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538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强调的是【】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D.唯理论和经验论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12.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

B.人的本质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的

D.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

13.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14.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生产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交换关系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C.货币投入流通带来剩余价值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1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流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17.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

A.资本的有机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C.资本的技术构成

D.资本的数量构成

1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D.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19.

】A.股份资本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所构成的资本是【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虚拟资本

20.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

21.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

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

2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布尔什维克

C.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D.中国共产党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24.实现共产上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25.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平均分配

D.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意识的本质。

27.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8.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9.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30.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32.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3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

03709)

一、单项选择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其50分)

在每小酬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題卡”的相应代辭墓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自考真家禺

l.λ

2.D

3.B

4∙C

5∙D

6.D

7.D

8.C

9.C

10.A

11.C

12.D

13.A

14.C

15.B

16.A

17.C

1&

D

19.C

20.C

21.D

22.λ

23.D

24.A

25.B

二、简寵(本±

≡共

5d×

≡.

Sd-S6分,共W分>自考畐家两

2&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入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分)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分)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起源上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区劳动创造的。

在人真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生活,接受群体意识的彩洞,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I

2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2分)

(2)发展是母的;

(3)稳定是保证"

⑴相对乘9余价值,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増加剰余价值的方法。

(3分)

(2)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I'

的劳动生产率。

由于与生活赍料生产有关的生产强科的价值也彫响生活贸料的价值,因此,也需要提高相关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分)

29.私人垄断熒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分)

(2)金融盗本的形成2金融寡头的统治.(1分)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婪地位.(1分〉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1分)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分)

30.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持色社会王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2)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2分)

(3)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2分)

三、论述題(本大題共3Φ≡,希生任选其中2題作答,每小题IO分.其20分)自考旨家励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韶联系的反映.理准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分)自考赢家网QQ1297755429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若是灵寸立统一的关系。

仃分)他们的联系表现在!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几者相互渗透.(3分)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理论上会导致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是可靠的,理想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想认识是可靠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霏的。

(4)劉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敦条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局部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寺大理诒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2分)

32.

(1)价值规律的基本內容是:

祁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決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分)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之间分配的比例(艮卩调节社会绕源的配置)O(2分)自考赢家励QQ1297755429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看的分化.(2分)

3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自考赢家屈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2分)

(3)2克患主义政党是次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9(2分)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次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答案】A

【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

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C

)。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唯心主义: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

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答案】D

【解析】A、B项发展的观点: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项是质量互变原理;

D项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

性作用。

7.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解析】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解析】真理只有两个特点:

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

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答案】B

【解析】B项是从社会层面;

C项是从个人层面。

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解析】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否具有同一性:

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A.实体性因索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

【解析】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属于劳动资料。

运筹性因素:

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渗透性因素:

自然科学准备性因素:

教育。

12.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品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学识修养

【解析】人的本质不是由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解析】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可以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功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解析】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6.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

【解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这种反应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

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基础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答案】A【解析】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解析】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来源大体有几个方面:

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得海外利润;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

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

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和工具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

【答案】D【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读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同时生产力还有着它自身不断加速发展的规律。

人类再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

2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解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2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析】基本经济制度、核心价值观还有基本政治制度都没有变。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社会矛盾严重激化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4.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网络社会

【解析】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

“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

第一需要的社会。

25.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

C.实现国家完全的文明和谐D.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

【解析】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7.简要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

(2)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调查和研究

结合起来。

28.什么是生产方式?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

(1)生产方式:

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2)第一,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

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29.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假定工作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

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30.为什么说无产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