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从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到竣工交付使用,项目计划总工期为12个月(工期开始时间以实际建设时间为准)。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遂平县107国道东侧,南关桥南侧。
项目所在位置交通、水、电、热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的需要。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遂平县施庄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小区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23%。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遂平县施庄城中村改造项目室外配套的给排水、道路、供暖、垃圾处理、排污等基础设施。
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建设内容
遂平县施庄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遂平县施庄城中村改造项目室外配套的给排水、道路、供暖、垃圾处理、排污等基础设施。
给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其它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
2、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总体规划,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建筑单体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供水,在满足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和维修便捷的原则下,结合道路设计,尽可能缩短配水管线的总长度。
同时,采取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充分利用市政供水以外的水资源,如雨水,生活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进行回收与再用。
3、给水系统
项目区周边敷设有市政给水干管,水源可由该给水管网供给,压力充足,能够满足项目用水需要,通过在场区内形成环状管网,供应生活和消防用水,给水方式采用分质供水。
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确定项目区的用水量指标。
项目建成后,小区用水总量估算详见下表。
表小区用水量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基数
标准指标
年用水量
万m³
备注
数量
单位
1
生活用水
2898
人
120
L/人.d
365天
2
配套用水
㎡
5
L/㎡.d
3
地下室用水
L/㎡.次
每年52次
4
道路、地面停车场
120天,每天2次
绿化用水
m³
/㎡.a
冷季型草坪
6
不可预见用水
按上述用水量的10%估算
合计
通过测算,本项目小区用水量约为万吨。
4、排水系统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用水排放系数,绿化不计,则项目区年排污水总量万吨。
5、小区供排水工程建设内容
从市政供水干线引入小区,主干线进小区后经二次加压后分支接入小区;
除此之外,供水还要满足基本的消防要求;
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
住户污水排入化粪池,通过污水管道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院区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起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分别向北向东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管网、计量、加压供水设备等。
表室外给排水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项目特征描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单价(元)
总价(万元)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
1.型号、规格:
DN200
2.材质:
PSP钢塑复合压力管
3.工程内容:
管道消毒、冲洗、压力试验
4.敷设方式:
埋地
m
776
400
水表
螺翼式水表
组
12
150
消火栓
65型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套
1200
焊接法兰阀门
1.蝶阀DN200
个
1.止回阀DN200
螺纹阀门
200
7
减压阀
1.减压阀DN200
900
8
砌筑检查井
1.砖砌园形阀门井
2.直径D=2000mm
3.做法参国标《室外给水管道附属建筑物》(05S502)
4.重型铸铁井盖
座
1500
9
挖土方
1.给水管道挖土方
2.挖土深度米内
152
16
10
土(石)方回填
1.给水管管沟回填
55
11
室外污水管道
1.管材:
HDPE双壁波纹管
2.规格:
DN300
3.连接方式:
橡胶圈连接
251
600
污水检查井
系列塑料检查井
2.井筒承口360度形台阶,井筒材质为PVC轴向平壁中空管
3.位于绿化带时采用塑料井盖,位于车行道时,采用防护井盖,具体位置详见图纸
22
13
1.污水管道挖土方
97
14
1污水管管沟回填
26
15
围管座
mm砂砾垫层基础
100
1.埋深大于米,基础至管顶以上米回填砂砾层
17
室外雨水管道
DN600
591
18
雨水检查井
19
雨水进水井
1.名称:
室外雨水口
2.型号:
平箅式单箅雨水口
20
1.雨水管道挖土方
376
21
1.雨水管管沟回填
79
23
24
道路工程
1、道路控制
规划用地无论大小,均存在内外道路的衔接问题。
为保障区域与外部道路的通畅和内部人车的安全,必须对地块内部道路的出入口方位、允许或不允许路段开口、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进行控制。
规划中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向城市交通性干道开设出入口,不得已时应限制出入口开口数量,或增设辅道解决出入口问题。
(2)沿街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和面临的道路级别而定。
(3)当地块划分较小,其间有无规划道路分隔时,视具体情况提出建设用地边界距离要求,一般以满足消防通道或房屋应有距离为准。
工程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力求技术先进、造型美观、造价经济、运行合理、车辆行驶安全流畅。
此外,该工程还应具备以下设计原则。
——综合考虑区域的现状,用地布局以及外部条件和自然条件,规划路网为方格网状,道路系统尽量简捷,宽、平、直。
——近远期相结合,既要满足一期交通功能,又要适应远期交通发展的需要。
