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9709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Word格式.docx

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

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发展,使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能力也随之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兵器不断出现,给战争带来规模扩大、战场广阔、物资消耗巨大、装备损坏与人员伤亡率提高,指挥复杂等特点所以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

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发展,使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能力也随之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兵器不断出现,给战争带来规模扩大、战场广阔、物资消耗巨大、装备损坏与人员伤亡率提高的特点。

因此,战争对后勤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后勤保障越来越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后勤保障作为军事后勤的中心工作,作用在于运用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保障武装力量作战、建设的需要,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各项军事任务的完成。

后勤保障的一般原则是,立足实际,适应需要;

力争主动,避免被动;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厉行节约,讲求效益。

后勤保障的方式,主要是按部队建制保障,或按区域保障,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又是什么呢,后面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1、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其大规格使用高科技武器,作战方式也发生根本改变,比如朝鲜战争,越

南战争当时仍然是以大规模地面部队为主,空军为辅担任空中支援任务。

到海湾战争时发生改变,美军先是以大规格空中打击和远程火力打击为主,夺取制空权后对敌方军事设施进行空中打击致其瘫痪,然后地面部队为辅快速穿机动插进行地面占领,并且同时空中进行不间断支援,下面我们看一下现代战争的特点有哪些体现在海湾战争中。

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其最大特点为,这是一次高科技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普遍使用各种先进技术:

(1).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中的新制高点;

(2).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在空袭中,由于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又使平民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空中作战:

在海湾战争中,空中作战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而出现。

在历时43天的空中作战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了各种用途的飞机,分别执行空袭、侦察、电子战、护航、加油、运输、观察等任务,对伊军的指挥中心、防空体系、重兵集团等进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空袭,完成了战略空袭、夺取战区制空权、消弱伊军地面部队和支援地面作战等4个阶段的任务,对战争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机动作战: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首先从地面和空中对敌实施双重包围,通过地面部队的高速推进和空中兵力投送,在敌后方形成积极活动的正面,直接攻击敌主力部队。

这种以机动作战为主的战法,目标明确,行动坚决,更快地推动了战役进程的发展。

远程火力战:

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充分发挥高技术兵器远距离精确打击的性能,主要进行远距离火力战。

例如,“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通常都是在伊军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发射反坦克导弹,摧毁伊军坦克装甲车;

M—lA坦克也是在敌方火力射程之外开火,摧毁伊军坦克和阵地设施。

远程火力战使技术装备优势一方能够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己方人员的伤亡。

电子战:

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是现代战争赖以进行的重要手段。

在海湾战争中,电子战由于可剥夺敌军在此方面的能力,夺取战场制电磁权,而成为实施“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一种作战方式。

在战争开始前,美军即使用电子作战飞机对伊军电子设备实施强烈干扰,压制伊军的通信和预警雷达系统,保证了空袭行动的突然性。

在战争全过程中,美军又针对伊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实施强大的电子战,对伊军电子设备、防空雷达和通信网络等进行“软压制”。

结果,使伊军指挥失灵,通信中断,空中搜索与反击能力丧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夜战:

在这次战争中,美军飞机、坦克、步兵战斗车乃至单兵武器都装备有红外夜视装置、激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设备等夜视夜瞄器材,这使美军的武器装备在夜间可以发挥同在白天一样的作战效能,使美军能昼夜不停地连续作战,更有效地打击伊军,更快地推进战役战斗的进程。

当战争的形势发生改变后,其配合战争的一系列将随之发生改变,现代战争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打仗就是打后勤,朝鲜战争的胜利70%归功于后勤,但其后勤主要是枪支弹药及士兵的衣食住行,当现代战争大规格先进武器的使用以及快速机动作战方式的改变其后勤保障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后勤高度信息化、系统化、技术化和精确化为这些变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2、现代战争后勤保障发展趋势

1.1高技术引起后勤保障的变化

(1)高技术条件引发了局部战争战役的后勤理论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战役,与传统的战役相比,其作战思想、作战原则和作战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

