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519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政治史高考历史必备句句考点Word格式.docx

法家思想的影响

加强君主专制--三公九卿制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掌握最高行政权,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审议权,下设九卿

御史大夫(副丞相)---牵制丞相,监察百官,传达皇帝旨令

太尉---军权(实为皇帝掌握)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三权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减少了决策失误

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

中央--郡----县----乡(特点:

组织严密)

皇帝--郡守—县令—乡长

选官制度:

郡县的长官均有皇帝直接任命,以贤能为标准,不论出身门第,不得世袭,没有封地,实行俸禄制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③有利于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后世所借鉴

消极影响:

①专制主义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中央权力过于集中会导致国家的衰败)

②专制的文化政策阻碍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表现:

焚书坑儒,禁止私学,宣扬法家思想)

*古代人说的“封建”是指分封制,现代人说的“分封”泛指古代社会

*郡县制是商鞅首创,不是秦始皇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修筑,秦始皇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体现在重视人才;

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

汉朝

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

原因:

汉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

封国时常与中央进行对抗,土地兼并割据日益严重

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层层推恩,王国越分越小)

加强了中央集权,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加强君主专制—内外朝(中外朝)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汉武帝设立内朝和外朝,内亲外疏

内朝决策:

侍中、侍从、尚书、参军

外朝执行:

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隋唐

加强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是最高行政机构)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影响:

①加强皇权,加强皇权

②三省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提够了行政效率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所借鉴

*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加强中央集权--节度使(唐)

措施:

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藩镇事务,手握兵权和财权

结果:

地方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北宋

加强中央集权—-通判、转运使

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宋太祖赵匡胤深感兵权对皇权的威胁

①地方兵权收归中央,解除节度使权利,皇帝直接统领军队(杯酒释兵权)

②地方行政权收归中央,文臣担任地方官,设置“通判”监督知州(通判非正式官职)

③地方财权收归中央,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削弱地方经济实力

积极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从北宋开始基本得到解决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影响:

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形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加强君主专制---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

参知政事(副丞相)---分割丞相行政权

枢密使---分割丞相军权

三司使---分割丞相财权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中央设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为丞相(中书门下是丞相的办公处,统领三司)

元朝

加强中央集权—行中书省

①元朝时少数名族建立的政权,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②吸取了北宋由于过分集权导致积贫积弱的教训

①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只有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辖)

②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行省拥有军权、财权和行政权,但受制于中央)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地方事务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所借鉴

加强君主专制—中书省

中央设立中书省(取代三省制),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为丞相

反而加大了相权,削弱了皇权

明朝

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日益腐朽,阶级矛盾不断深化

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所以废宰相;

但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所以设内阁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除宰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分管全国事务,对皇帝负责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渊阁大学士(内阁制正式形成)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袭六部职权)

职权:

侍从顾问

性质:

不得制约皇权,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辅政机关,也不是权利分化的结果)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①皇权过分集中,皇帝身心疲惫

②容易造成宦官专权

加强中央集权---废行省,设三司

行省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三司各司其职,互不统辖)

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清朝

加强君主专制—南书房、军机处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过大,对皇权造成威胁

南书房—康熙

目的:

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地位:

内阁名义上仍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控制着朝廷大权,康熙以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

军机处—雍正

直接原因:

用兵西北,军事保密;

加强皇权

军机大臣职能: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行政效率高)

使内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军机大臣多为皇帝亲信,地位高于内阁和南书房,但军机处不是正式的行政机关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①政治:

皇权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政治)

②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文化专制的文化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古代选官制度

*选官目的:

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

*发展趋势:

由重视出身到重视才学,有地方选举到中央选拔,由随意性到科学严密性,逐渐公开化

秦朝---皇帝直接任命

依据:

才干政绩

西汉---察举制(积极)

德才孝廉

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消极)

出身门第

世族大家垄断官位,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科举制

科举考试

发展:

隋炀帝---开创科举制

唐太宗---开创殿试

武则天---开创武试

北宋-----开创糊名制(防作弊)

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文字狱

1905年---废除科举制

①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

②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

④为后世所借鉴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外因:

资本主义制度、机械大工业、军事强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内因:

封建制度、小农经济、军备废驰、闭关锁国

根本原因是:

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的禁烟运动

导火线:

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中西巨大的反差: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根本原因:

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美等国不满足既得侵略利益,提出“修约”遭清政府拒绝

过程:

①1856年英法国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858年签订中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1860年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①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重要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民族矛盾)

主观原因: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起义

客观原因:

广西自然灾害严重,饥民不断暴动

开始:

金田起义(1851)

初步建权:

永安建制

正式建权:

定都南京(1853)

军事全盛:

北伐、东征和西征(1853-1856)

《天朝田亩制度》--前期的革命纲领

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颁布:

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

在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

在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进步性:

体现在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

体现在落后性和空想性,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资政新篇》--后期的政治方案

1856年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政治—主张民主与法治

经济—提倡发展工商业

文化--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重视科技

外交--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

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在战争环境迫使下,它也没能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根本原因)

②提不出科学纲领;

③错误、缺陷不断升级,战略上的失误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意义:

①太平天国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启示)。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甲午中日战争1894—马关条约

日本明治维新后,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可能性:

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偶然性:

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

催化剂: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默许、纵容日本的态度。

(根本原因=必然性)

战争经过

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战争正式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回族)

④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⑤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⑥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甲午战败,洋务运动失败)

《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为维护和进一步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借口)

义和团运动兴起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山东教会势力猖獗,导致人民起来反抗

性质:

是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

“扶清灭洋”

评价:

①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是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

③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

④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禁止中国人民反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

《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使两大矛盾汇流,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

经济&

阶级基础:

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物质条件;

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的传播;

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孙中山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实践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912年元旦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首都:

南京

国旗:

五色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春天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①主权灾民: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民族平等: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民享公权: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三权分立: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⑤责任内阁: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

总统命令须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⑥人身自由: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

南北议和→举荐袁世凯→清帝退位→让位袁世凯→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帝国主义的公开支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中国(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世界: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国际背景: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国内背景:

①根本原因:

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

②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

阶段

时间

运动中心

主力

第一阶段

5月4~6月初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月5日后

上海

工人

取得初步胜利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走上了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⑶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经济基础: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1921年7月23日;

诞生标志:

中共“一大”召开

地点:

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党的纲领: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即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心任务: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

合作条件:

①共开展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

(如二七惨案)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中共“三大”的决定:

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

合作标志: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国民大革命运动(1924~1927年)

兴起:

通过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1925年)

高潮:

北伐战争(1926~1927年)

讨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①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势力;

②国民政府中心由广州迁到武汉(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③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失败标志:

蒋介石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①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

②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

①八七会议前后,右倾错误逐步得到纠正。

②中共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爆发:

1927年8月1日

人物:

周恩来、贺龙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清算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克服了党的思想、组织混乱,给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工农武装割据: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武装斗争---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秋,

毛泽东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两大起义的局限性:

仍然坚持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主要原因:

博古、李德等左倾错误的领导。

①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围剿;

②共产国际左倾政策的影响。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

转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④开始中国革命新局面。

第16课抗日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历史原因:

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现实原因:

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决意扩大侵略战争,同英法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有利条件:

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

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九一八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

华北事变:

中日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

七七事变: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特征:

停止内战,共赴国难;

党外合作,分头抗战,相互配合;

军民抗战,贯穿始终。

意义:

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历史事件:

①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②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③共产党敌后抗战:

延安、广泛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变幻无穷的游击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地区百团大战

④国外战场:

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在英美军队配合下,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秋,中共制定的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