——适应平台远景规划,为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具有时代感,为遂平县施庄城中村改造项目增景添色。
3、设计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1999
4、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道路系统设置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车流系统和步行系统,小区布置环道、步道、园路组成道路网络。
院区设计一个主要出入口、两个次要出入口和一个车库出入口。
因施工地平高程不足,全部道路均需购土方回填。
室外道路建设内容详见下表:
表室外道路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7米宽道路
115
6米宽道路
110
4米宽道路
供暖工程
(1)《暖通空调动力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其他有关设计规范与施工安装手册。
2、热源
本项目热源近期为项目区热网供热和人工相结合,远期全部采用项目区热网供热。
3、采暖设计
高区采暖系统工作压力,低区采暖系统工作压力。
高区采暖系统定压采用高位膨胀水箱,设置在建筑最高层的水箱间内;
低区采暖系统定压采用落地膨胀水箱,设置在换热站内。
室外管网(供回水管)原则上在地下室顶板下敷设,穿出埋地部分采用直埋管。
采暖系统按集中采暖系统设计。
水系统竖向采用同程式系统,室内管道采用双管同程式布置。
在每栋楼内设置采暖管井。
共用立管、热计量表等均设于管井内。
热力工程DE219、159、108热力管道
①热力管道:
无缝钢管
DE219、长685米;
DE159、长36米;
DE108、长384米;
②热力交换站:
1个;
5、主要工程数量及造价详见下表:
表项目供暖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
工程量
金额
数量
无缝钢管DE219
685
无缝钢管DE159
36
263
无缝钢管DE108
348
208
法兰闸阀安装DN200
1,
法兰闸阀安装DN100
手动调节阀安装DN100
手动调节阀安装DN150
1126
换热器
台
6000
合计
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
为了业主生活方便与城市卫生、安全需要,在小区建设垃圾中转站;
设置垃圾箱并建设化粪池,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详见下表:
表项目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
名称
垃圾中转站
400000
垃圾箱
30
化粪池
25000
建设项目总投资及来源
1、建设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预算资料显示,本项目总造价情况如下表:
表项目总投资概算表
分项
一
建安费
项
二
其他费用
勘测费
设计费
监理费
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
工程招标代理费
依据国家计价格[2002]1980号文规定
环境影响咨询费
依据国家计价格[2002]125号文规定
三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5%
一+二+三
2、项目总投资的资金来源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万元(含预备费),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资金。
资金申请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印发的《关于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4]809号)等文件要求,纳入2013年、2014年度省住房保障责任目标的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国有工矿、国有林区(场)、国有垦区、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直接相关的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与城市主干道路管网等的联接设施,补助的内容主要包括供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暖、道路等。
以上述文件为依据,项目拟申请相关财政资,符合文件要求。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发展规划分析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
以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遂平组团、确山组团、汝南组团为支点的“一核三极”、“一环三带”的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三极”。
“一核”即中心城区。
在现有老城区、行政新区的基础上,城市向北拓展,建设北部综合新区;
依托集聚区建设,城市东拓打造产业新区。
同时,依托西部的石武高铁驻马店站,建设站前新区。
通过几大新区建设整合空间资源,强化区域中心服务职能,提高区域竞争力。
其主导功能为公共服务与生产性服务、商务办公、商业、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高新技术等。
重点建设四大中心。
行政新区文化中心。
以新区行政中心为核心,在107国道、开源大道结合穿城水系布局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打造城市文化中心。
高铁商务服务中心。
依托高铁驻马店站,沿开源大道、淮河大道布局商务办公、商贸、居住等功能,打造集对外交通、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办公于一体的城市西部区域中心。
老城商业服务中心。
在老城区现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更新,对原有功能进行优化整合,盘活土地,主要发展商业、休闲、生活服务等,建设老城综合服务中心。
产、学、研中心。
依托驿城大道、创业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打造豫东南职业培训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撑。
“三极”即遂平组团、确山组团和汝南组团。
规划纲要对“三极”的开发建设也作出了具体规划。
“一环三带”。
“一环”即都市旅游休闲环。
通过对现有省道、县道改造升级,打造S220省道、S334省道、S219省道、希望大道与县道构成的旅游休闲环路,依次串联嵖岈山风景区、板桥水库、铜山风景区、薄山湖风景区、宿鸭湖、南海禅寺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通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与一市三县相连接,拉近城市与旅游景区的时空距离,使市民亲近自然山水,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短程休闲旅游产业,扩大城市知名度。