(2)保障装备、系统日趋现代化,高技术的发展,使后勤保障装备日趋现代化,进而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效能。

保障系统也日趋科学化、自动化;

(3)后勤补给正在从“以防万一”向“量体裁衣”转变。

要求后勤在最大限度满足作战需求的同时也必须讲求效益,长期以来,对于后勤保障如何做到既保障作战需要,又尽量减少战场过多储备始终是个难题,以往,一般采用在既设战场,根据预定的战略目标、作战可能持续的时间和消耗,以大量储备战争物资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战争的事发地点、战争的进程、时间的长短等又不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

其结果,如战争没发生在既设战场,不得不临时从各地紧急调运,造成后勤保障工作的忙乱和被动;

如战争进程大大超出预定进程,时间大大延长,又常因储备的物资过少,不得不再次大量调运物资;

战争时间如大大缩短,储备物资过多,致使大量物资堆弃于战场,要么花大力气运出战场,要么丢弃于战场,有时甚至会成为敌方的战利品。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途径。

通过计算机进行作战模拟和仿真试验,可以科学地预测不同规模作战各种物资的消耗量,制定后勤保障的总体方案,有计划地生产、采购、运输和储备,使后勤保障日趋科学化;

(4)机动力正在成为和火力同等重要的因素。

后勤基本形态正在从储备型向速度型转变后勤基本形态从储备型向速度型转变,是信息化后勤的鲜明特征。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作战目标的可变性和选择性,导致战场飘移,作战重心位移,部队将不可避免地频繁机动,甚至大跨度地机动。

战役的进程缩短,节奏加快,消耗剧增。

要求后勤必须具备快速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地点、及时、准确地提供后勤保障。

所以未来战争中,后勤保障要求非常高。

1.2后勤保障体制的变化

(1)军民一体化趋势,军民一体化,就是把军队后勤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结合进行,在布局、产品、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人才等方面,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结合,从浩瀚的后勤保障史料中可以看到,在古代战争中,后勤保障体制既寓于作战体制之中,又寓于国家行政机构之中,结构极为松散。

掠夺性的就地取给,临时征用商人或组成辎重队实施伴随保障,是当时后勤保障的基本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兵器日益发展,战争规模扩大,军队机动频繁,专门的后勤保障系统逐步形成,组织结构也逐渐完善,现代战争的高投入、高消耗对后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军队建制的后勤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必须以国家雄厚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作后盾,充分利用国家力量,发挥社会各系统的合力,提高社会化保障程度,形成寓军于民、寓民于军、军民双向兼容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制,这既是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保障体制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美军“空地一体战”后勤理论中,把筹措和利用民间资源,增强后勤保障能力,作为对战区、战役后勤的重要要求之一。

(2)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苏联武装力量后勤的发展》一书认为:

后勤要有适应性强的灵活编制,能在最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组织而适应具体任务的需要。

原苏联武装力量后勤参谋长戈卢什科表示:

平时就要按照积木组装方法组训某些同类型的后勤分队,使各级后勤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进和调出同类型的人力、物力,迅速增强后勤保障力量。

为使“积木式”保障体制更为有效,后勤保障系统的“积块”也需要增加综合化成分,从专业保障型向功能型,即以主要功能为中心,其他有关功能相配套的一体化的集中保障系统发展。

根据海湾战争经验,美空军后勤提出各业务保障力量上层由分散型改为集中型,下层由协调型改为配属型。

美陆军今后将在军后勤保障部编设多功能综合保障大队,把现行的专业型后勤部(分)队改变成综合型后勤部(分)队。

这些综合后勤部(分)队,同时具有实施物资补给、运输、维修、卫勤等多项专业勤务保障的能力。

如美军师以下已实现了全面综合化,其前方保障营由物资、修理,卫生、运输力量组成,可连续对部队实施3—5昼夜的后勤保障。

美军认为,大容量电子情报传输系统和高技术卫星通信系统已使美军建立“分离式”后勤保障结构成为可能,后勤指挥管理机构和后勤保障基地主体都留在本土,减少战场展开的后勤规模,作战部队不仅可以通过自动化传输系统申请物资,而且还可以接受维修和卫勤难题的遥控咨询。

