砂质泥岩夹炭质页岩,含植物

化石Clathropteris(格脉蕨)及双壳类

火把冲组灰色砂岩、黑色页岩夹煤层,产双壳类Yunnanophorusboulei(勃氏云南蛤)、腕足类Lingula,及大量植物化石

把南组灰黄色砂页岩互层夹泥灰岩、炭质页岩及煤线,富产双壳类Myophoriakueichouensis(贵州褶脊蛤)

中三叠统

法郎组灰色灰岩和灰绿色砂页岩夹泥灰岩,富产双壳类Daonella(鱼鳞蛤)、海

燕蛤(Halobia)和菊石Protrachyceras(前粗菊石)

关岭组白云岩、岩溶角砾岩,下部含灰岩、砂泥岩,底部为“绿豆岩”

下三叠统

永宁镇组灰绿色、紫色页岩,泥灰岩、灰岩及白云岩,顶部为岩溶角砾岩,含

菊石Tirolites(提罗菊石),双壳类Eumorphotis(真形蛤)

飞仙关组紫红色砂岩、泥岩为主,夹泥灰岩及含铜斑岩,下部产菊石Ophiceras(蛇菊石)及双壳类Pseudoclaraia(王氏假克氏蛤),上部产双壳类多饰真形蛤

下伏地层二叠系大隆组

(三)侏罗纪—白垩纪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导致古特提斯洋带最终闭合,引起中国南方普遍海退和古中国大

陆的形成。

侏罗纪起古中国大陆主体处于陆地环境,东部地区三叠纪前以秦岭为界的南海

北陆古地理格局从此结束。

呈现出东西分异的新格局。

E—E—动物群:

东亚地区晚侏罗世十分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以出现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类蜉蝣(Ephemeropsis)—狼鳍鱼(Lycoptera)为特征。

T—P—N动物群:

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双壳类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褶珠蚌(Plieatounio)—日本蚌(Nippononnaia)为代表。

中国东部小型断陷盆地的J——K:

(1)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的沿海地区,发育许多以火山岩沉积为主的小型断陷盆地,以辽西为代表:

下侏罗统为河湖碎屑沉积和沼泽含煤沉积,夹火山岩。

中、上侏罗统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并有油页岩和煤层,白垩纪时这里沉积红色岩层及中、基性火山岩,夹有煤层。

冀北燕山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时期地壳运动十分强烈,有断裂、褶皱和强烈的火山喷发。

这个时期的地壳运动称为“燕山运动”,对我国东部的影响很大。

(2)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

(3)J纪末—K纪初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又形成了四个大型的北

东向的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

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

(4)K岩浆活动逐渐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发育:

(1)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大型稳定类型盆地

(2)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萎缩,白垩纪沉积范围极小

(3)古秦岭—古昆仑以北的盆地(陕甘宁盆地):

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为深色碎屑岩沉积,普遍含有重要的煤层;

中侏罗统上部—上白垩统普遍为杂色、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常含有盐类夹层。

(4)古秦岭—古昆仑以南的川滇盆地,侏罗—白垩系普遍为杂色,紫红色沉积。

(五)第三纪

中国第三系陆相地层分布广泛,海相沉积仅限于西藏南部、台湾及塔里木盆地南缘等

局部地区。

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一线为界,东西有明显差异。

早、晚第三纪又有明显

不同。

早第三纪总体特征:

西部大型盆地已经上升为晋陕高原和西南高地,主体沉降的大型

盆地东移,出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等,更东的沿海隆起带大部分遭受剥蚀,多为小型断

陷盆地和零星玄武岩喷发。

西北地区第三系地史发育特征与东部地区有明显差别:

(1)盆地与山系相间,延伸方向多呈近东西向;

(2)山系上升与盆地下降的差异升降运动虽然在整个第三纪均存在,但在晚第三纪最为

强烈;

(3)盆地内部具不对称构造,盆地边缘形成巨厚的磨拉石粗碎屑堆积,向盆地方向厚度

变薄岩屑颗粒变细;

(4)大部(除准噶尔盆地外)处于干旱气候条件下,普遍有蒸发岩发育;

(5)整个第三纪缺乏火山喷发岩;

(6)除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早第三纪遭受海侵外(喀什海湾),都是内陆沉积盆地。

(六)第四纪

突出特征:

首先是人类的出现;

其次是冰川现象广布,气候冷暖多次变化;

第三是

大陆面积增大,新构造运动活跃;

最后是沉积类型繁多,在大陆上出现的主要是未完全固

结成岩的松散堆积。

(七)构造演化史

(1)早古生代——加里东构造阶段

加里东褶皱带:

祁连褶皱带,东南褶皱带

(2)晚古生代——海西(华里西)构造阶段

海西褶皱带:

天山、兴蒙、长白山、昆仑褶皱带

(3)三叠纪——印支构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

燕山构造阶段

印支、燕山褶皱带:

秦岭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三江褶皱带

(4)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阶段

喜马拉雅褶皱带:

喜马拉雅山

印支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

(1)发生的时间——T(T3/T2),由黄汲清(1945)命名

(2)表现:

①古地理格局变化,华南、华北T二分性明显,拉丁期大海退,古气候重大变化;

②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

③板块拼合—印支褶皱带形成:

秦岭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三江褶皱带。

之后,中国几个大的板块基本拼合;

④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有190-230ma岩浆岩发育,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环太平洋开始发育。

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

(1)燕山运动分为早(J2/J3)、中(K11/K12)、晚(K22/K23)三期;

(2)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

(3)受燕山运动的影响,J纪末—K纪初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又形成了四个大型的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

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

(4)岩浆活动逐渐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

(5)成矿作用盆地的形成导致油气的形成,华南地区断陷小盆地内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