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胆道蛔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道蛔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进入胆道的蛔虫有的可再退出胆道。
未退出者,活动逐渐减少,终于死在胆道内。
我们观察过几例正值胆道T型管引流期间所发生的胆道蛔虫病例。
胆道内蛔虫尸体的碎片随胆汁由T管排出,可持续1~2个月。
同期经T管反复作胆道造影,显示蛔虫在胆道内的负影也逐渐变小,有的完全消失。
这表明存在着将胆道内的蛔虫尸体排出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从手术取出的胆石标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胆道内的蛔虫尸体被胆石样的沉淀逐步包埋最终形成结石的各个阶段。
而且,40%~84%的胆管结石病例,可自胆石的核心部位找见蛔虫残骸或虫卵。
由此可见,胆道蛔虫病的腹痛症状缓解之后,虽有部分病人可将胆道内的虫尸排净而不留后患。
但也有不少病人在其虫尸还没有来得及崩解排净之前,就逐渐被胆石样的沉着物附着、包裹,反过来阻碍其排出,最终形成结石。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对胆道蛔虫病的治疗,不能仅以消除其急性症状为目标。
还要力争虫尸干净、彻底地排出胆道以防结石形成。
临床表现
胆道蛔虫症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较多见。
大多数病人有肠道蛔虫症、吐虫或排虫史。
部分病人有过近期驱虫治疗。
腹痛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位于剑突下的中上腹,呈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大汗淋漓,病人常采取弯腰屈膝体位,以手按腹,两手呈欲将衣衫撕破之势,呻吟不止。
一般疼痛持续数分钟或10余分钟后缓解,这是虫体退出或整个虫体进入胆管或暂时安静不扭动之故。
发作过后缓解期病人可毫无症状如同常人或轻度右上腹隐痛。
这种发作时剧痛难忍和间歇期如同常人的明显差别,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腹部绞痛的同时,常伴恶心、呕吐、或干呕,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约1/3病人吐出蛔虫,后者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部分病例整个虫体进入胆管亦可无痛。
无或仅轻度黄疸是本病的另一特点。
因为虫体圆滑活动,不易完全堵塞胆道。
若后期继发感染及炎症引起胆管梗阻可伴有明显黄疸,这见于20%病例。
寒战、发热多发生于发病24h后伴胆道感染者。
腹部体征本病早期剑突下或右上腹仅有轻微固定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
严重的症状、轻微的体征是本病的又一特点。
皮肤巩膜可有轻度黄染,如压痛范围扩大,需警惕出现并发症之可能。
诊断依据为:
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尤其伴有“钻顶痛”,缓解期如常人者。
腹部剧痛时伴恶心、呕吐,少数病人有吐蛔虫或便蛔虫史。
症状重体征轻,仅在剑突下和右季肋部压痛。
超声检查可见胆管扩张,内有线条状游动的虫体。
ERCP示胆道内蛔虫,或内镜直视下见十二指肠有蛔虫嵌顿。
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胆道蛔虫症来源于肠道有蛔虫的病人,而肠蛔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源是蛔虫病人或带虫者,感染性虫卵通过口腔吞入肠道而成为带虫者。
所以只有把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彻底根除肠道蛔虫的发生。
肠道有蛔虫的病人,在进行驱虫治疗时,用药剂量要足,以彻底杀死,否则因蛔虫轻度中毒而运动活跃,到处乱窜,极有可能钻入胆道而发生胆道蛔虫症。
主穴:
分两组。
1、中脘透梁门、大横;
2、胆俞、脾俞。
配穴:
迎香透四白、至阳、期门、太冲、足三里。
主穴每次仅取一组,如效不佳,再酌选配穴。
两组主穴可轮用,亦可单独用。
中脘透梁门,右侧腹痛明显透右梁门,左侧明显透左梁门;
大横穴可深刺至2寸左右;
胆俞、脾俞,亦宜以28号针略向脊柱斜刺至有酸、麻、胀强烈得气感。
余穴均须激发明显的针感。
然后大幅度捻转提插,施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
每日1~2次。
阿是穴1、阿是穴2。
阿是穴1位置:
位于足三里下,压痛感最显处。
阿是穴2位置:
位于右侧臀部,在骶管裂孔与大转子高点连线以上外1/3处之敏感点。
任选一主穴。
阿是穴1,先于该穴上反复用力按压,当腹部剧痛出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倾向时,即在此点进针。
得气后,宜采用“气至病所”手法,反复施行,使针感向腹部方向传导。
留针时间据症情变化而定,在此期间可间断予以运针刺激。
阿是穴2,用5寸长毫针垂直剌入2~3寸,持续捻转5分钟,当疼痛大减后,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或据疼痛情况随时施针。
针刺治疗同时可服乌梅汤加味或食醋适量,每日3次;
鼓励患者进高脂肪餐。
在疼痛缓解24小时后,每日服驱蛔灵3.5克,连服两天。
主穴。
上合谷、胸椎7透胸椎9。
主穴位置:
在第六胸椎棘突上缘。
上合谷位置: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基底部。
先取主穴,如不能即时止痛加取配穴。
患者端坐低头,暴露背部,选直径1毫米粗,2寸长之特制粗针(赤医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对准主穴,向下斜刺至皮下,然后顺脊柱平刺1~2寸,留针;
上合谷以28号3寸毫针先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退至皮下沿第二掌骨向指掌关节透刺;
另用同样粗细和长度的毫针,从第7胸椎棘突上缘沿皮下透向第九胸椎。
留针时间亦可据症情变化而定。
每日1次,3次后改为隔日1次。
期门、阿是穴、胆俞、鸠尾。
中脘、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
腹部压痛最显著处。
药液:
维生素K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以主穴为主,疗效不明显者改取配穴。