这种以保障信息为纽带的组合,不仅是将后勤力量“积木式”灵活编组扩充到更大的规模和范围,而且也预示着在信息战时代,编组后勤力量的雏型。

(3)后勤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发展,海湾战争的实践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所使用的一批高技术常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在这场战争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其后勤保障并非尽善尽美,美国原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L·

阿斯平与共和党领袖W·

迪金森在总结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时曾说:

“卡车和运输车辆的不足,而不是它们所支援的战斗车辆的不足,往往成为影响作战的环节”;

“在空中,是空中加油机而不是轰炸机或战斗机的不足限制了每天出动攻击飞机的架次”;

“装甲抢修车、指挥和控制车辆以及医疗后送装备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①他们从海湾战争作战方面的变化给后勤保障装备系统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析,要求对作战系统与支援系统之间传统的“牙齿与尾巴”的关系进行认真的审查。

实际上,作战装备越先进、越复杂,对后勤保障装备的依赖性就越大,没有各种配套的、并与作战装备相适应的加油装备,车辆就不能启动,船只就不能起航,飞机就不能上天,导弹就不能升空;

没有先进的战略空运与海运工具,快速反应部队及其高技术作战装备也就无法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

可见,后勤保障装备是军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它不能与作战装备同步发展,如果它的数质量与保障任务不相适应,就会出现作战装备“腿长”、后勤装备“腿短”的不协调状况,从而影响作战行动。

各国军队认真吸取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把后勤保障装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一是强调对作战装备(①《海湾战争》(下),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和后勤装备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保证其协调配套,同步发展。

二是作战装备与后勤装备同步应用高新技术。

美军在确定选择关键技术的指导方针时,明确提出了“通用性”原则,即所选择的关键技术必须能在作战装备和后勤装备上同时得到充分应用,使之同步发展,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三是后勤装备与作战装备配套列装。

法军认为在新作战装备列装时,若相应的后勤装备没有研制成功,则推迟新作战装备的列装。

美军则推出了“整套配发”的新方法,实行作战装备和后勤装备一次性列装到位。

如美军为解决MIAI新型主战坦克的运输保障问题,已制定并开始实施M1070/M1000等装备运输系统的研制和生产计划。

3、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

3.1后勤保障环境,各国军费投入巨大,国防重视程度今非昔比统观目前世界形势,尽管总体趋于缓和,但由于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军事强国的国防投入仍然居高不下。

导致过高的国防投入的原因主要有:

现代武器耗费巨大、人员培训费加大、现代战争财力消耗巨大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后勤保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制度上都要做出巨大的调整,以适应高技术战争高消耗的需求。

3.2后勤指挥范围广,高技术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技术密集的立体战争,这种复杂多变的高技术

密集的立体战场,使后勤指挥面临指挥范围广泛,这是由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决定的,

(1)后勤指挥的空间范围大。

后勤不仅要指挥后勤机关和后勤部而且还要指挥后勤机关和后勤部队对空中作战、海上作战、深海作战,乃至外层空间作战的后勤保障,使后勤指挥的范围从平面扩大为立体;

(2)后勤指挥的对象多而杂。

既要指挥建制内的后勤部队,又要指挥临时加强配属的部队;

既要指挥陆军的后勤力量,又要指挥协调海空军和炮兵的后勤力量;

既要指挥军队的后勤力量又要指挥地方的支前力量;

既要指挥后勤保障,又要协同地方政府指挥后勤动员,由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特点、任务和要求,从而增加了后勤指挥的难度;

(3)后勤指挥协调的领域拓宽。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力量来源的多元化,使后勤保障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外贸、外交的各个部门及各条战线,因此,后勤指挥不仅要组织协调军队内部各部门、各系统和后勤内部各部门,各后勤保障部队的工作,而且要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科学技术、外贸、外交等各部门及各条战线进行协调,使后勤指挥调协的领域扩展到军内外的各个领域。

