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470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昆五标路基土石方环保水保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线路所经地其地表水除者北河外,其余溪流水污染较重,不能用于项目。

b、地下水无腐蚀,水质良好,有一定的弱承压性。

气候

该地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气候,区内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7℃。

区内年平均降水1027mm,蒸发量1500~2100mm,降雨期主要集中在5~10月,相对湿度74%。

水系

a、路线所经区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地表水主要有者北河,小高仓小溪平时无天然水,主要是排除农药厂、医药垃圾处理厂和钛白粉厂的废水。

b、者北河枯水季节水量小,水深0.2~0.5m,雨季水量大,最大水深约2~3m。

(3)施工条件

本合同段路线沿108国道布设,K22+800~K24+010段在108国道西侧,离108国道50~300m,K24+010~K27+770段在108国道东侧,离108国道50~1000m,沿线山高谷深,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施工纵向便道不好开展,特别是小高仓地段(K24+010~K27+770段),纵向便道施工难度大,短期内难以拉通。

由于本标段桥梁多,桥路相接处地形陡峭,在桥梁地段不便于在红线内拉通纵向便宜道,需要在红线外占地才能拉通纵向便道。

沿线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零填地段及高填高切地段多,路基土石方开挖和填筑的施工难度都很大,土石运输困难较大,沿线防护排水工程基坑施工的土石方装运难度大。

沿线筑路材料除高标号水泥、钢材等需要外购外,大量地材可就地采购,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本合同段所需筑路材料采用陆路交通运输。

沿线施工用水比较紧张。

施工和生活用电可与当地协商,就近接当地电网,另配发电机备用。

(4)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80km/h

路基宽度:

24.5m(四车道)

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路基1/100

路面等级:

高级

最大纵坡:

4%

二、环保水保工作目标和内容

(1)环保水保目标

把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周边景观不受破坏,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和庄稼有效保护,有效控制施工噪声,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高速公路。

(2)环保水保内容

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水土保持及河道保护。

(3)环保与水保治理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彻底改变“先破坏后恢复”的错误观念。

三、路基工程环水保控制重点难点分析

1、社会环境容易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本标段拆迁任务大,难度大,占用耕地多,促使人口迁移数量多,耕地减少多,给当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据调查,安置地还没有定好,只能边拆迁边施工。

(2)施工地段人口稠密,起点段离集镇近,改移灌溉渠道多,挖断需改移的道路多。

(3)村标段离村庄近,居民多,房屋多,还有很多土墙老房子,路基爆破会对村民房屋造成一定的影响。

(4)由于拆迁慢,拆除后村民认为有用的东西不可能一下子都运走,特别是安置地没交出来之前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对正常施工影响较大。

(5)以上事件容易引发较大社会矛盾,波及的人口多,影响大,容易引发阻工事件,容易引发施工队与当地村民的矛盾,容易引发较大的群体事件,所以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应引起高度重视。

2、生态环境容易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本标段地形复杂,需在线外开辟较多的临时便道(否则进场困难),弃土量大,弃土场多,这些都会引起自然植被的破坏及农田和耕地的占用。

(2)标段所经路段山体陡峭,且多为坡地,坡地上种满了庄稼、果林、树木,土石方施工时土石容易滚落,易损坏植被、庄稼、果树及毁坏河道。

汽车在便道上过往及施工过程中,都有可能损伤果树。

(3)沿线有二处穿越林地,林木较茂盛,在冬季气候寒冷时,民工取火的话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4)地形复杂,施工便道急弯坡陡,容易破坏便道两旁的植被、林木、果木、庄稼。

(5)以上事件涉及范围广,造成损失大且恢复困难,容易引发群体事件,增加矛盾并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3、大气环境容易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本标段起点段离居民点近,尘埃散逸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2)虽然水泥砼拌和场地所在地为全部拆迁,拌和站设立时认为对居民影响较小。

但后续规划安置的居民点又离拌和站较近,粉尘控制不好有一定的污染。

(3)弃土至下河里弃土场要利用108国道上有1公里左右进行运输,容易产生路面污染,不仅会产生扬尘,影响公路两旁的居民的生产生活,下雨天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产生严重的后果。

(4)沿线广布杨梅、桃李、杏、等经济林,种有小麦、玉米、碗豆、蔬菜等农作物,过往道路上的灰尘对家作物的挂果有较大的影响。

(5)过往便道离村庄近。

汽车尾气和废气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4、噪声环境和光污染容易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本标段起点段离居民区较近,附近者北镇上(离施工点有300米)有者北小学,土石方施工机械噪声污染会对村民和学校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一个噪声声敏感点。