每次取1~3穴,阿是穴必取。
阿是穴须用皮内注射针头刺入,将注射用水0.3~0.4毫升注入皮内,使局部成典型橘皮样变(不可注入皮下,以免影响效果)。
余穴可注射其他三种药物中的任一种,针入得气后,缓缓推入。
维生素C每穴0.3~0.5克,维生素K3每穴0.5毫升,当归液每穴0.3~0.5毫升。
穴位注射,每日1~2次。
胰胆、迷根。
肝、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
先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针左侧。
捻转运针,刺激须强,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5~10分钟行针1次;
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耳穴注射,每穴0.3毫升。
手术的适应症
胆道大出血。
胆道坏死、穿孔、腹膜炎
肝蛔虫症,包括蛔虫性肝脓肿,肝内胆管蛔虫嵌塞。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合并胆道结石、胆总管梗阻、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等,且经积极的内科及内镜下治疗无效者。
胆道蛔虫病的检查
血象外周血白细胞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多。
如白细胞升高明显,提示合并细菌感染。
找虫卵大便集卵可查到蛔虫卵。
若没有查出蛔虫卵,也不能排除本病,部分病人可在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到蛔虫卵。
B超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肝内、外胆管,且方便、易重复。
蛔虫进入胆总管后,B超下可见胆总管内条形管腔影,内部回声不均匀,活虫体还可见其蠕动,如虫体已死或钙化,则为条索样强回声影。
静脉胆道造影存在胆道显影不良或不显影,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无法诊断完全钻入胆道内的蛔虫,故目前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应用较少。
胆道蛔虫病的并发症
.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占40%;
胆囊炎,占40%;
败血性休克,占6%。
此时,病人除右上腹绞痛外,常伴寒战、高热、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加剧。
查体右上腹压痛范围扩大,并有肌紧张。
如出现胆道梗阻,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急性胆囊炎时,墨菲征阳性。
.胆道出血出现率为3.5%。
常发生于胆道感染的基础上,先有发热、腹痛等,随后出现呕血、黑便。
肝脓肿在肝内胆管炎的基础上,可继发肝炎、肝脓肿。
肝脓肿常为多个分散小脓肿,脓肿破溃时,可出现膈下积脓或脓胸。
急性胰腺炎出现率为3.5%。
由于蛔虫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及虫体堵塞,造成胆汁和胰液引流不畅,使感染的胆汁和(或)胰液逆流入胰管而激活胰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虫体钻入胰管可引起坏死性胰腺炎;
虫卵沉积于胰管引起炎症、纤维化,可致慢性胰腺炎,这是早年我国胰腺炎的一种特殊原因。
胆系结石症发生率约为19%。
胆道内的蛔虫残骸碎段或残留角质可作为结石核心,形成结石。
此种结石多为胆色素性结石。
此外,雌性蛔虫每天产出大量虫卵,也可成为结石核心。
其他胆总管穿孔率约&
lt;
1%,胆囊穿孔&
1%,腹膜炎占6%,脓胸占2%~6%,胆管狭窄占1%~3.5%。
注意事项
1、在发作时,病人因疼痛应用止痛剂如杜冷丁药物时,一日应用不超过2-3次,以防久用成瘾。
并发胆道感染应用抗菌素四环素过程中,注意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小儿患者,因四环素能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发黄,骨生长缓慢等。
在应用中药苦楝皮糖浆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中毒,其次对于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及体质较弱者忌用。
经(内科)保守治疗7天以上无缓解,甚至反而加重者,或反复发作,出现皮肤粘膜发黄及能触及肿大的胆囊,而又找不出其它原因者,可考虑送行外科手术(胆管探查术)治疗。
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
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
岁月告诉我:
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
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
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
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
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
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
因为懂得,知分寸;
因为珍惜,懂进退。
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
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的,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人生本就不是尽善尽美,也正因为有了缺憾,才显得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心情平和,与是非渐行渐远,再多的兵荒马乱,也抵不过时光的洪流,唯有日常才惊天动地。
夫切菜,妻拌菜,菜菜交缠,洒在热腾腾的面条上,剥头蒜就着,哧啦哧啦的,心里爽透了。
这世间最美的,不就是这样的烟火么。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
一首经典,低徊吟唱,年少不知歌者意,再听已是曲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