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240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Word格式.docx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

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

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

(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

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

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2B22用于双肢箍;

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3B22;

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

注意:

上述表示中"

25"

与"

4/2"

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2/4"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

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

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

*"

号。

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B18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B18的抗扭纵筋。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梁类型代号:

梁类型

注: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AKL5-4

(1)400x150

第5-4号暗框梁,跨数为1,梁宽400,高150

括号内如果是(2A)即2跨,一端悬挑

如果是(2B)即2跨,两端悬挑

钢筋种类  常用热轧钢筋按强度级别分为HPB235、HRB335、HRB400、HBB500四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钢筋有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绞线、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丝、冷轧扭钢筋等。

  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与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为HPB235级钢筋;

热轧带肋钢筋有月牙肋钢筋和等高肋钢筋,月牙肋钢筋为HBB335、HRB400级钢筋;

等高肋钢筋为HBB500级钢筋。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土建工程的预算编制,不同安装工程中的水暖、电照及其它设备安装工程的预算编制.水暖,电照工程预算内容比较简单,施工项目少。

相对和土建相比它的工程量计算就简单多了。

而土建工程的图纸张数多,施工项目多,需要计算的工程量大.一个单位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式多达一百多项,计算书的页数也很多。

  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程序是:

首先要读透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套用土建定额子目,上机操作,写编制说明等。

在整个计算程序中,最关键的就是计算工程量.因为它是构成预算的最基本数据。

另外,工程量计算的快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预算的质量。

如果能将工程量的计算式写清楚,速度又快,那么编制出的预算也就更清楚,速度就会更快。

往往有的预算工程量计算式写的特别了草,甚至根本不列计算式。

使之一看无序可查.写出的数据或者列出的计算式相当不规范,有的计算式连自已看后都难以理出先后顺序,更何况审核人员校对审核了。

  为了避免以上出现的情况,保证土建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质量,以下将众多水平较高的造价工作者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工程量计算中的关键环节、计算技巧等,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介绍给大家,以供从事工程预算人员借鉴和参考.

1、土建工程量的计算依据和准备 

  土建工程量的主要依据是:

设计单位设计的工程施工工图纸及设计选定的国家标准图和中南地区标准图集(具体选用图集以当地规定为准),预算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等资料。

在计算工程量之前,看到图纸先不要急于计算.首先将施工图分类,把建筑图和结构图分成两部分.认真详细地读懂读透施工图纸,认为有必要的东西应先用笔记下来.如选用的标准图号是省标的还是国标的,它的节点号等.对图纸的各类构件数量,尺寸进行详细核对,是否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应及时纠正,以免在正式计算时出错。

另外图纸的说明应该详细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图纸交待不清楚的地方,能够在设计说明中及时查到。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计算速度,避免少算漏算项目。

2、土建工程的基数计算

  在计算工程量时,首先应该计算出几个基础基数,如果基数计算准确,便于以后计算工程量时应用,还可以提高计算工程量的速度。

基数主要有“三线两面”。

(1)两面:

一是每个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包括建筑物地勤郐以上建筑面积和贴建筑面积,另一个是墙体的水平面积,包括内墙和外墙.它们的计算主要是依据施工图纸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此数据在计算楼地面、天棚粉刷等都能用到它。

(2)三线:

即为外墙的外边线、外墙的中心线、外墙的内边线。

在计算三线时依照施工图必须计算准确,否则以后计算出的工程量也是不正确的。

外墙外边线的是计算外墙装饰、外墙架子的基数。

外墙中心线是计算外墙砌筑及基础的基数.外墙内边线是计算室内粉刷的基数。

(3)内墙净长线:

主要是计算内墙砌筑,内墙粉刷、内墙架子等的基数。

其主要有基础以上内墙净长线,基础净长线等,应该分别计算。

(4)阳台外边线:

阳台的外边线可以根据施工图纸,按规格不同分别计算,将来可以用它计算栏板的砌筑、粉刷、阳台扶手等工程量。

(5)层高计算:

依据施工图纸将层高分别算出,不同层高的都应列出,如首层,标准层,顶层等。

另外,还要算出室内外高差,基础埋深等。

3、工程量计算

在计算工程量时千万要把计算式写清楚,每一项的工程量来自何张图纸,什么图集。

以及更详细一点,将图集的页数标出。

便于以后的核对和查找。

另外如砌体选用的砂浆种类,砂浆标号,混凝土的标号等,都应该在每个计算式上标清楚。

  工程量计算可按定额顺序和施工顺序,最好是按定额顺序计算。

如河南省土建定额的分部为:

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砖石工程、脚手架工程等。

这样在计算时就不容易漏项,套定额时不至于把定额翻几遍。

执行同项定额子目的项目可合并一起,避免重复套项。

  在计算工程量之前,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把门窗洞口先统计出来,把门窗洞的材质、规格、所在的位置统计清楚,经可用表格的形式把每樘的面积和所在部位的面积都先计算出来,这样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这样做前期较费事,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以说,门窗部分的工程量也已经出来了。

在计算砌体和粉刷时,如需要扣门窗洞口,就可以在门窗表中查到,就不会再分别查找了,减少了麻烦,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第二还应把工程项目中的砼构件做以统计,如各种梁、板、柱的数量,规格,砼标号,所在层数,是否埋入墙体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减少翻阅图纸的次数,二是便于以后的查找和核对,如果是埋入墙体的砼构件,还应把埋入位置标注清楚,在计算墙体时就可以直接扣除。