(2)石方爆破点离村庄近,爆破声会地当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5、水环境容易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本标段地形陡,高边坡多,弃方多,水土流失后也容易污染水环境。

(2)本标段的拌和场,冲洗拌和设备时会产生废弃的水泥浆液,容易污染水田及河沟。

这些都会引起后果较严重的环境事故,清理难度大,造成的损失大,且容易引发较大探讨问题会矛盾。

(3)沿线无大的河流,只有二条小河流,者北河溪离标段有一定距离,施工对其影响较小,小高仓溪流就在施工路段左侧,平常无自然水,主要是工业废水,泥块和泥浆容易滚入溪流,容易造成河道堵塞和水土流失。

6、固体废弃物堆放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路基施工队伍营地较多,较分散,队伍较小,容易发生乱丢乱弃的现象。

(2)弃土场容易发生乱堆乱弃,界限外堆放,不按设计图堆放的现象,往往多占地,损害村民利益的现象。

(3)弃土场排水设施被忽视,排水设置不合理,由于施工条件比较不好,拦砂坝未能在弃土前砌筑,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现象。

7、水土流失容易引发的事件及后果

(1)本标段切方多,弃土多,边坡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后冲刷农田、淤积河道,容易引发后果严重的环水保事故,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发生后清理难度大,赔偿起来费用较大。

四、图纸设计环水保措施、方案及评价

1、图纸设计环保措施

(1)路线布设做到了合理利用地形,尽量选用山坡荒地、地形设计做到了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但由于地形影响,及者北为集镇,没有做到远离村庄及人群集中的地方。

(2)路基防护做到以绿色生物防护为主,中央分隔带、路侧设绿化带以美化环境;

全线采用行车噪音较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3)逐一排水系统设计,合理布置桥涵、通道、分离式立交等构造物,尽量减少对原有水系及道路的影响。

挖方地段有雨水汇集处均设有了截水沟,但原有水渠在设计中被遗漏,者北互通立交处交叉道路被忽视。

(4)根据沿线地质结合纵面设计,对有条件路基边坡尽量放缓。

对挖方边坡顶角、路堤边坡坡脚及填方路基土路肩边缘采用弧形,使路容景观与自然生态协调。

(5)对沿线弃土场进行了合理布设,弃土场均设有拦砂坝、排水设施及生态防护,每个弃土场均有设计图。

(6)沿线边坡均进行了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没有裸露边坡。

(7)在高产良田区采用挡墙防护,减少了占地。

五、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

1、环保水保控制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项目部的水保环保体系,按项目部环保水保体系运转。

(2)对各部门、各土石方、防护、排水等工程队订立环保水保责任制。

(3)严格执行项目部水保环保相关制度。

(4)路基工程环水保主要管理措施有:

项目部实行“环、水保一票否决权”,将环、水保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项目部对环、水保技术监督实行全过程管理,并纳入施工经营管理。

加强环、水保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环、水保意识和环境参与能力。

环水保专职人员要求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人员到班组长要了解国家、交通部和云南省有关建设项目环、水保法律、法规,熟悉本项目的环、水保目标、环、水保措施以及施工期环、水保要求,为施工期环、水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在教育的同时,采取适当奖惩措施,奖励保护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积极分子,处罚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水土的人员。

由项目部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施工队负责人进行环、水保技术交底,然后再由施工队负责人对各班组长进行环水保技术交底。

层层交底,层层落实,最后付诸实施。

环、水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或拆除。

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监测,监测结果必须有完整记录。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当地政府的环保水保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制订的环保措施。

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并无条件的接受环境监督单位和业主监理环保工程师的指导和监督。

施工完工后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环水保验收,取得地方政府的认可,从当地政府取得环水保措施得到实施的证明材料,确保不留环水保后患。

在工地及周边设立爱护绿化和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污染的宣传牌。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落实分工包干。

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设专门垃圾箱,并加盖,每日清运。

确保生活区、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

2、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1)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路线经过的村庄宣传专栏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现场宣传力度,设立告示牌、使项目沿线居民进一步了解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支持项目建设,增加对项目建设带来的暂时干扰的理解体谅。

(2)施工现场的入口设置广告牌,写明工程承包者、施工监督单位以及当地环保局的热线电话号码和联系人的姓名,环保联系人姓名及电话,以便群众受到施工带来的噪声、大气污染、交通以及其它不利影响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

(3)同当地政府协调以避免现有道路的交通堵塞。

共同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和运输路线,避免运输车辆从村庄、学校附近经过。

(4)加强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的联系,以便在社会环境事件发生时,当地政府和村委会能及时出面协调解决。