“三带”即城市空间发展带、产业聚集发展带、商务休闲发展带。
城市空间发展带。
以107国道为主轴,结合铜山大道、乐山大道,北连遂平,南接确山。
依托轴带发展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商业商贸、居住等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形成南北向城市空间发展带。
产业聚集发展带。
在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之间依托驿城大道、前进大道布局食品、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煤化工、建材等产业园区,打造南北向的产业功能带。
商务休闲发展带。
以开源大道为核心,西连高铁驻马店站,东经宿鸭湖旅游区至汝南,形成商业休闲轴。
主要发展商务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都市农业观光、历史文化旅游等产业,构建辐射东西的商务休闲带。
拓展空间实现区域和谐共生
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打造竞争力与组织力卓越的区域中心城市、高效率与高弹性兼备的组团城市。
通过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更大空间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地和承载空间。
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形成强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创造空间载体;
通过快速交通网络沟通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的多个发展单元,加快区域内发展单元间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功能整体化和布局结构网络化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率运行、高应变功能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以紧凑开发的理念进行城市组团建设;
通过足够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廊道构建大尺度自然空间与中微观环境相结合的生态框架,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规化纲要提出了多项战略措施。
集聚优势,强化中心。
目前,我市的城镇体系首位度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散,需要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打造强有力的发展极核,以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增强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城镇与地区辐射作用。
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建设发展集合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发展要素和优势资源,中心城区组团结合复合型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提升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市域经济发展极核作用与对外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壮大遂平、妆南、确山城市组团的规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环湖发展,重构秩序。
利用区域内的山体、水库、湿地、农田、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布局深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内部的绿核、绿廊,打造生态廊道和城市风景道,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建立有机开敞的城市空间格局。
积极有目标地进行生态绿化建设。
在生态绿地内建设功能明确、规模适度、生态作用明显的郊野绿地和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营造城市特色生态空间
轴带推进,对接联动。
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主要集中于京港澳高速“黄金轴带”上。
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将积极利用周边的自然空间要素,统筹城乡空间资源,加强宜居城乡建设,由西至东创造出“生态宜居带”,与南北向的城市、产业发展主轴形成对照。
通过提供完善的城市配套和舒适宜人的生活条件,吸引人口迅猛集聚,逐步壮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强调城乡居住空间的理想分布,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融的理想状态。
遂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驻马店市委、市政府“三区两县一体化”建设规划,确定遂平县为驻马店市产业基地和“后花园”。
遂平县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大中心城区带动功能。
根据遂平县县域城镇体系现状特点,以及各乡镇的区位、交通、经济、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依托交通干线和经济布局,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主体,乡镇为补充”,即“一核、两轴、五区”的多层次空间格局。
一核: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遂平县域的产业密集区。
两轴:
指两条遂平县域的以交通干线形成的城镇发展轴线。
其中以南北向的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综合交通轴为主要发展轴线,以东西向的遂嵖路和遂周路为次要发展轴线。
以两条轴线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
依托交通干道和发展轴线,强化中心城区对重点镇的交通联系与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构筑遂平县域的“十”字型发展结构。
五区:
县域范围内按地域及产业分布特征划分为五大经济区:
东部经济区(包括中心城区、常庄乡、石寨铺镇):
主要产业为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工业、塑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