  在计算工程量时还应注意的是,有些预算员不知是图方便,还是图省事,在计算工程量时把这部分的钢筋直接计算在一起,这样做看起来是方便,不容易漏算,但实际上这样做危害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合计钢筋实用量时,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不是漏计就是重计。

因为在草底上的数字太多,太乱如果合计错误对整个工程量的准确性是有影响的。

在录入工程量时也容易把钢筋中的某一数字误录进去。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我认方以下做法比较好,在计算某一砼构件或有钢筋的砼部位时,在计算工程量的同时,把该部分的钢筋也计算出来,但工程量和钢筋必须是分开的,应该是两本 计算草底,一本是钢筋计算草底,一本是工程量草底,并把钢筋所在的构件号、构件的数量、钢筋的型号、箍筋的间距都标注清楚。

也可以根据工程量的计算顺序逐一计算其钢筋实用量,这样钢筋就不容易漏算,在合计钢筋时就不容易出错。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计算钢筋时,有的预算员在计算草底上根本没有计算式,钢筋的长度、单位根数、总根数、理论重量都没有,只在草底上写出了钢筋的型号和重量,这样是不可取的。

如果出错错在那里连自已也说不清,更谈不上别人审核和校对了。

4、工程量计算式的规范化 

  为了方便以后的核对和查找,工程量的计算式一定要规范,不能杂乱无章,有的人计算工程量习惯不好,计算没有统一标准,随意性很大,这样不好。

采用规范的计算式和固定的模式,在查找时可一目了然,如在计算砼工程量时长、宽、高(厚)按顺序列式,在计算钢筋时长度、单位根数、总根数、理论重量、损耗系数等,至少自已要有一个较规范和固定的格式,在核对时就方便多了。

一、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二、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三、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四、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五、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六、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七、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八、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九、09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十、09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十一、09G901-4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砼楼面与屋面板)

十二、09G901-5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框架柱钢筋计算 

2009-02-2410:

22:

37| 

分类:

工程造价-工程量|

框架柱钢筋计算

一、“平法”柱的标注方法

现行柱钢筋“平法”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两种。

二、基础插筋的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

当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1、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一

2、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图2

当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二

图3

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1、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一

图4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2、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二

图5

(图2) 

(图3)

(图4) 

(图5)

弯钩长度a的取值表: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a

≥0.5laE(≥0.5la)

12d且≥150

≥0.6laE(≥0.6la)

10d且≥150

≥0.7laE(≥0.7la)

8d且≥150

≥0.8laE(≥0.8la)

6d且≥150

三、柱根的判断(03G101-1P41、GB50010-2002P178)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

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图6)(图6) 

1、柱根:

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位置,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

2、底层柱:

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首层,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

3、底层柱净高:

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

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

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四、地下室纵筋计算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

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03G101-1P36

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图7

五、首层纵筋计算

首层柱纵筋长度

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图7)

六、中间层纵筋计算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

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1、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变截面柱钢筋连续通过。

七、顶层纵筋计算

角柱纵筋长度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03G101-1P37):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

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

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图8

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

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

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边柱纵筋长度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

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

中柱纵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03G101-1P38

图9

(图8)(图9)

八、箍筋计算

箍筋组合形式

常见的箍筋组合型式有:

非符合箍筋和符合箍筋03G101-1P46

图10

图11

3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

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

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H-2*保护层+2d+2*Lw

4箍筋长度

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

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保护层))*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

5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

((B-2*保护层)+(H-2*保护层-d)/4*1+d))*2+8d+2*Lw

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B-2*保护层+2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

((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6箍筋长度

内横向箍筋长度:

((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

内纵向箍筋长度:

((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

箍筋弯钩长度Lw

03G101-1P35,1.9d的来源GB50204-2002弯钩计算5.3.1、5.3.2条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

抗震(I、II、III、IV级):

Lw=max(11.9*d,75+1.9*d);

普通箍筋:

Lw=6.9d;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

抗震:

Lw=13.25d;

Lw=8.25d;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

Lw=10.5d;

Lw=5.5d。

图12

其余箍筋长度计算就不一一列举了,可参见上述箍筋长度公式进行计算

非符合箍筋(图10)和符合箍筋(图11)

(图10)

(图11)

(图12)

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箍筋根数:

通常为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04G101-3P32、45

图2-5

首层箍筋根数=Ceil((Hn/3)/加密区间距))+Ceil(搭接长度/加密间)+Ceil(max(Hn/6,500,hc)/加密区间距)+Ceil(节点高/加密区间距)+Ceil(柱高度-加密长)/非加密间距)+Ceil(节点高/加密区间距)+1

03G101-1P40

1、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

2、图中所包含的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及构造适用于抗震框架柱、剪力墙上柱、梁上柱。

图13

中间层及顶层箍筋根数计算

箍筋根数:

Ceil(max(Hn/6,500,hc)/加密区间距))+Ceil(搭接长度/加密间)+Ceil(max(Hn/6,500,hc)/加密区间距)+Ceil(节点高/加密区间距)+Ceil(柱高度-加密长)/非加密间距)+Ceil(节点高/加密区间距)+1

(图13)

九、柱变截面处理

柱纵筋绑扎搭接

当c/hb≤1/6时,可以忽略变截面导致的纵向钢筋长度变化;

图14

图15

当c/hb>

1/6时:

1、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max{Hn/6,500,hc(圆柱直径)}-节点梁高+锚固(0.5*la或(梁高-保护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