(5)路基施工前,调查施工中对当地村民有影响的内容,如水系、道路等,以便提前采取避免损失的措施。

(6)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征地拆迁工作,以利及早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7)对职民工进行教育,遵纪守法,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8)对当地村民过往道路在施工中会便挖断但设计上遗漏没有恢复方案的,及时与设计方和业主协调,尽时恢复。

(9)对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资运输进行合理的规划,同当地政府协调以避免现有道路的交通堵塞。

共同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和运输路线,尽量减少从村庄、学校附近经过,以减少施工车辆对村民的干扰和污染影响。

(10)施工中注意不损坏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设施,不损坏庄稼和果林。

(11)利用土石方作业机械,对当地村民在拆迁过程中的某些困难提供适当的帮助。

(12)合理安排工作面,对征地拆迁缓慢造成的有遗留问题的地段适当推迟开工,对改渠改沟等尽量在农闲时段竣工或做好临时过水设施,以不影响农业生产。

(13)对离房屋较近地段的路基施工及纵向便道施工,尽量采用液压破碎锤开挖,避免对村民的损害,不得已要放爆时,放爆前应对可能有影响的村民房屋,事先进行摄像,入户调查并贴纸条,避免引发纠纷和当地村民无理取闹。

(14)施工过程中对村民生产生活设施造成损坏的,要及时修复。

(15)消除施工过程中对村民造成的影响才离开,对施工过程中对村民造成的损害及时赔偿。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对施工人员环水保意识教育,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及相关规定,保护自然资源,不要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伐树木,自觉保护好天然林内的各种动物、植物和沿线自然景观。

(2)对施工工人进行保护生态的教育,明确保护责任,最大程度避免对树木和其他植被的破坏。

所有的砍伐树木应征得林业管理部门的批准,取得伐木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3)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保护好施工周围的树木、绿化,防止损坏。

施工便道、工棚等,尽可能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便道通过大树、林木茂密的路段时需绕行,工棚周围的树木要最大限度地保留。

施工便道的设计应尽量避免穿越成片的树木。

(4)我标段者北互通立交内有古树,施工前应事先与林业部门协商,由林业部门对这些古树进行挂牌或粘贴醒目的标志,避免施工人员在砍伐现有路树或开挖路基时对其造成的伤害。

确定征地范围后,应聘请林业技术人员识别征地范围内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对影响范围内所有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名树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并做好标记。

对需要迁移的树木,应先选好移栽位置,并采取措施确保成活。

(5)预防林地火灾,教育职工不在林地附近生火吸烟,在施工区周围山上竖立防火警示牌,划出可生火范围、巡回检查,尤其是在公路沿线区域生长良好的马尾松林附近,以预防和杜绝森林火灾发生。

(6)在工地设立爱护野生动物和自然植被的宣传牌,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和相关法规、当地重点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和保护方法等。

严禁施工人员乱砍滥伐、偷伐盗猎、肆意捕食鱼类、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

(7)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

(8)放出标识明确、醒目的施工用地界线,禁止越界施工。

(9)施工中不得乱砍乱挖,工程范围严格控制在线路征地界限之内。

占用菜地、农田、坡地及荒地做为临时施工场地,应按征用范围严格控制,减少因施工造成的农田砂化和水土流失。

(10)工程结束后,应尽可能退地还田,取土场、弃土场等均应进行平整,覆盖腐植土恢复成农田或栽种树木。

(11)所有施工用地,工程结束后均应清除工程垃圾,复耕绿化。

施工现场不得留下任何污染物。

(12)若因建设破坏了绿色植被,则在拆除临时工程或单项完工后及时恢复,弃方应在设计好的弃土场合理堆放,对取土场和弃土场在其表面进行植被和覆盖,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复土、还林。

(13)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要注意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根据其活动规律行为与林业部门协商采取如局部隔离网等措施。

为了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在动物相对较多的山林地带力求避免晨昏和正午开山放炮。

(14)本标段地面坡度大,在临时道路及土挡墙基坑施工时,在坡脚用编织袋装土拦挡,防止土石进入村民的果园和庄稼地。

(15)对于在山林地段施工的施工队,要编制森林防火预案,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水池,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教育,并进行山林火警应急演练。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

积极推行无污染及少污染的生产工艺,推广水幕降尘等快速降尘的先进工法及工艺,迅速降低产生的浮尘。

对有毒、易燃、易挥发物品设专人管理,密闭存放,取用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杂草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的物质。