3.3物资保障难度大,

(1)物资的保障量大。

军队技术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投入,使得现代战争的物资消耗量激增;

(2)物资保障的品种多,类型多。

因为现代战争所投入的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少则由几千个、几万个,多的甚至达几千万、上亿个零部件构成,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出问题,都会影响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甚至完全失效;

加之现代战争的事发地点有时又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根据战争的需要,还要筹措一些特殊的装备和物资,所以使得后勤保障的物资品种大大增加;

(3)物资筹措日趋复杂。

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科研单位、公司、企业非常之多,有的甚至是多国协作,加之需要保障的其它作战物资的种类也非常多,所以使得后勤保障物资的筹措日趋复杂;

(4)运输保障繁重,对于现代战争,高科技技术不断融入实战。

但利于己方的同时更要考虑这一点敌方势力对自己的影响。

运输线路的复杂变化,尤其是战争时期,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阻截,因为对方也深知后勤保障的巨大支柱作用,因此会遇到意向不到的阻力。

如何保障运输线路畅通意义非凡,由于现代高技术战争物资消耗非常巨大,所以大大加重了战争物资的运输保障。

为了维持这些战斗部队的正常运转,它们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后勤队伍。

如果天没有油料和饮用水,军队自身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作战了。

3.4后勤生存面临挑战,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战役后勤是敌达成战略战役日标的首选打击对象之一,其生存面临着极其恶劣的战场环境。

首先,敌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穿透力的侦察观测系统,覆盖了天、空、陆、海、电磁五维战场。

后勤传统的隐蔽伪装相形见拙,藏形于夜暗和自然景物之中,简单的自然植被和伪装网都不能把敌变成瞎子。

我后勤可能完全暴露在敌侦察系统之下,形成“单向透明”的局面。

其次,敌全纵深、超视距“灵巧”导弹、炸弹和炮弹的使用,使战役后勤及其保障活动处于高精度、高杀伤、高破坏的火力威胁之下。

再次,敌兵力兵器远距离投送能力的提高,作战行动更加强调实施大纵深打击,战役后勤与敌直接接触的机会增多,前方后界线日趋淡化。

后勤仅靠警勤合一的有限兵力,简单的小型高射兵器,难与敌优势兵力兵器抗衡,难以完成保卫后勤安全的重任。

后勤隐蔽难、肪护难、防卫难的“三难”局面,对传统的后勤防卫理论、防卫战术和防卫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5技术保障的地位突出,要改革发展体制由于各种高技术特别是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战损率大大增加,因此只有加强技术保障,才能使有些损坏的武器装备得以修复,重新投入到战场使用。

其次,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精密仪器多,使用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检查、保养、维护,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使得技术保障的工作量非常大,费时费力。

再次,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多是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它的技术保障工作几乎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难度大。

因此新的后勤保障体制更要体现技术保障的重要作用。

2、海湾战争后勤保障分析

美军著名后勤历史学家和后勤理论家詹姆斯·

休斯顿。

他在1966年出版的《美国陆军后勤史》一书中就曾指出:

“战略、战术和后勤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是一个圆周上的三段弧线。

没有起点或终点,每一段弧线都影响着其它两段弧线,同时也受它们的影响。

”美军之所以如此强调作战计划与后勤计划在制定上的一体化,原因就在于现代高技术战争十分明显地呈现出作战与后勤相互融合的趋势。

比如,海湾战争42天,而将近半年的时间是“沙漠盾牌”后勤行动。

美国对阿富汗、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虽然少不了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舆论上的准备,但这些准备工作的完成,却都直接服务于最关键的准备工作——军事准备。

而军事准备的主要内容:

美国军队的战备情况,部队的部署和运输,后勤部队的集结和运输,后备役人员的征召、动员和部署,战前训练的完成状况,战备物资的保障情况:

