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496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二、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

“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

  1.原材料来源丰富。

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

  2.施工方便。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

既可现场浇筑成型,也可预制。

  3.性能可根据需要设计调整。

通过调整各组成材料的品种和数量,特别是掺入不同外加剂和掺合料,可获得不同施工和易性、强度、耐久性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满足工程上的不同要求。

  4.抗压强度高。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

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以上。

而且,混凝土与钢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浇筑成钢筋混凝土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抗拉强度低的缺陷,使混凝土能够应用于各种结构部位。

  5.耐久性好。

原材料选择正确、配比合理、施工养护良好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能,且对钢筋有保护作用,可保持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稳定。

  

(二)普通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点

  1.自重大。

1m3混凝土重约2400kg,故结构物自重较大,导致地基处理费用增加。

  2.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易开裂。

  3.收缩变形大。

水泥水化凝结硬化引起的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达500×

10-6m/m以上,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

  (三)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满足便于搅拌、运输和浇捣密实的施工和易性。

  2.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条件所必需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成本,即经济合理性。

  为了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就必须研究原材料性能,研究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的主要因素;

研究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质量波动规律以及相关的检验评定标准等等。

这也是本章的重点和紧紧围绕的中心。

  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

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原料的品种、质量和用量。

要做到合理选择原材料,则首先必须了解组成材料的性质、作用原理和质量要求。

  一、水泥

  

(一)水泥品种的选择

  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确定。

如高温车间结构混凝土有耐热要求,一般宜选用耐热性好的矿渣水泥等等。

详见第三章水泥。

  

(二)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原则为: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强度等级也宜越高;

设计强度等级低,则水泥强度等级也相应低。

例如:

C40以下混凝土,一般选用强度等级32.5级;

C45~C60混凝土一般选用42.5级,在采用高效减水剂等条件下也可选用32.5级;

大于C60的高强混凝土,一般宜选用42.5级或更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对于C15以下的混凝土,则宜选择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水泥,并外掺粉煤灰等混合材料。

目标是保证混凝土中有足够的水泥,既不过多,也不过少。

因为水泥用量过多(低强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一方面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混凝土收缩增大,对耐久性不利。

水泥用量过少(高强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混凝土的粘聚性变差,不易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细骨料

  公称粒径在0.15~5.0mm之间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亦即砂。

常用的细骨料有河砂、海砂、山砂和机制砂(有时也称为人工砂、加工砂)等。

通常根据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Ⅰ类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用于C30~C60的混凝土;

Ⅲ类用于小于C30的混凝土。

  海砂可用于配制素混凝土,但不能直接用于配制钢筋混凝土,主要是氯离子含量高,容易导致钢筋锈蚀,如要使用,必须经过淡水冲洗,使有害成份含量减少到要求以下。

山砂可以直接用于一般工程混凝土结构,当用于重要结构物时,必须通过坚固性试验和碱活性试验。

机制砂是指将卵石或岩石用机械破碎的方法,通过冲洗、过筛制成。

通常是在加工碎卵石或碎石时,将小于10mm的部分进一步加工而成。

  细骨料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1.有害杂质含量。

细骨料中的有害杂质主要包括两方面:

①粘土和云母。

它们粘附于砂表面或夹杂其中,严重降低水泥与砂的粘结强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

②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

它们对水泥有腐蚀作用,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对有害杂质含量必须加以限制。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对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值见表4-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中对有害杂质含量也作了相应规定。

其中云母含量不得大于2%,轻物质含量和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分别不得大于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的限值为:

当小于C30时分别不大于5%和1%,当大于等于C30时,分别不大于3%和1%。

表4-1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

项目Ⅰ类Ⅱ类Ⅲ类

云母含量(按质量计,%)<1.02.02.0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0.50.5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合格合格合格

轻物质<1.01.01.0

氯化物含量(以NaCl质量计,%)<0.010.020.06

含泥量(按质量计,%)<1.03.05.0

粘土块含量(按质重量计,%)<01.02.