施工所用汽车、发电机等机械设备保持性能良好,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超标机械。

(2)粉尘防治

在运输水泥、粘土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不得超限运输,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运输水泥、砂、石、土等如有漏失,及时清扫干净,保持道路整洁。

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

施工现场施工队生活区实行硬化,工地大门内外通道、临时设施室内地面、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等地面浇筑砼,四周设置良好排水渠道。

在有粉尘的作业环境中作业时,除洒水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保防护用品。

施工区出入口应设车辆清洁装置,防止进出车辆污染交通道路。

现场施工道路应设专人洒水,堆土应有防尘措施。

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对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撒漏和扬尘。

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靠近村镇的路段根据情况经常洒水,避免灰尘飞扬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应有防尘措施,搅拌站均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

对108国道用于运土的路段及时清扫,必要时洒水清洗。

(3)减少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

施工便道经常洒水。

合理安排土石方作业顺序,在农作物扬化、结果及果实成熟的期间,暂停该段作业,调往其他影响较小的地方作业,并加大洒水力度。

5、噪声和光环境保护措施

(1)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如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用低噪声的钻孔灌注桩代替冲击式或振动式打桩等等。

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必须注意对设备的养护和正确操作,定时保养润滑,尽量使筑路机械的噪声维持在最低声级水平。

(2)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出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并对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加以控制,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3)在比较固定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砂轮机等),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4)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对机械操作者及有关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组织采用二班或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个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5)合理布置各种施工工作区和生活工作区,利用距离、隔墙使噪声大幅度自然衰减。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6)设置绿化带,绿化的位置尽量靠近声源,绿化结构和配置应以乔木、灌木相结合。

枝浓叶茂的绿篱墙,有较好的降噪声效果。

(7)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音产品,设备底座设置防振基础。

采取措施或改进施工方法,使施工噪音、振动达到施工场界环境标准。

(8)模板、支顶体系均采用钢化结构。

(7)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或怪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8)为了保护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学校学习环境,我项目部将进行施工期的声环境监测。

我项目部对130m范围内有较大居民区或学校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期抽样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如:

限制工作时间,改变运输路线,采用临时声屏障等措施。

确保工地附近居民和学校正常生活和学习。

(9)施工点离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较近时(如两侧50m内有成片居民时),尽量不进行夜间施工,不得已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学校附近路段的施工应酌情调整施工时间,避开学校的敏感时段,尽量将施工作业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或把作业时间放在假期或学生放学以后

(10)因工程技术、质量的需要,必须连续施工至夜间时,视具体情况及时与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争取民众支持。

夜间施工尽量采用噪音较小的电动设备,力求将施工噪音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值以内,禁止高噪声机械夜间(22:

00~6:

00)施工作业。

(11)夜间施工使用高亮级灯照和进行电焊时,设置档板,并尽量采用直射型灯具,严格控制使用漫射型灯具,避免照明和电焊时强光刺射,干扰居民生活和司机夜间行车安全。

(12)施工便道合理选择,避免穿越和靠近集中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建筑,以避免施工车辆辐射噪声对沿线的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13)加强对学校和集中村庄等路段的施工管理,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做好施工期噪声监理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简易噪声测量仪器,对施工场所附近的居民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其不受噪声超标影响。

(14)夜间施工使用高亮级灯照和进行电焊时,设置档板。

6、水环境事故预防

(1)生活水源的保护: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施工中采取措施,保护饮用水源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

(2)生活污水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的就餐和洗涤采用集中统一形式进行管理,如集中就餐、洗涤等,尽量减少生活污水量。

洗涤过程中控制洗涤剂的用量,采用热水或其它方法替代,以减少污水中洗涤剂的含量。

在施工营地附近设化粪池收集粪便和餐饮洗涤污水,粪便用于肥田、餐饮洗涤污水经沉淀后可用于农灌,施工结束后将化粪池覆土掩埋。

生活垃圾装入垃圾桶定时清运,或设垃圾坑发酵后用于肥田。

垃圾坑施工结束后用土掩埋,破坏地表植被的,要恢复植被。

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设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运走化粪池内污物。

(3)施工污水控制措施

对于开挖施工中产生的废水采取集中后先经沉淀池沉淀后,达标后排放。

其它生产废水包括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机械维修废水等须经收集、沉淀、隔油等处理,达标后按要求进行排放。

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料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水体的岸边或养殖塘附近,以免随雨水冲入水体造成污染。

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堆放场地设棚盖,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污染。

距河岸100(200)m范围内严禁设立料场、废弃物堆放场、施工营地等。

设置拦挡设施,防止土石滚入河中,滚入河中的土石应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