包括燃料、弹药等物资的到位情况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后勤准备。

所以美军强调,在一定意义上作战是后勤,后勤也是作战,这是有其深刻含义的。

下面针对美国海湾战争和现代局部战争作进一步对比分析,确定现代战争的精确性对战争后勤的影响。

1、后勤保障时间对比分析

本节将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来作为对比分析,现代战争在后勤上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两场战争对于现代战争都有着转折点的意义,下面我们看一下两场战争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分析其在后勤保障上的变化:

朝鲜战争

海湾战争

1950年6月25日

朝鲜不宣而战进入韩国

1990年8月2日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占领全境

1950年9月15日

美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990年8月7日

美军开赴沙特,沙漠盾牌行动开始(战前准备)

1950年10月25日

志愿军入朝作战

1991年1月17日

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大规模空袭)

1953年7月27日

结束(抗美国援朝历时2年9个月)

1991年2月24日

沙漠军刀行动开始(地面行动)

 

1991年2月27日

结束(历时42天)

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场战争的不同处,作战特点上:

朝鲜战争历时2年9个月,大规模地面作战,空中配合作战。

海湾战争历史42天,大规模空中打击为主,地面作战为辅完成收尾;

时间上:

朝鲜战争开始至美军介入,时间3个月。

美军介入至志愿军介入不到1个月;

海湾战争开始到美军正式介入,时间5个多月,空中行动38天,地面作战4天。

美军计划3个月结束战争,为什么把时间选在1月份,除了考虑伊拉克后勤供应不足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伊拉克除东北部山区外的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只有冬夏两季,4月至11月是夏季,12月至翌年3月是冬季。

夏季天气酷热、干燥少雨,多发沙尘暴,其中6月至9月的天气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40℃~43℃,白天最高气温往往超过50℃,且常有沙尘暴和雷暴天气。

冬季气候温和,多雾、多阴天,雨量不大,正好抑制沙尘飞扬。

这个时间选择恰到好处。

1).这两场战争对于美国来讲都是远距离作战,所以其长距离军事部署和后勤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看朝鲜战争,从朝鲜不宣而战到美军在仁川登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美军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准备时间不到三个月,而志愿军方面自美国介入战争后决定后朝战争只有1个月的时间,文献影片《伟大的朝鲜战争》中提到这1个月的时间中,中共中央,三次决定停止行动的决定使志愿军准备时间非常的仓促,这些双方都有考虑到,那为什么行动照常进行,除了当时的形势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还没有大规模现代化装备及高精武器(虽然当时美军装备已经现代化),所以当时的后勤保障还主要集中在作战部队衣食住行,及枪支弹药方面,主要还是大规模地面作战,另外从双方投入兵力来看也说明这点,朝鲜战争双方投入兵力约300万,美军120万,而海湾战争双方投入约200万,美军55万。

所以当时如果能够保障作战部队衣食住行及枪支弹药,大规模地面作战是可行的。

朝鲜战争与二战其次差异性不大,朝鲜战争因形势仓促性,其后勤保障时间精确性并不高,特别是志愿军,其战争初期后勤保障物资出现空洞,经常出现断粮情况,战争物资经常不能按时到达士兵手中,严重影响到战斗力和战争进程,特别因追击美军,其战线越拉越长,后勤物资反应太慢,根本不能及时供应,以至于对美军的围歼战没有达到目的(长津湖东部消灭美军陆战第—师的。

当时美国自己的广播已经宣布它那个陆战一师完了,因为志愿军后勤不及时跟上,后来却从陆战一师海上跑掉了),这充分说明战争随时间的推移对后勤保障时间精确度的意义。

随着战线南移,运输线不断延长,后勤供应更加困难。

第四次战役时,粮弹补给的困难尤为突出。

例如,因为炮弹不足,使进攻的步兵得不到有力的炮火支援而大大影响了战果。

步兵因弹药缺乏,有时不得不用刺刀与敌人拼杀。

第五次战役中,我军在县里地区突破敌人防线后,因等待补充粮弹,曾停止进攻三天,失去了有利战机。

我军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