此外,由于氯离子对钢筋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当采用海砂配制钢筋混凝土时,海砂中氯离子含量要求小于0.06%(以干砂重计);

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宜采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需经淡水冲洗至氯离子含量小于0.02%。

用海砂配制素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予限制。

  2.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

河砂和海砂经水流冲刷,颗粒多为近似球状,且表面少棱角、较光滑,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往往比山砂或机制砂好,但与水泥的粘结性能相对较差;

山砂和机制砂表面较粗糙,多棱角,故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相对较差,但与水泥的粘结性能较好。

水灰比相同时,山砂或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略高;

而流动性相同时,因山砂和机制砂用水量较大,故混凝土强度相近。

  3.坚固性。

砂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作用而成,机制砂也会含大量风化岩体,在冻融或干湿循环作用下有可能继续风化,因此对某些重要工程或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混凝土用砂,应做坚固性检验。

如严寒地区室外工程,并处于湿潮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有腐蚀介质存在或处于水位升降区的混凝土等等。

坚固性根据GB/T14684规定,采用硫酸钠溶液浸泡→烘干→浸泡循环试验法检验。

测定5个循环后的重量损失率。

指标应符合表4-2的要求。

表4-2砂的坚固性指标

循环后质量损失(%)≤8≤8≤10

4.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

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

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

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如图4-1所示)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图4-1砂颗粒级配示意图

(1)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

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0.600,0.300,0.15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和的计算关系见表4-3。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5.00、2.50、1.25、0.630、0.315及0.160mm。

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目前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表4-3累计筛余与分计筛余计算关系

筛孔尺寸(mm)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

4.75m1

2.36m2

1.18m3

0.600m4

0.300m5

0.150m6

底盘m低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4-1)

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

  Mx>3.7特粗砂;

Mx=3.1~3.7粗砂;

Mx=3.0~2.3中砂;

Mx=2.2~1.6细砂;

Mx=1.5~0.7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0.600mm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见表4-4。

级配良好的粗砂应落在Ⅰ区;

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

细砂则在Ⅲ区。

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4.75mm和0.600mm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表4-4的级区可绘制Ⅰ、Ⅱ、Ⅲ级配区的筛分曲线,如图4-2所示。

在筛分曲线上可以直观地分析砂的颗粒级配优劣。

表4-4砂的颗粒级配区范围

筛孔尺寸(mm)累计筛余(%)

Ⅰ区Ⅱ区Ⅲ区

10.0000

4.7510~010~010~0

2.3635~525~015~0

1.1865~3550~1025~0

0.60085~7170~4140~16

0.30095~8092~7085~55

0.150100~90100~90100~90

图4-2砂级配曲线图

[例4-1]某工程用砂,经烘干、称量、筛分析,测得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列于表4-5。

试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Mx)和级配情况。

表4-5筛分析试验结果

筛孔尺寸(mm)4.752.361.180.6000.3000.150底盘合计

筛余量(g)28.557.673.1156.6118.555.59.7499.5

[解]①分计筛余率和累计筛余率计算结果列于表4-6。

表4-6分计筛余和累计筛余计算结果

分计筛余率(%)a1a2a3a4a5a6

5.7111.5314.6331.3523.7211.11

累计筛余率(%)A1A2A3A4A5A6

5.7117.2431.8763.2286.9498.05

②计算细度模数:

③确定级配区、绘制级配曲线:

该砂样在0.600mm筛上的累计筛余率A4=63.22落在Ⅱ级区,其他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率也均落在Ⅱ级区规定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判定该砂为Ⅱ级区砂。

级配曲线图见4-3。

  ④结果评定:

该砂的细度模数Mx=2.85,属中砂;

Ⅱ级区砂,级配良好。

可用于配制混凝土。

图4-3级配曲线

(2)砂的掺配使用。

  配制普通混凝土的砂宜为中砂(Mx=2.3~3.0),Ⅱ级区。

但实际工程中往往出现砂偏细或偏粗的情况。

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

  ①当只有一种砂源时,对偏细砂适当减少砂用量,即降低砂率;

对偏粗砂则适当增加砂用量,即增加砂率。

  ②当粗砂和细砂可同时提供时,宜将细砂和粗砂按一定比例掺配使用,这样既可调整Mx,也可改善砂的级配,有利于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性能。

掺配比例可根据砂资源状况,粗细砂各自的细度模数及级配情况,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

  5.砂的含水状态。

砂的含水状态有如下4种,如图4-4所示。

图4-4骨料含水状态示意图

①绝干状态:

砂粒内外不含任何水,通常在105±

5℃条件下烘干而得。

  ②气干状态:

砂粒表面干燥,内部孔隙中部分含水。

指室内或室外(天晴)空气平衡的含水状态,其含水量的大小与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

  ③饱和面干状态:

砂粒表面干燥,内部孔隙全部吸水饱和。

水利工程上通常采用饱和面干状态计量砂用量。

  ④湿润状态:

砂粒内部吸水饱和,表面还含有部分表面水。

施工现场,特别是雨后常出现此种状况,搅拌混凝土中计量砂用量时,要扣除砂中的含水量;

同样,计量水用量时,要扣除砂中带入的水量。

   三、粗骨料

  颗粒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

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两大类。

碎石为岩石(有时采用大块卵石,称为碎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

卵石多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经筛分而得。

通常根据卵石和碎石的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粗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有害杂质。

与细骨料中的有害杂质一样,主要有粘土、硫化物及硫酸盐、有机物等。

根据《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其含量应符合表4-7的要求。

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也作了相应规定。

表4-7碎石或卵石中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1.5

粘土块含量(按质重量计),%<00.50.7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以SO3重量计),%<0.51.01.0

针片状(按质量计),%<51525

坚固性质量损失,%<5812

碎石压碎指标,<102030

卵石压碎指标,<121616

2.颗粒形态及表面特征。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以近立方体或近球状体为最佳,但在岩石破碎生产碎石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定量的针、片状,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强度。

针状是指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2.4倍的颗粒;

片状是指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的颗粒。

各别类粗骨料针片状含量要符合表4-7的要求。

  粗骨料的表面特征指表面粗糙程度。

碎石表面比卵石粗糙,且多棱角,因此,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差,但与水泥粘结强度较高,配合比相同时,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

卵石表面较光滑,少棱角,因此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但粘结性能较差,强度相对较低。

但若保持流动性相同,由于卵石可比碎石少用适量水,因此卵石混凝土强度并不一定低。

  3.粗骨料最大粒径。

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称粒级上限称为最大粒径。

骨料粒径越大,其表面积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应减小,因此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数量也可相应减少,有利于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并改善混凝土性能。

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得较大粒径的骨料。

但在实际工程上,骨料最大粒径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

①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②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

③对于泵送混凝土,当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

3;

卵石不宜大于1:

2.5。

④对大体积混凝土(如混凝土坝或围堤)或疏筋混凝土,往往受到搅拌设备和运输、成型设备条件的限制。

有时为了节省水泥,降低收缩,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抛入大块石(或称毛石),常称作抛石混凝土。

  4.粗骨料的颗粒级配。

石子的粒级分为连续粒级和单位级两种。

连续粒级指5mm以上至最大粒径Dmmax,各粒级均占一定比例,且在一定范围内。

单粒级指从1/2最大粒径开始至Dmax。

单粒级用于组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级配或配成较大密实度的连续粒级。

单粒级一般不宜单独用来配制混凝土,如必须单独使用,则应作技术经济分析,并通过试验证明不发生离析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石子的级配与砂的级配一样,通过一套标准筛筛分试验,计算累计筛余率确定。

根据GB/T14685,碎石和卵石级配均应符合表4-8的要求。

JGJ53的要求与此相似。

表4-8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

级配情况公称

粒级

(mm)累计筛余(%)

筛孔尺寸(方孔筛)(mm)

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

连续粒级5~1095~10080~1000~150--------

5~1695~10085~10030~600~100-------

5~2095~10090~10040~80-0~100------

5~2595~10090~100-30~70-0~50-----

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

5~40-95~10075~90-30~65--0~50---

单粒级10~20-95~10085~100-0~150------

16~31.5-95~100-85~100--0~100----

20~40--95~100-80~100--0~100---

31.5~63---95~100--75~10045~75-0~100-

40~80----95~100--70~100-30~600~10

5.粗骨料的强度。

根据GB/T14685和JGJ53规定,碎石和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值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岩石的抗压强度采用50mm×

50mm的圆柱体或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试样测定。

一般要求其抗压强度大于配制混凝土强度的1.5倍,且不小于45MPa(饱水)。

  根据GB/T14685,压碎值指标是将9.5~19mm的石子m克,装入专用试样筒中,施加200KN的荷载,卸载后用孔径2.36mm的筛子筛去被压碎的细粒,称量筛余,计作m1,则压碎值指标Q按下式计算:

(4-2)

压碎值越小,表示石子强度越高,反之亦然。

各类别骨料的压碎值指标应符合表4-7的要求。

  6.粗骨料的坚固性。

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与砂相似,各类别骨料的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7的要求。

  四、拌合用水

  根据《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种混凝土。

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更不得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或山区施工采用天然水拌制混凝土时,均应对水的有机质、Cl-和含量等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特别是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或池塘水,一般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

  水泥混凝土路面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试验方法(JTJ058T0315—1994)与前述普通混凝土相同。

  二、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指标的测定,根据现行规程(JTJ058T0316—2000)的规定,是将13.2~16mm的试样m0克,装入专用试样筒中,逐级施加400KN的荷载,卸荷后用孔径2.36mm的筛子过筛,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重量计作m1,则压碎值指标按下式计算:

(4-3)

式中:

——集料压碎值(%);

m0——试验前试样重量(g);

m1——试验后通过2.36mm筛孔的细料重量(g)。

三、道路用粗集料磨光值

  高等级公路对路面的抗滑性能有一定的要求,作为路面用的集料,在车辆轮胎的作用下,不仅要求具有高的抗磨耗性能,而且要求具有高的抗磨光性。

根据现行规程(JTJ058T0321—94)的规定,集料的抗磨光性采用磨光值表示(简称PSV)。

磨光值的测试方法是选取10~15mm的试样,密排于试模中,用环氧树脂砂浆固结成一整体,每组4个试件。

加速磨光机的道路轮在试样表面以640±

10r/min的速度旋转,先用30号金刚砂水磨3h,再用280号金刚砂水磨3h,用摆式摩擦系数仪测定摩擦系数值,经换算后得磨光值(详见试验部分)。

  集料的磨光值越高,表示抗滑性能越好。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集料磨光值要求不小于42,普通公路不小于35。

玄武岩、安山岩、砂岩和花岗岩的磨光值一般较高。

几种常用集料的磨光值列于表4-9。

表4-9常用岩石的磨光值

岩石名称石灰岩角页岩斑岩石英岩花岗岩玄武岩砂岩

磨光值平均值43455658596272

范围30~7040~5043~7145~6745~7045~8160~82

四、道路用粗集料冲击值

  集料抵抗多次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抗冲击韧性,常用集料冲击值(LSV)表示。

根据现行规程(JTJ058T0322—2000)的规定,集料冲击值的测试是采用方孔筛筛取9.5~13.2mm的试样m克,装入金属盛样器中,在冲击值试验仪中用冲击锤自380±

5mm的高度自由落锤冲击15次,再用2.36mm的筛筛去被冲碎的细粒,称量筛余,计作m1,则冲击值指标LSV按下式计算:

(4-4)

LSV——集料的冲击值(%);

m——原试样重量(g);

m1——试验后通过2.36mm的试样重量(g)。

集料的冲击值越大,表明集料的抗冲击性能越差。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值要求不大于28%,普通公路不大于30%。

  五、道路用粗集料磨耗值

  集料磨耗值用于评定抗滑表层的集料抵抗车轮撞击及磨耗的能力。

根据现行规程(JTJ058T0323—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